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变法商家

“商部!”

“邪医范正上奏朝廷组建第七部,商部!”

……………………

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朝野,顿时引来一片哗然。

“在下夙来听闻,邪医范正爱出邪方,然而邪医范正何止如此,如今恐怕已经走了上邪路!卑贱的商贾如何胆敢自成一部!”

“不错,商贾乃是天下之害,不事生产,哄抬物价,与国无益,何德何能能够位列朝廷第七部。”

………………

“不!正是因为商贾有害,才更需要朝廷管理,在下赞同范太丞之策,正如当初范太丞提议祸水东引之策,让商贾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而今日大宋组建商部,不但可以尽收商贾之利,还可以规避商贾之害,岂不是两全其美?”

也有人结合范正提议海上丝绸之路的之策,对组建商部颇为认同。

毕竟正如范正所言,大宋的田赋的比例已经大幅度下降,商税已经成为大宋赋税的主力,此乃事关大宋的财政,自然要加以管理。

“那些奸商狡猾奸诈,经常坑蒙拐骗,自然要严加管理。”

也有人对商贾之害深恶痛绝,如今朝廷组建商部可以直接管辖商贾之事,严惩奸商,自然是大快人心。

一时之间,对于组建商部朝野分成两派,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更多,双方相互争论不休,谁也无法将对方说服。

“组建商部?”

这一提议在商界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自古以来,商贾的地位都极为低下,很多商贾哪怕家财万贯,却连丝绸都不能穿,更别说参加科举,甚至连婚丧嫁娶,或者平时的往来都备受世人歧视,而如今范正提议组建商部,则让商贾看到了改变地位的希望。

当然也有部分商贾心有疑虑,如今他们已经屡受勒索,若是成立商部,那他们岂不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更有部分的官商勾结的商贾人心惶惶,如果朝廷成立商部,那他们再也不能无法无天,甚至还会遭到清算,然而商部成立对商人都有益处,他们也只能暗中使袢子,明面上依旧是双手赞同。

“三明代天下商贾多谢东家仗义执言!”

шшш _тt kΛn _℃O

开封中医院内,樊三明对范正郑重一礼道。

樊三明作为商贾,又岂能不知商贾的地位,他曾经就是官商勾结的受害者,明明饱受冤屈,却无处说理,如今范正主动为商贾发声,提出组建商部,更让樊三明彻底归心。

范正却冷静道:“你也是商贾出身,自然清楚商贾的本性,一旦成立商部,如同一柄利剑悬挂在商贾的头上,你真的以为是一件好事?”

樊三明沉默片刻,郑重点头道:“不错!这对商贾来说是一件好事,上千年来商贾被人任人宰割,被世人嘲笑排挤,我等已经过够了这样的日子,而如今商部成立,商贾能够被公正对待,哪怕缴纳高昂的赋税,我等也无怨无悔。”

世人皆知商贾富有,对商贾既羡慕又嫉妒,更是转而形成打压,几乎每一个商贾都将会受到官吏的刁难敲诈勒索,轻者破财消灾,重则家破人亡,自古以来,但凡有名的商贾很少能够落得善终。

商贾一直在朝廷夹缝中生存,看似富有,实则是提心吊胆,甚至是乱世之时,更是如同肥羊一般,成为无数人口中的肥肉,被人垂涎,更甚者招来灾难。

而范正提议组建商部,则让樊三明看到了改变商家地位的希望,樊三明自然心中振奋。

范正赞赏的看了樊三明一眼道:“你应该清楚,商贾之所以备受打压,固然是世人觊觎商贾手中的财富,然而商贾自身的劣性更是真正的原因。”

范正虽然同情商贾的处境,然而对商贾的弊端也心知肚明,商贾能够沦落到现在的地步,其自身的原因也是颇多,甚至是是咎由自取也不为过。

樊三明顿时脸色一暗,他作为商贾又何尝不知道商贾的劣根性——贪婪,这个劣根固然是商贾得以富贵的原因,更是商贾受人鄙夷的原因。

范正话语一转道:“你可曾想,变法商家?”

“变法商家?商家也能变法?”

樊三明豁然一震,难以置信的看着范正。

“商家当然也能变法!你既然入了医家,就应该也明白医理,一个人生病,单凭良药只能救回一时,却不能完全康复,想要痊愈关键的还是要自己的身体强壮,同理商人亦如此,哪怕范某提议组建商部,恐怕依旧不能改变商贾的地位,商人若想改变现状,那就只有变法图强,就像大宋变法一样从自身上强大。”

樊三明顿时呼吸一滞,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道:“还请东家指点我商家变法之道!”

他一直跟随范正,亲眼开创范正变法,让大宋从原本屡受辽夏气压,到如今和辽夏分庭抗礼。如果让范正指点商贾变法之道,定然能够让改变商家备受欺压的地位。

范正指点道:“三省六部已经运转数百年,被历代所称颂,而如今范某提议组建商部,为何官家会容后再议。”

樊三明不假思索道:“因为朝廷缺钱,如今大宋商税的比重越来越大,成立商部可以为朝廷提供更多的赋税。”

大宋朝廷缺钱乃是举世皆知,否则这一次也不会大动干戈的变法国营作坊。

范正点头道:“不错,不过你也忘了,官家之所以容后再议,同时也是担心商贾之害,日后会祸乱朝纲,如今范某已经提议组建商部,而商贾的任务则是作出表率,让官家和朝堂放下戒心,才可能接纳商贾。”

“让官家和朝堂放下戒心?”樊三明不由一愣,顿时陷入了沉默。

怎样才让朝廷放心,难道将钱财放在朝廷,任由朝廷使用才让朝廷放心,或者承担更多的赋税?

“当然不是!”范正自然看出了樊三明的心思,当下朗声道:“朝廷所要的并非是钱,而是一个稳定的大宋,朝廷想要是一个童叟无欺!公平公正,主动纳税,不囤积居奇,不哄抬物价,主动为朝廷排忧解难的商贾,一个属于大宋独有的商贾,——宋商!”

“宋商!”樊三明呼吸急促,顿时陷入遐想之中,商贾以大宋国号来命名,那将会是何等的荣耀。

“商贾想要成为宋商,那就必须获得朝廷的信任,必须自医身上的弊端,为朝廷为社稷做出贡献,而不是趴在大宋身上吸血,成为大宋的寄生虫,那样的商家只会人人喊打,世世代代被朝野排斥。”范正直言不讳道。樊三明深有体会的点了点头,他曾经是官商勾结的受害者,更是加入医家成为一名药商,亲身经历过药商和普通商贾的区别,可以说对范正所言感同身受。

“多谢东家指点!”

樊三明对范正郑重一礼道。

“你若悟透这一点,范某很是欣慰,你虽然曾经是商贾,但是却入了我医家,若是能够带头变法商家,让商贾从大宋之害变成大宋之利,一旦组建商部,朝廷皆是官吏,并不精通商事,需要精通商贾之人辅助,那时范某可以保你一个前程!”范正朗声道。

“草民一介商贾之身,也能进入商部?”樊三明难以置信道。

范正摆摆手道:“工部又岂能没有大匠作,商部自然也会用得上商贾,更何况你已经入了医家,如今乃是药商,已经脱离了贱籍,更别说你若变法商家有成,那对朝廷和社稷有功在身,并非不能破格提拔!”

范正并非为樊三明画大饼,一旦樊三明带头变法商家,让商家一改积弊,让大宋的赋税连年增多,曾经商贾的身份根本不足以成为其进入朝堂的阻碍。

樊三明不由呼吸一滞,良久之后,他平复一下心情,对范正郑重道:“三明做了一辈子的生意,最成功的的生意就是和东家合作,多谢东家点拨,三明定然竭尽全力变法商家,打造全新的宋商,不负朝廷厚望。”

“此次医家的资源可以任你调遣,若需我的配合,你也可以直言!”范正道。

樊三明拱手道谢道:“在下请东家代为邸报上发表一篇文章!”

“邸报?”范正眉头一扬?

樊三明点头道:“不错,就是邸报!单凭一人一家商铺,根本无法改变商家,唯有让天下商贾皆参与其中,方可让宋商之名传遍大宋。”

“可!”

范正朗声道。

…………………………

邸报如今已经成为大宋朝野必不可缺的报刊,在活字印刷术的技术革新下,邸报的印刷速度越发越快。

民间虽然也有很多小报,然而都是报道一些花边之事,真正想要了解国家大事,还是需要看邸报。

孙羊正店内,

今日有豪客直接包下了孙羊正店,这让孙掌柜大为振奋,自从皇子赵佖养猪之后,猪肉渐渐成为开封百姓的主流肉食,孙羊正店主打的羊肉,其地位渐渐下降。

如此豪客登门,他自然格外重视,当下如往常的订购一些邸报,放在店中供贵客观看,然而当他拿起邸报的时候,瞬间被一篇文章所吸引。

“宋商!”

文章中,开篇历数大宋商贾的凄惨处境,让无数商贾大为触动,简直是说到了孙掌柜的心坎里。

孙掌柜在开封城开设孙羊正店,曾经也在整个汴京闻名,可没少受到官吏的敲诈和勒索,除了每年承担赋税之外,每年必须的孝敬也必不可少,更别说还有一些吃白食的,更是比比皆是,就连他也是苦不堪言。

然而文章接下来却话锋一转,直言商贾缺斤少两,偷税漏税,囤积居奇,以假乱真的弊端,更是让孙掌柜如坐针毡,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乱象正中商贾要害。

最后文章号召变法商贾,一改商家之弊,打造一个童叟无欺,主动纳税,主动纳税,不囤积居奇,不哄抬物价新型商贾——宋商!

“宋商!”

此刻孙掌柜这才明白宋商的含义,更明白宋商的提议恐怕是为了配合朝廷商部的提议。

“商部!宋商!”

孙掌柜顿时陷入了沉默,如果朝廷成立商部,大宋商家各个皆安分守己,他自然举双手赞同,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么?

而且他怎么都觉得这种风格都极为熟悉,当下不由看向这篇文章的署名,樊三明!

“竟然是他!”

孙掌柜豁然大悟,虽然樊三明退出开封商界,加入医家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和他往来了,然而孙掌柜又岂能忘记这曾经的宿敌。

“难怪有浓浓的邪方味道!”孙掌柜不由冷笑。

樊三明自从跟随范正加入医家之后,执掌医家的药商,伴随医家大兴,樊三明可以说风生水起,更是脱离贱籍,开封商贾更是羡慕嫉妒。

可是他没有想到樊三明跟随邪医范正久了,竟然还准备变法商家,孙掌柜不由心中酸酸。

“孙掌柜久违了!”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孙掌柜抬头,赫然是樊三明。

“原来是樊兄,实在不好意思,今日小店已经被包下来了。”孙掌柜起身歉意道。

樊三明哈哈一笑道:“正是在下所包,此事未曾明言,还请孙兄见谅!”

“是你所包!”孙掌柜不由惊呼道。

“事从急权,还望孙兄海涵,今日借用宝地,正好和孙兄来共商我商家大事。”樊三明哈哈一笑道。

“孙掌柜,樊掌柜!”

很快开封丝绸巨富唐掌柜手持一份邸报,出现在孙羊正店内。

紧接着,瓷器巨头刘掌柜,最大的铁器作坊赵掌柜,粮食富商王掌柜……………………,一个个开封城的富商手持邸报,皆应邀而来。

孙掌柜肃然的看着一旁的樊三明,樊三明借助药商的人脉,以宋商之名,又以登上邸报为势,一张邀请函让开封富商接踵而来,此刻的樊三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封商界的话事人。

孙掌柜看到这一幕,不由想起当初在太医局门口,他和樊三明争夺白酒配方之时,他若有樊三明的魄力,恐怕现在领导整个开封商界的将是他。

第367章 变法科举考试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7章 变法医家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193章 铁浮屠和拐子马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157章 持久战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84章 帝王心疾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100章 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二合一)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74章 奉旨行医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473.第473章 灭佛?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211章 医家奔赴洛阳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136章 铃医手册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415章 邪方:蝗灾将成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65章 抢亲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419章 龙尾关第253章 江郎才尽李清照第130章 暗夜交锋(二合一)第162章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192章 冷锻甲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472.第472章 《白蛇传》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113章 惩奸除恶令(1300订加更)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400章 大理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418章 兵临大理城第61章 恋情暴露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55章 少年帝王赵煦第31章 畏变法如虎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318章 良药:绿豆芽和海带第445章 猛虎宴第26章 质疑太医令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87章 范正的正方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296章 青塘后续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185章 青苗法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323章 万万贯青苗钱第93章 相思疾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350章 殷墟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47章 无悔的决定第409章 奇袭大理第341章 双全法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
第367章 变法科举考试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7章 变法医家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193章 铁浮屠和拐子马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157章 持久战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84章 帝王心疾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100章 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二合一)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74章 奉旨行医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473.第473章 灭佛?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211章 医家奔赴洛阳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136章 铃医手册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415章 邪方:蝗灾将成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65章 抢亲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419章 龙尾关第253章 江郎才尽李清照第130章 暗夜交锋(二合一)第162章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192章 冷锻甲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472.第472章 《白蛇传》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113章 惩奸除恶令(1300订加更)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400章 大理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418章 兵临大理城第61章 恋情暴露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55章 少年帝王赵煦第31章 畏变法如虎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318章 良药:绿豆芽和海带第445章 猛虎宴第26章 质疑太医令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87章 范正的正方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296章 青塘后续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185章 青苗法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323章 万万贯青苗钱第93章 相思疾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350章 殷墟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47章 无悔的决定第409章 奇袭大理第341章 双全法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