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海路

现在望海城那边已经拥有了制造军舰的能力,也已经制造出了六艘军舰,这六艘军舰拥有的火力,已经可以灭国了。

现在他们制造出来的货轮,也已经达到了几千吨的级别,运输能力非常的强大。

他们在跑海运的时候也会遇上海盗,但是那些坐着木帆船的海盗只不过是过来给他们送菜的,每艘货轮上面都会有火枪手,可以很轻松的就灭掉那些海盗。

有一些通过陆地很难过去的地方,开通了海路之后,就慢慢的成为了汉国的疆域。

在永初二年,汉国又增添了两个省,面积都不输于关外。

分别是关外东北以东的汉江省,南方贡州过去的安南省。

这两个省陆地都挨着大汉帝国,只不过从陆地过去的交通非常的不方便,有着重重大山阻隔,现在路桥集团还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去那些交通很不便利的地方修路修桥。

不是不能通过陆地打过去,而是从那里打过去,治理也比较麻烦。

打下这两块地方,都是通过海路过去的。

陆地上不平坦,但是海面上却是非常的平坦,只要有着大货轮,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都非常的方便。

以前有些人觉得方浩动用那么大的资源来造船建设码头有一些不值得,现在总算是明白了,这是非常值得的一个策略。

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方浩会提到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征途为什么是星辰,说实在的,现在他们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征途是大海这一点,他们已经明白了。

以前给他们感觉就是阻隔这个世界交流的大海,现在变成了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大海。

北方很多物资就是通过海路运输到南方的。

现在虽然在努力的修路,但是还没有修成贯穿南北交通的主干道。

因为贯通南北,需要跨越很很多大山大川,难度非常的大。

哪怕方浩根据世界物产图鉴的地形画出了最优的修路路线,可是想要将一些横跨大江大河的大桥完成,工程量非常的大,只能够实行局部通车,但是想要全线贯通,那不是一两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

甚至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能够完成的。

哪怕动用再多的人工,技术上的难度就摆在那里。

路桥集团这些年的成长非常的快速,但是,起点太低了,成长得再快速,它也有一个限度。

有一些必要的物资,还必须通过海运,然后通过大江大河的水路运输到内地。

包括修桥修路所需要的一些材料,比如说大量的钢铁,还有推土机、挖掘机这些机械,以及开动机器所需要的柴油或者是汽油。

在关于交通方面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方浩画出了三纵三横六条主干线,都是他通过世界物产图鉴这个特别技能,然后结合现在的技术水平,而画出来的。

一些难度大的施工地方就要绕开,宁可多一些材料都要绕开,因为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动工。

这些路都是按照高速公路的标准来修建。

但是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并没有要求,他们在五年时间里必须要做到六条路全线贯通。

能够局部贯通的就局部贯通,是各个地点同时开工,但是必须要遵循同样的质量标准。

主干道必须要遵循同样的质量标准,是一些支线就没有那么高的标准。

支线和主要线路承受的运输压力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没必要搞得那么高的标准,可以标准先低一些,等到以后发展起来,再弄一个更高标准的道路出来。

在永初二年年底的成绩单报上来的时候,根据各地的数据综合在一起,现在汉国境内已经拥有了规格不一的硬化路面几万公里,拥有现代化的钢铁混凝土大桥三百多座。

其中柏油路有几千公里,而占据多数的就是施工标准比较低的水泥路。

最高标准的高速公路现在也有了几千公里的路程,有几十座高标准的大桥还在紧张的施工中。

有的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有的可以在这一两年时间之内就完成施工。

标准不一样,难度不一样,施工的进度肯定也不一样。

第二年的成绩单比第一年的要好上很多,特别是粮食方面。

为土地回购的原因,朝廷已经多出了很多个大农场,那些大农场都是规模化的运作,用上了机耕,也用上了化肥,管理技术也都是非常高明的技术,使得这一年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那些农场这一年收获的粮食,已经将所有的粮仓都装满了。

根本就不需要那些农民给朝廷上缴粮食。

那些农民也都在附近的农场那边学到了更好的种植技术,用的也是最好的种子,粮食也都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收获的粮食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财富,因为现在全国都不缺粮食了。

可是这些粮食的存在,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至少他们不用再愁着吃不饱饭,甚至连野菜树皮都不够吃了。

这一年,通过“功德续命”,方浩得知了他的死忠属从数量已经激增到了四千多万人。

很多的老百姓,并没有从他的政策里面受到多大的好处,但是已经成为了他的死忠属从。

一些当官的,哪怕是从他这里获得了数以万计的财富,也未必就能够从属从变成忠心属从或者是死忠属从。

因为他们本身就有着足够的财富,有的甚至会认为方浩的到来让他们的财富得到了削减,不但没有任何的感激,反而有着怨恨之心。

但是那些农民不一样。

那些农民,每个人从方浩在新政策那里得到的好处少得可怜,但是他们却是从无地变成有地,从吃不饱饭变成有着吃不完的粮食。

哪怕得到的不多,却关系到他们的温饱,关系到他们的生死。

所以他们对方浩特别的感激,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好皇帝。

第十八章 训练(三)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一百二十一章 哄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第七十章 郁闷的沙鲁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三十八章 预备队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五十四章 未来的希望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一五六章 更改商路第一零五章 大势已去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一五九章 电力应用第六十九章 大逆不道第七章 鸳鸯戏水第五十章 威胁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队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一七零章 一触即溃第五章 改善伙食第七十章 郁闷的沙鲁第一百一十二章 盖房第四十六章 首辅大人的力挺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三十一章 恐惧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五十六章 耻辱第二十二章 醉话第一一二章 祥瑞纷呈第八章 操练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六十八章 商品第六十八章 感觉有一些不对劲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六章 媳妇有着落了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七十六章 小屁孩不算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九章 凑巧的事情第一一五章 后宫第一二七章 恩荫制第六十五章 豪赌第四十七章 抄家致富第六十三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见不得人的事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谋夺马场(四)第十四章 挖煤的队伍第一百四十七章 编故事第六十五章 豪赌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八章 追悔莫及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设完成第九十二章 齐王登基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六十六章 奴籍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六十八章 商品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五十九章 郑侯爷第一五八章 战争动员第一六六章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一一六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军压境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十章 工分制度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八十二章 不讲理第一三四章第六十章 命如草芥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三十六章 钢铁技术第一百零八章 站队的问题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三十章 收拢人心第八十五章 抢劫第三十二章 碧落大草原的入侵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五十五章 刺杀第十三章 世界物产图鉴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标第二十一章 裘蓉的肯定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六十六章 体制第六十三章 从军的机会第七十八章 愧疚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十章 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第五十章 挟持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十二章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七十五章 王妃第六章 阿桑第七十三章 玉门关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
第十八章 训练(三)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九十二章 原谅第一百二十一章 哄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给,你不能要第七十章 郁闷的沙鲁第九十二章 东进第三十八章 预备队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五十四章 未来的希望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一五六章 更改商路第一零五章 大势已去第九章 洞房之夜第一五九章 电力应用第六十九章 大逆不道第七章 鸳鸯戏水第五十章 威胁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队第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第一七零章 一触即溃第五章 改善伙食第七十章 郁闷的沙鲁第一百一十二章 盖房第四十六章 首辅大人的力挺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三十一章 恐惧第五十七章 疯子第五十六章 耻辱第二十二章 醉话第一一二章 祥瑞纷呈第八章 操练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六十八章 商品第六十八章 感觉有一些不对劲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六章 媳妇有着落了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七十六章 小屁孩不算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九章 凑巧的事情第一一五章 后宫第一二七章 恩荫制第六十五章 豪赌第四十七章 抄家致富第六十三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见不得人的事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谋夺马场(四)第十四章 挖煤的队伍第一百四十七章 编故事第六十五章 豪赌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八章 追悔莫及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设完成第九十二章 齐王登基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六十六章 奴籍第四十九章 升职的节奏第六十八章 商品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五十九章 郑侯爷第一五八章 战争动员第一六六章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一一六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军压境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十章 工分制度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八十二章 不讲理第一三四章第六十章 命如草芥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三十六章 钢铁技术第一百零八章 站队的问题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三十章 收拢人心第八十五章 抢劫第三十二章 碧落大草原的入侵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五十五章 刺杀第十三章 世界物产图鉴第七十四章 最大的目标第二十一章 裘蓉的肯定第三十七章 国子监第六十六章 体制第六十三章 从军的机会第七十八章 愧疚第二十一章 巡逻第九十一章 破坏第十章 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第五十章 挟持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十二章第七十五章 抢劫第七十五章 王妃第六章 阿桑第七十三章 玉门关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