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小透明

bookmark

洛阳南的开阳门外,车马云集,场面颇大。

庾亮麻利地滚回颍川了,没法到场,但依附庾家的士人、官员们却到场不少,为秦王送行。

邵瑾脸色不是很好看,回头看了下王府属吏们,冷哼一声,道:“都遣散了。”

秦王友辛佐面如土色。

天可怜见,没有人喊这些人过来,都是他们自己来的。秦王可能低估了他嫡长子身份的重要性和对幸进之徒的吸引力,有些人为了上进,真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而就在秦王属吏带着护兵驱散人群时,没多少人关注的角落里,韩王邵彦正悄然离开。

王师杨朗杨世彦送行了数里,临分别时,观察到邵彦的神色,问道:“大王何以忧也?”

“无忧,只怅然若失耳。”邵彦摇了摇头,收回目光,道:“六弟出巡,礼送者不知凡几。想当年我等兄弟同窗共读,同习武艺,言笑晏晏,无所忌讳,未尝有显异也。而今观之,却有天壤之别,何其殊也!”

说罢,从马车中取出一个棋盘、棋子,交到杨朗手中,道:“此物卿觊觎良久,送你了。”

杨朗伸手接过,玩味道:“不后悔?”

邵彦被他这副态度弄笑了,心情也好了许多,道:“送出去就没想要回来。”

杨朗交给身后的子侄,道:“大王既赠我此物,怎好让王独行?这便一起跟着去襄城吧。”

邵彦愕然,道:“卿家中不是……”

“无事了。”杨朗拉着邵彦便上马车,道:“走吧。”

“府中之事……”邵彦道。

“交给大农即可。”

“好。”邵彦也不废话了,直接点头应允。

中尉董志见了,立刻带着护兵开路。

随行的还有韩王友卫洪、文学王犷、左常侍董景道等人,分乘两辆牛车,一起南下。

韩王在邵勋诸子中有点小透明的意味。

坊间传言,若不是为了册封嫡长子为秦王,韩王压根不可能得封,他甚至不如七八九皇子,于梁帝诸子中“最劣”。

王府属官之中,师杨朗虽然出身弘农杨氏,但这个家族已经有点败落了,典型特征就是“婚宦失类”,即联姻的家族档次大大降低,也没有什么人当上大官。

杨朗之子甚至娶了乌桓人苏恕延之女为妻,让人笑掉大牙。

要知道,杨朗的父亲杨准可曾当过晋朝的冀州刺史,结果到了孙辈就混成这样?

友卫洪、大农柳璩都是河东人,算是母亲裴贵嫔托人聘来的,在两大家族中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文学王犷、左常侍董景道是自己找上门的,他们是刘汉降人,在梁朝地位低下,并未被安排官职,于是走门路到了韩王府,算是有个官当。

中尉董志是河东“瞎巴”首领董武之子,是邵彦去裴家走亲时遇到的。其人忠义无双,技艺娴熟,于是聘为中尉——当然,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董志带了五十名部曲来投,都有几分本事。

于是乎,这么一个拼拼凑凑的韩王府就成型了。

没人重视韩王,也没人嫉恨韩王,他就是这么一个小透明。若非天子觉得他十六岁了,不能总在家里窝着,可能还没多少人会注意他。

六月二十日,车队抵达了襄城县,太守司马确亲出城相迎,并在馆驿中设宴招待。

参宴的多为郡县官员及当地士人——说实话,襄城郡其实没什么值得称道的豪族。

邵彦在诸兄弟中酒量最浅,饮一口就脸红得不行,因此只浅浅喝了几杯,然后便告退了。

襄城官员见了,都有些愕然。

第二天,邵彦直接驱车至汝水边的邸阁巡视。

杨朗跟在后面,仔细观察。

几位王府舍人手执从司农寺带来的账册,不让任何人插手,只用王府护兵,一一点验。

司马确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

邸阁现在归司农寺管,但地方郡县也有协管之责。平日里司农寺的人一直不让他们插手,搞得司马确也很慌,别出了事连累到他。

杨朗在一旁察言观色,心中暗暗琢磨:就已经打开的几个谷仓来看,襄城邸阁问题不大,不过其他地方可就难说了。

天子要打李成,理论上来说看账册上有多少钱粮就行了。但豫州邸阁有好些年没查了,这里又是全国最重要的产粮区,存粮都要经许昌、陈县二度支校尉之手,转运至襄阳,再由襄阳度支校尉转输至江陵,交到巨鹿郡王手里。

事关灭成之战,又多年未查,还可锻炼皇子的处事之能,于是事情就定下了。

韩王声名不显,恐遭人轻视,他得多活动活动,为韩王排忧解难。

难得他有心振作,万不能让这股心气下去了,少年郎气可鼓不可泄啊。

就是不知道弘农杨氏这块已经出现大裂缝的招牌,还能顶用到几时。昨日那场宴饮,襄城豪族都比较客气,但那是因为这个郡几乎就没有士族。过些时日去了颍川,那场面简直不敢想。

许久之后,各个谷仓的实有存粮数字被一一报了上来。

文学王犷带着自家宾客笔走龙蛇,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对照账册——邵勋让儿子去查邸阁,儿子带着私人官员,而他儿子的私人官员又带着私人部曲、宾客干活,这就是魏晋特色,付费上班,太伟大了。

此刻这帮人在用藤纸记录。

司马确看得清楚,惊讶道:“前番洛阳书局送书而来,还叹藤纸不丰,不意殿下属吏竟如此豪奢。”

邵彦一听,苦笑道:“此为华容丞杨望洽所供。”

“杨望洽”名杨亮,乃杨朗之侄,今年才二十二岁,弓马娴熟——这是弘农杨氏败落的又一证据,因为杨氏子弟居然由文转武,开始靠卖命博取军功了。

邵彦和杨亮关系不错。

去年亮生一子,取名杨佺期,邵彦还遣人送上了一份厚礼。

杨亮担任华容县丞之后,便在当地置产业,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开荒种地,于是干脆走货殖路线,让自家僮仆去收割葛藤,然后造纸。

上个月送了一批到韩王府,今日就派上用场了。

邵彦倒不觉得用藤纸有什么豪奢的,不过他对另一件事比较感兴趣,遂问道:“洛阳书局送了多少书过来?”

“八本《风土病》。”司马确回道:“郡一本、诸县各一本。我问有无《千字文》和《洛生咏》,皆言还要等待数月,纸不够。”

“诸县可已设学堂?”邵彦问道。

“郡博士倒是找着了,各县教谕多有阙员。”司马确说道。

“为何如此难找?”

“官太低了。”司马确直截了当地说道:“郡博士正九品,县教谕未定品。吾闻仅平阳、西河、太原、岢岚等胡风浓郁之地的县教谕为从九品职官,豫州诸县教谕无品,却不知道吏部怎么想的。如此一来,除非家里实在没门路,谁愿意去当县教谕啊?”

说完,司马确话锋一转,又道:“其实就算给县教谕定品,也没几个人愿意来当官。”

“为何?”

“这种官升不上去。”司马确说道:“很可能一辈子当县教谕到死,运气好能升郡博士,但郡博士难道是什么大官吗?”

邵彦了然。

这种官确实没意思,对士人几乎没有吸引力。除非诸郡如太学那般试经,通过者可以当官,如此就能一跃而为炙手可热的清贵官,但这又怎么可能呢?那样的话,郡博士岂不是与郡中正相当,甚至完全取代了郡中正?

邵彦突然想到了太学。

太学现在学生不多,水平也参差不齐。自开平二年二月初招收了第一批约百名“门人”,至今已历三年。

按规定,入学满两年就可试经。去年三月,已有数十人试通一经,去掉“门人”头衔,变成了“弟子”。

到明年三月,那数十名子弟又可试通二经,通过者可补“文学掌故”(从九品)。

听父亲的意思,如果试通二经者不愿继续读书的话,直接就授文学掌故,到太常寺当官,或者超授郡博士,到郡学教书。

如果趁机给县教谕定品的话,还可授县教谕一职。

而按照魏晋旧制,文学掌故在职满两年,可试通三经,通过者为“太子舍人”——当然,现在未立太子,但可授同品级官员。

这都是魏晋旧制,只不过以前被人为阻塞了,没让这条当官渠道畅通运行。

父亲是真想强力疏通这条渠道,为此已经默默等了三年,期间什么话都没说。到了明年,当授了一批试通二经的太学生为官时,估计会让很多人震惊。

考虑到太学生可以不断试经,步步攀升,这可真了不得了。

到了那个时候,县教谕、郡博士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加,总有一天会不缺人的。

太学生这条仕宦渠道,才会真正被人重视,而不像现在这样被父亲每年下诏令诸郡子弟入学——犹记得征荆州之时,战后令荆襄士族选派子弟入太学,那些人还不以为然,不觉得这是赏赐呢。

县教谕、郡博士多了之后,郡县二级学校的学生就多了。而学生多了以后,太学也就有了更广阔的选材来源,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

第一百六十章 出发第二十九章 说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区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1085章 余波第949章 爵位与军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中的战斗(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袭扰与前进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九十五章 羊、刘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三十五章 捣巢(上)第1132章 当世庾公第一百零三章 大岘山第1074章 水战(上)第1096章 安内与联手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零九章 牵羊出降第1204章 咸集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十七章 战争季(下)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1163章 收尾第1244章 精舍(上)第830章 左中右第三十五章 捣巢(上)第1209章 篱笆城(下)第988章 十五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1149章 搅动第943章 众望所归第一百章 中邪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三十三章 开会第1264章 正月调整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西晋爵位制度西晋爵位制度第八十八章 话疗(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1074章 水战(上)第1008章 君鲁肃耶?张昭耶?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十九章 叮嘱第979章 就职演说(为盟主清风伴云月朗星稀加更)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1003章 来都来了,就别走了第1206章 纵横江北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零二章 夜战第四十四章 驱虎吞狼第1081章 人口第1271章 道第1087章 商屯第1121章 西堂第1034章 赌神(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后进攻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1024章 无疾而终第二十六章 迂回第893章 财政(下)第1238章 散第813章 长子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六章 裴氏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职第805章 汾水(上)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1029章 补救(上)第1218章 威逼第1216章 王与周第804章 只有梁王能救你第1079章 丢下第812章 借题发挥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1266章 教导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989章 岔路第827章 后方老登们(为盟主提拉忒弥斯加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1131章 老羌第1047章 会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1261章 又是随心所欲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九十七章 朝贺(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并施第996章 寿春第五十四章 亲迎
第一百六十章 出发第二十九章 说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区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1085章 余波第949章 爵位与军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中的战斗(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袭扰与前进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九十五章 羊、刘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三十五章 捣巢(上)第1132章 当世庾公第一百零三章 大岘山第1074章 水战(上)第1096章 安内与联手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零九章 牵羊出降第1204章 咸集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内里坐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十七章 战争季(下)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1163章 收尾第1244章 精舍(上)第830章 左中右第三十五章 捣巢(上)第1209章 篱笆城(下)第988章 十五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1149章 搅动第943章 众望所归第一百章 中邪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三十三章 开会第1264章 正月调整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西晋爵位制度西晋爵位制度第八十八章 话疗(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1074章 水战(上)第1008章 君鲁肃耶?张昭耶?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十九章 叮嘱第979章 就职演说(为盟主清风伴云月朗星稀加更)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1003章 来都来了,就别走了第1206章 纵横江北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零二章 夜战第四十四章 驱虎吞狼第1081章 人口第1271章 道第1087章 商屯第1121章 西堂第1034章 赌神(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后进攻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1024章 无疾而终第二十六章 迂回第893章 财政(下)第1238章 散第813章 长子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六章 裴氏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职第805章 汾水(上)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1029章 补救(上)第1218章 威逼第1216章 王与周第804章 只有梁王能救你第1079章 丢下第812章 借题发挥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1266章 教导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989章 岔路第827章 后方老登们(为盟主提拉忒弥斯加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1131章 老羌第1047章 会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1261章 又是随心所欲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九十七章 朝贺(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并施第996章 寿春第五十四章 亲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