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研发中的蒸汽机

第137章 研发中的蒸汽机

李泰让杜楚客送出的奏章,很快送到司农寺,然后转送到民部窦静手中。

在两仪殿中正处理着事务的窦静看着这份奏章,脸上不由流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看着身边依旧在兢兢业业处理政务的房玄龄说道,

“房仆射,高陵杜县丞上书,小麦再次丰收,最多高每亩到达三石三斗,最少也有两石九斗,平均每亩收成超过三石,大丰收啊!”

“真正太好了!”房玄龄听到窦静的话,脸上也是流露出了欣喜。

房玄龄放下了笔,心中忍不住的想道:

“去年最高三石一斗,今年三石三斗,这农业学府在种植之上的确有独到之处。

更重要得是,小麦耕种时间是秋天到春末夏初,对百姓而言,也多出了能徭役的时间。

对比起粟米,小麦的确是拥有更值得进行推广的潜力。”

“这件事情等到圣人来时,通知圣人!”房玄龄开口道,“越王到底是实干之人啊!”

窦静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连连点头,经过去年论证,这小麦拥有足以比拟粟米的价值。

其中最激动的莫过于褚遂良了,在这里熬了整整一年时间,那可真的是腰酸背痛。

至于最后用蒸汽机推动石磨,这蒸汽机推了了一阵子之后,整个竹子制作的机械臂直接就断裂了,看得李泰目瞪口呆,而墨令更是忍不住捂住了脸,可谓是全丢光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自己放出粮票的时间也快到了,自己要开始回收粮票了。

如今见到这金灿灿的麦田收割,不由感觉这一年辛苦仿佛都值了。

润麦效果倒是还可以,不过这工具也一样有着很大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世民也希望房玄龄不要阻止李泰的某些政策。

没办法,除了那他们,其他朝廷官员进行劝农顶多只是写些劝农诗。

只不过,李泰出于谨慎,再种植了一年的小麦。

就在李泰此刻随着这次的丰收在高陵大展拳脚时,李世民带着大臣来到了高陵。

不过即使如此,趁着丰收时过来高陵一次,众人还是对高陵的繁华感到了惊讶。

“越王为了推广小麦制作的面食,让这位食官长收集并且研发了面食的一百种做法。

“我割,我割,我再割!”褚遂良手中的掠子来回切割,目光中弥漫着浓郁的煞气。

这三年的时间,一步一行的踏实干活,处理着就算是自己看来也非常头疼的政务,某种程度上就仿佛是看到了当初的自己一样。

这可以说是最为成熟的生产发明,还是被李泰打了回去,继续去研发改进。

但经过三年沉淀,农业学府再次丰收,到底是证明了农业学府的作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泰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小二自吹自擂了几句,不过动作也相当麻利,马上就是通知后厨做准备了去了。

“青雀把这高陵的确治理得欣欣向荣啊!”李世民看着高陵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忍不住感叹到,“就算长安的东市与西市,白天也未必有这般的热闹啊!”

只不过,这东西现在还是处于试验品的阶段,想要把他送入到千家万户,李泰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行。

使用掠子时,左手拿着长杆,右手拽着方向绳的手柄,就这样左右手来回控制,一放一拉就可以把一大片的小麦杆割断,然后用力一抖把小麦从网兜中颠出来即可。

但去捣碎小麦的话,那就必然需要考虑到煤炭成本。

百姓们拿着粮票在购买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人一眼便是能看出此地百姓的安康。

所以毫无疑问,这个墨科研究出来的润麦机器又被李泰打回去,要进一步研究。

其中有儒家的原因,也有李泰自己的原因,更有李承干的原因。

不过,墨令也毫不气馁,怀着失败是成功他妈的精神,掏出了蒸汽碾碎机。

这个东西最大的价值是割麦子不需要像是镰刀一样再弯腰进行割麦了。

没办法,粮食这种东西的储蓄时间只有三年,这东西作为保证金,理论上来说李泰也就只能储蓄三年时间。

因为已经到了中午,几人便找了一家看起来颇是雅致的客栈,便是在这里先吃完饭再说。

房玄龄表示应该把魏征也给叫上,但李世民表示,魏征叫上了自己还怎么体察民情。

“等到这次秋收结束,褚遂良他们要先去开分校了!”房玄龄心中再次坚定。

所以基本上拿着这本书学过的庖厨都能算是丁解的徒弟。”

换句话说,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蒸汽机运用到生产的计划,筛麦机失败,润麦机失败,碾碎机失败,至于最后的研磨机,则还在研发中,继续敬请期待。

不过李泰回神,虽然自己的蒸汽机生产计划,还在继续的酝酿中。

“圣……李二郎!”说实话,房玄龄是很反对李世民白龙鱼服的。

“食官长丁解?”李世民听到这话,倒有几分疑惑,“这人很出名?”

同时,这次因为自己完成了煤炭产业的统一,所以这一次不仅发粮票,而且还发炭票,甚至比较起粮食,炭票自己更加有底气,这就使得自己的信誉货币变得更稳定了。

小二看着这片金叶子,知道自己遇到贵人了,二话不说便是答应了下来,马上便是说道,

而如果要进一步推广小麦,那从农业学府出来的农官,便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不得不说,比较起去年,高陵的道路变得更加的开拓,人们的精神劲头也更高昂了。

至于随行的大臣除了房玄龄,还有长孙无忌,保镖李君羡,以及玄甲军。

只不过想要让生产力进行跨越发展是不现实的。

同时,墨科在李泰的强烈要求下,把那只能在煤场捣煤的蒸汽机进一步研发。

在小麦经过晒干、筛选后的第三道工序就是润麦,润麦也是研磨前的必备工序。

而李泰提出的农官政策,某种程度来说,就算是增加了李泰的根基。

而接下来的这些天,李泰开始了繁忙的丰收生活,吕才带领农业学府的学生们加入进来。

但事实来说,这东西的本质是债券,直接跟自己的粮食挂钩,所以李泰肯定是要把这些债券给处理好。

毕竟这东西把煤矿石都能慢慢敲成煤粉,区区小麦自然也能敲成渣渣!

因为小麦水分含量的高低是影响面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小麦粉研磨制作过程中,小麦水分调节是制粉工艺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

所以没有办法,这东西实验了一次后,只能打回去,继续想办法压缩成本,实验机型怎么也要用上一年吧。

看着这煤炭汹汹燃烧,这锤头不紧不慢的锤着,虽然依旧坚持不解的工作,但这火耗除了李泰,其他人也用不起啊!

很快的,他们研究出了一系列的生产型蒸汽机,首先就是蒸汽筛麦机了。

“几位是开咥,还是住店!”小二倒是很勤快的跑出来。

没有办法,房玄龄便被李世民拉了过来。

否则时间若多了,李泰很容易就会造成超额发售。

如果这东西真的是货币,超额发售那就超额发售了,顶多造成通货膨胀,只要控制的好,适度通货膨胀自己也不是不能消化掉。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东西不知疲倦,只需要往这极其里面加水加煤炭就好。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君羡,毕竟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身上肯定没带钱。

小麦水分过高,会使制粉过程中在制品流动性下降,造成筛理料流堵塞,影响正常制粉,另外麸皮上胚乳也不易剥刮干净。

人工成本比这东西可是要少得多,这投入比只能说谁买这东西谁傻。

但归根结底,这东西至少需要四个人才能操作得过来,对比起来正常农户只要根据以往经验往这些小麦上洒点水,就能完成润麦工作,两相比较,那省事可不只是一点两点。

“好嘞,郎君,好酒好菜马上上!”

至于让他们教导种植技术,还是别奢望了,从上到下又有几个是拿起过锄头耕种过的。

他将其整理成册,成为一本庖厨之书,被奉为面食之师。

当然,李世民与几位文官一桌,保护他们的侍卫有两桌,毕竟人是要吃饭的。

是的,李泰弄出来的粮票,更像是一种一年期的无息债券,顶多这债券能够交易。

因为这东西需要多人配合,一个管煤炉,一个管小麦,还要至少配置两人进行小麦的运送,这其间也出现过什么小麦直接被蒸熟了,小麦水分不够的等等问题。

别的人不说,就说房玄龄本人,房家虽不是什么名门大户,但从他七世祖房谌南燕太尉掾开始,一路下来都是当官的,妥妥得士族中坚力量。

而现在已彻底证明了小麦的价值,进一步推广小麦成为了理所当然。

只不过,自己更多的是军事上的无人能敌,而李泰则是内政上的惊才绝艳。

但是没有关系,虽然蒸汽机生产几乎全面溃败,不过这条道路的未来肯定是光明的。

而李泰则把这票据的时间定到八月份为止,告诉百姓,每年八月份前,需要拿着那些小麦多少的债券去换取粮食,当然也可以去换取第二年的新的粮票。

在机械的割麦机出现前,算是最先进的割麦工具,在割麦效率上便比镰刀提升了数倍。

问题是,这东西在矿场上用是因为这东西直接用矿场被弃用的煤矿石,成本几近于无。

除非工作的事情房玄龄能够公事公办,但如果某些政策太过于偏向李泰,房玄龄肯定是会出面阻止的。

小麦水分过低,会使小麦皮层易破碎,细小麸屑混入面粉,使面粉粉色下降,质量变次。

因为房玄龄一直以来的表现,对于李泰多少是有几分的成见。

然后到了润麦的环节,墨令又拿出了润麦的蒸汽机。

就李世民来说,李泰只要不碰军事,那李泰做什么事情,自己纵容一下又怎么了。

武将多是从豪强中出来,而文臣多是出自世家,这一种局面,哪怕到了唐初也并没改变。

“几位爷可是有眼光,我们小店可是师承越王府的食官长丁解,最拿手的就是制面,保证让诸位满意!”

但李世民更是清楚,李泰内政的能力争的是太强了。

一排排麦子全部都落入到这掠子的箩筐中,比较起镰刀省力多了。

这样自己方面控制这债券的规模,以及维持这债券的价值。

在这点上,李世民也明白,李泰一点一点的对李承干产生了影响,甚至是威胁。

李君羡倒是摸出了一片金叶子,对着小二说道,

墨令直接便用水蒸气进行快速穿透小麦,这些被水蒸气蒸腾过的麦粒送到去研磨去了。

房玄龄明白,实际上李世民拉自己过来,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农官制度。

“吃饭,上三桌高陵特色的好酒好菜,多出来的就当做是打赏你的!”

而且自己也给了两条路,一是直接换取实物小麦,二是等价继续换取新一年债券。

最重要的是,使用了七天之后,这东西就报废掉了。

但无论怎么说,一个内政版的自己一步一步努力,并且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李世民还是非常有带入感也非常认可的。

现在只是略微有几分的曲折而已,自己现在还是继续用水利和牲畜顶着用用吧。

掠子是个带网兜的大簸箕,直径约1.2米,然后在边缘处还要放置一把锋利的割刀。

这墨科研制的润麦机,看起来就是个大锅炉配上大蒸笼。

不论是人来人往,还是车水马龙,哪怕是长安,也很少感受过这般景象。

这些东西的作用就是能借用蒸汽力量,然后把由上下两个簸箕组成的工具不断翻转,通过翻转,进行筛选合适大小的小麦。

因为这东西不论用到的铁,还是煤炭消耗都太多了,而产生的力却只能用来筛麦。

说到底,李泰到现在为止又没有涉及什么军事,也不过只是处理一下内政而已。

不得不说,这东西倒是比前面两个机器要成熟的多了,毕竟这东西在矿场已经开始普及。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解释道。

李世民倒是意外的看着长孙无忌道,“辅机,你很了解青雀府邸啊!”

“嗯嗯!”长孙无忌不动声色且理所当然的说道,

“他借了我们家的钱粮在修郑白渠呢!不盯得紧一点,再向我借怎么办!”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听到了这话,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本章完)

第357章 将起的战争第149章 新的计划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214章 与刘仁轨的商议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第236章 悠闲的长安生活第281章 阎家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478章 启动高句丽的计划(今天一更,不用第526章 高延寿的挣扎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们第392章 荒谬的刺杀第154章 耻度第496章 抵达幽州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324章 飞行的热气球第142章 岭南地区的小计划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86章 刺杀第418章 警告第218章 亲兵入伍中第56章 玩真的第289章 青海生风波第399章 桑布扎与辩机第48章 尽兴而归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90章 方便之门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93章 与张万岁的愉快交流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378章 新的标杆第322章 萨珊来客第100章 心黑第435章 新的驰道第124章 萦绕的紧迫感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21章 交税第377章 李泰的坚持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216章 求教战部天赋第534章 风雪前的准备(继续一更中)第326章 飞梭第356章 明心见性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11章 煤炭与饲料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247章 出兵吐谷浑第446章 魏征之死第14章 羽绒服与火炕第42章 什么是钱,我没见过钱第67章 李泰的提议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169章 顺水推舟第143章 邀请冯盎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171章 殿中对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145章 僚人叛乱第144章 顺利通过第348章 宫里见闻第128章 开启的郑白渠会议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480章 李世民的准备第347章 吐蕃的战略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523章 决战第27章 曲辕犁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2章 群星汇聚第502章 军队伙食第159章 棉布第324章 飞行的热气球第18章 与郑凤炽的交易第518章 军功经济第100章 心黑第246章 进步神速第244章 众人商议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68章 继续科考第29章 图书馆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543章 商议兵制第421章 茶叶之利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31章 火种计划第159章 棉布
第357章 将起的战争第149章 新的计划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214章 与刘仁轨的商议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第236章 悠闲的长安生活第281章 阎家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478章 启动高句丽的计划(今天一更,不用第526章 高延寿的挣扎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们第392章 荒谬的刺杀第154章 耻度第496章 抵达幽州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324章 飞行的热气球第142章 岭南地区的小计划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86章 刺杀第418章 警告第218章 亲兵入伍中第56章 玩真的第289章 青海生风波第399章 桑布扎与辩机第48章 尽兴而归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90章 方便之门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93章 与张万岁的愉快交流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378章 新的标杆第322章 萨珊来客第100章 心黑第435章 新的驰道第124章 萦绕的紧迫感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21章 交税第377章 李泰的坚持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216章 求教战部天赋第534章 风雪前的准备(继续一更中)第326章 飞梭第356章 明心见性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11章 煤炭与饲料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247章 出兵吐谷浑第446章 魏征之死第14章 羽绒服与火炕第42章 什么是钱,我没见过钱第67章 李泰的提议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169章 顺水推舟第143章 邀请冯盎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171章 殿中对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145章 僚人叛乱第144章 顺利通过第348章 宫里见闻第128章 开启的郑白渠会议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480章 李世民的准备第347章 吐蕃的战略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523章 决战第27章 曲辕犁第528章 为了劳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2章 群星汇聚第502章 军队伙食第159章 棉布第324章 飞行的热气球第18章 与郑凤炽的交易第518章 军功经济第100章 心黑第246章 进步神速第244章 众人商议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68章 继续科考第29章 图书馆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543章 商议兵制第421章 茶叶之利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31章 火种计划第159章 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