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撤离

方浩这一次接应齐王的战马选的都是上好的战马,一天可以跑出几百里路。

沿途多个地方,他们也备好了接应的地点,人吃的马吃的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的,有些地方还可以换马。

这是逃命,并不是行商或者旅游。

在皇帝知道他们已经出走的消息时,他们已经离京城有两三百里路了。

中午的时候,人和马都已经受不住了,这才到了一个庄园,在那里吃过午饭,又睡了一个时辰左右,恢复了一些精神,又开始上路。

有百多匹承载着两个人不堪长途奔波的马匹被这个庄园给替换了。

等到晚上的时候,他们已经离京城有了四五百里路,又到了另外一个庄园休息。

至于皇帝派过去的六百里加急,几个骑兵离开京城还没有百里之路,在官道上面奔驰的时候,就被不知从哪里来的弩箭给射中,倒在了马下。

禁军在得到皇帝命令之后,调动了一支五千人组成的精骑去追赶,一路上也向沿途的老百姓调查,知道确实有那么一支队伍往西而去,但是比他们要早几个时辰。

这让他们对这一次追击行动能不能够成功充满了怀疑。

敌人会出现人困马乏的情况,逃走的路上需要休息。

可是他们自己在追击的路上同样不能够避免那样的问题,也需要休息。

如果只是先去半个时辰或者一个时辰那也没有什么,可是先跑了几个时辰,那就太难追上了。

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遇上那些关卡城池的时候用不着绕路,直接从官道走就可以了。

但是他们跑的还是没有接运齐王的那支骑兵快。

因为那支骑兵在沿途就已经有接应的人,可以对一些跑得疲惫的马匹进行更换,也早就准备好了人吃马嚼的,能够很快速的进行服务。

而且他们的马匹都是从草原上上百万匹马里面精挑细选过来的战马,比禁军所掌握的战马要好很多。

禁军这边,只是临时起意,五千精骑追出去,一路上的供应很成问题。

有一些小县城,根本就没有供应那么多战马精饲的能力,只能够临时的从民间征调,但是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现在还是正月,就算是让马吃草都没有那么多草可吃,而且仅仅只是吃草也没有办法长途奔袭,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结果就是他们越追越远,等到五千精骑追到雁城的时候,得到的消息是前一天晚上,就有那么一支大队骑兵过了雁城。

雁城到关外只有两三百里路,而且还是一条水泥路。

在这种情况下,再追过去那就是找死了。

他们只能够留在雁城,将这个消息汇报到京城,等待京城的命令。

元宵节,京城这边动手的时候,方浩并没有留在碧落城过他的元宵佳节,而是在一堆人的护卫之下,来到了朔州。

朔州现在是西陇省的行辕所在,布政使、转运使、按察使那些都在这边,总兵也在这边。

方浩带的人其实并不多,也就是两三百个人,但是弹药充足,哪怕是卢伦英突然反悔,这两三百个人也可以靠着充足的子弹将那一支军队给灭掉。

他来到朔州之后,和早就等在城门口的卢伦英汇合,卢伦英亲自带领着两千跟着方浩一起入城,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官署的官员都集中到了一起。

那些官员看到这阵仗,心里都一寒,知道方浩终于要造反了。

但是也有一些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反正方浩是要造反的,还不如早一点造反,大家早一点得一个安生。

将几个衙门的官员都召集过来之后,方浩拿出了遗诏,对他们说道:

“今天把各位召集过来,是因为我刚刚得到了一份先帝的遗诏,这份遗诏差一点就不能够见到天日,几经辗转才到我手上,我来念给大家听,再听一听大家的想法。”

说着,就大声的念起遗诏来。

这一份遗诏是尤登阁那个老官僚写的,骈四俪六的,还甚有文采。

要不是方浩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购买了一些文学方面的技能,有些生僻字他还真不认识,一些之乎者也的话也都没法理解。

当然,现在对他来说那完全不成问题。

底下那些官员也都具备理解这份遗诏的能力。

那份遗诏是为了给方浩当皇帝而写的,当然对方浩是一顿大夸。

不过主要是说的正统皇帝的罪行。

说实在的,要找正统皇帝施政上的罪行还真不容易找,他到现在都还维持着一个仁厚之君的形象,甚至还因为推行教育改革,有了一份中兴之君的气象。

能攻击的只有私德。

那个私德就是正统皇帝惑乱伦常,奸银母妃,无德无良,不配为人君。

这语气是模拟老皇帝来写的,证据当然就是老皇帝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才写下这份给方浩的遗诏,要方浩起兵辅助齐王登基,不要让姜闻那个男子野心的人当上皇帝。

为什么要写给方浩?

理由很简单——老皇帝认为朝廷已经被太子给控制了,进军也在太子的手里,所以只能够将这希望寄托给方浩,下次要让方浩进京勤王。

在这份遗诏里面,尤登阁模拟老皇帝的语气,将方浩狠狠的夸赞了一番,然后封他为燕王,朔州和燕州以及两州北方所有的疆域都属于燕国,都是他的封地。

——因为老皇帝死的时候,朔州和燕州还没有撤销节度使,建立西陇和东燕两省,所以在遗诏里面也只提到了朔州和燕州,并没有提到那两省,要不然那就是一个巨大的笑话。

念这份遗诏的时候,那些官员们有一些诧异——怎么还有这么多周折?造反不应该就是直接当皇帝吗?

说要拥立齐王为帝,但是齐王现在在京城,到时候皇帝胁迫齐王反对方浩,那方浩岂不是弄一个灰头灰脸,成为天下人的笑话?

但是,念完这份遗诏之后,他们又听到方浩说道:

“我收到这份遗诏之后,就马上派人去京城迎接齐王出来,不日齐王就会驾临燕地,成为国之新君,不知诸君对此有何想法?”

第八十四章 行政体系第八十三章 金拱门第十一章 震慑第一三八章 攻上城头第一二零章 儿女双全第一三二章 超前的计划第五十三章 隐秘第一二八章 发动战争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八十七章 奢侈品第一百三十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五章 条件第一三三章 文明进步的保证第一五八章 战争动员第八十四章 精密仪器第八十四章 精密仪器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三十三章 生路(二)第九十三章 迎敌第一零二章 兵临城下第一三二章 超前的计划第三十六章 钢铁技术第十六章 夜谈(六)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八十章 表态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十一章 洞房之夜(三)第二十八章 官场的忌讳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八十六章第八十一章 仪式感很重要第四章 疯狂的皇帝第十四章 参观温棚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一五八章 战争动员第二十三章 公主驾到第二十三章 侦查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拿命去填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三章 正五品的营指挥第十三章第六十八章 尤登阁捎来的话第九十七章 胜利(祝大家除夕快乐!)第二章 回到龙城第七十三章 请功第一一零章 霸主的潜质第九十七章 巡查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四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三十九章 想一想都觉得恐怖第五十五章 铁匠第二十九章 我的那只大雕呢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三十七章 仁者无敌第七十六章 入侵者第一二四章 海路第三十三章 钢铁厂(元旦快乐!)第四十四章 但是我们赢了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八章 功高难赏第十九章 百业待兴第九十章 事情败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胜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六十九章 女仆(一)第十四章 参观温棚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七十四章 女仆(六)第一二四章 海路第十一章 伤残士兵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负第一百二十一章 哄第一章 老将军第五章 改善伙食第五十章 威胁第六十七章 礼教杀人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五章 分马第十二章第十五章 回门第四十章 变故第二章 升级武士第一四八章 划分地盘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间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队第七十四章 行动开始第七十七章 太落后了第十二章 夜谈(二)第二十章 偷窥第十九章 帮人帮到底第一二九章 陆路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二十五章 射雕
第八十四章 行政体系第八十三章 金拱门第十一章 震慑第一三八章 攻上城头第一二零章 儿女双全第一三二章 超前的计划第五十三章 隐秘第一二八章 发动战争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八十七章 奢侈品第一百三十章 讨价还价第五十五章 条件第一三三章 文明进步的保证第一五八章 战争动员第八十四章 精密仪器第八十四章 精密仪器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三十三章 生路(二)第九十三章 迎敌第一零二章 兵临城下第一三二章 超前的计划第三十六章 钢铁技术第十六章 夜谈(六)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八十章 表态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十一章 洞房之夜(三)第二十八章 官场的忌讳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八十六章第八十一章 仪式感很重要第四章 疯狂的皇帝第十四章 参观温棚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一五八章 战争动员第二十三章 公主驾到第二十三章 侦查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拿命去填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三章 正五品的营指挥第十三章第六十八章 尤登阁捎来的话第九十七章 胜利(祝大家除夕快乐!)第二章 回到龙城第七十三章 请功第一一零章 霸主的潜质第九十七章 巡查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四十二章 重中之重第三十九章 想一想都觉得恐怖第五十五章 铁匠第二十九章 我的那只大雕呢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三十七章 仁者无敌第七十六章 入侵者第一二四章 海路第三十三章 钢铁厂(元旦快乐!)第四十四章 但是我们赢了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八章 功高难赏第十九章 百业待兴第九十章 事情败露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胜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六十九章 女仆(一)第十四章 参观温棚第一二三章 狩猎者步枪第七十四章 女仆(六)第一二四章 海路第十一章 伤残士兵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负第一百二十一章 哄第一章 老将军第五章 改善伙食第五十章 威胁第六十七章 礼教杀人第三十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五章 分马第十二章第十五章 回门第四十章 变故第二章 升级武士第一四八章 划分地盘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间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队第七十四章 行动开始第七十七章 太落后了第十二章 夜谈(二)第二十章 偷窥第十九章 帮人帮到底第一二九章 陆路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二十五章 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