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浦集团是黎家诚名下两大集团公司之一,前身是一家老牌英资商行,黎家诚以塑料产业起家,其名下的长河实业最早仅仅是一家小小的长河塑料厂。
1957年,黎家诚无意中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正全面倾销欧美市场。这则消息使黎家诚意识到: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于是黎家诚立刻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
长河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南港塑胶业界。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河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黎家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塑胶花为黎家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作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商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虽然此后长河实业一直是以商业地产和港口投资为主业的,包括和浦集团事实上也是一家以投资为主的多元化产业集团。但黎家的经营策略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实业。他们投资的产业众多,涵盖面已经涉及到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各行各业了。
但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后,他们并不会像一般的金融投资客一样买下某个公司等行情看好时卖掉盈利。黎家诚的风格是买下那些行业前景看好,但经营不善的公司,然后以黎氏的管理风格对这家企业进行改造,真正的把“病鸡”养成“金鸡”。
也正是因为这种投资风格,在南港商界,黎氏的投资对于那些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来说还是颇受欢迎的。
冯建安的岳父——南港盈达电子公司总裁浦云峰,早年从大陆逃港,凭着自身的努力创办了这家资产上亿的企业,在南港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成功商
人。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黎家还沾点亲,其妻庄欣怡和黎家诚的妻子是没出五服的堂姐妹。据说早年间浦云峰起家之初还得到过黎家诚的帮衬。
盈达公司在八十年代南港经济空前繁荣时期进军金融投资领域,组建了盈达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当时在南港买下了不少的产业,一度资产达到数十亿,浦云峰之名当年也是无限风光。
只是后来由于回归问题在南港引起的经济动荡,让盈达投资一下子损失惨重。就在这时黎家出手拉了浦家一把,盈达投资转手到了黎则骏的手中,浦家也算是平稳地度过了一道难关。
经历了那次风波之后,浦云峰专守起家的电子制造业,虽然资产缩水了一大半,但好歹坚持了下来,只是近几年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去年在浦安娜结婚之后就把公司交给了女婿冯建安打理。
冯建安生意失败,虽然借着结婚逃过一劫,但毕竟是寄人篱下,在维持着妻子娘家的这家公司之余也一直在图谋着东山再起。前不久,黎家的和浦集团在安堡买下了一大片土地,准备建设一个电子产业园。冯建安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通过妻子的关系找到了黎家。
他毕竟是做电子产业出身,而且又是安堡本地人,再加上两家的亲戚关系,黎家诚就同意了和盈达电子合作一起搞这个电子产业园的项目。这回黎则骏就是代表父亲来安堡的,而根据两家的协议,盈达电子将作为安堡和浦电子产业园的骨干企业参与整个项目。
黎则骏今天来就是想要和鸿兴科技合作,在安堡和浦电子产业园中引入U盘项目的。
“……我们希望能够得到鸿兴科技的专利授权许可,或者两家合资在电子产业园中建设一个投资总额达到亿元级别的U盘生产基地。”冯建安原本是可以直接以盈达电子的名义找何鸿炳商量这件事的,可他又怕何鸿炳因为之前的恩怨而拒绝,所以就索
性拉上了夏良和黎则骏一起过来。
何鸿炳看着冯建安的脸,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虽然这个项目对于目前的鸿兴科技来说是件大好事,但他还是有些担忧。
想了想之后,何鸿炳问道:“你说的合资是鸿兴和盈达合资还是……”
“和浦集团是电子产业园的主要投资人,所以合资还是以盈达和鸿兴两家为主,不过和浦集团也会投入六千万港币到这个U盘生产基地中的。”黎则骏接口说道。
三方投资……
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于何鸿炳来说并不是很满意。虽然和浦集团是南港一流的大企业,应该不会做出那种坑害合作伙伴的事情来的。不过何鸿炳对于冯建安的为人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考虑了一会儿之后,何鸿炳说道:“合资的事情我考虑还是没必要的,我们兴隆集团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和你们并不同。这个专利授权倒是可以考虑的……”
对于何鸿炳的这个回答,黎则骏显然有些不是很满意。专利授权是按件收费的,他原本的打算是鸿兴科技投入资金和技术,三方合资的话今后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就可以省下一大笔专利费用了。而如果仅仅只是专利授权,那么不论他们投入多少研发资金,后续的新产品还是要支付给鸿兴科技专利授权费的。
可奈何何鸿炳就是不上套,对于这一点他倒是真没想到。他看了一眼冯建安,这小子不是吹嘘他和何鸿炳是同村老乡吗?怎么这时候反倒不说话了?
被黎则骏看了一眼的冯建安,心里还是有些心虚的。之前在黎家诚面前他之所以那么说,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砝码,可现在面对何鸿炳,他就不可能再拿同村、老乡之类的话来说事了。
冯建安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如果合资的话,销售等等各方面整合起来总比单打独斗要强吧?炳哥,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