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献策

火烛哔哔燃着,韩谦胡思乱想着,大殿内安静得过分,静得似能隐约听到心跳声,沈鹤心想他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如此沉抑的场面还真是没有见到过几次。

只是见韩谦能在陛下虎目注视下能沉得住气,沈鹤也是暗暗震惊。

过了良久,杨密犹是不甘心的盯住韩谦问道:

“叙州在潭州西南,寡人视潭州为心头之患,你心里就没有一点惊慌?”

韩谦见杨密老儿将话题转到叙州之上,头皮暗暗发麻,心里也顿时警惕起来,说道:“陛下所思,乃大楚万年基业,而叙州在此番风浪中该何去何从,陛下自有考虑,微臣愚钝,一切只知唯陛下、殿下马首是瞻,心里便无耍惊慌。”

“沈鹤,你说人家年纪轻轻,但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滴水不漏,有你几十年功力了啊!”杨密岔开来,瞥了沈鹤一眼说道。

“老奴跟着陛下身边这些年,没什么本事,也就只会说些好听的叫陛下舒心,陛下不要嘲笑老奴了。”沈鹤讪笑着应道。

杨密的话头只在沈鹤身上岔开片晌,便又转头盯住韩谦问道:“叙州放开地禁之后,潭州便有两千余兵户乔扮流民进入叙州围田筑寨,要说你父子二人如此精明,不可能毫无察觉,但要说你父子早已经察觉,此时又怎么可能毫无惊惶?”

韩谦没有抬头,也能感觉到天佑老儿的眼神像刀子一般凌利,直觉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窜上来,叩头说道:“潭州兵户暗入叙州,我不仅早有察觉,我甚至还建议父亲故意纵容,一是叙州财货要入金陵,需走潭州,不能恶了潭州,二是叙州土强客弱,前任刺史王庾实为地方豪族毒害,我父亲不要说尽除之了,连立足都难,只能冒险行驱虎吞狼之策,但是,我父子与潭州虚与委蛇,实是一心为殿下,为大楚社稷着想,绝无与潭州勾结之心,望陛下明察。”

杨元溥还以为韩谦会将这事推到他身上来,他坐在一旁正搜肠刮肚的编造说辞,没想到韩谦竟然将这事都独揽下来。

杨元溥暗暗心惊,不知道韩谦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私下与潭州勾结的罪名,是他三言两语能在父皇面前解释得清楚的?

沈鹤将三皇子的反应看在眼底,心里一笑,三殿下到底年少了些,再年少有为,也是最容易受蒙蔽的年纪,又哪里知道作臣子的全部心思?

沈鹤又将目光放到韩谦身上,心想这小子大概不会叩两个头,他父子二人与潭州勾结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吧?

“叙州那才多大点的地盘,便是着你韩家世领叙州刺史也无不可,但你需知道叙州不能成为朝廷解决潭州问题的牵肘!”杨密兜了半天圈子,也失去耐心,直接摊开底牌说道。

听陛下如此说,沈鹤差一点又要将手里的拂尘摔落到地上。

什么?

有没有听错,陛下不追究韩家父子与潭州勾结之事,还要将叙州赏给韩道勋、韩谦父子?

就算忌讳韩道勋在叙州,但韩道勋、韩谦父子何德何能,敢受叙州刺史世袭之赏?

“微臣绝不敢有此妄念。”韩谦心里骂着买买匹,但担心天佑老儿猜忌心燃烧起来真有可能会砍他的头,“砰砰砰”的叩着头表示忠心。

“叙州丁户不过万余,四姓土籍大族又是世袭其职,不要说大楚初创这些年了,即便是前朝也都不能从叙州征得一粮一谷。而叙州往西、往南皆是羁縻州,刺史等职皆是大姓世袭,只是名义上臣服于朝廷而已。倘若叙州永世能为我大楚所信任之人执掌,又有何不可?”杨密说道,“叙州与潭州孰轻孰重,寡人还是能分得清楚的。”

沈鹤也忍不住诧异的看向陛下,他都听不出陛下这话有试探韩谦的意思,心想难不成陛下真是失心疯,要将叙州赐给韩家父子?

不过沈鹤想想陛下的话也是很有道理。

潭朗岳三州占据洞庭湖沿岸的精华地区,前朝末年就拥有人口逾二十万户,而随着战事对荆襄地区的破坏,大量民众渡江南逃,潭州此时的人口只会多不会少。

叙州土客籍民众加起来,也就一万两千余户,以人口计仅有潭朗岳三州的二十分之一。

更为关键的一点,长期以来,叙州,甚至叙州往北更靠近洞庭湖地区的辰州,都是由地方大族世袭控制;从叙州沿沅水往上游走,乃是黔中故郡,所设羁縻州县,刺史知县皆是地方豪族世袭,从来都没有受中央政权真正控制过。

不要说黔中州县了,冯昌裕等人,治下不过一两万番民,就敢毒杀前任刺史王瘐,甚至妄图掀起州狱暴动杀害新任刺史以及大面积屠戮黔阳城内的客籍势力,可见他们对大楚朝廷的敬畏之心,是何等之弱。

叙州穷山恶水,路途险阻,又是蛮地,要是以叙州为代价,换取朝廷对潭朗岳三州等洞庭湖地区的绝对控制权,自然是赚大的买卖。

只是将叙州交给韩家父子,真能顺利解决掉潭州的问题吗?沈鹤对此是深深怀疑的,这时候也搞不清楚陛下心里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了。

到这一步,韩谦却是将天佑老儿的心思想通透了,叫着头说道:

“微臣绝不敢有此妄想,倘若陛下认为叙州能有牵制潭州之用,微臣抖胆请陛下将叙州封藩给殿下,微臣愿前往叙州,为殿下谋之!”

沈鹤这时候窥见陛下眼里浮过一丝精芒,心里一惊,难不成陛下的心思就是这个?

“将叙州都封给溥儿,也不现实,那些个土籍番户就愿意将土地、丁口都交出来?”杨密轻描淡写的摇了摇头,很是不屑的说道。

“请陛下许微臣为殿下谋之!”韩谦摸清楚天佑老儿的脉络,心思便轻松起来,稍稍跪直身子说道。

“你说吧。”杨密也没有再赐座,而是叫韩谦跪在地上说。

“若有笔墨,微臣能说得更透彻。”韩谦说道。

杨密朝沈鹤瞥了一眼,沈鹤心领神会,从御案上拿了笔墨,又将一张雪白的宣纸铺到韩谦身前的砖地上。

韩谦跪在地图,寥寥数笔将叙州、辰州两地以及雪峰山、武陵山及沅水流向简明扼要的勾勒出来,又将沅水在叙州境内“之”字形的底部勾画出来,说道:“叙州此时仅置黔阳、朗溪、潭阳三县,其中以黔阳地势最为平易,夹沅水而立,沃土方圆百里,也是叙州最为精华之所在,原为土籍大族冯氏及奚氏控制。冯氏败奚氏之后,畏洗向杨三姓忌惮,仅仅将奚氏族人驱逐,但未取奚氏之地,任其荒芜,是以黔阳县北部更显荒凉、人丁稀寥。陛下要是觉得将叙州都封藩给殿下,略显仓促,可将黔阳北部单独划出来,新置一县作为殿下的藩郡!”

“此地荒山野岭,有何特殊之处?”杨密不置可否的问道。

韩谦说道:“此乃龙牙山,乃旧奚寨所在,龙牙山北接辰州辰阳县,南接黔阳,实是辰叙二州的中心点。沅水在叙辰二州境内,受山势所迫,几多弯折,前朝曾开辟驿道穿过龙牙山,往南往北各五十里,便能抵押沅水江畔。龙牙山以北属辰州辰阳县,暂不去说,龙牙山以南,旧称榆树湾,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此时绝大多数都是无主荒滩,即便有十数小寨林立,但也绝对不敢逆抗陛下的御旨。而殿下取之,修渠筑堤,疏导溪河,三五年之间,便能得两三千顷肥沃良田,可以为郡国之基业。到时候殿下统龙雀军精锐,高屋建瓴以视潭朗,或不用兴兵马,便能马氏父子束手就擒,献于陛下案前!”

“崇山峻岭逼迫之下,仅叙州一隅便能治两三千顷粮田出来,那以往未必没有人去开垦?”杨密饶有兴趣的问道。

沈鹤也是微微一惊。

一顷百亩,两三千顷便是二三十万亩。

内府局目前派出的密探,是将叙州方方面面的情况都了解了一遍,但所搜集的情况完全没有提及龙牙山的南部,即沅水之字形的底部大湾,能开垦出这么多的粮田来。

均州也是山多地少,但毕竟是一州之地,又位于南阳盆地的边缘,计划于丹江、汉水两地开垦五六十万亩的粮田,安置上万兵户是没有什么问题。

此时韩谦说在地势要比均州更为险辟的叙州一角,能开垦出二三十万亩粮田,沈鹤就不大相信了,心里想真要是这么容易,前朝三四百年积极推进往叙州迁民,但一直都没能将叙州彻底的纳入治下,不是太愚蠢、太无能了?

“龙牙山乃奚氏旧寨,奚氏据之时,封闭自守之余,又禁客籍流民聚居山下,此其一也;其于乃此地溪河特殊,除了沅水在夏秋时水涨极大,龙牙山两翼各有两条大溪往南汇入沅水,这两条大溪实际是悬在湾地之上,特别在雪峰山与龙牙山相交的五柳河,相比湾地低洼处悬高三四十米,夏秋水势稍涨,河水溢过河道,湾内四五十里荒滩皆受冲击,致使榆树湾洪水滔天、人畜难存——倘若能驯服五柳河,湾地尽为粮田。”韩谦说道。

“你就去过一趟叙州,知道得倒不少啊!”杨密感慨道。

“微臣随父往叙州赴任,得一女奴乃奚氏之女,韩谦将其收入麾下后,便暗中收拢被冯氏驱散的奚氏族人,以便能在叙州抵挡四姓豪强,遂对龙牙山的情形,知道得更多一些。”韩谦心想天佑老儿都知道潭州暗中派兵户潜入叙州之事,那暗中收拢奚氏族人也应该瞒不过他,便索性一并承认了。

“这么看来,那个地方新垦二三十万亩粮田,确实是有些可能了哦?”杨密问道,“只是朕等不得三五年的时间,而且凡事不能打草惊蛇,叙州又在潭州以南,朕若用你,当如何谋之?”

沈鹤看了韩谦一眼,心想叙州一角真要能新垦二三十万亩粮田,就已经能勉强安置五六千户兵户,而叙州土籍番民加起来也就六千余户,以这样的兵力不仅能震慑住叙辰两州的土籍大姓从心忠心耿耿之外,等到真要对潭州用兵时,这一路兵马从沅水上游夹击潭州,将会令潭州异常的难受,从而大幅降低从北线进攻潭州的压力。

不过,潭州又不是傻子,怎么都不可能让韩谦一下子带着五六千户、三四万人从潭州借道,在叙州扎根下来的,特别是在叙州已经吸引三四万流民的情形下。

“陛下可用瞒天过海之计,贬冯氏族人于叙州,只要叙州能在一年内暗聚两三千精锐,微臣便能从叙州出兵助陛下牵制潭州……”韩谦心想死不死总要冒一下险,便大胆的说道。

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战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绝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三百八十章 离别第五百章 回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营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四百四十七章 杀机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军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六百零一章 迎亲(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谣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御山河第十六章 侯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七百九十四章 劝嫁(一)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五百零七章 起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九十二章 灭寨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一百零三章 龟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五百六十三章 赠书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
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战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绝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三百八十章 离别第五百章 回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营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四百四十七章 杀机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军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六百零一章 迎亲(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谣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御山河第十六章 侯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七百九十四章 劝嫁(一)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五百零七章 起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九十二章 灭寨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一百零三章 龟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会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五百六十三章 赠书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