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顾虑

思州地广人稀,短短七八日就有四五千暴民聚集作乱,规模已经可以说是极大,杨氏即便能平息民乱,也会元气大伤,削弱对婺川地区的控制。

倘若仅仅是思、渝两州之事,当然应该趁机提出将州界往南推移,以便渝州能占得更多的地盘。

不过,事涉蜀楚两国,事情就要复杂得多。

即便此时楚国内患未定,但已完全控制富庶的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荆汉平原及附近的区域,领有四十余州、两百余县的地域,人口规模是蜀国的三四倍。

此外,双方虽然都面临梁国的威胁,但认真揣测下来,蜀国面临的威胁要更严峻、更迫切一些。

楚梁相接之地,分东中西三线,东线为信王杨元演所占据、中线为安宁宫及徐氏所占,唯有西线乃是楚国的嫡系兵马郑晖所部。

从另一个角度,梁军相当长的时间内,根本无需考虑楚军来自东线与中线的威胁,这时候只需要派一部精锐守住南阳盆地北面的蔡州、汝州,便能集中兵力,从关中长驱挺进蜀国。

而一旦梁国占领蜀国,便能在地理上对楚国占据高屋建瓴的优势。

曹干拜见过郡主,与韦群回到都亭驿后,便一直在思量这事。

他心里想,换作他坐在梁帝朱裕的位子上,只要条件允许,也必然先考虑伐蜀,而不是直接南下与楚军主力纠缠。

这种情形下,曹干便觉得两国应该尽快化解分歧、缔结盟约,而不该贪图小利,在思渝州界这事上纠缠下去。

韦群怕担干系,犹豫不决,曹干还是劝他早做决断,无需遣人赶回蜀都请示国主,路途来去少说要耽搁两三个月的时间。

只是曹干的这个想法仅维持了一个夜晚,次日午时,云朴子便赶到都亭驿登门求见,叫他改变了主意。

虽说这次见面,依旧有大楚鸿胪寺的官员作陪,但饮酒时,云朴子喝得醉意酣然,拿着酒杯走到曹干身边,热情洋溢的说几句私己话,鸿胪寺的官员还能伸长脖子,将脑袋凑过去监听?

“郡主要老道给曹大人捎句话,郡主说她与渝州若想无忧,唯叙州可依……”

云朴子老老实实将清阳郡主的话,原封不动的传到曹干耳中,便拿着酒杯,步履蹒跚的走回到对面的酒案后,似乎是真喝醉了。

曹干却是禁不住愣怔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接下来饮酒时便满心在琢磨这句话的意思。

当然,曹干也不会听了云朴子的传话,便会信之无疑。

验证却也是容易得很。

大楚内患未靖,面对梁军的威胁,比大楚更为弱小的蜀国,是天然的同盟。

朝臣不希望看到王贵妃在后宫太过强势,但对蜀使的态度却相当的客气。

延佑帝也是很快便国宴款待韦群、曹干等蜀使,也特意召清阳作陪。

清阳在这种宫宴场合,随时都要坐在延佑帝杨元溥的身侧,不便,也不可能多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但曹干想要验证一两件事,自然有很多巧妙的说辞。

在确定清阳的传话无误后,曹干也没有跟韦群说详情,只是改口要韦群暂缓递交国书,等他亲自回蜀都禀奏此事再做定度。

韦群看到曹干突然间转变态度,虽然有很多可疑的地方,但他还是不敢擅作主张。

他是与世子清江侯较为亲近,却也不是清江侯的死忠,这时候也只是希望曹干能尽快赶回蜀都,拿到国主新的旨意后再说其他,这样他才能避免沦为长乡侯与清江侯斗争的牺牲品。

…………

…………

曹干一路沿驿道先驰快马经荆州赶到夷陵,然后从夷陵乘浆舟到瞿州,再换快马赶赴渝州,一路通关过境没有半点阻碍,见到长乡侯王邕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进渝州城后,曹干与随扈都状如乞丐,衣袍破损、胡须蓬乱,这个样子实在不宜去见长乡侯,他便先带着几名随扈赶回宅邸洗漱换身干净的袍衫。

赶巧他的长子曹哲也是在城里。

曹干这时候才知道思州民乱的消息四天前才传到渝州来;长乡侯王邕随后便遣人赶往蜀都奏禀其事,但此时还没有得到国主王建的回复。

思州、渝州打通黔江通道,两州便挨到一起,但前期大宗货物往来,都是官方直接在婺川县北部的蛰僚寨交接,民间商贾还没有互相进入其境。

曹干没想到思州的消息,会封锁得这么好,他吃了一碗凉面填饱肚子,将途中都没有时间清理的胡须绞去,便带着长子曹哲赶往州衙,去见长乡侯王邕。

过了八月半,渝州酷热的天气也凉爽下来。

渝州刺史府后宅园子挖出一座数亩方圆的池塘,莲叶碧毯铺陈水面,荷花娉婷绽放。

院子里没有闲杂人等都驱散,长乡侯王邕身穿蟒袍,站在荷池前的凉亭里,入鬃剑眉微蹙,盯着曹干问道:“清阳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在金陵,进出都有楚国的官员陪同,传话多有不便,但卑职临行时找郡主确认过,郡主确是这个意思不假。”曹干据实禀告道。

“那你怎么看待这事?”长乡侯王邕问道。

“在知道郡主传话之前,卑职以为两国当尽早缔结盟约,以消除梁军对我大蜀的威胁,也曾劝韦大人无需等国主新的指示,直接照原定的计划行事便是,毕竟不能叫婺川这块地方的归属,干扰到两国约盟的大事,”曹干说道,“但卑职思虑,确实没有郡主周详、深入。”

“还有呢?”长乡侯王邕追问道。

“有些话,不是卑职该说的。”曹干说道。

“你是想说父王用我治渝州,更主要是制衡清江侯,叫清江侯变得老实些,而未必是用我取代清江侯?”长乡侯王邕问道,“所以我即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定婺僚人,却还只是仅治渝州一地——不要说统兵去征伐川南叛军了,连渝州以东的州县,都节制不了……”

“国主思虑深远,卑职智虑有限,不敢妄加揣测。”曹干即便是长乡侯王邕的嫡系,但有些话涉及到清江侯与国主的父子关系,也不是他此时能胡乱说的。

“我知道,父王以天寿辞世,清江侯安安稳稳以世子继位,蜀国安好,你们一个个也都可以投效新主,以继富贵,我到最后沦落成怎样的命运,是无关紧要的,”长乡侯王邕长叹一口气说道,“你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长乡侯王邕这番话,听得曹干汗流浃背,扑通跪倒在地,说道:“卑职马不停蹄赶回渝州禀呈此事,绝无异念。”

曹哲在渝州也渐得重用,这次得以参与最机密的事没有回避,此时没有资格在这些敏感话题上置喙,也只是陪着父亲跪拜在地,以示忠诚。

“那你有什么遮遮掩掩不能说的?”长乡侯王邕问道。

“郡主所说是有道理,不过,郡主初到岳阳时,身边还有叙州所派的人伺候,但随后便冷落叙州之人,之时与叙州也难有什么联络,故而也难以判断叙州这一次的真实意图,侯爷要是应对有误,却是要留下把柄给清江侯拿捏,”

曹干说出他顾虑的地方,道,

“卑职一路上也思虑良多,但总觉得委实难下断论,才不敢急着胡言乱话,干扰到侯爷……”

“你说的是确有道理。”长乡侯王邕说道。

曹干继续说道:“卑职这次到金陵,也见过杨护及辰州长史曹休石。虽然他二人口口声声咬定思州民乱是黔阳侯在背后捣鬼,但卑职想不明白的是,黔阳侯这次倘若给楚帝抓住把柄,或叫楚帝下定决定先解决叙州之事,这件事对叙州又有什么好处?黔阳侯即便有野心,也不应该如此迫切。卑职想不明白这些,怎么敢妄言?”

“倘若黔阳侯想着不留把柄而得思州呢?”长乡侯王邕问道。

“一是这事很难不留把柄,二是我们在渝州仅仅是猜测,此时也来不及派人去叙州联络,”曹干赶路回来,在途中思考良多,这时候将他所想到的诸多顾忌一一说出来,“第三就算叙州有谋思州的心思,两边没有谋算妥协,我们这边就轻举妄动,黔阳侯也不会念我们的好不说,而楚帝震怒,撕毁盟约,两国交恶,这便成为清江侯拿捏侯爷的大把柄吧……”

“哈哈,我就说曹将军对侯爷忠心耿耿,诸事都会替侯爷思虑周全,”这时候从假山后走出一人,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朝曹干拱手行礼,说道,“龙牙山一别,好久未见曹将军的风采了。”

看到从假山后走出的人乃是韩谦的嫡系、叙州长史冯缭,曹干也是愣怔了半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思量着韩谦不会急着去贪思州这块贫瘠之地,但冯缭此刻出现在渝州刺史府时,无疑又证明他之前的猜测是彻彻底底的错了……

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三十五章 误解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七百三十九章 间隙(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机壶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洛(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五百九十九章 宫中(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害而肥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谋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见肘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约(二)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七百七十六章 围师必阙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释(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五百五十四章 绝户计第十九章 侍讲沈漾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四百零四章 请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约(二)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弹举善恶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第二百章 安排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三百六十三章 灵堂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七十二章 弥补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八十七章 听信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
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三十五章 误解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七百三十九章 间隙(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机壶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洛(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五百九十九章 宫中(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害而肥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谋第三百七十四章 捉襟见肘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约(二)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七百七十六章 围师必阙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释(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五百五十四章 绝户计第十九章 侍讲沈漾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四百零四章 请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约(二)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弹举善恶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第二百章 安排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三百六十三章 灵堂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七十二章 弥补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八十七章 听信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