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聪哥的担忧

bookmark

天地之间一片雨雾。

浑浊的河水以不可阻挡之势奔腾而下,冲向远方,发出轰隆隆的巨响。

面对大自然的威势,人类显得是那样地无力。

刘聪站在山坡之上,静静凝视着山川,良久无语。

其实,大雨最先是从关中下起的,渐渐蔓延到黄河两岸。

到了这会,关中雨水渐少,但黄河两岸正迎来大范围、高强度降雨,且渐渐影响到整个并州乃至河北。

这样的天气,对大汉可谓弥足珍贵。

从军事上来说,他们连战连败,已经很难阻挡邵贼发起的凌厉攻势。

但他们挡不住,老天爷却可以。

这样的连续降雨,晋军补给会变得断断续续,士兵们或许只能一天吃两顿,不能再像出征厮杀时那样吃三顿。

甚至于,如果雨势再大一些、持久一些,冲毁更多的道路,让山径变得更加湿滑甚至干脆阻断,晋军就更不可能发起攻势了。

而且,这样潮湿的天气,也会让军中生病的人增多,进一步削弱其战斗力。

对大汉而言,这是难得的喘息之机。

此地名石楼山,位于西河、平阳二郡交界处,地属西河郡离石县——离石乃刘渊发迹之地,匈奴核心地盘。

石楼属于吕梁山脉一部。

最开始的时候,“吕梁”仅代指河西冯翊郡黄河边的一座山,曰“梁山”。不知何时,“梁山”变成了“吕梁山”,再不知何时,吕梁已成为河、汾一带纵贯南北的群山总称,但人们还是习惯单座山的称呼,比如此地的石楼山(位于今石楼县境内)。

石楼山一带牧场众多,生活着匈奴诸部,甚至包括迁徙而来的其他杂胡。

这些胡人是刘渊起兵的主力。

拓跋入侵之时,他们也是抵抗的主力。

而今经过持续数年的西迁,人口已经大为减少,但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

历史上刘汉、前赵亡国后,这些胡人依然居住在这里,并且经历代统治者迁徙,大量混血,已经难以分清其本来族属了。

到了北魏年间,干脆以地域分,比如“汾胡”。

汾胡是一个大类,其中又分“离石胡”、“石楼山胡”等。

石楼山胡是刘汉基石之一,前身乃正宗屠各氏匈奴,在刘汉、前赵灭亡后,与卢水胡、铁弗匈奴乃至氐羌、汉人混血,于北齐年间被屠戮一空——“男子十二以上皆斩,女子及幼弱以处军士”。

当然在神龟三年,石楼山匈奴可不是没家的野狗,他们是刘汉国族,是刘聪可以信赖的部众之一。

所以他亲自前来巡视。

“惜陈卿已逝,没人给朕上忠言了。”看了半天后,刘聪神色怅然。

随驾而来的将官们面面相觑。

陈元达已经得病死了。

活着的时候,他可真是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劝谏,为此惹得天子非常不快,不止一次差点身死族灭。

但陈元达还是继续进忠言,反复劝谏,直到病逝之时,依然上了一份表章,为天子谋划延续国祚之计。

刘聪注意到了群臣的面色,叹了口气,看向新近晋爵西河公的从弟刘畅,说道:“西河就交给你了,为朕守住此地。”

“臣遵旨。”刘畅脸色平静地答道。

“你可有方略?”刘聪看他一副无悲无喜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刘畅深吸一口气道:“主守冷泉水,次守离石。”

刘聪皱着眉头盘算许久,最终点了点头,道:“乔衷、刘雅生还在太原,此二人亦归你指挥。”

刘雅生带着五千人西逃,进入太原西边的群山之中,得匈奴部落接济,缓过了神来。

刘灵率军追袭而至,将其击败。

刘雅生继续西逃,后得乔衷增援,击败刘灵,才算彻底稳住了阵脚。

“兵可够?”不待刘畅回答,刘聪又自顾自说道:“我自北屈再给你调拨四千人,此皆禁军劲卒,刚至冯翊平叛,大胜而归。”

刘畅一听,心下稍安,立刻说道:“有此神兵,臣定然不让邵贼越西河一步。”

大汉禁军本有三万二千步骑,战力强横。

当然,这些人谈不上全职业,只能说一部分人是募兵,另外一部分则是半职业,但装备确实不错,多年来一直努力搜刮、生产各种甲胄、器械配给给他们。

经常操练,天子时不时赏赐,忠心算是比较足的。

此三万二千禁兵已经陆陆续续丢掉五千多人了,又举家搬迁了一部分至关中,这会留在平阳的,不过万余人罢了。

刘聪一口气给了四千,确实很够意思了。

平叛归来的他们之前屯于北屈县两乳山——山有两岫,望如乳形,因以为名。

“西河公这么说,朕便放心了。”刘聪勉强笑了笑,咳嗽不止,脸色苍白。

他当然知道如今这个局势,其实非常危险了。

最理想的情况是邵贼给他们一年时间,全力整顿人心,提高士气,将危局慢慢扭转过来。

大败之际,人心动荡,十成战力发挥不出三成。但整顿过后,纵然无法恢复全盛期,有个七八成战力却是不难,这就是很大的提升了。

最怕的是邵贼不给他们时间。

好在如今大雨连绵,生生拖住了晋军的步伐,此乃天赐。

“石楼山下牧场良驹,亦听你调用。”刘聪想了想,又补充道。

牧场在石楼山西北五十里,由朝廷开办,位于龙泉水畔。

吕梁山一带,汉人觉得没法种地,但在匈奴人眼里,却是非常优良的牧场,南北朝及隋唐时期,龙泉水素产名驹。

“是。”刘畅诧异地看了眼天子,沉声应是。

他今天就没说几句话,但天子却喋喋不休,一句接一句,这让他起了一个大不敬的念头:天子是真的害怕邵贼了。

刘聪管不着刘畅的想法,只在心中默默盘算。

从晋阳到平阳,只有两条路。

其一是走冠爵津(雀鼠谷),这条路最近,但也最艰险。

其二是先西行至秀容城,再南下西河。

秀容(今岚县南)之名,来源于先帝(刘渊)。因其感神而生,姿容秀美,故得名,现在是乔衷的驻地。

历史上后赵年间,曾在此置秀容护军。

北魏年间,又在北边置秀容城,故有北秀容、南秀容之称——北秀容是尔朱氏最初的牧地,后来南迁至南秀容。

刘聪盘算来盘算去,愈发烦躁。

万一邵贼不计伤亡,猛攻秀容城怎么办?

冷泉水那边展不开兵力,冠爵津很难过来,倒是好守,但秀容城的地势却没那么险要,位于河谷之中,并不难攻打。

乔衷能不能守住秀容城?

刘雅生新败,能不能守住汾阳故城(今静乐县)?

这两地不守,晋军可就大举南下,直抵赤洪岭(今方山县北)、赤洪水(今方山县南,北川河,也叫离石水),离旧都左国城就不远了。

左国城、离石一过,离平阳郡可就不远了啊。

这么一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陛下……”刘畅轻声呼唤。

刘聪回过神来。他知道自己有点失态了,这不好。

即便心里真的焦急,也不能显露出来,那样只会让臣僚将官们也忧心不已,不利于提振士气。

他笑了笑,道:“事已至此,还得精诚团结。西河、太原一带,国人甚多,不会轻易降邵,还是有得打的。”

“弘农那边,地势艰险,亦能坚守。”

“蓝田关下,太子刚刚挫败邵兵攻势。其远道而来,补给不易,顿兵于坚城之下,无所寸进,久而久之,败之必矣。”

“这仗——还能打下去,还有胜机。”

说到最后,刘聪仿佛说服了自己,心情居然略微好了一点,哈哈大笑道:“邵贼侥幸得胜,方要追亡逐北,却被大雨浇灭了攻势,此非天助耶?”

众人一听,居然发觉他娘的有几分道理。

神神鬼鬼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有时候就决定了很多事情。

此时邵贼再攻,可谓逆天而行,没有好下场的。

“朕就在平阳,哪都不去!”刘聪脸上露出病态般的潮红,掷地有声道:“邵贼若真杀来,朕自登城奋击,唯死而已,何惧哉?”

“陛下威武。”群臣齐声赞道。

刘聪又看了看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心下稍安。

山是束缚,同时也是屏障。

大汉禁军连拓跋鲜卑都能击溃,当然也能在这茫茫群山之中击破邵兵。

若邵贼真胆大妄为到敢杀至此地,他不介意亲征北上,会一会此獠。

是生是死,唯战而已。

第985章 行为艺术(下)第1163章 收尾第十四章 伟力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职第1213章 散装盟友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二十六章 迂回第1093章 监察御史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869章 学生们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116章 书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822章 程府第863章 震荡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1060章 阻遏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1132章 当世庾公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905章 全线进攻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1162章 狮子大开口第1093章 监察御史第1017章 试探?第922章 因果第1021章 斛兵塘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十一章 我来带你们乞活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919章 办法(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势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1220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997章 沈阳第三章 劝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986章 第一次朝贺(上)第895章 动员(上)第1131章 老羌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1113章 成都与建邺第969章 王政(上)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799章 对策第820章 意见第一百七十二章 聪哥的担忧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三十二章 金帐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八十章 消息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与对症下药(上)第六十二章 余韵第一百零五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零三章 大岘山第934章 入城(上)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1150章 出征与坐等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见闻(上)第1165章 震荡(上)第六十章 谈妥诸州都督、刺史(一)第十六章 战争季(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1141章 小路第二十章 浚仪第1096章 安内与联手第一十二章 争第1108章 山城(上)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二十章 一门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六十二章 余韵第十七章 先锋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985章 行为艺术(下)第1163章 收尾第十四章 伟力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职第1213章 散装盟友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二十六章 迂回第1093章 监察御史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869章 学生们第一百四十章 全线出击?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116章 书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822章 程府第863章 震荡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1060章 阻遏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1132章 当世庾公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905章 全线进攻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1162章 狮子大开口第1093章 监察御史第1017章 试探?第922章 因果第1021章 斛兵塘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十一章 我来带你们乞活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919章 办法(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势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1220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997章 沈阳第三章 劝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986章 第一次朝贺(上)第895章 动员(上)第1131章 老羌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1113章 成都与建邺第969章 王政(上)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799章 对策第820章 意见第一百七十二章 聪哥的担忧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三十二章 金帐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八十章 消息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与对症下药(上)第六十二章 余韵第一百零五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零三章 大岘山第934章 入城(上)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1150章 出征与坐等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见闻(上)第1165章 震荡(上)第六十章 谈妥诸州都督、刺史(一)第十六章 战争季(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1141章 小路第二十章 浚仪第1096章 安内与联手第一十二章 争第1108章 山城(上)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二十章 一门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园的海棠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六十二章 余韵第十七章 先锋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