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

赵明廷屈膝半蹲在苇草间,眺望南侧湖面遮天蔽日的帆桅,枯瘦的脸容在寒风里,仿佛年深日久的山石;风吹过来,芦花飘飘荡荡而起,似乎大雪天气。

虽说渡江北逃后,他被任命为濠州刺史,是诸多北逃将吏里,除了温博之外不多受到徐明珍重用的人之一。

温博善守,目前率残部坚守在巢州城与李知诰统领的楚军主力对峙,可以说岌岌可危,但手里仅有七八千多残兵败卒的赵明廷,在濠州的日子并不好过。

能不能缓一口气,就要看眼前这一仗了,怎么会叫他感受不到肩挑千钧的重压?

“大大小小战船二百六十七条,左五牙军的兵马都已驶入泥墩湖之中!右五牙军已经被诱到北面去的。大人,我们再不封口子,左五牙军的战船明晨有可能杀入青苇荡,刘直他们仅有六七十条小船、两千余人马,在那里怕是抵挡不住啊!”一名身将铠甲的武官,屈着身子,借芦苇的掩护走到赵明廷身边说道。

“好,派人传令吴缙凿船,封死翻鳅河、破沙塘口!”赵明廷咬牙说道。

洪泽浦乃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湖沼、洼地组成的浅底湖荡群,不同的湖沼之间有溪河、洼塘等短长、大小不一的水口衔接,彼此形成一体。

洪泽浦西南紧挨五尖山脉,西南侧的湖床也要明显高过东部。

只是洪泽浦的来水,主要从西南的潜山、五尖山诸溪河及西侧的淮河注入,加上湖水在湖荡群之间受积沙泥泽的阻挡,流动缓慢,平时洪泽浦西南侧的诸湖水深,与东部诸湖看不出多大的区别。

不过,在进入冬季之后,源自潜山、五尖山的溪河流量大降,西南及西侧的诸湖,则主要是依靠淮河上游的来水补充湖水。

赵明廷他们是计划将装满沙石的桨篙船凿破,沉入泥墩湖北面承接淮河来水的几处补水溪河,将水道堵死。

虽说这种做法,在一夜之间都未必能叫泥墩湖的水位下降一尺,但对吃水颇深的左五牙军尖底战船来说,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是极大。

当然,赵明廷他们之前也准备好几套方案。

倘若能将左五牙军主力战船,诱入更南侧的草苇湖,效果会更好。

那里的湖床更浅,一旦封住水口,差不多能令相当一部分的左五牙军主力战船直接搁浅在湖中央,无法动弹。

不过,那样的话,他们就要考虑先期作为诱饵退入草苇湖的两千多楼船军残部有被歼灭的可能。

寿州手里的水军已经极为有限,赵明廷还舍不得将此时退入草苇湖的两千多楼船军兵马牺牲掉,决定将泥墩湖作为重创乃至全歼左五牙军水师主力的战场,全面启动作战计划。

为防止踏入陷阱,作为前锋主将的高承源在入夜前,还特意将左五牙军主力战船,都集中停在水面有近二十里开阔的泥墩湖之中,另派出小股的船队在三个主要出入湖口方向上结阵警戒,防备敌军有可能趁夜杀入泥墩湖来。

最初发现水位下降的,是负责警戒西侧湖口的战船。

有一艘战船入夜前下锚,明明确认过船底距离河床还有一些距离,清晨时却发现船底直接搁在河床上,船身都明显倾斜过来。

高承源得到报信,感觉到情势不妙,待要派将卒乘小艇四出侦察敌情,却在这时外围的警哨船纷纷发出警示信号。

两炷香后,神色严峻的高承源看到成百上千的小型敌船,遮天蔽日般从四周的湖口围杀过来,这一刻虽然他表面极力保持镇定,指挥左右兵马结船阵迎接敌袭,但心里痛苦的在呻吟:昌国公害我啊!

作为大楚水师的两大主将之一,高承源早年在天佑帝身边充当侍卫,受天佑帝指派到杨元溥身边护卫安全,之后又到龙雀军担任都将,从头到尾可以说是最受杨元溥信任的将领。

他在削藩战事之后又出任岳州刺史,负责组建岳阳-水师,由此才成为大楚水师的主要统帅。

高承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战名将,但心里也清楚没有摸清楚洪泽浦的水情,五牙军主力战船主要又是叙州打造的尖底船,吃水深,都不利于进入浅湖区的洪泽浦作战。

昌国公提出以水师主力为偏师奔袭洪泽浦的计划,他是坚决反对的,但奈何陛下及大多数的朝廷诸公渴望朝廷在年前能在江北获得更耀眼的战功,以为楼船军残部已经极度衰弱,而梁军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军,五牙军水师必能克服洪泽浦的不利因素,甚至哪怕是将楼船军残部从洪泽浦吓出去,只要有利于右神武军从陆路袭取钟离城,也算是达成目标。

只是,眼前楼船军残部哪里有半点受到惊吓的样子?

高承源痛苦的看着眼前一切……

…………

…………

白茫茫的薄雾里,李冲勒马停在松林口的一座低矮山岗上。

受薄雾阻挡,百余步外的景致就变得模糊,但李冲还做出一副临崖远眺的样子。

片晌后身着官袍的徐靖带着两名樵夫打扮的壮汉,爬到山岗上,跟李冲说道:“濠州的守军,在昨日深夜接到报信,凌晨里仓促派出两千步卒出城,往钟离增援而去!就是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斩落赵明廷的人头?”

金陵事变之前,枢密院职方司乃是赵明廷主事,徐靖此时不求能在军中脱颖而出,但能在战乱中斩落赵明廷的脑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象征。

濠州城西距洪泽浦还有七八十里,真正控制淮河入洪泽浦西口的重镇城寨,乃是钟离城。

他们这次奔袭计划的第一步目标,就是重创楼船军残部,占领钟离城,这样右神武军就能与水师主力、水陆相依、互为犄角,钉在洪泽浦的西岸。

看到叛军在濠州城的兵马仓促往钟离城增援过去,李冲以为形势发展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神色大振,豪气万丈的说道:

“好!我们这便去斩下赵明廷的人头当尿壶。”

他前夜亲自率千余精锐骑兵从磨盘岭潜入,昨夜进入濠州城东南的苍梧岗北麓,就是负责拦截增援钟离城的援兵。

即便不能在野外重创或歼灭敌援,他也要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将敌援拖延住,等陈铭升、高隆率右神武军马步军主力从磨盘岭赶过来围歼,然后乘势往钟离城围攻过去。

李冲下令点燃山岭里堆放的狼烟,往磨盘岭方向传讯,点齐藏在松林里的骑兵,踩踏田间的泥埂道,往北面驰去。

骑兵比步卒更为优越的地方,便是在浅丘低岭以及原野之间,即便没有道路也能快速通过,他们仅需要一个多时辰,便能将两千多从濠州城驰出的敌援截住。

…………

…………

升上树梢头的朝阳,抬眼看去,在薄雾中是那么的温和,毫不刺眼。

苍梧岗方向陆续点燃的几支狼烟,距离濠州城有三十多里。

温暮桥、牛耕儒二人,站在濠州城墙之上,受薄雾阻拦,自然看不到苍梧岗点燃升起的那些狼烟,但他们听到探马报信后,隐约间似能听到战马在大地上奔驰的响动。

“真的要将刚出城的这两千人马舍弃掉不救?”牛耕儒颇为艰难的问温暮桥。

“该断不断,必受其害,寿州已没有犹豫的资格了。”温暮桥睁开昏浊的老眼,看着城墙外的护城河面上翻滚的一团团白雾。

“……”牛耕儒叹了一口气。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他们是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选择,便是已经集结到濠州西南边缘的两万寿州军精锐骑兵,现在倾巢东进,全歼被诱到五尖山脉以北的右神武军主力。

这样不仅能迫使李知诰率左右武卫军、左龙雀军等楚军精锐从巢州城解围而去,更为稳妥的保全住巢州城及里面的守军,还能趁势收复滁州城,封锁住朝廷水师残部南逃的通道。

而进行到这一步,集结于颍州、徐州的梁军精锐主力,也没有必要南下,寿州差不多还能保住独立的地位,不用彻底投向梁国的怀抱。

不过,他们即便重创朝廷水师主力、并重创右神武军主力,但对大楚朝廷而言,这样的挫折也只需要三五年便能恢复过来;何况他们也将彻底激怒梁军。

等到下一次,他们又要如何面对汹涌杀来的朝廷兵马?

第二个选择,就是舍弃掉已经出城的两千杂兵,叫杨元溥及昌国公李普这样的蠢货认定即便水师主力在洪泽浦中计遇伏受到重创,但并不妨碍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攻陷巢州城。

将李知诰、郭亮、周惮等人所统领左右武卫军、左龙雀军拖在巢州之下,即便是巢州守军全灭也在所不惜,只要等到梁军精锐骑兵渡过淮河,会同寿州军主力南下,差不多能一举摧毁掉朝廷在淮西的军事力量。

之后梁军便能顺势攻陷荆襄、淮东。

当然,这么做的话,温博能不能守住巢州城活下来两说,而寿州军与他们也只能彻底投向梁国,不可能再保持独立。

实际上,不需要温暮桥提醒,牛耕儒心里也清楚他们只有第二条路可选,只是心里多少有些不甘罢了……

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营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十六章 侯府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八章 宫中(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见马循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澜第二百六十一章 夺城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独山津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六百章 宫中(三)第六百零一章 迎亲(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五百六十八章 选择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码第五百零六章 道侧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十六章 侯府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见肘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三章 梦非荒唐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八十二章 辞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谋第六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计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五百一十五章 来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三章 梦非荒唐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
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营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十六章 侯府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八章 宫中(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见马循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澜第二百六十一章 夺城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独山津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六百章 宫中(三)第六百零一章 迎亲(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五百六十八章 选择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码第五百零六章 道侧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十六章 侯府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见肘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三章 梦非荒唐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八十二章 辞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谋第六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计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五百一十五章 来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三章 梦非荒唐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