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

下船后,在田城等人陪同下,韩谦一边看河口江堤的修造情况,一边谈他对行营作进一步改编的设想。

韩谦在叙州努力推行土客合籍,当然不会在军中保留单独的番营编制,想着将迁入临江县的寨兵分散募入军中,与现有的兵马混编,然后在水营外,拆编为三营步甲兵马,配合金陵冬季有可能对潭州的作战。

三营分别由田城、高绍、林海峥三人担任指挥使,再用奚昌、冯宣、冯璋三人为副指挥使。

大楚营一级通常都仅编五百人,五营二千五百将卒为一都,只是韩谦这边凑不出足够的高级武官。

赵无忌、郭奴儿、林宗靖、奚发儿、郭雀儿等人虽然跟在韩谦身边够久,也大多参加了荆襄战事,也积累了一定的指挥经验,但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担任营指挥使一级的武官,未必能压得下面的将卒,还容易给别人造成他在军中专任私人的印象。

给别人造成这样的印象也没有什么,给天佑老儿造成这样的印象,只怕日后还有节外生枝的可能。

韩谦索性将营级编制扩大到一千人,每营编十支百人队,将林宗靖、郭奴儿、郭雀儿等人下沉到队率一级任职。

编营之事很容易完成,但行营步甲之前就来源复杂,这次又要将上千番兵拆散编入诸队,想要一个月内完成战事集训,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当然了,地方州营新卒的整训期也就一个月,而且绝大多数都还不是老卒,韩谦倘若要求不高,三营兵马绝对比地方州营的战斗力要强出一截,毕竟即便新编进来的番户,也多为悍勇善战的老卒。

只是目前这三营步甲,距离韩谦心目里的精锐,还有一定的差距。

韩谦心想这时候差不多应该让左司将卒归队了。

有六十多名经验丰富的左司精锐斥候作为基层武官编入三营,很多工作就能在接下来一个月内推进更快。

韩谦跟张平、田城、高绍、林海峥他们说过这些事后,便回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休息,等明天大家再一起赶去龙牙城。

冯缭夜里又避开众人,单独到大帐来见韩谦:

“左司将卒这段时间被编入户曹任事,我对他们的心态还是有所了解的。虽然秘旨公开后,所有人都会为大人的忍辱负重感怀,但不可否认在秘旨公开之前,还是有不少人对被大人裹胁到叙州一事心怀怨恨的;当然,更多的人,也只是更担心留在金陵的眷属有可能会受迫破,而不愿尽心任事……”

大帐内松脂火把哔哔的燃烧着,韩谦看着冯缭略显阴郁的脸,直接问道:

“你想说什么?”

冯缭抬起头,将他的话说得更明确一些:“左司将卒差不多都有眷属留在金陵,但随大人到叙州的五百左司子弟里,也有他们的子侄,所以在秘旨公开之前,大多数人都心里都只是因为担心而犹豫挣扎着,但也有少数心怀怨恨,同样也有一些人以为大人有雄主之风——左司将卒要怎么用,实有权衡的余地。”

“所谓雄主这样的话,说出口便是祸,我不希望再有这样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韩谦看了冯缭一眼,说道,“另外,左司将卒有哪些人适合编入军中的,你拟个名单给我。”

“我知道了。”冯缭行了一礼,退出大帐。

“好像他不说,你就不会做似的——他这是自作聪明呢,还是真有些小聪明啊!”奚荏看着冯缭离开的身影,拿剪刀将灯绳剪去一截,叫烛光变得更明亮一些。

韩谦轻叹一口气,说道:“有点小聪明,也是自作聪明。”

冯缭不说,左司将卒及左司子弟的任命上,韩谦也会动些手脚,确保他的影响力能渗透到基层。

现在冯缭将这事挑明开来,他真要这么做了,就相当于是一个把柄被冯缭抓在手里。

“你是要照他说的做,还是直接将他给咔嚓了?”奚荏拿剪刀尖挑着手指甲,人在灯下艳如桃花,说道,“我看还是将他直接咔嚓了拉倒,冯家托庇于你,现在什么狗屁都不是,冯缭竟然有胆子拿捏你,以后谁知道他会搞出什么事来?”

“要照你这么说,我当初就应该直接将你给咔嚓了。”韩谦瞅着奚荏说道,伸手在她修长光洁的脖子上比划,还想着再去摸摸她香滑的脸蛋,这时候赵庭儿揭帘走进来,吓得他跟做贼似的坐直身子。

奚荏挑衅的瞪了韩谦一眼,便起身伸着懒腰走出去了。

此时叙州夜里虽然有些凉意,但奚荏、赵庭儿都还穿着轻薄的襦裙,奚荏伸着懒腰,从后面看腰肢显得纤盈柔软。

韩谦看了好几眼,心思才转回来。

换在一年多前,冯缭有拿捏他的心思,韩谦多半不会忍耐。

即便不会像奚荏所说的那般将人给咔嚓了,韩谦也会将冯缭踢到叙州的哪个山沟沟里,叫他这辈子都不能翻身。

此时的韩谦心境则要平和、从容多了,知道冯缭如此自作聪明,应该更多是害怕有朝一日会沦为弃子吧!

冯缭其实也是在赌,赌他能不能容得下自作聪明的人吧?

冯缭此时挣扎的心态,韩谦多多少少还是能有所体会的。

韩谦苦笑着摇了摇头,揭开帘子走出大帐,抬头看夜空下的星辰,暗感真要能像父亲那样,心境却也是纯粹。

“司马大人,在想什么心事?”

韩谦转回身,见张平手里持着一根玉笛,此时也在营地里、星空下的闲逛,笑着说道:“夜空如此澄澈,真叫人不希望再有血腥杀戮之事发生啊,张大人是否也有这样的感慨?”

“司马大人是有能力去平息血腥杀戮的,所以感慨多些,张平半生漂泊,却是希望能随遇而安。”张平笑道。

“张大人也知音律?”韩谦看向张平手里的玉笛问道。

“音律是知道些,但笛子吹不好。在宫里这些年,过得小心翼翼,可不敢随意制作什么异响去挨训斥,倒是在黔阳城这些天,闲着无事,又重新去学着吹笛,却还是吹不好,就不让司马大人见笑了。”张平看着手里的玉笛笑道。

晚红楼那么多人里,几乎所有人都给人一种剑拔弩张的感觉,即便是李知诰内在也是紧绷着的,唯有张平要显得从容淡泊些。

当然,韩谦现在也不清楚,这是不是张平伪装出来的表象,站在营帐前,跟张平闲扯了一会儿,便就各自回帐休息。

…………

…………

次日一早,众人便从沙河河口动身北上,沿着沙河,跨过新开挖的龙牙渠,进入龙牙山里,沿着五柳溪西岸新拓宽的驿道,差不多临近黄昏,才再次进入龙牙城里。

龙牙城已经变成一座热闹沸腾的军营。

从雁荡矶西迁进叙州的三十户奴婢,都在龙牙城附近落户,而除了炼铁场、兵甲匠坊的数百名匠师、匠工外,此时集结过来的将卒已经超过三千人;后续还将新增五六百番兵,可以用作预备役。

龙牙城内的营房较为充足,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张平、姚惜水、春十三娘也给安排了一套独立的院子。

韩谦将龙牙城作为兵马集结地,姚惜水这次有机会走进龙牙城,便看明白龙牙城的战略地位。

除了从中方山脉东面绕过去的沅江河道外,龙牙城是叙州北进辰州的陆路隘道。

目前辰州土籍大姓对叙州的警惕十分强,在龙牙城北面十三四里外的鸡鸣寨,就聚集千余番兵,而从鸡鸣寨沿辰水往下约三十里,便能少绕二三百里水路,直接抄捷径抵达沅水江畔。

在这条古驿道上,龙牙城是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

而辰州的腹地,辰阳城就位于辰水入沅江的河口,而再沿沅水而下六十里,便是辰州的州治沅陵。

也就是说,拿下鸡鸣寨,辰州的腹地就在叙州军的兵锋之下,而距离潭州所直接控制的朗州武陵县,更是要缩短二百里的水路。

同时兵驻龙牙城,还能有效保护叙州的腹地,有什么风吹草动,往南二十里便是五柳寨,走沙河、五柳溪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沅江。

当然,韩谦能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竟然真能在叙州折腾出这般模样,姚惜水也是叹为观止,也更明白李知诰当初主张不要去勉强控制这么一个人物。

只可惜她明白这点的时间太短,而李侯爷、宫主他们还未必能认清这点。

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思州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惮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三十八章 恃怨横行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一十章 风澜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关中(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献策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会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袭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五百六十八章 选择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四十五章 烧石第一百六十九章 弹举善恶第三百四十七章 朔风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六百五十章 新军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领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四十章 故作镇定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听信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三百九十三章 会合第七章 赠弓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敌国第一百七十六章 条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条件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
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思州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惮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三十八章 恃怨横行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一十章 风澜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关中(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献策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会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袭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五百六十八章 选择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四十五章 烧石第一百六十九章 弹举善恶第三百四十七章 朔风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六百五十章 新军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领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四十章 故作镇定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听信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三百九十三章 会合第七章 赠弓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敌国第一百七十六章 条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条件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