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皇太极:汉国之地,还无人能动朕一

居庸关

衙门后宅,厅堂之中灯火明亮,丝竹管弦之音伴随着女子的悦耳小曲响起。

居庸关守将是一名参将,其名谷元绍,年纪四十左右,领兵七千在关城中坐镇,此刻这位谷参将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方阔面容之上见着沉浸之色,手指在太师椅上不停敲扣着,身后的小妾纤纤如葱白的素手轻轻揉捏着。

而不远处正是一个年岁不大的豆蔻少女正在唱着曲子,周围是抚琴的女子,声音咿咿呀呀。

“将军,李阁老递送来了公文。”这时,一个年轻书吏从外间进入厅中,对着谷元绍说道。

谷元绍睁开眼,伸过一只手,道:“拿过来给本将看看。”

那书吏躬身近前,面色恭谨将公文递将过去。

谷元绍一把拿过公文,并未从太师椅上正襟而坐,就着灯火凝神阅览,目中泛起一抹不耐之色。

其上文字仅仅是申斥居庸关守将提高警惕,严守关隘,如遇敌情,及时来报。

而这已是半个月中的第三封。

谷元绍将手中的公文随手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冷声道:“告知来人,就说居庸关方面枕戈待旦,以防女真入寇。”

清军主力在宣大两地重兵围攻城池,蓟镇、北平一线风平浪静,纵然入寇也大概不会攻打他这居庸关。

待那报信之人离去,谷元绍重新靠在太师椅上,身后那身形丰腴、云髻粉鬓的女子,抿唇娇笑道:“将军,这女真是要打过来了?”

“不用理会,居庸关固若金汤,而且女真正在与那位永宁侯在大同死磕,要报败兵之辱,一时半会儿还到不了这边儿。”谷元绍笑了笑,转身,抓了一下那小妾,调笑无状道。

那女子嗔怪地轻哼了下,柔声说道:“将军,城里都说那鞑子披头散发,生的青面獠牙,血盆大口,个顶个儿的能征善战。”

谷元绍笑了笑道:“这倒不算什么,同样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我汉军依托坚城固守,他们上不来,居庸关可是天下第一雄关,纵然那鞑子真的敢来,本将定要杀的他们片甲不留!”

那女子闻言也不好多说,只是笑了笑。

而谷元绍道:“天色不早了,咱们先去歇着吧。”

说着,起得身来,搂着两个女子进入里厢睡觉去了。

及至戌亥之交,谷元绍大战正酣,外间一个游击将军神色仓皇地在外面,急声说道:“将军,不好了,女真人打到城下了。”

谷元绍闻言,面色倏变,连忙提着裤子出来,披着一件衣裳出了厢房,看向那过来报信的将校,问道:“女真人怎么会过来?”

“将军,城外已经杀起来了,不少女真人,下面都是,关城快顶不住了。”

谷元绍定了定心神,急声道:“快,快,寻我甲胄和兵刃来,召集城中兵马,本将要登城御敌!”

此刻,居庸关正在承受着女真两旗旗丁的猛烈攻击,镶红旗、镶蓝旗以及科尔沁蒙古以及内喀尔喀蒙古的兵丁,“轰隆隆”声响起在整个城中,而关城似乎在炮火隆隆中轻轻摇晃。

女真八旗的精锐旗丁趁着夜幕掩护,扛着云梯向着关城潮水涌去,而居庸关城中的汉军猝不及防,一下子就有些懵然。

因为这个时间点儿,居庸关的兵丁有一些都在扶着兵器靠着城门楼打着瞌睡,但女真突然来袭,自然反应不过来。

此刻,岳托以及豪格看向远处正在扛着云梯进攻居庸关城的女真旗丁,已经在关城城头上站稳了脚跟。

“兄长,居庸关破了!”豪格面带兴奋,惊声说道。

岳讬提醒了一下,说道:“敌国境内,不可大意。”

等到子夜时分,关城中之上一面面女真旗帜竖起来,而杀声也朝着关城之内蔓延。

此刻的女真,仅精锐的来了近两万,以数倍兵力猝然而袭,居勇关城根本没有坚持多久,就已经落在女真手中,伴随着城门“吱呀”声响起,大批女真兵丁进入关城中。

因为整个蓟镇防线的兵丁战力比之过往的汉军并没有实质性提升。

李瓒虽然在北平镇守年许,但李瓒并非武将,虽然对蓟镇、北平之军严加约束、整饬,但并没有有效提升边军的战力,换句话说,边军还是那个边军,只是没有如以前那般军纪散漫,老弱充斥。

而一直到凌晨时分,居庸关城门楼已经换上了清国的旗帜,而守将谷元绍则在官署外的长街上,领一众亲兵与女真死战,被砍杀于乱军之中。

居庸关至此沦陷!

而不待天亮,残留的士卒已将烽火台上的烽火点起,示警敌虏的消息向着陈汉的北平重镇示警。

等到拂晓时分,豪格与岳讬已经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进入参将谷元绍平时办公所用的官署。

豪格此刻心怀大畅,坐在那张太师椅上,哈哈大笑道:“真是出了一口恶气。”

这半个月来,在宣府城下顿兵不前,根本难入汉境半步,不停损兵折将,现在终于回到熟悉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上来。

岳讬提醒道:“汉廷定会大举增援,甚至以兵马对我军围追堵截。”

豪格冷声道:“他们想要围追堵截,不过是为我军各个击破。”

见豪格一副自信心爆棚的模样,岳讬也不好多说其他,转而提及另外一事:“父王那边儿还在墙子关,传信与我军会师北平,在这里不好多待。”

豪格点了点头,说道:“那事不宜迟,今晚稍稍休整一夜,明日就向北平府进逼。”

其实整个陈汉的九边,在辽东失陷后,北平已然事实上成为一边,如今居庸关破,北平受袭,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北平都司衙门

清晨时分,晨曦微露,而后宅东跨院书房内的一方兽头熏笼之中,见着几缕袅袅几缕檀香升起。

内阁次辅、武英殿大学士李瓒此刻坐在书房之中,桌子上正点着一根蜡烛,烛火微微,将一个挺拔、坚定的身形投映在书柜上。

四更天天不亮,这位大汉的内阁次辅就已经起来处置军务。

就在这时,回廊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旋即一个身穿飞鱼服,头戴山字无翼冠的青年,面容微顿,快步而入书房。

“仇良。”李瓒放下手里的书册,抬眸看向那锦衣府卫,低声说道。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被贾珩当初发配到北平行营的仇良。

其人现在北平都司军情司,专务负责刺探女真情报,因果敢干练,已渐渐成为李瓒手下倚重之将。

“阁老,居庸关方向受女真袭击,居庸关失陷于敌,女真举大批精骑向北平袭来。”仇良面色凝重,拱手道。

李瓒闻言,面色霍然而变,放下手中的簿册,凝眸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儿?居庸关为何被破?”

仇良道:“阁老,居庸关方向还未有详细军情传来,但以女真骁勇,想来是猝然袭击,关中守城未有防备。”

此刻,居庸关刚刚失守,自然也没有什么详细军报递送过来。

李瓒默然片刻,压下心头的焦躁情绪,沉声道:“保定的河北提督康鸿到了何处?即刻催康鸿领兵来援,另外,急令山东的陆琪即刻领兵驰援北平,不得有误。”

仇良道:“阁老,康提督可能会迅速过来,但陆提督在山东正在召集精兵,两天之内,兵马未必能至北平。”

李瓒道:“让陆琪昼夜兼程,北平为北国京都,不容有失。”

仇良闻言,拱手应是。

“女真入关侵袭,以飞鸽传书给在大同的永宁侯传递军情,让他派京营骑军增援。”李瓒想了想,补充了一句道。

如果是单独靠着山东和保定的地方军卒,想要驱逐女真精骑只怕力有未逮,还得借京营兵马过来征讨才是。

仇良面色一肃,抱拳而去。

“召集北平都司游击以上将校至官署议事。”李瓒默然片刻,吩咐着一个书吏道。

那仆人应了一声,然后唤人去了。

李瓒这时也出了书房,抬头看向天穹,一轮大如玉盘的明月皎洁如银,道道月辉清冷似雾,笼罩在大地之上,而悬挂在廊檐上的灯笼随风摇晃不停,晕下一圈圈或红或黄的光影。

李瓒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北平受袭,多事之秋啊。”

宣大两地安如磐石,而他所领的北平、蓟镇一线却为敌军所破,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还有这居庸关守将,他先前已数次提醒谨防女真兵马突入,仍这般玩忽懈怠,致使关隘失守,误国误军,斯是该杀!

而就在居庸关被破之后的第二天下午,正在大同坐镇的贾珩也收到了军情急递。

“居庸关破了。”陈潇清丽玉容上见着一抹冷意,声音忧切说道。

贾珩眉头微皱,看向挂在屏风上的舆图,冷声道:“果然是居庸关,谢鲸已经领兵前往增援,我等会儿再派庞师立过去,需得一举夺回居庸关。”

这个时候,皇太极正等着他忙中出错,他不可能亲自领兵前去相援。

陈潇清声道:“女真已经连续攻打了五天,昨天的攻势倒是迟缓了一些。”

“他们在等着北平一线的消息,如今居庸关一破,女真势必士气大振,应该有着一波新的攻势。”贾珩目光幽沉,心底也有些担忧。

陈潇看向那少年,提醒道:“如果女真大举围攻北平,神京方面可能催促你进兵,或者分兵相援。”

贾珩摇了摇头,说道:“我等会儿就递疏至京,女真主力仍在宣大,是故两地兵马暂且不宜大举调动,除非女真大部主力调走,否则宣府一动,如皇太极再领兵破宣府,局面就彻底败坏。”

陈潇眸光闪了闪,点头道:“现在不宜乱了阵脚。”

虽然先前已经预估到东线可能要爆,但真等到出现,还是有危急之感。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先召集众将议事。”

虽然早就料到女真定然破关而入,但坐视女真兴兵逞凶燕赵之地,残害百姓,也没有什么心情多说其他。

此刻,待贾珩来到人头攒动的厅堂中,汝南侯卫麒以及京营的其他将校,也都纷纷看向那蟒服少年。

贾珩简单叙说完居庸关的情况,说道:“女真在西线顿兵坚城,就试着从东线攻破。”

汝南侯卫麒说道:“大将军,北平方面遭遇强敌突入,我军是否派兵相援?”

贾珩道:“先前本侯已派了谢鲸过去,而宣府之地女真兵马撤退,谢将军也会酌情增兵,庞师立何在?”

“末将在。”庞师立从一众将校中出列,抱拳说道。

贾珩沉声道:“庞将军领骑军六千前往北平相援,策应谢鲸。”

实在放不下北平那边儿的兵丁战力,贾珩事到临头,终究是派出一支援兵。

庞师立拱手应是,然后出得厅堂点兵而去。

待庞师立离去,贾珩沉吟说道:“皇太极最近定然有着动作,可能会大举攻城,最近诸营要谨防女真重兵相攻。”

在场众人闻言,纷纷称是。

另一边儿,军帐之中,皇太极同样聚集着清国高层议事,不远处则是列坐着蒙古的王公贝勒。

“豪格和岳讬两个人随机应变,破居庸关可解僵局。”皇太极面带微笑,放下手中的军报,出言赞了一句。

下方的一众女真大将以及蒙古的王公贝勒,面容上也多是见着欣喜之色。

这几天攻打大同城,可以说蒙古也体会到了重兵防守的城池是多么难啃,大同城下的壕沟几乎要填满了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尸体,一句话,伤亡惨重。

皇太极道:“如今汉廷为北平之危疲于奔命,我们这边儿也当有所动作,明日全军押上,集全力攻打大同城。”

阿济格这时昂首着出了武将队列,拱手说道:“皇兄,明日我部愿为先登,斩去那贾珩小儿人头!”

皇太极看向阿济格,点了点头,叮嘱说道:“十二弟,这次仍是佯攻,但攻势要迅猛,呼应东边儿的进军。”

经过这几天的攻防之战,女真已经估算出,想要攻下大同城,所付代价巨大。

阿济格拱手道:“皇兄放心。”

之后,皇太极又交代了几下攻城任务,待众将离去,皇太极望着挂在屏风上的舆图出神,忽而伸手指着平安州方向,问道:“此地,汉军的哪支兵马在镇守?”

一旁侍立的多尔衮怔了下,连忙回道:“此地原为朔州,汉廷改名为平安州,设节度使,其名崔岭,有兵马四万。”

皇太极眉头微皱,低声道:“这名字有些熟悉。”

“皇上,这崔岭当初也不少开辟商道向我国境内输送货物,户部方面还提及过此事。”范宪斗沉声说道。

皇太极目光微亮,指着舆图,说道:“朔州为三晋之首重防之地,如是从此迂回绕袭,直抵……这里!”

说着,将手指重重点在“太原”两字。

以往是有察哈尔蒙古阻拦,所以没有想到绕过大同,偷袭于后的一节。

范宪斗眼前一亮,问道:“皇上是想派出一支兵马绕袭朔州,直抵晋地。”

“大同兵马集聚十几万汉军,以我军兵力,除非伤亡巨大,否则不容易攻下城池,如是以大军袭于侧后,威逼太原,断汉军粮道,那时宣大二地的汉军军心震动,这就是一场辉煌大胜!”皇太极越说眼前越亮,心头振奋不已,似乎看到了汉廷首尾不能顾,为女真彻底击溃的一幕。

范宪斗心头也有几许震动,目光投向朔州方向,思忖了一会儿,说道:“皇上,此法虽为先前所论中策,但也有些冒险,汉军肯定会拼死相援,是否先看看汉廷在北平一线的应对,如果汉廷中枢因北平方面的军情而见责于永宁侯,再作计较不迟?”

皇太极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不宜拖延,一旦为那永宁侯察觉疏漏,战机稍纵即逝,需得尽快出兵!”

其实这是从察哈尔蒙古全线收缩至大同镇以后留下的一丝防守漏洞,从鄂尔多斯方向绕袭朔州,然后直插太原,断大同京营大军粮道,这场战事基本就可以锁定胜局了。

甚至,汉军大乱被困,一旦崩溃,就是一场不下辽东大胜的辉煌战果,皇太极如何不动心?

多尔衮此刻目光也落在朔州,心头振奋,说道:“皇兄说的是!战机稍纵即逝,一旦汉军反应过来,向平安州增兵相援,我们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皇太极笑了笑,说道:“那时的战果,无非是岳讬他们在汉廷河北等地劫掠一些人口,如以往一样,汉廷也不会伤筋动骨,而这一次不一样,如果攻陷太原,断其粮道,那永宁侯所领汉军一败涂地,汉廷再难与我大清北上争锋!”

可以说,皇太极之言毫不夸张,因为整个转运粮秣的中枢就在太原。

多尔衮说道:“皇兄,提及太原,臣弟最近听人说,汉国的永宁侯到太原以后,武力挟制晋商为大军收集粮秣,彼等已满腹怨气,而亢家也被汉廷罗织罪名,下狱,如是兵临太原,或可里应外合,轻取太原?”

亢以升的儿子亢泽兴在宣府被捕,待招供出亢家行径之后,贾珩就密令锦衣府抓捕亢家等人,对其他几家晋商,因为证据尚且不足,加之还需几家晋商筹措粮秣,因此就没有动手。

但几大晋商早已怀恨在心,随时报复,直到贾珩取得歼灭镶蓝旗的大捷,震慑了晋商,转而再次蛰伏下来。

皇太极闻言,心头更是一喜,暗忖天助我也,问道:“晋商可有联络通道?”

多尔衮道:“有着联络通道,几家晋商有着家丁还有部旧,原本太原镇的镇兵就对那永宁侯不满。”

而就这般,皇太极越说越觉得可行性极高,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太原重镇,说道:“如是这么一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范宪斗此刻也点了点头,道:“此刻汉军集重兵在宣大,任其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我大清绕袭太原。”

皇太极目光炯炯,起得身来,按住腰间宝剑,说道:“这次朕要御驾亲征!”

此言一出,范宪斗与多尔衮面色倏变,齐齐说道:“皇上不可!”

“皇上为万金之躯,身系社稷,委实不该如此行险才是,一旦有了闪失,置我大清社稷于何地?”范宪斗劝说着,又给多尔衮使了一个眼色。

多尔衮正色几分,也连忙劝道:“皇兄驰骋沙场之志,臣弟心知,但皇兄毕竟年事已高,又是我大清的定海神珠,如是有着闪失,我大清都要为此社稷动荡,还请皇兄三思。”

皇太极摆了摆手,说道:“如是旁人领兵前去,朕实在不放心,难以随机应变,朕知晓你们担心,但朕虽年过六旬,尚能开一石弓,再说这次过去不是一人前往,济尔哈朗还有德格类都会跟着。”

多尔衮又劝道:“皇兄,不如我领兵过去,皇兄在此地坐镇,如果汉军粮道被断,皇兄正好指挥诸军,一举击溃汉军,夺下宣大。”

皇太极问道:“如是那永宁侯派兵来救,你是打是守?”

多尔衮道:“皇兄,自是要向太原猛攻。”

皇太极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围攻太原城固然重要,但如果援兵前来,事不可为,就要及时撤回朔州。”

说着攻打太原,如果太原急切南下,那时候就需要围点打援,这些战场上的衡量,多尔衮未必能把握得住。

多尔衮见劝不住皇太极,转而看向范宪斗。

范宪斗劝说道:“皇上,两军对战,战事凶险,皇上不如委良将攻袭。”

皇太极道:“此事无需疑虑,朕在后方指挥,不会有什么事儿,此战唯有朕领大军才能应对地汉廷部署调动,否则,如委任大将深入敌境,难有作为。”

其实心底还有一节,这等可葬送汉国元气的大战,不可假于人手,如是交给十四弟,十四弟功劳名望都会大幅提升。

等他百年之后,诸子何人能制?

范宪斗闻言,一时默然不语,隐隐猜出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缘故,倒也不好再劝。

不过,皇太极本身就是马上皇帝,从朔州绕袭也没有什么危险。

“范先生不必担忧,朕幼时随父东征西讨,一生未逢败绩,半生戎马倥惚,汉国之地,还无人能动朕一根汗毛!”皇太极笑了笑,说道。

这时,郑亲王济尔哈朗在一旁道:“皇兄放心,臣弟纵是粉身碎骨,也要护住皇兄周全。”

多尔衮与范宪斗见皇太极如此坚持,加之又有济尔哈朗相护,也不再劝说。

第562章 崇平帝:罪在十恶不赦……除爵,夷有点事儿, 请一天假第815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第924章 贾珩:宋皇后惦念他做什么?第169章 抢时间第53章 不亚名家手笔第300章 其利受损,必定生怨第379章 《平虏策》第1312章 贾珩:这个说来话长了第1300章 卫国公率军回汉第277章 黛玉的发疯文学(感谢书友ltm的盟主第738章 甄雪:索性应他一次,称他的意就是第882章 我将来也好帮他谋个一官半职第1083章 戴权:陛下,这是卫国公的捷报和奏第1553章 贾珩:拥二后而寝,大丈夫当如是!第1605章 贾珩:你还想垂帘听政十年?(求下月票!)第94章 兹事体大第328章 真乃强军也第1083章 戴权:陛下,这是卫国公的捷报和奏第1613章 谢再义:等四川之乱平定,还不是任由朝廷拿捏?第1171章 宋皇后:或许他也不是故意的?第679章 秦可卿: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第617章 晋阳: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第1196章 贾珩:甜妞儿,我不会乱来的(求月第420章 是……下官鲁莽了第927章 林如海:去年的时候,玉儿才多大?第1625章 端容贵妃:这个子钰,可是个荤素不忌的第665章 贾珩:咸宁你……你有心了第691章 甄晴:妹妹,还要多亏了子钰……第1649章 王夫人:到时候给大丫头封个侧妃?第896章 生则同衾,死则共穴第802章 甄晴:就你压的住!第1582章 甄晴:简直岂有此理!第97章 支棱起来的贾蓉第1444章 崇平帝:将锦衣府指挥使革职,打入第390章 薛姨妈:亲上加亲,也是好的第1659章 辅政当国,帝王之道第640章 贾珩:总不能空口白牙……第544章 魏王:四舅舅也在河南?第221章 经略一方第364章 元春:好在没发现……第216章 齐王:再多,孤是一两都没有了。第1366章 这好端端的,我大清怎么就要亡国了?(三更求月票!)第905章 甄晴:那混蛋再敢气她,她她就打他第1340章 崇平帝:此行可否一鼓作气,灭掉女第673章 甄晴:珩兄弟,这酒莫非不合胃口?第1099章 贾珩:至此,哈密以东,再无准噶尔第1218章 宋皇后:不得在本宫跟前儿提(求月第1116章 晋爵一等公!第38章 不过读书 习武四字而已第1109章 崇平帝:他更不会吐血晕厥,龙体不第55章 贾蓉:珩叔,我父亲他……最近可没闲第1350章 贾珩:这有些辣眼睛了第360章 史鼎:年轻人不知轻重,一味贪权恋第809章 臣等为圣上贺,为大汉贺!第1314章 贾珩:应怀尽怀(求月票!)第548章 一省府治为民变所破,开国以来,未第27章 红烛照幽夜,青衫顾冷锋第916章 这是王者之风?(感谢书友“蒙面侠第1330章 贾珩:娘娘,小皇子可取了名字?(第1405章 贾珩:……再是负隅顽抗,也守不住宁远城。第928章 李纨:什么叫看在她的薄面上?第1374章 顾若清:此人或有魏武之志?第656章 宝钗:珩大哥,不许,不许说……第978章 宝钗:是我不配。第941章 姜瓖:朝廷奸佞当道,陷害忠良第586章 宋皇后:小姑子实在太难缠第81章 贾珩:……望你好自为之!第1628章 贾珩:嗯,假戏真做?第1495章 李瓒:太子方立,并无错漏,缘何废第1288章 贾珩:好像是一位女天皇?(求月票第180章 卑职有罪第1132章 宋皇后:等到江南,再想想如何让那第619章 难道是……小郡主?第823章 想要偷天换日的甄晴第795章 晋阳:江南江北大营可有备战?(求第878章 宝琴:方才只是车子有些晃?第849章 崇平帝:这些人还真是朕的好臣子!第968章 多尔衮:皇兄尸骨未寒,他怎么能第784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128章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第1160章 宋皇后:这个时候怨天尤人,又有什第35章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第1641章 贾珩:不过年许,还不是为尔等犯上作乱?第644章 公怫然不悦,携扈从微服暗访……第1229章 贾珩:他现在就怕甜妞儿先怀上(求第1524章 仇良:微臣要揭发,揭发卫郡王和前第1588章 宋皇后:她是问这个吗?第1209章 贾珩:但那时,就生死富贵不由己第1493章 崇平帝:今既立太子,当由太子监国第638章 崇平帝:朕这个女儿,女大不中留啊第366章 元春一梦第670章 贾珩:至此,加上这两句……才是满第496章 崇平帝:焉敢如此,焉能如此!第178章 齐王:孤……重写!第1505章 贾珩: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卫郡王。第676章 甄雪:姐姐收手吧……第1111章 崇平帝:是不是贾子钰比朕还有能为第415章 贾政: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第1616章 芊芊:母后好端端的,怎么哭了啊?
第562章 崇平帝:罪在十恶不赦……除爵,夷有点事儿, 请一天假第815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第924章 贾珩:宋皇后惦念他做什么?第169章 抢时间第53章 不亚名家手笔第300章 其利受损,必定生怨第379章 《平虏策》第1312章 贾珩:这个说来话长了第1300章 卫国公率军回汉第277章 黛玉的发疯文学(感谢书友ltm的盟主第738章 甄雪:索性应他一次,称他的意就是第882章 我将来也好帮他谋个一官半职第1083章 戴权:陛下,这是卫国公的捷报和奏第1553章 贾珩:拥二后而寝,大丈夫当如是!第1605章 贾珩:你还想垂帘听政十年?(求下月票!)第94章 兹事体大第328章 真乃强军也第1083章 戴权:陛下,这是卫国公的捷报和奏第1613章 谢再义:等四川之乱平定,还不是任由朝廷拿捏?第1171章 宋皇后:或许他也不是故意的?第679章 秦可卿: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第617章 晋阳: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第1196章 贾珩:甜妞儿,我不会乱来的(求月第420章 是……下官鲁莽了第927章 林如海:去年的时候,玉儿才多大?第1625章 端容贵妃:这个子钰,可是个荤素不忌的第665章 贾珩:咸宁你……你有心了第691章 甄晴:妹妹,还要多亏了子钰……第1649章 王夫人:到时候给大丫头封个侧妃?第896章 生则同衾,死则共穴第802章 甄晴:就你压的住!第1582章 甄晴:简直岂有此理!第97章 支棱起来的贾蓉第1444章 崇平帝:将锦衣府指挥使革职,打入第390章 薛姨妈:亲上加亲,也是好的第1659章 辅政当国,帝王之道第640章 贾珩:总不能空口白牙……第544章 魏王:四舅舅也在河南?第221章 经略一方第364章 元春:好在没发现……第216章 齐王:再多,孤是一两都没有了。第1366章 这好端端的,我大清怎么就要亡国了?(三更求月票!)第905章 甄晴:那混蛋再敢气她,她她就打他第1340章 崇平帝:此行可否一鼓作气,灭掉女第673章 甄晴:珩兄弟,这酒莫非不合胃口?第1099章 贾珩:至此,哈密以东,再无准噶尔第1218章 宋皇后:不得在本宫跟前儿提(求月第1116章 晋爵一等公!第38章 不过读书 习武四字而已第1109章 崇平帝:他更不会吐血晕厥,龙体不第55章 贾蓉:珩叔,我父亲他……最近可没闲第1350章 贾珩:这有些辣眼睛了第360章 史鼎:年轻人不知轻重,一味贪权恋第809章 臣等为圣上贺,为大汉贺!第1314章 贾珩:应怀尽怀(求月票!)第548章 一省府治为民变所破,开国以来,未第27章 红烛照幽夜,青衫顾冷锋第916章 这是王者之风?(感谢书友“蒙面侠第1330章 贾珩:娘娘,小皇子可取了名字?(第1405章 贾珩:……再是负隅顽抗,也守不住宁远城。第928章 李纨:什么叫看在她的薄面上?第1374章 顾若清:此人或有魏武之志?第656章 宝钗:珩大哥,不许,不许说……第978章 宝钗:是我不配。第941章 姜瓖:朝廷奸佞当道,陷害忠良第586章 宋皇后:小姑子实在太难缠第81章 贾珩:……望你好自为之!第1628章 贾珩:嗯,假戏真做?第1495章 李瓒:太子方立,并无错漏,缘何废第1288章 贾珩:好像是一位女天皇?(求月票第180章 卑职有罪第1132章 宋皇后:等到江南,再想想如何让那第619章 难道是……小郡主?第823章 想要偷天换日的甄晴第795章 晋阳:江南江北大营可有备战?(求第878章 宝琴:方才只是车子有些晃?第849章 崇平帝:这些人还真是朕的好臣子!第968章 多尔衮:皇兄尸骨未寒,他怎么能第784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128章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第1160章 宋皇后:这个时候怨天尤人,又有什第35章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第1641章 贾珩:不过年许,还不是为尔等犯上作乱?第644章 公怫然不悦,携扈从微服暗访……第1229章 贾珩:他现在就怕甜妞儿先怀上(求第1524章 仇良:微臣要揭发,揭发卫郡王和前第1588章 宋皇后:她是问这个吗?第1209章 贾珩:但那时,就生死富贵不由己第1493章 崇平帝:今既立太子,当由太子监国第638章 崇平帝:朕这个女儿,女大不中留啊第366章 元春一梦第670章 贾珩:至此,加上这两句……才是满第496章 崇平帝:焉敢如此,焉能如此!第178章 齐王:孤……重写!第1505章 贾珩: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卫郡王。第676章 甄雪:姐姐收手吧……第1111章 崇平帝:是不是贾子钰比朕还有能为第415章 贾政: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第1616章 芊芊:母后好端端的,怎么哭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