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

思州在盘龙岭以东的兵马,都撤入锦和县城,高绍便亲率一营精锐入驻虎涧关,使招抚一事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虎涧关峡谷长约里许,关城建于东侧谷口,北面是峰崖陡峭的草荆岭。

作为武陵山南麓最为主要的余脉之一,草荆岭的山势在过虎涧关后,继续往南延伸五里许,山体叠层交错,形成辰水出思州的口子,再往南便与龙牙山西北麓的峰岭交错在一起。

特别是位于虎涧山与辰水之间的这段石岭,虽说也就两百多米高,但山势绝险,仿佛一枚长条形的巨印横卧在天地之间,当地人又将其称之为天印峰。

从虎涧关城内侧,前朝时辟有一条石阶道,拾阶能登上山头,三百多年前修建的天印寺便座落主峰之上。

前朝末年,中央王廷抑制佛道,思州也受到影响,陈迹斑驳的僧院也废弃三四十年,僧侣不见,僧院里长满杂草、瓦砾堆累成墟。

将杂草清除去,天印寺却是眺望左右风光的绝佳之所。

韩谦“病愈”,他赶到虎涧关,便邀宣慰使黄化及安吉祥等人登上主峰同游天印残寺。

众人眺望左右,能看到东面八九里之外,舟船云集,正将数以万计的粮秣等物资,从黔阳、临江、芝江等地经辰水运输过来,在青牛背码头靠岸,然后用骡马车改经陆路,运抵虎涧关。

这些物资是由叙州官钱局出资筹买,支借给行尚书省的,以两分年息计利,待日后从婺川县盐铁院能征收到的盐利及过税里归还——作为抵押,设置婺川县后,原本归行省转运使直辖的盐铁院监,由叙州派人担任,直到本息完全归还截止。

在天印峰的西面,起义军将卒拖家带口,宛如游龙,正往虎涧关这边聚集过来。

在虎涧关的内侧,由宣慰使黄化遣人——主要也是富耿文、韩成蒙率令着扈随,协助起义军建立临时营寨。

一方面起义军要在这里休整、接受整编,另一方面在起义军攻下婺川河谷之前,其家口有一万四五千人,将临时安置于此。

“谭育良、董泰、赵直贤等人已到关前……”侍卫走近过来禀告道。

“侯爷与我一起去见见这些‘匪首’?”黄化眯起眼睛,看着韩谦问道。

“这个谭育良有些本事,当年我父亲主政叙州时便甚是头痛,好不容易将他驱逐出去,没想到这次又在思州搅得鸡飞狗跳,我正好也再见识见识他——督师、安大人你们先请。”韩谦风轻云淡的说道,请黄化、安吉祥在前面先行,一干人等又沿着险僻的石径小道,走下天印峰……

…………

…………

虎涧关的关城非常的狭小,嵌立谷口峰崖之间,南北长约百丈,两道城墙夯土覆砖,颇为坚实,但关城内则仅有不到三十丈的进深。

除了仅三座跨院大小的衙署之外,关城内主要就是百余间驻兵营房。

却是商旅渐多之后,思州有不少大户人家,在虎涧关内侧沿主驿道两侧修建了好些屋舍。

有店铺,也有供商旅打尖的客栈。

沿驿道分布的街道,连着后面的院落,关城内侧也建有百余间房。

目前是高绍、冯缭都亲自盯在这里,处理与招抚相关的事务,但韩谦考虑后续在虎涧关增设一处乡巡检司,留百余人马在这里负责关防事务便可。

黄化就直接临时征用关城外一座名叫悦来客栈的客栈,接受起义军将领的参见。

初定的计划是谭育良、谭修群、董泰等起义军将领,集结三千青壮,整编为天平都,编六营正兵,以谭育良、谭修群、董泰、董平、张广登等起义军将领出任都将(都虞候)、副都将及营指挥等职。

天平都在虎涧关稍作休整后,便要沿盘龙岭北麓的武陵山小道西进,从侧翼威胁占据婺川河谷的蜀军,遏制其孤军南入进攻石阡的可能。

悦来客栈临驿道是一座两层高的木楼,底层将凌乱的桌凳都清空后,也颇为宽敞。

黄化身为宣慰使坐中央长案后,韩谦、安吉祥分坐左右,然后依次乃是谭育良、谭修群、董泰、赵直贤、高绍、冯缭、富耿文、周启年、韩成蒙以及思辰两州的官员代表。

客栈内外的守卫,则由叙州骑营及黄化带过来的扈卫负责。

相比较年初时,此时的谭育良更加黑瘦,只是健硕的身姿更加的挺拔,有沉稳气度,两鬓间已然霜白,可见他这几个月困守盘龙岭之内,日子并不好熬。

谭育良先介绍了起义军的一些状况。

绝大多数将卒及家小都正在往虎涧关这边的转移,但也有一小部分起义军,大约不到二百人,放不下对家小遭受屠戮的仇恨,拒绝接受招抚,逃往盘龙岭南部的山岭之间。

思州与南面的业州,对这些人是抚是剿,都与起义军再无瓜葛,谭育良这时却要将这些情况说明白。

在此之前,谭育良在征得富耿文、冯缭许可后,已经先派其子谭朗、其侄谭文林率两百精锐,作为前锋先行西进,侦查敌情,也会尽可能因地制宜,迟滞蜀军南下进攻石阡县的步伐。

“谭都将考虑如此周详,当初平定潭州之时,没有征用为将,实乃大楚一大损失,”黄化瓮着声音说道,“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谭都将你等尽请放心为朝廷效力,我此次回到潭州后,便会立刻上书奏明朝廷、奏明陛下,为谭都将等正名封授……”

“宣慰使宅心仁厚,卑职感铭其心,必尽忠职守,为大楚、为陛下驱杀敌虏,即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谭育良带着一干起义军将领,铿锵有力的表态说道。

“好,有谭都将此言,又有韩侯爷在此督促,本帅也能放心回潭州了。”黄化说道。

黄化又与富耿文说了一会儿话,便问安吉祥:“安大人有什么话要示于诸将?”

黄化亲自赶来叙州促成招抚之事,既解决民乱、保存思州杨氏,还收编匪军为行尚书省用来进攻蜀军侧翼,同时又将婺川编为直隶县,委任富耿文暂领县令之职,行尚书省直接控制边防、边贸等事,怎么都能交待过去。

而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叙州也占了不少便宜,也不能完全释清韩谦与乱匪之间的牵涉,天平都能不能真正效忠朝廷都还是有疑问的,但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问题还需要慢慢化解。

要不然的话,换作其他人坐镇湖州,在这样的条件,能比黄化做得更好?

当然了,黄化能交待得过去,安吉祥也能够回京交差了。

他此刻的心情还是颇为愉悦,很是高兴的勉励谭育良等人一番,满口许诺回到陛下跟前,要帮着说些好话。

安吉祥是高兴了,富耿文心情却有些抑郁。

他不想卷入广德府的漩涡之中,好不容易将郎溪县令之任推掉,到湖南行尚书省任都护司郎中官。

看似前锦似程,却不想陷入思州难以脱身,他现在又不得不暂领虚置的婺川县令及军府都尉。

除了在这僻远、遍地瘴疫、民风彪悍之地负责招抚、兵户安置之事异常辛苦,没有什么好处不说了,倘若婺川作战失利,他不仅要跟着担责,说不定会有性命之忧。

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从这里脱身,回到潭州去。

黄化身为宣慰使,乃行尚书省三使之首,他也不可能在这里等到谭育良率部收复婺川,现在诸事有了头绪,留一些人手助富耿文督办后续事宜,没有新的情况,他明日就动身,坐官船返回潭州去。

安吉祥也是不愿再在这里多留一刻,打定主意与黄化一起动身离开叙州,返回金陵交差去。

韩谦也不直接插手招抚之事,接见完,便与黄化、安吉祥、周启年等人住进虎涧关城之内,留冯缭协同富耿文、谭育良等人处理后续的安置之事。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四章 辞表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临(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制图六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十二章 晚红楼第六百四十四章 刚柔第七百五十九章 关中(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试探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九章 处置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气势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三百九十四章 将门子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七百七十一章 听闻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四百六十章 扬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四十四章 培养方向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害而肥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机壶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师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渗透作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将门子弟第五百章 回京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归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四章 辞表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临(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制图六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十二章 晚红楼第六百四十四章 刚柔第七百五十九章 关中(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试探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九章 处置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气势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三百九十四章 将门子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七百七十一章 听闻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四百六十章 扬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四十四章 培养方向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无害而肥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机壶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师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渗透作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将门子弟第五百章 回京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归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