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天下反应

“当然不是只贷给某一个人,微臣准备扩大青苗法,不再局限于农户,贷款给任何需要钱的大宋百姓,无论是谁,只要有抵押物,就可以贷款抵押物价值的七成青苗钱。”范正郑重道。

“抵押物价值的七成。”百官微微点头。

如此一来,哪怕是对方无钱还青苗钱,单单抵押物也足以抵帐。

范正解释道:“不错,比如说,开封城的房产价值三千贯,如果户主拿着地契来到银行,就能抵押两千一百贯钱,到期归还本息之后,皇家银行就会将地契归还,解除合同。当然,田产、厂矿也行,甚至银行死期存单、国债都可以抵押贷款,不过依旧是只可以贷款其价值的七成。”

“如此的确是稳赚不赔!”

范纯粹怦然心动,如果万万贯全部借贷出去,理论上可以收取千万贯的利息。

不少朝廷百官怦然心动,朝廷发行千万贯国债,就对其本息发愁不已,如今皇家银行利用青苗法,左手倒右手,竟然能够有千万贯的利息。

章惇不由满脸苦涩,想当年,王安石变法为了推广青苗法,让百姓强制借贷青苗钱,可以说落的里外不是人。

如今范正变法青苗法,百姓存入青苗法获益,商贾借贷青苗法获益,又能为朝廷筹集大量的钱财,各方都满意,还轻松的把钱挣了!

二者相比之下,可谓是高下立判。

范正哪能不知道百官所想,当下摇头道:“这万万贯存款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放贷出去,至少要留下四分之一,也就是两成五的现金作为民间金银流通。”

“那也足足有七百五十万贯的利息。”范纯粹酸溜溜的说道。

“当然青苗法不可能都是一分的高利息,皇家银行毕竟是关乎官家的声誉,自然也要为国出力,如今朝廷正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皇家银行可以为造船厂等海贸相关的商贾,提供六厘低息贷款。”范正道。

“六厘!”

百官微微点头,如此一来,皇家银行既能获利,又对朝政有所帮助。

“各地官府如果有需要急用钱,短时间又无法收上来赋税,也可以向皇家银行贷款,依旧是年息六厘,只需收上来赋税还上即可,当然范某可以给各地官府一个优惠,那就是官府是可以免抵押的。”范正大包大揽道。

吕大防脸色一黑,范正简直是胆大包天,竟然将算盘打到了官府的身上。

然而吕大防却无法反对,毕竟谁都有急需用钱,官府恐怕也不例外,遇到急需钱财有需要办事的时候,恐怕他们还不得不求助现金充足的皇家银行。

虽然六厘利息和免抵押的优势,一众大臣依旧脸色不悦。

范正当下打着圆场道:“当然范某也不是钻钱眼里了,但凡州学以上的家庭贫困的学子,皇家银行可以为其提供无息的青苗钱,让其能够安心求学,日后报效朝廷,再还也不迟。”

满朝百官这才脸色稍缓,他们都是文官考取功名,自然知道有多少贫困学子困顿于生计无法进学,如果皇家银行能够提供免息的青苗钱,让其安心求学,也将会是大功一件。

“如此算下来,皇家银行每年能够挣六百万贯才是合理的数目,再减去民间的两百万贯的利息。应该剩下四百万贯的利润了,当然这还不算飞钱的收入。”范正一脸遗憾道。

满朝百官看着范正得意的样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皇家银行乃是朝廷三大机构合并组建,皇家银行的利润需要上交户部。”范纯粹此刻顾不上叔侄关系,面对四百万贯以上的利益,毫不犹豫为户部争取。

满朝百官纷纷赞同。

“全部都交给户部,此乃杀鸡取卵也,依我看,最多三成利润上交户部,皇家银行也需要资金,用来钱生钱,日后才能为朝廷赚更多的钱。”范正反驳道。

“最少八成利润,皇家银行有民间大量的青苗钱存入,根本不缺钱。”

“皇家银行储存需要大量的钱财,需要修建银库,聘请镖师守护押送钱财,怎么不缺钱?最多四成利润上交。”

“最少五五分成!”

“成交!”

很快,叔侄二人达成了各自心理价位,默契的达成协议。

对于朝廷来说,每年可以获得二百多万贯的利润,不但可以轻而易举的承受千万贯国债的利息,甚至还可以发行更多的国债。

对于皇家银行来说,能够保存一半的收入,足以让皇家银行抵抗坏账和挤兑的风险,日后还能更进一步。

百官对此也乐见其成,平白多出二百万贯的收入,自然是皆大欢喜,至于皇家银行截留的利润,其日后规模扩大,赚取钱财,依旧有朝廷的一半,有范正点石成金的本领,日后上交朝廷的利润将会越来越多。

赵煦见状不由心中激荡,皇家银行的出现,让朝廷掌控了万万贯财富,虽然不是朝廷的钱财,日后朝廷用钱也需要支付利息,但是却足以让朝廷需要钱的时候,无需捉襟见肘。

皇家银行扶持海上贸易的消息传到民间,更是一片沸腾!

“和海贸相关的贷款只需年息六厘!”

当邸报上刊登皇家银行对于海贸的扶持之后,可谓是万人欢呼。

在大宋之前借贷印子钱高达九进十三出,砍头息比比皆是,更甚者高达一倍的利息更是比比皆是,哪怕是王安石变法自认为是大宋良心的青苗钱,年息也高达四分。

如今大宋再次变法,年息一分的青苗钱已经让所有人喜出望外,却没有想到海上贸易贷款竟然还能低至六厘。

一时之间,海商震动。

海上丝绸之路的暴利,皇家银行对于海商的扶持,顿时刺激更多的商人投入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再一次火爆起来。

和海贸同样火热的则是土地买卖,为此皇家银行则是截然相反的态度。

皇家银行明确规定,青苗钱不得用于购买田产,一经发现则会提前收回本金、并处于罚金,让一些投机取巧之人顿时偃旗息鼓。

皇家银行凭借强大的实力,只需利用青苗钱就能让一个行业大兴,也能抑制另一个行业,比朝廷政令还要有效。

“或许,这才是青苗法范正的用途!”章惇感慨道。

范正掌管万万贯的财富,皇家银行的一举一动,朝堂百官自然格外重视,尤其是新党更是盯着范正的一举一动。

青苗法本就是王安石的得意之作,乃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理念之一。

然而新党推行的青苗法却是毁誉参半,范正却将青苗法继续变法,非但还能让青苗法收益大涨,更让朝廷百姓皆可受益,再无之前朝野怨言的局面。

…………………………

王家!

王棣跪在王安石和王雱的灵前,激动道:“父亲,祖父,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么,青苗法乃是良法,乃是救国救民的良法!”

王棣最为崇拜祖父王安石,和父亲王雱,然而当年的青苗法人人喊打,无人理解,更是被直接废除。

哪怕是如今新党推行的青苗法,却也不过是当年的阉割版本罢了。

谁能想到新法中声名狼藉青苗法竟然在范正手中大放异彩,成为人人称颂,利国利民的良法。 终于为其祖王安石洗刷了骂名,更能证明当年王安石的先见之明。

“邪医范正!”

此刻的王棣对于范正心服口服,曾经他和范正都是大宋变法的第三代,相互暗中较劲。

如今范正将青苗法大兴,彻底折服王棣。

第二日,王棣亲自上表,不顾新党的挽留,请求外放一县,推行新法!

赵煦思索片刻后,最终应允,封王棣为晋陵知县。

皇家银行的影响远不仅仅一个王棣,当消息传到辽国的时候,辽国朝廷为之惊动。

“铸银两为银元!”

大宋和辽国交流不畅,最先传到辽国的则是大宋发行银币之事。

“这就是宋神宗?”

辽国上京,耶律洪基看着手中印着神宗头像的殷元,心中五味泛陈。

他和宋神宗可谓是一生之敌,然而却从未见过一面,如今他们终于在一枚银币上隔空相见。

“启禀陛下,此物正是银元,邪医范正主掌皇家银行,献上铸银元之策,银元九银一铜,十个银元大宋就能赚一个银元,虽然无法准确知道大宋铸造多少银元,但是据微臣估算,至少有万万枚银元。”辽国户部尚书艳羡道。

“宋朝好福气!”耶律洪基艳羡道。

万万枚银元,按照大宋九银一铜的比例,大宋就能赚取千万枚银元,轻轻松松百万贯钱。

“发行银币获利颇丰,而且交易方便,在民间广受欢迎,如今大宋的银币在辽国极为追捧,岂不是等同于让大宋赚了我辽国的钱财,孙儿认为我大辽也应该发行银币。”耶律延禧提议道。“

“可!”

耶律洪基从善如流道。

大宋财政危机,辽国内部同样危机重重,否则辽国也不会拼命的压制女真,以获取更多的人参。

如今发行银币在大宋已经盛行,辽国自然也不甘落后决定同样发行银币,大赚一笔。

然而就在辽国准备仿造大宋发行银币之时,又有一个消息传来,立即震撼整个大辽朝堂。

“皇家银行的青苗钱破万万贯钱!”

当这个消息如同震天雷一般在辽国朝廷炸响,让所有辽国大臣如遭雷击。

万万贯钱!

如此巨财,别说是大宋没有见到过,他辽国自认为压过大宋一头,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同样也没有见到过万万贯。

“也就是说,大宋朝廷手中足足掌握有万万贯钱财。”耶律延禧同样震惊道。

“启禀皇太孙,按照宋国的说法,这万万贯乃是百姓存入的青苗钱,若非紧急的时刻,大宋是不会自毁信用,动用这些钱财!”辽国户部尚书回答道。

耶律洪基脸色难堪,什么是紧急时刻,自然是大宋生死存亡之时,大宋手中握有如此巨财,辽国想要灭掉粮草丰富,武器精良的大宋,恐怕将会更加艰难。

甚至日后,大宋粮草充足,日渐强大,宋辽强弱之势将要逆转。

“邪医范正!”

整个辽国朝廷无不咬牙切齿,原本辽国上下并没有将范正视若威胁,然而邪医范正先是造出震天雷,又主掌皇家银行解决了大宋的财政危机,如今的大宋已经再无短板。

“臣有一策,可破大宋皇家银行。”

忽然,耶律延禧上前道。

“皇太孙有了良策?”辽国户部尚书惊喜道。

就连耶律洪基也意外的看了耶律延禧一眼。

耶律延禧冷声道:“大宋皇家银行之所以能够凝聚万万贯钱财,乃是因为赵宋皇室的声誉,如果赵宋皇室不复存在,或者有了危机,那天下百姓定然不再信任皇家银行,定然纷纷从皇家银行取走钱财。”

耶律洪基眼神一凝道:“你的意思是出兵攻宋!”

作为帝王,他瞬间领会了耶律延禧的意思,那就是一旦辽国进攻大宋,大宋境内定然一片恐慌,到时候,无数百姓定然纷涌取出青苗钱,到时候,皇家银行将会成为一个空壳而已。

“陛下三思呀!大宋有绝世杀器震天雷,威力无穷,西夏两次大败就是前车之鉴,还请官家三思。”辽国朝臣纷纷反对道。

两次平夏城大战,彻底让震天雷名震天下,别说是西夏,就是辽国遇到了平夏城,恐怕也讨不了好。

“谁说我大辽没有震天雷?”耶律延禧语出惊人道。

“皇太孙的意思?”辽国百官惊喜道。

“不错,如今我大辽已经秘密造出了震天雷。而且我辽国并不需要真正出兵,只需在大宋边境屯兵即可,再让西夏进攻,两国联合攻宋,足以引起大宋百姓的恐慌。”耶律延禧自信道。

不得不说,耶律延禧的确有才能,一下子找到了皇家银行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信誉,只要宋辽两国局势不稳,定然可以让皇家银行信誉破产。

辽朝百官这才微微点头。

“如今宋辽两国遵守檀渊之盟,两国交好百年,我大辽以何理由出兵?”耶律洪基皱眉道。

耶律延禧冷笑道:“有何不可,大宋背信弃义,承诺用丝绸之路的利益代替岁币,然而大宋却悄悄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贩卖丝绸等物,不是背信弃义又是什么。”

耶律洪基点了点头,最终同意出兵。

“传令诸部,出兵二十万,屯兵燕云十六州。”

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97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88章 医家作保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第35章 干兄说:干他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第12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356章 绍圣四年487.第487章 灵州城破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355章 女医大兴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186章 国债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504章 灭金,超级大一统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79章 曲剧现世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206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213章 范李再次相见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19章 隐括词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457.第457章 奸臣范正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329章 童贯归来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365章 神医奖第25章 万贯秘方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365章 神医奖第214章 牛痘之术474.第474章 杀邪医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25章 万贯秘方490.第490章 火药破城!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419章 龙尾关第161章 震天雷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93章 相思疾第114章 赵煦变法,小试牛刀(二合一)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400章 大理第385章 邪方土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53章 医城之方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213章 范李再次相见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488.第488章 抬棺出征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10章 邪方:伤口撒‘盐’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66章 争分夺秒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110章 东坡肉第431章 非处方药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战第39章 高太后第76章 赵佶受伤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
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97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88章 医家作保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第35章 干兄说:干他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第12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356章 绍圣四年487.第487章 灵州城破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355章 女医大兴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186章 国债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504章 灭金,超级大一统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79章 曲剧现世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206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213章 范李再次相见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19章 隐括词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457.第457章 奸臣范正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329章 童贯归来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365章 神医奖第25章 万贯秘方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365章 神医奖第214章 牛痘之术474.第474章 杀邪医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25章 万贯秘方490.第490章 火药破城!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419章 龙尾关第161章 震天雷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93章 相思疾第114章 赵煦变法,小试牛刀(二合一)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400章 大理第385章 邪方土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53章 医城之方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213章 范李再次相见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488.第488章 抬棺出征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10章 邪方:伤口撒‘盐’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66章 争分夺秒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110章 东坡肉第431章 非处方药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战第39章 高太后第76章 赵佶受伤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