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乱成了一锅粥

bookmark

二月中旬冷空气已经消退,气温有所回升,但其实并不热,尤其是夜间,结果渡江的振武、玄甲、马前三营(各一百)骑卒就有点不舒服了--未必是气温,更有可能是环境。

时近清晨,五百余步卒已经麻利地收拾东西上岸了,近三百骑卒还在将一匹匹马送上岸,忙得满头大汗。

呃,马也是“北方人”,也不是很舒服。由此可以看出,江南维持一支规模适当的骑兵部队成本是很高的,在适应环境这个大筛选中,就能让相当一部分马死于非命。

众人一直忙到日上三竿,才离开这个破败的小渡口,前往石城县暂歇。

此县晋武帝太康年间曾废弃,并入宣城县,司马睿时期再度恢复,而今已为宣城县大族纪氏所据。

纪世和站在城外迎接渡江的梁军,一番见礼后,他左看右看,没看到桓彝,微微有些失望。

“韩将军、郭将军。”纪世和对着渡江的二位将领行礼。

二人连忙回礼。

“韩将军”自然是韩忠志了。

“郭将军”准确说是郭司马,即汝南郡司马郭诵、李矩的外甥。

他曾当过密县长,后来不干了,走庾琛的门路自带部曲加入捉生军,可惜没立什么功劳,兜兜转转之下去了汝南郡担任郡司马。

此番南下的六百步卒由他亲自挑选、亲自统带,多为历年迁移至汝南分田落户的冯翊胡汉乱匪。

为了激励士气许其只要渡江,无论胜负都可以当府兵,本人阵亡了可挑子侄一人接任,而郭诵本人更是得到了汝南太守的许诺——起步太守,上不封顶,看你表现。

因此,二人见到纪世和后,都不想耽搁,郭诵更是直截了当问道:“敢问纪公,司马冲何在?”

纪世和一愣,道:“在宛陵。”

“带路。”郭诵说道。

“不休整一两日么?”纪世和问道。

“不了。”郭诵说道:“趁着儿郎们还有力气,先打了再说。若迁延日久,病倒了怎么办?”

“哪有那么倒霉?”纪世和失笑道:“石城至濡须口之间,沿江多有侨流,并未尽数病死。老夫看他们在江岸边开荒种地,二十年过去人也没变少。”

“但人也没增加,不是么?”郭诵不耐烦地说道:“速速带路。你家能集结多少人?”

“石城这边有千余人,临城有内应,可打开城门。泾县有些麻烦,不过绕过也是可以的。宣城县乃我祖宅所在,不过近些年建邺派了个县令,专门对我无门第的豪族敲骨吸——”

“够了!带路吧。”郭诵说道:“沿途准备好资粮,我要直攻宛陵。”

纪世和刚想说宣城这破路很难走的,但想想也不敢走大江啊,只能作罢应了声是,然后唤来子侄辈,让他们在石城稳定局面,尤其是看住西面江州方向。

他自己则亲自带路,顺便回宣城县汇合家兵家将。

态度是非常积极的。都这时候了,不赶紧攀上桓彝的高枝还等什么呢?不对,是攀上好大侄桓温的高枝。

江南豪族若想自赎,这已然是最后的机会了。

不知道会稽孔氏那边如何想的。听闻茂伦当年娶孔氏女为妻,还是靠着定居会稽的桓氏族人介绍的--桓范族叔桓晔于后汉初平年间迁居会稽。

十五日正午,吃罢午饭后的郭诵、韩忠志等人便在纪世和的引领下,一路向东,沿着年久失修的破败驿道,直奔临城(今池州青阳县附近)。

******

如果说驿道坑坑洼洼还能忍受的话,这左一道河流、右一道小溪就十分讨厌了。

沼泽更是随处可见,密集的芦苇丛几乎遮蔽

了视线,让这群北地来的武人很不自在,他们总觉得芦苇荡里有伏兵。

“这地就这样。”带路的纪世和坐在牛车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太康年间曾罢废石城县,原因便是人烟稀少,现在人也不多。若非有侨流都不一定会重新设县。”

“没置侨乡侨县吗?”

“不是所有北人都置侨县的。”纪世和说道:“先帝--呃,司马睿曾经花力气控制宣城。此地也曾是他的食邑,或许他觉得没必要置侨县吧,老夫也不是很清楚,多年没出门了,现在买卖不好做……”

郭诵懒得听他的聒噪,只四处观察。

在他看来,宣城郡纸面上有二万多户,即便实际翻一倍达到五万户,也很难将此地占满。江南真的太荒芜了,大概也就会稽、吴郡较为富庶,甚至这两郡都还有大量荒地。

将来若到江南建庄宅,宣城似乎是个不错的地方。

六百步卒、三百骑兵外加数百纪氏部曲总计千余人就这样走着。

一路上除了沼泽便是河湖,行军速度根本提不起来,时不时有大群鸟儿冲天而起,围观这群从北方南下的武人。

十七日,石城来报,又有二百骑、五百步卒成功渡江。

信使还带了一些外界的消息:诸葛恢遣水陆兵马万余至安丰,大破弋阳太守樊峻,峻败死,安丰兵复西攻弋阳。

似乎有人逃至鄱阳报讯,近日总有鄱阳郡的斥候在石城附近观察,江面上的船只也变得多了起来,观其旗号应该是镇守湓口的王彬帐下的江州军团。

寻阳周氏遣兵攻皖口城,败退。

总而言之一句话,人家注意到这边了。

收到这些消息后,郭诵、韩忠志二人对纪世和的态度也好转了许多。

人就是这么现实。

没有纪氏接应,他们在这茫茫沼泽与密林之中,真能活下来吗?走了这么久,村子都没见到几个,便是将那些江北流民全部抢光了,也不够吃的啊,更别说长期坚持了。

宣城若再开发几百年,从这里渡江就好办多了。

二十日,众人终于看到了临城县,吴人似乎有备,但没什么兵,只紧紧关闭城门,战战兢兢地看着这群远道而来的北人。

好在真如纪世和所说,入夜后有人偷偷打开城门。

郭诵、韩忠志冲入城内,迅速击杀了数十名县中武吏,轻松控制全城。

这个时候,郭、韩二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换掉几乎全是污泥的军靴,将泡得发白的脚赶紧清洗一下。

渡江不过五天时间,人还能勉强坚挺,马已经有不适应环境而倒下的了。

郭诵暗叹。

马其实比人敏感多了,若长期生活在江南便罢了,可它们多来自草原,二月中下旬的南方威力渐显。

曹操谋夺江南,也是多给山越酋帅发印绶,几乎不派大队人马偷渡过江。

要抓紧了!别整到最后没被吴人杀死,却自己病弱躺下了。

在临城休整时期,他们也得到了来自东边的消息--

宣城郡广德县附近有富春孙氏的人聚兵两千,被吴兴太守虞谭遣兵击溃,人头筑成京观,以示震慑。

义兴周氏老宅被攻破了,子孙死难者甚多。周札在阳羡举办招魂葬,激励周氏子弟拼死力战。

钱氏余党还在活动,一部分溃入宣城边境。

沈氏没动静,似乎还在犹豫。最难得是金城的消息,听闻江面被封锁得厉害,已经很难派人偷渡了,金城守军被围攻至今日,兵不满千,马几乎全消耗光了。临城县有人谈论他们,皆嘲笑赵胤无能,但郭诵、韩忠志却不敢如此作想,只是喟叹金城守军处境堪忧。

二十二日,第二批渡江之人赶来汇合,兵力扩充至一千五六百人。据他们所言,第三批渡江的人运气不佳,损失很大,只有百余骑、三百步卒过江,后面大概没人过来了。

纪世和在一旁默默听着,没说什么。

不知不觉间,他的统战价值进一步提升,没他接应,这三批渡江之人面对无尽的沼泽和芦苇荡,抢都不知道去哪抢届时骑兵先变步兵,再病死一批、饿死一批、迷路一批、绝望之下攻坞堡死伤殆尽……

二十二日下午,郭诵、韩忠志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后者率骑兵先行。

二十六日清晨,韩忠志、纪世和等人长途跋涉二百余里,终于抵达了宣城县,里应外合之下,斩杀县令,夺取县城。

纪氏子弟则集结了三千人抵达县城外,准备于此正式举义归正。

与此同时,曾驻芜湖的琅琊王司马冲紧急征集了三千兵,外加三千禁军,乘船逆流而上,直扑宣城。得知此城已换上“梁”字大旗后,火速折往宛陵,据城而守。

历阳都督山遐山彦林紧急调集兵马,自濡须口渡江,于南岸登陆,往宣城而来。

他走之后,淮阳丘诸寨守军绝望之中次第投降。

而江州王彬也率军自彭泽东进,先击破了石城,一路追蹑而来。

就连正在吴兴剿杀钱氏余党的宣城豪族兵马,也纷纷班师,自宁国、广德而来。

一时间,刚刚抵达宣城的韩忠志、郭诵二人面临着四面合围的窘境。

没办法陆路行军太慢了,机动性远远比不上乘船而来的吴兵。

但他们深入敌境的努力也不是没有效果——

二十八日,濛濛细雨之中,武康县令于衙署之中被刺杀,“梁”字大旗当天就挂上了武康县城头。

沈氏悍然动手,一日之内控制了武康全境,随后直扑乌程。

故鄣县(吴兴郡)朱氏、施氏(朱治、朱然后人)起兵响应。

陵阳(宣城郡)山越宗帅后裔祖氏亦起兵响应。

永世县史氏不尊奉刘超号令,混战一番后,退回自家老宅据守。

义兴、吴兴、宣城三郡乱成了一锅粥……

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1064章 幕后第1141章 小路第906章 微妙的关系第1272章 露华问对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第999章 造反专业户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1098章 杨口掠影第1253章 成果第902章 莽出来的战机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五十二章 密谋第五十五章 诸项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第897章 对策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946章 苦难的行军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贵第一百六十六章 稳重的选择第922章 因果第974章 试探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1215章 各自调整第816章 边防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一百三十一章 离开前的安排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二十一章 两岸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953章 结算(上)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990章 面见(上)第927章 南下与接见(上)第956章 正旦迷梦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为盟主折翼文加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宁朔宫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864章 试点第1165章 震荡(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944章 祖、王第1031章 土断与商(上)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887章 避其锋芒第1087章 商屯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六十九章 招徕第891章 消停了第1119章 晋祠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一百九十二章 军镇(下)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1057章 襄樊第870章 商路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五十三章 旧地重游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五十九章 战机(下)第891章 消停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聪哥的担忧第919章 办法(下)第1191章 补不足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215章 各自调整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1050章 挑选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一百三十章 斩将与撤军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十六章 汲桑第四十七章 话疗与出路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十五章 授旗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十六章 利速战
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1064章 幕后第1141章 小路第906章 微妙的关系第1272章 露华问对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第999章 造反专业户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1098章 杨口掠影第1253章 成果第902章 莽出来的战机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五十二章 密谋第五十五章 诸项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第897章 对策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946章 苦难的行军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富贵第一百六十六章 稳重的选择第922章 因果第974章 试探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1215章 各自调整第816章 边防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一百三十一章 离开前的安排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二十一章 两岸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953章 结算(上)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990章 面见(上)第927章 南下与接见(上)第956章 正旦迷梦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为盟主折翼文加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宁朔宫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864章 试点第1165章 震荡(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944章 祖、王第1031章 土断与商(上)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887章 避其锋芒第1087章 商屯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六十九章 招徕第891章 消停了第1119章 晋祠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一百九十二章 军镇(下)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1057章 襄樊第870章 商路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五十三章 旧地重游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五十九章 战机(下)第891章 消停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聪哥的担忧第919章 办法(下)第1191章 补不足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1215章 各自调整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1050章 挑选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一百三十章 斩将与撤军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十六章 汲桑第四十七章 话疗与出路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十五章 授旗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十六章 利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