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美国也要参战

听着皇帝的分析,和蔡锷的出兵计划,人们的心头都有了一个清楚的意识,我们的胜利不单是取得领土或者是取得了赔款,只要是消弱了敌人,其实就是强大了自己了,这是一个辩证认识的问题,原来肯定人们是有这种想法的,现在经皇帝一说人们明白了,我们不去取得对方的领土,也不让他们进行赔款,只是让他们在战争中消耗自己,消耗了他们就是壮大了自己,而且还要让他们感激我们中华帝国,这的确是一个新的观念,要不说还是皇帝看的远呢,自己原来还真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关于参战的时间问题,这是肖峻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按原来的历史进程,一九一八年德军进行了五次反攻,均无建树,只好是败退回了德国境内,几个同盟国相继向协约国投降,到一九一八年的十一月德国投降,一战正式结束。其中美国的参战是个最大的原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参战的情况。

先是美国参战的条件:以“中立”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自十九世纪末开始,美、英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到一九一四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十七亿美元,德国为九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一九一四年的八点二四亿美元激增到一九一六年的三十二点二四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一九一四年的一点六九亿美元猛跌到一九一六年的区区一百一十六万美元,几近于无。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一百零五亿美元,贷款一百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当时他们重点的债券就是借了四十亿美元给英国,借了三十亿美元给法国)。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特别是俄国已发生二月革命,一旦俄与德单独议和,退出战争,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一百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不得不参战。

其次是美国参战的借口: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一九一七年一月十六日,德国外长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公使发了下面这封电报,内称:“我们建议于二月一日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与此同时,我们将竭力使美国保持中立。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建议在下列基础上同墨西哥联合:一、协同作战;二、共同缔结和平……”即引诱墨西哥参战,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宣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报酬,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等三州。这就是著名的“齐默尔曼电报”,遗憾的是电报刚一发出,英国海军部的情报机构就截获并破译了这份电报。英国当局认为,协约国已稳操胜券。

二月一日,德国按计划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中立国船只也不能幸免,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两天后,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同德国断交。对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美国认为“这意味着战争”。自二月三日至四月六日,德国潜艇击沉了十艘美国船只,这为美国参战提供了口实。

英国设法要让美国参战。它把齐默尔曼电报透露给美国驻英大使。后者立即报告了国务院。威尔逊总统大为震惊。三月一日,美国各报刊都刊登了电报的全文。众议院以四百零三票对十三票的优势通过了武装商船的议案,但参议院对电报的真伪持怀疑态度。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齐默尔曼在舆论压力之下承认电报是真的,参议院便完全消除了怀疑。

齐默尔曼电报煽起了美国人参战的情绪。过去,美国人因远离战火,对战局并不关心。现在,他们发现,德国人即将在美国领土上燃起战火,一场遥远的战争突然变成了美国的战争。威尔逊总统声称,美国决定接受这种敌意的挑战。恰好,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击沉了英国邮船“卢西塔尼亚”号,数百美国人遇难。国会通过了宣战决议,美国参战。同齐默尔曼的预计相反,墨西哥并没有向美国宣战。几十万美国生力军开赴欧洲战场,为协约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美国参战的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

美国参战前的“中立”,只不过是为了发战争财和等待参战的最好时机。一九一七年,战争已近尾声,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竭,美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一九一八年一月,大战即将结束前,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美国参战的时间:一九一七年四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地影响:

一、壮大了协约国地阵营。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如中国等国也纷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二十七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地绝对优势。

二、军事上对协约国地直接援助。在一九一七年六月。美国派出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控制了德国海军地活动。美国海军参战是使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失败地重要原因。美国参战时。陆军只有三十万人。但在一九一七年五月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迅速把军队增加到三百万。并把二百万大军派往欧洲前线。

三、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地方面发展。最后是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地好处。大量地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地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地贷款。共达三百五十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地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这是当时美国参加一战时地情况。但是现在美国被我们中华帝国压制住了。但是他们还是要参战地。据美国方面地情报说:“美国对国内实行战争总动员。第一可以减少他们地就业压力。第二他们以此来转移国内越来越严重地经济茅盾。第三参战可以使他们地外交政策不在被独立。”

第227章 磨 砺第38章 重建福建水师第49章 俘虏也有人才第70章 签定条约第339章 恶战中秋节(二)第49章 俘虏也有人才第147章 西藏是联军侵略的前奏第247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二)第319章 海战的余波第271章 火药桶爆炸了第5章 顺路救二女第14章 开始挣钱第170章 誓死保卫台湾(二)第339章 恶战中秋节(二)第59章 不留辫子第275章 大战的导火索被点燃了第257章 勤俭与消费的关系第274章 非洲的黄金和钻石第316章 用德国海军作钓饵第77章 萨克齐也要修铁路第93章 全面备战第17章 山西一把手(二)第281章 自找没趣第60章 新式海军第147章 西藏是联军侵略的前奏第247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二)第16章 山西一把手第205章 航空母舰第305章 首届全运会第251章 司徒美堂第240章 总理在英国第339章 恶战中秋节(二)第162章 举国欢庆西藏大捷第55章 肖峻斩将第182章 天津保卫战(六)第18章 新式整军第120章 天津老战场289章 机械化部队的演习第170章 誓死保卫台湾(二)第100章 军事演习第75章 吉林将军第24章 西去打俄军第316章 用德国海军作钓饵第254章 波斯入藩(二)第208章 新的战争理念第171章 誓死保卫台湾(三)第36章 上海之行(三)第351章 攻守易势第350章 空战第247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二)第166章 血战镇南关第313章 索姆河地狱第67章 解放妇女第106章 会操变演习第273章 德国海军的担忧第327章 攻占凡尔登第314章 出 兵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56章 朝鲜歼敌第285章 “施里芬计划”破产了第169章 誓死保卫台湾第316章 用德国海军作钓饵第6章 巧取龙头山第226章 向美国倾销第250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第150章 感动和被感动着第196章 上海商品交易会第343章 目标英国本土第118章 津浦通车第283章 白衣天使的三根手指第294章 强国的综合实力(二)第216章 丛林部队第95章 战场救护第191章 中华帝国第85章 暗箭难防第195章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第124章 直升飞机第262章 进军巴格达第331章 华丽的冲锋第322章 怎么成了“殖民军”了第13章 北京之行(二)第219章 马六甲海峡第38章 重建福建水师第94章 外滩公园第276章 一战终于爆发了第374章 战争结束了第189章 东北对俄之战(二)第66章 凯旋回京第6章 巧取龙头山第14章 开始挣钱第350章 空战第312章 全民一心第260章 军舰装上了千里眼第73章 京津通车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54章 再看海军第37章 上海之行(三)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80章 巡抚换人
第227章 磨 砺第38章 重建福建水师第49章 俘虏也有人才第70章 签定条约第339章 恶战中秋节(二)第49章 俘虏也有人才第147章 西藏是联军侵略的前奏第247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二)第319章 海战的余波第271章 火药桶爆炸了第5章 顺路救二女第14章 开始挣钱第170章 誓死保卫台湾(二)第339章 恶战中秋节(二)第59章 不留辫子第275章 大战的导火索被点燃了第257章 勤俭与消费的关系第274章 非洲的黄金和钻石第316章 用德国海军作钓饵第77章 萨克齐也要修铁路第93章 全面备战第17章 山西一把手(二)第281章 自找没趣第60章 新式海军第147章 西藏是联军侵略的前奏第247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二)第16章 山西一把手第205章 航空母舰第305章 首届全运会第251章 司徒美堂第240章 总理在英国第339章 恶战中秋节(二)第162章 举国欢庆西藏大捷第55章 肖峻斩将第182章 天津保卫战(六)第18章 新式整军第120章 天津老战场289章 机械化部队的演习第170章 誓死保卫台湾(二)第100章 军事演习第75章 吉林将军第24章 西去打俄军第316章 用德国海军作钓饵第254章 波斯入藩(二)第208章 新的战争理念第171章 誓死保卫台湾(三)第36章 上海之行(三)第351章 攻守易势第350章 空战第247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二)第166章 血战镇南关第313章 索姆河地狱第67章 解放妇女第106章 会操变演习第273章 德国海军的担忧第327章 攻占凡尔登第314章 出 兵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56章 朝鲜歼敌第285章 “施里芬计划”破产了第169章 誓死保卫台湾第316章 用德国海军作钓饵第6章 巧取龙头山第226章 向美国倾销第250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第150章 感动和被感动着第196章 上海商品交易会第343章 目标英国本土第118章 津浦通车第283章 白衣天使的三根手指第294章 强国的综合实力(二)第216章 丛林部队第95章 战场救护第191章 中华帝国第85章 暗箭难防第195章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第124章 直升飞机第262章 进军巴格达第331章 华丽的冲锋第322章 怎么成了“殖民军”了第13章 北京之行(二)第219章 马六甲海峡第38章 重建福建水师第94章 外滩公园第276章 一战终于爆发了第374章 战争结束了第189章 东北对俄之战(二)第66章 凯旋回京第6章 巧取龙头山第14章 开始挣钱第350章 空战第312章 全民一心第260章 军舰装上了千里眼第73章 京津通车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54章 再看海军第37章 上海之行(三)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80章 巡抚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