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晋商

在无锋在大力调整西疆防务的同时,军务总署也在积极调整着包括晋中在内的整个中央控制区在内的防务,城卫军团军团依然驻扎在清河府以南一带,而第十四军团调整到了中州东面加强对鲁阳一线的防御,而第三军团也被布置到了与龙泉相邻的地区,明显摆出了对西疆的防御态势,而第四军团则被布置到了晋中,三个师团驻扎晋中府城,而另外两个师团则被放到了晋中和龙泉交界地带。第八第九两个军团放到了南线,二十多万人马黑压压的摆在和黄冈以及九江一线,架势虽然像模像样,但究竟能够起到多大作用,恐怕连军务总署心中同样没底。

一连串的防务调整,来得有些突然,不过来自军务总署的命令明确的表达了不容置疑的意图,那就是在诸王之会中,帝都的安全必须要得到充分的保证,而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状态下的禁卫军团似乎也开始了复苏,已经很久没有露面的禁卫军团军团长马远往也开始频频露面,这也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毕竟在几大军团分别驻扎在帝都周围郊区时,整个帝都城内也只剩下了这支帝国目前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诸王进京,虽说各自带有武装力量,但强龙不压地头蛇,诸王不大可能带领太多的护卫力量,如果禁卫军真的能够捏合在一起,或者说和另外一方联手,那对其他几方来说都是绝大的威胁。

虽然说各方都已经表达了进京的愿望,但最终到了城下后,会不会进京,都还很难说。帝都就像一个囚笼威胁着各方的安全,而此时这个囚笼的主人都未必能够掌握得住这座囚笼开启的大权,这让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带着一丝疲惫以及任务完成后的兴奋,应建明独自伫立在城头向西眺望,明天秦王殿下就要经过晋中东入中州,而自己手中这座晋中城也就成了秦王殿下进入中州后与他的领地联系的唯一一道关卡,可以想象西疆对这道关卡的看重,好在自己的第一师团总算争取到了驻扎城内的机会,不过第二师团驻扎在城郊仍然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好在自己心腹控制的第五师团也同样驻扎在城郊,整个局势还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真的出现了不可预测的大变,自己也能够牢牢控制住这道关卡与西疆军连成一气。

很明显,把第二十团也布防在了城郊这是一种平衡的需要,应建明很难说这是否是对方不相信自己,毕竟第一师团是自己的嫡系,而第五师团在表面上虽然看不出来什么,但在布署之时自己提出了建议还是引起了对方的警觉,这也在情理之中,对方虽然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本事,不过谈到玩弄权术却是内行,但他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和西疆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也就是一种下意识的提防吧。

极目远眺,天边有些隐隐约约的山影,晋中的地势有些特殊,除了沿着西部商道这一线还算得是一片完整平地外,被这条商道割裂成南北两片的南片几乎都是丘陵和平地间或夹杂的破碎地形而北片情况也大体相同,除了在与龙泉相邻地区像是开了一道豁口似的有一大片平地外,其他部分也都是浅丘和坝子混杂的地形。

但这看似破碎零乱土地虽然并不肥沃,但却蕴藏这帝国最富饶的煤矿资源,整个晋中府十四镇,几乎镇镇都产煤,不但煤质好,而且易于开采,加之扇江从晋中府城外流过蜿蜒进入中州,这里就成为了帝国最大的煤产地,也是帝都最大的燃料供应地。

晋中煤商的富奢与扬州的盐商和帝都的金融商人并称帝国三大富庶商人群体,由此可见晋中煤矿主们的富裕程度,煤矿就如同黑色金子,足以让人一夜暴富,而累积几代便更是可以成为整个帝国也排得上号的富人。这些煤矿主们在发家致富后大多选择了帝都作为置产兴家的所在,而帝都的达官贵人们也都眼红晋中资源的丰富,纷纷凭借各种权势手段向晋中渗透,几百年来,不少原本出身帝都的贵族家族势力也都慢慢浸入了晋中,加上晋中的本土煤商势力向帝都渗透,两相结合,晋中与帝都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晋中与河朔郡包括首府河间府在内的其他府之间的联系,而晋中城守一职更是牵动帝都许多人的神经,每一次晋中主要官员的调整上总会在帝国官场上引起不大不小的风波,也成为了帝国官场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但这一切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在经历了太平教风波之后,晋中的煤商势力大受打击,几乎所有煤商大户们都不得不逃离躲入帝都避祸,而太平军一掌握了晋中控制权,便将这些煤矿收归太平教所有,但由于大量熟练工人的逃离以及加入了太平军,加上煤矿主的避祸远走,绝大部分煤矿事实上处于停顿状态,而煤矿的销路也随之中断,晋中一下子就成为了一个鸡肋。没有了销路,这煤矿几乎就毫无价值,煤炭也就和泥巴石头没有太大区别,缺乏经济头脑的太平教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除了战斗和野蛮掠夺外并不会用其他办法来弥补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偌大一个资源丰富的晋中府在他们手中竟然无法从中获得多少资金支持。

太平教的崩溃似乎又为晋中煤商势力的卷土重来带来一线希望,帝国大军重新恢复了对晋中的控制似乎预兆了这一点,大批潜逃到帝都的煤商们又纷纷回到了家乡,煤矿开始陆续复工。但是现实往往并非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随着帝国中央控制的军队大规模扩编,而帝国中央财政明显无法支撑这样庞大一支军队,尤其是在东海和江南先后断绝向帝国中央缴纳财税之后,这个问题变得尤其严重,虽然帝国中央财政也还有些老底,但多达七个军团的军队根本不是紧紧控制了一个中州外加一个晋中的帝国中央能够负担得起的,但在面临其他几方的压力之下,帝国中央又不敢拆撤几个军团,要想维持下去,不得不只有把这些问题转嫁到工商阶层来。

于是煤商们现在就成为最主要的捐输对象。按照帝国中央的想法,晋中不但要负担起驻扎在晋中的一个军团军费,而且还要负担起另外一个军团的开销,这相当于要让一个晋中府承担两个军团的支出,纵是晋中再富庶,煤商们再有钱,也不大可能接受这种结果,其结局就是煤商们拒绝缴纳,而驻扎在这里的军队索性就实行军管,取代政府强行收取各种税收厘金充作军费,而这也导致了当地煤商们与军队关系持续紧张,煤商的后台们也不断在朝中发难,攻击军部对军队管理不力,军队骚扰地方,导致民怨沸腾,而军部则以国事为重,财政无力养活军队,不得不饮鸩止渴,采取这种手段来募集资金维持军队存在。好在当今陛下已经不大理政,许多大事情都由几名朝中重臣应对解决,而最终的解决还是只有和稀泥,让军方一面申饬驻军,减轻晋中民众负担,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士绅民众理解当前政府的困境,暂时忍耐一段时间。

不过这种事情很难让煤商们所接受,尤其是在帝都有着强大背景势力的煤商更是如此,于是一部分煤商开始转向西面的河间、龙泉和黑山投资,而另外一部分则开始公然拒绝缴纳捐输,直接引起了双方的冲突,晋中局势也日益不稳。而这一次之所以突然进行军队布署调整,一方面固然是加强帝都外围防务,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已经相当恶劣的军民关系,至少调整了布署之后,新来的第四军团也可以重新建立一种相对缓和的关系,当然这只是军务总署一厢情愿的想法。

煤商们希望回到以往的景况,然而帝国多达七个军团的大军由必须要由人来承担军费开支,鉴于近一两年来持续的旱灾已经让农民吃饭也难以维系,要想让农民来承担这样的一笔巨额费用只怕就会立即引发农民的暴动,帝国高层经过反复思虑还是只有将这笔开支算在商人们头上,尤其是顶着晋商这道光环的煤矿主们。

应建明和他的上司第四军团军团长许向阳都清楚这其中的关节,之所以许向阳宁肯自己在帝都遥控指挥也不愿意直接驻守晋中,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不愿意直接面对那些煤矿主们的发难,要知道这些煤矿主们背后都有着莫大的靠山,许向阳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渡一下,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帝都高层这些高官们关系弄得太疆,这些走钢丝一般的难题便一股脑儿的推到了全面负责晋中府城防务的应建明头上。

求推荐票!

第93节 楔子第75节 心机第22节 南下(2)第96节 不相为谋第75节 军法第52节 名诱第58节 易策第96节 秘商第62节 舌辩第14节 奇正(4)第29节 固宠第37节 引狼相斗第14节 巩固第36节 知我者第24节 为官之道(1)第88节 禁卫军第46节 攘外必先安内(2)第103节 交火(3)第80节 攻守自如第61节 继续战争!第78节 佳人来访第61节 鄂霍次克(1)第21节 龙种第28节 狼子野心第50节 筹谋(2)第15节 密云欲雨第53节 惊变(2)第41节 政策走向第97节 掺和第25节 乐极生悲第19节 大战序幕第70节 战略与战术(4)第108节 直面第119节 争食第47节 新经济动力(2)第19节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31节 阴云第23节 晋商第35节 绝不停步第16节 亮剑(2)第31节 阴云第8节 拓展(1)第22节 携手第87节 交心(1)第68节 入主第65节 改道第11节 比肩(2)第62节 一统之战(1)第45节 攘外必先安内(1)第115节 毒瘤第34节 狡谋第49节 下野第28节 分配第21节 剑指(2)第22节 猎庄第24节 说客第18节 倭谍第78节 大会战(9)第72节 大会战(3)第26节 妥协第68节 磨刀霍霍(3)第83节 风暴漩涡第1节 揽才第2节 后院起火第117节 封王第47节 试比高(3)第32节 全面爆发(5)第34节 狡谋第104节 大手笔第83节 冰冻玫瑰第11节 初现端倪第133节 发展机遇(1)第100节 序幕第110节 茶会第95节 把柄第100节 序幕第60节 夜泊第41节 胃口第18节 等待第111节 阴对阴第45节 甲马之战第126节 会晤第25节 风雨第9节 暗流(1)第79节 预谋第5节 浔阳楼上(3)第31节 树倒猢狲散(2)第32节 余波未尽第52节 北行第8节 情动第72节 风起(2)第61节 屠刀将举第61节 琴仙姚莲第65节 平衡(1)第23节 原委第18节 黑手第25节 西线无战事第110节 茶会第64节 蛇芯岬(1)第57节 约会
第93节 楔子第75节 心机第22节 南下(2)第96节 不相为谋第75节 军法第52节 名诱第58节 易策第96节 秘商第62节 舌辩第14节 奇正(4)第29节 固宠第37节 引狼相斗第14节 巩固第36节 知我者第24节 为官之道(1)第88节 禁卫军第46节 攘外必先安内(2)第103节 交火(3)第80节 攻守自如第61节 继续战争!第78节 佳人来访第61节 鄂霍次克(1)第21节 龙种第28节 狼子野心第50节 筹谋(2)第15节 密云欲雨第53节 惊变(2)第41节 政策走向第97节 掺和第25节 乐极生悲第19节 大战序幕第70节 战略与战术(4)第108节 直面第119节 争食第47节 新经济动力(2)第19节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31节 阴云第23节 晋商第35节 绝不停步第16节 亮剑(2)第31节 阴云第8节 拓展(1)第22节 携手第87节 交心(1)第68节 入主第65节 改道第11节 比肩(2)第62节 一统之战(1)第45节 攘外必先安内(1)第115节 毒瘤第34节 狡谋第49节 下野第28节 分配第21节 剑指(2)第22节 猎庄第24节 说客第18节 倭谍第78节 大会战(9)第72节 大会战(3)第26节 妥协第68节 磨刀霍霍(3)第83节 风暴漩涡第1节 揽才第2节 后院起火第117节 封王第47节 试比高(3)第32节 全面爆发(5)第34节 狡谋第104节 大手笔第83节 冰冻玫瑰第11节 初现端倪第133节 发展机遇(1)第100节 序幕第110节 茶会第95节 把柄第100节 序幕第60节 夜泊第41节 胃口第18节 等待第111节 阴对阴第45节 甲马之战第126节 会晤第25节 风雨第9节 暗流(1)第79节 预谋第5节 浔阳楼上(3)第31节 树倒猢狲散(2)第32节 余波未尽第52节 北行第8节 情动第72节 风起(2)第61节 屠刀将举第61节 琴仙姚莲第65节 平衡(1)第23节 原委第18节 黑手第25节 西线无战事第110节 茶会第64节 蛇芯岬(1)第57节 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