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

高绍目前也留在叙州,缙云楼的事务主要是姜获、袁国维二人掌事。

韩谦接过密信,奚荏也探头看过来,不知道梁国又发生什么事情。

“梁帝禅位才二十天,便暴病而亡?朱裕下手未免太急切了吧?”看到密信所传递的情报,奚荏都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讶异问道,“梁帝禅位,朱裕都已经登基,何须还要弑君弑父,以犯天下之大不韪?”

虽说朱裕诰天下说梁太上皇得急病不治,但潜伏在梁都汴京的密谍,多方搜集信报进行验证,确定梁太上皇的病逝存在极大的蹊跷。

然而这也令奚荏更为不解,疑惑的朝韩谦看过来,不知道他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都说要跳出棋盘才能看清眼前的乱局,韩谦也努力如此,但他不仅对梁国北面的强敌晋国了解甚浅,之前对雍王朱裕突然起兵囚父篡位的细节,也知之甚少。

虽然梁帝在其嫡长子病逝后,一直都未立太子,但雍王无论是声望、权柄,都在博王朱珪、贺王朱让等人之上,他如此迫不及待的起兵篡位,甚至还要先冒险说服韩元齐弑杀韩建,将博王朱珪及八万禁军精锐调虎出山,必然是梁朝内部发生朱裕不得不抢先出手的变故。

有些情报是很容易搜集及分析的,比如粮秣等物资以及军队的集结、调动,但有些信息却很难察觉到蛛丝马迹。

而这一刻,韩谦将很多碎片化的信息都串了起来。

雍王朱裕起兵夺汴京,传言朱裕留在汴京城雍王府的王妃容氏不幸为流矢射中,使这位女子与大梁国母之位擦肩而过,奚荏、赵庭儿之前听到这个消息时,还颇为这个未曾谋面的女子深感可惜。

如今看来,雍王妃容氏极可能在朱裕起兵之前就已经死了。

虽然现在很多事情世人都不清楚,像是被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封住,但在后世梁高祖风闻很差,有一项非常令后世人都极不耻的恶行,那便是喜欢淫-人妻女,有时候连自己的儿媳都不放过。

雍王府容氏的死、雍王朱裕起兵以及相隔二十天就难抑心头的怨恨而出手弑父,甚至令梁高祖身边伺候日常起居的所有秋阳宫侍宦、宫女殉葬,能有合理的解释实在不多了。

韩谦看向山间淡色的雾霭,感慨说道:“朱裕原本是一个极厉害的敌手,心存戾恨而弑父,不知道这会令他变得更难付,还是会令他变得虚弱!”

“朱裕心存戾恨,你知道梁国宗室之内发生什么事情了?”奚荏不解的问道。

朱裕所策划发动的荆襄战事,是何等凶险自不用说,在战后朱裕敢潜入荆襄腹地游历,甚至敢在龟山等候韩谦经过时有意招揽,这些都令奚荏印象极为深刻。

她甚至都深深怀疑,梁国一旦是朱裕登基继位,楚蜀晋三国有谁会是对手?

不是说在奚荏的眼里,韩谦就弱了,实在是韩谦留在楚国、留在三皇子身边受到的掣肘因素太多了。

哪怕韩谦再神勇无比,无数人抱住、缠住他的手脚,他也没有办法将他的才干、能力彻底发挥出来。

这么一个人物,奚荏想象不出朱裕为何会走出弑君弑父这一步败招来,也不明白韩谦为何断言他心怀戾恨?

韩谦不想在背后说人的是非,转说其他事情:“朱裕弑杀其父,即便梁师雄奉诏到汴京出任枢密使,朱裕也很难短时间内稳定梁国形势,这或许会叫徐明珍放开一些步伐吧,江淮形势将越发的错综复杂——”

奚荏点点头,很多事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朱裕弑杀君父,即便消灭博王朱珪,短时间也很难稳定地位,目前还不晓得晋蜀两国会不会趁势出兵,从梁国身上狠狠挖一块肉下来。

这也意味着大楚暂时可以无惧来自梁国的威胁。

这也意味着不仅楚州兵马能够渡江南下,寿州兵马乃至驻守邓襄防线的杜崇韬所部,都可能参与进金陵即将或者已经掀起的血腥漩涡之中。

当然,也不排除手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大州刺史、防御使,借当前的混乱之势,借观望之名,强化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势,行割据之实,又或者两面逢迎,攫取有利于他的最大利益。

这也会叫大楚的形势变得更加血腥、更加的支离破碎。

“你觉得潭州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难得韩谦今天打开话匣子,奚荏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联蜀之后,与张蟓、杜崇韬乃至据守洪州的杨致堂都保持现状,警惕永州叛军有可能跟清源军媾和,然后静待形势变化,”韩谦说道,“不过,很多事情都不是我所能说得算的,现在大家可能都还有观望形势的心思,一旦形势变了,人心也会跟着变化,我们现在也只有能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

…………

田城、高绍、冯缭他们陪同曹干下山住进龙牙城,次日一早就由郭奴儿、何柳锋带着十数人陪同曹干及曹哲、蒋涟他们翻山越岭去思州见杨行逢谈联兵之事。

而姜获随薛若谷下山后,就直接先回到黔阳城去了,韩谦也没有让他们跟受长乡侯之命过来的曹干碰面。

姜获他们到黔阳城也没有耽搁多久,到第三天的时候,薛若谷、李唐、秦问三人便留下辞呈,挂印于州衙,带着满肚子怨气,随姜获离开叙州,前往岳阳城。

周处等被扣押在蜀国的人马,一直到三月六日才从宜陵渡江,走武陵山东北麓的坡谷,回到龙牙城。

目前韩家世领叙州已成事实,州营与家兵部曲的界限第一个被打破掉。

早前韩家麾下拥有三百家兵,这时候都暂时以亲卫营维持编制,韩谦用赵无忌为营指挥使,以周处、孔熙荣两人为副。

而除了杨钦率部返回州营,继续统领水军外,韩谦同时也将林宗靖、奚发儿等一大批精锐家兵编入州营。

这么做,一方面确保州营效忠于韩谦,唯韩谦马首是瞻,另一方面也同时弥补州营中高级武官的不足。

世领叙州成为事实之后,为避免龙牙城与州衙之间的公私界限变得糊涂、混乱,冯缭他们建议在司户参军及州仓之外,设立内库。

正常的田税、市泊税等,照旧归司户参军管辖,所得归入州仓之中,负责州府及诸县官员奉禄、兴修水利、道路、学堂以及维持州营将卒招募及州内的治安防务等事;除外之外,围淤垦田以及布铁造船等利,则归入内库,负责州衙原初不囊括在内的开支、消耗;韩谦将原武陵县主簿赵际成从花溪寨召回来,负责内库事情。

无论是韩道勋奉诏赴金陵就任京兆尹,还是韩道勋在金陵受暴刑遇害,又以及韩谦返回叙州住入龙牙山中服丧守墓,这段时间前后长达五个多月。

在这段时间里,不仅赵庭儿、季希尧、赵启等人负责龙牙城及五峰山的事务,都照既定的计划推进诸事;在薛若谷、田城、郑通等将吏的主持下,州衙诸多事务都没有停滞。

田亩改制、土客合籍等事往更深层次推进,新修大小沟渠三百余里,修造陂塘数百座,将十二万亩贫瘠旱地,改成年产粮翻倍的水浇田。

过去五个月,又招募人手于沅江的南岸新修江堤四十余里,围淤新田七万余亩,为促进水力器械的使用,临江县、黔阳县修建了一批水磨房。

煤场增加到十六座,铁场也新增两座,目前煤铁已经供应岳阳、潭州、朗州等地。

雪峰山驿道,韩谦赶回叙州的二月初就完成第一期的整修、拓宽,差不多能让人牵着骡马驼运货物往来邵叙两州,时间也大为缩短,不像之前韩谦他们一二百人的队伍翻过雪峰山都要七八天的时间,更不要说人数规模更大的队伍了。

因为目前叙州所产的布铁茶纸等货物,已经行销到邵州、衡州,雪峰山驿道作为往来最便捷的通道,也已经有不少挑夫,活跃于雪峰山驿道之上,替商旅肩挑背扛着货物过山,甚至还用抬椅将旅人送过山去。

而随着这次驿道的拓宽,雪峰山中原先沿驿道分布的二十七座番寨也都纳入黔阳县的治辖,新增上万人口。

韩谦入山服丧,但龙牙城并没有停止继续拨出钱粮,依旧用招募来三千多青壮劳力,进行雪峰山驿道的第二期整修。

这时候不仅考虑架设更多的木桥,还考虑要在陡峭的悬崖上开凿石孔,铺设栈木,尽可能将雪峰山驿道拉得更平直,确保大规模的商队也能在两天时间内翻越雪峰山。

当然,冯缭、田城他们主张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州营之外,有三千多青壮劳力能随时编入营伍,以免有什么事情发生,从新招募兵卒太浪费时间……

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惮第六百八十六章 对峙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八十七章 变速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澜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四百零七章 杀俘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阳残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兴兵北进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会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机壶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章 韩师赐教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一百四十一章 潜忍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七章 赠弓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起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四百章 计划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五百零五章 访客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一百章 黔阳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荆子口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谋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百八十章 淮东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
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忌惮第六百八十六章 对峙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八十七章 变速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澜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四百零七章 杀俘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阳残地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兴兵北进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会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机壶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二十章 韩师赐教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一百四十一章 潜忍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七章 赠弓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起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四百章 计划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五百零五章 访客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一百章 黔阳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荆子口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谋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百八十章 淮东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