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

这个新年,韩老山既心满意足,内心也充塞着极大的“不满”。

因为新的一年里,他就不再是“韩家人”了。

韩谦回到叙州,整个正月诸事一切照旧,仅签发的一道刺史令。

刺史令全文百余字:“叙州刺吏韩谦书谕令到日,废除奴婢贱口、比同畜产、奴婢生养类同牛马生驹、生产蕃息诸律,贱口奴婢即放为良,主家雇佣人力、女使,佣金需协商交办,不成则散,毋得羁留强令为奴,亦不得收养……”

新的刺史令,相当于直接在叙州全境废除奴婢旧制,强行解除旧有的人身依附关系,但为避免此令冲击太过强烈,奴婢可以转为主家雇佣的人力、女使,雇佣钱暂时没有设立强制性的标准,许自行协商,但严禁当成牲口进行买卖、虐待。

由于冯、杨、洗、向四姓大族以往所拥有大批寨奴,实际上在削藩战事全面暴发之前,绝大多数人就已经强制性的解除掉与四姓的人身依附关系。

在过去两年多的安置过程中,这些人统一编为良户,还授予一定的口粮田,这去除掉叙州废奴的最大阻力。

目前也就韩谦他自己,可以说是叙州境内硕果仅存的大奴隶主、大地主豪族。

算上最早从金陵带入叙州的家兵部曲,算上杨潭水寨随杨钦等人投附、入籍到韩家名下的,算上荆襄战事后续陆续收编的部曲、赏给的奴婢,以及削藩战事之后一次性得赏赐的大批奴婢,韩谦与父亲在叙州总计拥有家兵部曲及奴婢有六百余户、愈四千人,占到叙州总人口逾百分之二。

算上前后赎买回叙州的两千六百口奚氏族人,韩家户籍下所拥有的家兵部曲及奴婢,更是高达一千余户、近七千人,占到叙州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十五。

签发刺史令之后,韩谦便直接解除与这些部曲及家小的主仆隶属关系,统编为良户。

此外就是冯氏西迁的四千余口奴婢,也一次性正式解除掉与冯氏的人身依附关系——这部分奴婢实际上在龙牙(临江)县开发过程中,已经安置掉了,实际上已经是隶属于龙牙县的民户,这次只是在法律文书予以正式的承认。

而至此之后,叙州的户籍,不仅取消主客的区分,也将彻底取消良贱之别。

也就是说,新的一年,韩府总管韩老山就不再是“韩家人”。

韩老山也并不是就这样,就直接从“韩家”被踢出来。

韩谦将这些年叙州创办、隶属于韩家私产的两家织造院、两家造船场、三座种植园、铸造场以及两座煤铁矿、一座兵甲匠坊、一座精良部件铸造匠坊等都合并到工造局旗下,总计一百万股、每股值一缗钱的资本;又另新筹二十万股、每股值一缗钱的资本组建叙州官钱局。

韩谦在将韩老山从“韩家”踢出去,除了赠送位于鸡鸣寨的一栋宅院养老外,还赠送一千股工造局的资本、一百股叙州官钱局的资本作为养老之资,但韩老山内心还是不满。

冯缭、高绍、冯宣等第一批人马,大约五百多人于二月六日乘马翻越雪峰山,抵达叙州境内——这时候杨钦、冯翊也率领船队,载着两千余老幼进入辰州境内,还有四千余人正翻越罗宵山脉,行经到袁州境内,少说还要有一个月才能抵达叙州。

不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兵卒,即便将老人、孩童都剔除掉,四千人规模的队伍,即便沿途能购置补给,一个月能走一千里以上的陆路,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第一批抵达叙州的人马,主要都进入黔阳城休整一段时间,冯缭、高绍、冯宣、周处、林海峥、陈济堂、季希尧、赵启、林宗靖、奚发儿等人则直接赶到鸡鸣寨与韩谦会合。

韩老山逮到冯缭的人,不等他歇口气,就拉到角落里抱怨:“少主签发的刺史令,冯大人可曾知晓——想想我韩老山,辛辛苦苦在老大人跟前服伺了一辈子,现在是半截入土,老眼昏花,脑子也不灵光了,是没有什么用处了,帮不了少主什么忙,也没有精力去照顾小公子,但好歹在老大人的墓地旁边,给我留一小块地方不是?少主现在赐我一个良户,有什么用?难不成我韩老山七老八十了,还能考个秀才或者上战场搏军功换个官将做做?”

由于当世对寒庶平民的盘剥极重,为了逃避苛捐杂税,甚至有不少无地贫民愿意并入大户为奴婢,至少不用承当丁赋徭役,还能勉强糊口维生。

至于良贱不通婚,子子孙孙永世为贱口,不得为官,这对于挣扎在生存线、连口饭都要争才有吃的贫民来说,哪里可能去计较这么多?

韩老山将侄子韩东过继到膝下,算是有了养老送终的子嗣,但给韩谦作“奴婢”,又不会真有什么损失,在叙州照样能分管一摊事,废不废旧制,还真没有什么区别。

除了与韩家割离关系,韩老山感情上不舍外,更主要是不愿看韩谦将韩家偌大的家业都拆散掉。

这简直是“败家”啊!

冯缭苦笑不得,任他口才便给,也很难给满脑子都是旧思维的韩老山解释清楚这里面的曲折。

老大人韩道勋在世先行在叙州推行田亩改制、土客合籍等新政,还仅仅是初显端倪,但等到韩谦入金陵征召奴婢入伍、许以授田,其实就已经走上这条与世家门阀彻底隔绝的不归路。

回到叙州要使这一切延续下去,彻底废除奴婢旧制,必然的选择。

一方面,韩谦他自己竖立起来的旗帜,得要继续扛下去。

另一方面,不废除旧制,一大批追随韩谦立下汗马功劳的旧部,这次依旧忠心耿耿的放弃夺取金陵后就能获得的军功赏赐,追随韩谦回到叙州,韩谦对他们是赏赐田地呢,还是赏赐奴婢、家兵,让他们在叙州成长为新兴的世家门阀?

真要这样的话,叙州在如此短缺的人口资源下,发展工造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从哪里获得?

为了确保拥有足够能自由雇佣的劳动力,不仅要废除旧制,叙州还将在当前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基础上,进一步保障妇人的权益;毕竟目前为叙州创造最大收益的棉纺织造,九成以上所用都是女工。

而一旦遵从旧制,有大批的精锐老卒都沦为新兴世家门阀的私兵部曲之后,叙州还要怎么继续推行募兵制,以解决私兵部兵制的遗留问题?

彻底废除奴婢贱口旧制,韩谦将个人名下上千户部曲奴婢都还以自由身,但韩谦在叙州的权柄并不会被削弱,甚至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一个个忠诚于韩谦的部曲,虽然解除直接的人身依附,但大多数精英人物要么纳入叙州的军政体系,要么纳入工造局、官钱局,则将继续通过这两个体系效力于韩谦。

更重要的,这些精英人物,立功卓著,本身就是要废贱转良、赐给官身,何况这么做,也将使得韩谦在叙州行使权力时,效率更高、更为彻底。

对于老功旧部的赏赐,韩谦除了在两个体系之内许以职位之外,其他都通过分配工造局、官钱局的资本进行,也不再像传统那般赏授钱帛田地,更不要说赏赐奴婢了。

叙州目前可耕种田地总量才两百万亩。

虽然前期赏赐田地,每个人可能仅象征性的赏赐三五百亩,总量占叙州总耕地的面积不会太大,但一旦田地成为新贵地位与身份的标准跟象征之后,韩谦也就不能阻止每个人都要兼买土地的冲动跟追求。

韩老山不理解这些道理,只是觉得韩谦将偌大的家业解散,实在是太败家。

当然也同样有很多旧部不理解,但绝大多数旧部都是新崛起到底层,即便是林海峥、高绍、田城等人,好日子也都没有过多久,这次新政基本上都是获益者。

绝大多数人除了感情上跟韩家“割离”关系有强烈的不舍外,却不会有其他的抵触情绪。

要是拖上三五年,等新兴的世家门阀在叙州兴起,再推行这样的新制,可能就多多少少有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了。

冯缭在返回叙州的途中,就已经知道韩谦新签发刺史令的内容,虽然仅有百余字,但涉及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触及叙州的每一个角落。

冯缭与高绍、林海峥、周处、冯宣、陈济堂、季希尧、赵启等人在途中也充分讨论过新政令。

当然了,他们所想的,与韩谦的初衷是否一致,以及后续要如何更深入的推动新政,以及叙州军政体系要如何进行新的调整,还得是与韩谦会合之后,才能知晓。

冯缭也是耐着性子听韩老山发了一通牢骚,待韩老山情绪稍定、颇为满意的走后,便赶过去参见韩谦。

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澜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关中(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六百八十四章 宫禁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五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三十三章 论赌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诡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监视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五百一十九章 营地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宫中(二)第七十六章 龙华埠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七百一十章 风澜第二百二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二章 梦境窥史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十八章 误导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荡矶田庄第二章 梦境窥史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一百零二章 威胁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赏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该渡江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诡局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三百六十五章 过河拆桥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时不待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战
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澜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关中(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六百八十四章 宫禁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五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三十三章 论赌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六百二十八章 诡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监视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五百一十九章 营地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宫中(二)第七十六章 龙华埠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七百一十章 风澜第二百二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二章 梦境窥史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十八章 误导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荡矶田庄第二章 梦境窥史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一百零二章 威胁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赏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该渡江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诡局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三百六十五章 过河拆桥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时不待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