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夺嫡旧事

第233章 夺嫡旧事

两个人说话间,往着贾母房里去。

因为上次之事,鸳鸯心底藏着一份羞意,也不好多说其他,一路安静而行。

贾珩在荣庆堂中用罢饭,之后,傅试来唤,傅秋芳就是出言告辞,贾母也不多作挽留,着人送傅秋芳回去。

一时间,荣庆堂中,就剩下了贾母、凤纨、黛玉、迎惜,探春还有王夫人搂着宝玉,各自说着话。

贾珩端着茶盅,品着香茗,忽地抬眸,说道:“老太太经得事多,我来前儿在书房中,研读着东虏肆虐于北疆的本末细情,翻阅兵部职方司关于二十余年前,辽东之战的记述,其间颇有模棱两可之处,就想询问老太太几桩旧事。”

贾母闻言,就是一愣,苍老面容上现出诧异,道:“珩哥儿,你这话,究竟是怎么说?”

原本闲聊着的的凤姐、李纨、黛玉、湘云、探春等人都是停了谈笑,抬起了头,目光疑惑而好奇地看向了那贾珩。

如凤姐、探春都是明眸闪烁,嗅到了一丝高端对话的味道。

王夫人正搂着宝玉叙话,也是抬头看去。

还是那句话,说起来可能有些贱骨头,以如今贾珩的江湖地位,王夫人再是不喜贾珩,也无法忽视其存在。

贾珩斟酌着言辞,说道:“辽东之战后,关外失陷,天下震动,这是隆治二十七年之事了,当时,国公爷应该还健在,老太太可知当初的神京朝局?”

他不好直接问废太子一事,但随着谈话深入,贾母必是知道他在问什么。

贾母凝了凝眉,说道:“珩哥儿,隆治二十七年……有二十多年了,让老身想想。”

面上做出回忆之色,少顷,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时候北边儿吃了败仗,国势飘摇动荡,国公爷在五军都督府经常彻夜未归,忙得脚不沾地的,因为是太上皇御驾亲征,兵败之后,神京城中,就是闹得沸沸扬扬,流言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有说二十万大军全折北边儿了,有说北平已经破了,还有说号召天下上京勤王的……总之,京里一片兵马慌乱的,国公爷偶尔回来,脸上也是阴云密布,一个人关在书房里唉声叹气。”

贾珩闻言,瞳孔微凝,暗道,果然如此。

在北平吃了败仗的太上皇,还没回京,只怕神京已是满城风雨,群情汹汹,而当时的监国太子,自是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各方势力的目光。

那么如果传出一些太上皇已遭不测的流言,极有可能有文武百官上疏让太子践祚。

王夫人抬起头来,眸光闪烁,心头微震,这等关乎朝局的大事,二十多年前,她还未出阁,哪里知道这些。

至于凤姐,明媚、艳冶的瓜子脸上也是现出思索。

探春同样将目光投在贾珩身上。

贾母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再不久,第二年,就是义忠亲王被废黜了,那件事儿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挺复杂的,我其实了解的也不多。”

贾珩想了想,轻声道:“老太太了解多少,可和我说说罢,只是荣庆堂可有单独的慕轩室?”

贾母、王夫人、凤姐:“……”

探春英气的浓眉下,晶澈明眸眨了眨,心底泛起一个词,“屏退左右”。

迎着一众惊疑不定的目光,贾珩解释说道:“一些旧事,我在外面也不好贸贸然打听,但朝堂为官,总要做到心头有数,否则,不定犯了什么忌讳。”

他如果写《平虏策》,呈递于上,就需要对辽东失陷的所有细节做到心头有数,唯有如此才能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不犯天子忌讳。

贾母面色怔了下,笑道:“你是个心思谨慎呢,里间倒是有一座平日用来午睡的暖阁。”

众人:“……”

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平常,这里多半还参杂着天家的权力斗争,讳莫如深,的确不适宜当着众人的面道出。

贾母转头看向王夫人以及宝玉,轻声笑道:“宝玉还有他娘,不用跟前儿伺候了,早些回去歇着罢。”

王夫人:“……”

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

去一旁说还不算,还打算将她远远打发了,排除在府里的核心机密之外?

其实倒不是,而是贾母见宝玉面露恹恹之色,觉得刚刚闹了一场,就让宝玉回去歇着。

王夫人强自笑了笑,说道:“那老太太,我先和宝玉回去了。”

李纨也是看向凤姐,笑道:“我们要不也下去了吧。”

凤姐虽心头有些不乐意,但这时也只能笑道:“老祖宗,我和平儿去看看各处夜里,有没有婆子吃酒耍钱的,等过会儿再回来。”

虽有些心痒痒的想听,但知道以她的身份,还有些不够格。

贾母点了点头,笑道:“去罢。”

黛玉、湘云、探春面面相觑,也是纷纷起身,开口告辞。

探春倒是想跟着去听听,一双英媚、明亮的大眼睛,一瞬不移地看着贾珩。

贾珩道:“让三妹妹和鸳鸯搀扶着老太太过去罢。”

贾母、王夫人、凤姐、李纨、黛玉:“???”

黛玉不由一眼探春,星眸眨了眨,嘴角噙起一丝笑意。

探春心头欣喜,清丽修眉之下,一双英媚、明亮的眸子,一瞬不移地看着对面的少年。

迎着众人或疑惑、或不解的目光,贾珩轻声道:“探春妹妹见识不凡,只可惜不是个男儿身,否则,也能在外面闯出一方事业,帮衬着我。”

众人闻言,都是心头震撼。

一双双目光投向探春,就是王夫人也是紧紧盯着探春,面色动容,探丫头竟这样得这位珩大爷的看重?

被众人围观着,探春粉腻脸颊羞红如云霞,垂下明眸,芳心被甜蜜和欣喜充斥着,娇俏道:“珩哥哥,你这话太重了,我可担不起呢。”

可惜她不能为男儿身,是的,可难道女儿身,就不能帮衬珩哥哥……

嗯,哪里有些不对?

贾珩道:“怎么担不起?”

他之所以给予探春高度评价,不仅仅是对探春明媚大气的欣赏,也有让探春在家中处境改善一些之故。

探春为庶出,虽跟着王夫人长大,但也未必快意自在。

加之,探春对他的态度,现在已愈发有“小迷妹”的倾向,势必要引起王夫人的不喜和敲打,如果他给予相应的看顾态度,王夫人再是不喜,也不敢冒头儿。

“起码王子腾回来之前,王夫人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她再是对我有怨愤,她也不敢与我冲突,因为担心折了体面。”

说来说去,这都是贾珩先前与贾赦、邢夫人斗争出来的赫赫威名。

贾珩为一介白身之时,尚在荣庆堂和祠堂中骂过贾赦不肖子孙,骂过邢夫人贱人,纵观贾府上下,每每思虑,谁不惧之?

王夫人这等自持出身的贵妇,要维持太太的体面,自是顾虑重重,根本没有直接和贾珩冲突的勇气。

说话间,探春和鸳鸯搀扶起贾母,向着里间暖阁而去。

贾母的荣庆堂以十二块屏风隔断着空间,而后间的暖阁,恰恰是贾母午睡休憩之所,烛火灯笼燃着,明亮如昼。

鸳鸯搀扶着贾母在太师椅上落座,隔着一方小几。

探春轻笑着看向贾珩,就准备提起茶壶去斟茶,却被贾珩提起茶壶,轻声说道:“三妹妹,我来罢。”

“嗯,珩哥哥。”探春闻言,眉眼低垂,收回了手,却是方才有意无意地触碰到指尖。

贾母那边儿也在铺好的坐垫上落座,叹了一口气,道:“珩哥儿,那件事儿,你不去到处打听是对的,本来也该和你说说的,这段时间,家里的事乱糟糟的,倒是忘了。”

贾珩已成为贾族族长,但因为出身旁支之故,对宁荣二府的一些朝堂旧事缺乏了解。

贾珩道:“正要向老太太请教。”

说话间,将斟好的一杯茶,推至近前。

贾母叹了一口气,面上现出回忆之色,说道:“那是隆治二十七年,当时的圣上御驾亲征,不意在北边儿吃了败仗,二十多万人马啊,都折在北边儿……神京城内几乎家家带孝、户户支幡。”

想起往事,贾母苍老面容上也有几分惊惧,身后的鸳鸯,就是轻轻抚着贾母的后背。

贾珩面色静默,听着贾母道出细情。

贾母道:“京中没多久,就废黜了太子,东府的敬哥儿,原来早早中了进士,为太子右中允,也吃了挂落儿,当时国本之争闹得满城风雨,不少科道言官被贬出京城,我们家那段时间也不顺遂,隆治三十五年,太上皇也不知怎么的,又重立了太子,再就是隆治三十九年,宫里突然传来了太上皇病重的消息……”

言及此处,贾珩手中端起的茶盅,就是一顿,暗道,想来这就是当今天子登基的缘故了。

贾母面上还有几分惊惶,说道:“当时,也不知怎么着了,神京城中喊杀声四起,兵荒马乱的,那时候老国公也过世有五六年了,我们家对朝局也不知怎么一回事儿,再不久,就是今上继了位,神京城中说,赵王和太子谋反弑君,但过了不久,又听说,赵王爷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太子在崇平元年,又改封为义忠亲王。”

贾珩道:“原来如此。”

贾珩想了想,问道:“忠顺亲王和我贾家,是不是之前有些龃龉?”

贾母叹了一口气,说道:“国公爷还有你祖上的代化公,与这位老王爷是有一些过节。”

说着,就将往事道来。

荣宁二府的代化和代善两堂兄弟,这等将门子弟与忠顺王爷这等天潢贵胄,自是起于意气之争,再之后争执,就成了利益之争。

太上皇隆治帝,膝下养有长子吴王,应是庶长子,二子是太子,三子赵王,四子雍王,六子周王,这是成年的藩王,如今赵王和周王都不在,虽不知何故,但结局不问可知。

贾珩面色不变,想了想,缓缓道:“我荣宁二府,当年……可是介入了夺嫡之争?”

贾母面色倏变,道:“珩哥儿,国公爷一直是忠于太上皇和当今圣上的,也就蓉哥儿他爹被拣选到右春坊。”

贾珩眸光深深,喃喃说道:“怪不得。”

当时的太子是嫡子,至隆治二十七年,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太子,三十出头的年纪,可以说麾下必然聚拢了一批文臣武将。

几乎可以说,四王八公武勋集团都会派年轻子弟,供太子驱驰。

到了一定地位,想一点儿不沾夺嫡之争,根本不可能。

贾敬为太子右中允,就是明证。

而荣国府应该一直忠于隆治帝,这样多线下注,才是长长久久之道。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太上皇会因辽东之战后,为皇权稳泰,废黜太子。

“这里面除了父子相疑,皇权之争外,多半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天家秘辛,否则废黜一位太子,也是伤筋动骨、动摇国本的大事,而后面的隆治三十五年,二立太子,也是耐人寻味。”

贾母唏嘘感慨道:“那时神京的满朝文武,都和那位老千岁有着香火情,天家十几年如一日,都是一团和气,谁知风云突变,天家……”

贾珩默然了下,也不再询问,叹道:“我贾家能渡过那段动荡的朝局,多亏了国公爷掌舵。”

贾母在内宅,消息闭塞,也只了解得一鳞半爪。

不过知道这些,就已足够了,历朝历代的皇权更迭本来就是谜团重重,因为天家不会愿意将丑态百出的秘闻晒出来,也就……雍正实诚。

贾母闻言,轻轻笑了笑,道:“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豆子的事儿,一晃也二十多年过去了。”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圣上已御极十四载,往事随风,不好再提了。”

其实还有一个疑惑,当今天子在潜邸之时执掌刑部,手下似乎无兵无将,又是怎么顺利继位,最后还得到文官集团的拥护?

“太子和赵王坏事也坏得蹊跷,这里面应该还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支撑了崇平帝继位,这个才是崇平帝如今坐稳位子的最大依仗,那么……是周王?还是曾为吴王的忠顺王?”

心底也是蒙上一层阴霾,太子、赵王也不过才去了十四年,如今这些人的后人、部将,会不会卷土重来?

四王八公之中,又有多少人与这些王爷牵扯在一起?

只觉得这其中千头万绪,迷雾重重。

(本章完)

今天没第三更了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270章 失之偏颇第1334章 钗黛大婚,宝玉崩碎(求月票!)第1449章 甄兰:珩大哥应该会给她一个侧妃之第252章 宝玉:他……宁愿去死!第672章 晋阳长公主:……以后就是两个人宠第56章 贾珍在行动第324章 怅然若失的宝钗第1676章 贾珩:最后一块儿改朝换代的拼图第1259章 崇平帝:这,这梓潼有喜了?第270章 失之偏颇第237章 你在教本官做事?第1660章 陈潇:这是另起炉灶。第342章 纵有一二浮言,也无大碍第116章 贾政:只怕兄长不会应允第1085章 宋皇后:那小狐狸,又打赢了一场胜第785章 贾珩:总不能说,你堂姐已经跟我了第1401章 崇平帝:一代圣皇大帝?第877章 李婵月:你你再乱学人说话!第535章 贾珩:王夫人作妖,他需和元春……第1197章 宋皇后:怎么能这般作践于她?第141章 三国出版,名动神京第525章 含元殿廷推第566章 贾珩:……向朝廷报捷!第127章 费了半天口舌的凤姐(求月票,求订第1717章 见过卫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第1596章 端容贵妃:本宫在深宫久居,诚不知此事第1501章 贾珩:娘娘,还请节哀顺变。第539章 咸宁:她怎么就……就这般笨呢?第1052章 贾珩:那样可就太烧脑了第790章 贾珩:按我大汉律法,将会被处死…第1347章 崇平帝:给他生了孩子,还不够吗?第981章 凤姐:都这个份上了,怎么能?第799章 崇平帝:这番薯如此高产,俨然天赐第1090章 贾珩:力有未逮,顺势而为第99章 左右……不过是意气之争第670章 贾珩:至此,加上这两句……才是满第496章 崇平帝:焉敢如此,焉能如此!第84章 明艳不可方物第816章 陈潇:方正之士,可以用之以直……第1039章 卫国公在河南(求月票!)第1005章 如此才略,非人臣所具第1217章 宋妍:原来是听错了(求月票!)第1692章 贾珩:只是他需要吗?第1724章 新朝新气象第1667章 新政十条第1689章 钗黛生子第139章 勾结贼寇,意欲谋逆第526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294章 侍奉双亲,以全孝道第1307章 陈潇:什么时候,连那邢王二夫人,第1566章 贾珩:如是芝兰当道,那也不得不锄!第836章 甄雪:那是她…胡言乱语来着(求月第931章 贾珩:许能尽览园中之丽色?第535章 贾珩:王夫人作妖,他需和元春……第305章 自有章法,也不多言第121章 凤姐:咬人的狗不叫第1168章 宋皇后:都要道一句,人比花娇了。第768章 甄晴:太子太保,这可是教习东宫…第1438章 崇平帝:朕未闻君臣相疑,而社稷得第847章 贾珩:……双标潇?第1606章 凤姐:带上那封信,等会儿我念给你听(求月票!)第1008章 贾珩:毕竟,宝玉罪不至死第141章 三国出版,名动神京第1674章 凤鸣三问第713章 甄晴:他就是想着一直占她的便宜!第1532章 楚王:他是大汉的皇帝,竟殒命于刺第9章 莫非是嫌少?第472章 凤姐:好个琏二,竟让她……第356章 凤姐:又是羡煞人,又是气煞人呢第1587章 卫王,当初真是看错他了!第1012章 李纨:这人又作践她呢!第616章 元春:我……我刚刚说了的第23章 神武将军冯唐第1178章 贾珩:否则,真想拥在怀里第537章 贾珩:未知贵妃娘娘有何见教?第39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月底,求月票!)第1261章 贾珩:就说本官知道了。(求月票!第844章 陈潇:她,她一定是病了第1693章 贾珩:当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823章 想要偷天换日的甄晴第278章 恶意劝学第921章 贾珩夜回神京(求月票!)第1296章 贾珩:此风断不可涨!第259章 都有画面了第1095章 军心浮动,即行劫营!第1207章 甄晴:现在还是这个德行。第1056章 崇平帝:内阁拟旨,速召卫国公回京第65章 见一叶而知秋第14章 议价第1688章 贾珩:等他犯错罢了!第643章 贾珩:他也不是孤立无援,夹带里还第21章 二石之弓第601章 探春:……大不了,她也出家?宋皇后:这真是上天赐给她的一对儿宝贝……第175章 刀下竟无一合之敌?!第1301章 咎因贾珩小儿一人!(求月票!)第96章 夫妻夜话(感谢书友“cool91”的盟主第1章 贾珩
今天没第三更了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270章 失之偏颇第1334章 钗黛大婚,宝玉崩碎(求月票!)第1449章 甄兰:珩大哥应该会给她一个侧妃之第252章 宝玉:他……宁愿去死!第672章 晋阳长公主:……以后就是两个人宠第56章 贾珍在行动第324章 怅然若失的宝钗第1676章 贾珩:最后一块儿改朝换代的拼图第1259章 崇平帝:这,这梓潼有喜了?第270章 失之偏颇第237章 你在教本官做事?第1660章 陈潇:这是另起炉灶。第342章 纵有一二浮言,也无大碍第116章 贾政:只怕兄长不会应允第1085章 宋皇后:那小狐狸,又打赢了一场胜第785章 贾珩:总不能说,你堂姐已经跟我了第1401章 崇平帝:一代圣皇大帝?第877章 李婵月:你你再乱学人说话!第535章 贾珩:王夫人作妖,他需和元春……第1197章 宋皇后:怎么能这般作践于她?第141章 三国出版,名动神京第525章 含元殿廷推第566章 贾珩:……向朝廷报捷!第127章 费了半天口舌的凤姐(求月票,求订第1717章 见过卫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第1596章 端容贵妃:本宫在深宫久居,诚不知此事第1501章 贾珩:娘娘,还请节哀顺变。第539章 咸宁:她怎么就……就这般笨呢?第1052章 贾珩:那样可就太烧脑了第790章 贾珩:按我大汉律法,将会被处死…第1347章 崇平帝:给他生了孩子,还不够吗?第981章 凤姐:都这个份上了,怎么能?第799章 崇平帝:这番薯如此高产,俨然天赐第1090章 贾珩:力有未逮,顺势而为第99章 左右……不过是意气之争第670章 贾珩:至此,加上这两句……才是满第496章 崇平帝:焉敢如此,焉能如此!第84章 明艳不可方物第816章 陈潇:方正之士,可以用之以直……第1039章 卫国公在河南(求月票!)第1005章 如此才略,非人臣所具第1217章 宋妍:原来是听错了(求月票!)第1692章 贾珩:只是他需要吗?第1724章 新朝新气象第1667章 新政十条第1689章 钗黛生子第139章 勾结贼寇,意欲谋逆第526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294章 侍奉双亲,以全孝道第1307章 陈潇:什么时候,连那邢王二夫人,第1566章 贾珩:如是芝兰当道,那也不得不锄!第836章 甄雪:那是她…胡言乱语来着(求月第931章 贾珩:许能尽览园中之丽色?第535章 贾珩:王夫人作妖,他需和元春……第305章 自有章法,也不多言第121章 凤姐:咬人的狗不叫第1168章 宋皇后:都要道一句,人比花娇了。第768章 甄晴:太子太保,这可是教习东宫…第1438章 崇平帝:朕未闻君臣相疑,而社稷得第847章 贾珩:……双标潇?第1606章 凤姐:带上那封信,等会儿我念给你听(求月票!)第1008章 贾珩:毕竟,宝玉罪不至死第141章 三国出版,名动神京第1674章 凤鸣三问第713章 甄晴:他就是想着一直占她的便宜!第1532章 楚王:他是大汉的皇帝,竟殒命于刺第9章 莫非是嫌少?第472章 凤姐:好个琏二,竟让她……第356章 凤姐:又是羡煞人,又是气煞人呢第1587章 卫王,当初真是看错他了!第1012章 李纨:这人又作践她呢!第616章 元春:我……我刚刚说了的第23章 神武将军冯唐第1178章 贾珩:否则,真想拥在怀里第537章 贾珩:未知贵妃娘娘有何见教?第39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月底,求月票!)第1261章 贾珩:就说本官知道了。(求月票!第844章 陈潇:她,她一定是病了第1693章 贾珩:当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823章 想要偷天换日的甄晴第278章 恶意劝学第921章 贾珩夜回神京(求月票!)第1296章 贾珩:此风断不可涨!第259章 都有画面了第1095章 军心浮动,即行劫营!第1207章 甄晴:现在还是这个德行。第1056章 崇平帝:内阁拟旨,速召卫国公回京第65章 见一叶而知秋第14章 议价第1688章 贾珩:等他犯错罢了!第643章 贾珩:他也不是孤立无援,夹带里还第21章 二石之弓第601章 探春:……大不了,她也出家?宋皇后:这真是上天赐给她的一对儿宝贝……第175章 刀下竟无一合之敌?!第1301章 咎因贾珩小儿一人!(求月票!)第96章 夫妻夜话(感谢书友“cool91”的盟主第1章 贾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