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

夜里,下起温润的细雨。

蜀地四面高地,吹水成冰的寒流刮不进来,常年皆气候温润,年前一场大雪已经是十数年难得一见的奇景;年节过后,蜀人便最先感受到春季的温润气息。

深夜人静,蜀都南城门外的官庄笼罩在绵绵细雨之中。

官庄外乃是两座蜀军监视楚使兵的哨楼,数名蜀兵守在哨楼里看着官庄里数盏气死风灯高悬,仅见两队兵卒披着蓑衣,在雨下巡视营地,一切都如往常,并没有因为迎亲使韩谦连夜留宿在官庄内,就有所变化。

现在两国已经正式结盟,迎亲使再有数日便会护送清阳郡主回楚完婚,负责盯防楚使营地的蜀兵也觉得百无聊赖,却不知道在屋舍之内,七百多楚卒皆执兵披甲,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数匹快马践踏着稍稍积水的驰道,踏碎寂静的夜色,惊醒官庄外哨塔上的蜀兵,也惊动官庄辕门内暗付的楚卒。

“副使郭荣郭大人在此,请问韩大人可在营中?”

郭荣勒住马,他身后一名小宦尖着声音朝紧闭的辕门里叫喊道。

“我家大人在营中,此时夜色已深,郭大人有什么差遣?”奚发儿借木梯,人从辕门上方探出头来,手握紧腰间的佩刀,极力按住心头的怒气,尽可能放淡语气的应付郭荣这几个与安宁宫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死太监。

“韩大人两日未归,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郭大人放心不下,特地过来问候一声。”小宦尖着嗓子跟奚发儿回答道。

“没什么事情,我家大人就是想着马上要离开蜀地,想着在城外多散散心。我家大人已经睡下了,请郭大人放心回去吧。”奚发儿强抑住内心杀人的冲动,说道。

“我是郭荣,奚发儿,你打开辕门,放我进去见韩谦一面。”郭荣哪里那么容易被奚发儿三言两语打发走,驱马走到辕门前,让里面的人拿灯照清楚他的脸,坚持要奚发儿打开辕门,放他进营见韩谦一面。

使蜀这么多天,韩谦不时会出城,但为免蜀人猜忌,从来都是当天来去,绝不会在城外宿夜,而这一次出城,韩谦连着两夜未归,也没有露面,仅仅是派了一人回城,跟他及蜀国鸿胪寺的官员报备一声,他怎么会相信韩谦仅仅是滞留城外散心?

“郭大人,你知道我家大人脾气不好,睡下之后不会愿意看到有人无事惊扰他,还请郭大人不要让我们为难。”奚发儿拒绝道。

郭荣脸色阴阳不定的盯着紧闭辕门上方露出来的几张脸,借着灯火能看出韩谦身边的这些人,脸色皆是不善,甚至都有人将上弦的弩箭对着他,似乎极力克制着才没有将弩箭射出。

韩谦遇刺或是生了什么急病?

郭荣不认为安宁宫的刺客会舍近求生,潜到蜀地来刺杀韩谦,但倘若不是如此,韩谦手下人看他的眼神,为何如此不善?

莫非是徐后在金陵已经发动宫变,甚至还第一时间扣押赴京出任京兆尹的韩道勋,而这一刻韩谦已经通过他手下的情报网,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这是郭荣唯一能想到的可能,虽然距离真相不远,但他也万万没有想到韩道勋在金陵已经受车裂之刑五马分尸而死……

…………

…………

官庄内被其他建筑包围的大宅里,更是厉兵秣马、气氛沉郁,廊前院后皆是甲卒守侍,阻止一切闲杂人等靠近。

奚荏走进院中,透过门窗看着灯影流泄,不时传出一声桌椅被劈裂的沉闷声响,她推开门,见韩谦披头散发的手持一把崩开无数缺口的精钢直脊刀,站在一张被劈断开的长案前。

才短短两天时间,韩谦的眼窝便深陷下去,披头散发仿佛如疯狗一般站在屋中,眼瞳赤红,想要将眼前的一切都劈开、斩毁,撕成粉碎。

奚荏走过去,要将刀从韩谦手里夺过去,然而这刀便像铁铸一把,被韩谦死死握在手里,纹丝不动,她苦劝道:

“你再这样为难自己,怕是未等回到楚地,身体便先扛不住了,老大人的仇,你如何去报?”

“我心里恨这天这地,为何待我父亲如此不公?恨我自己如此无能,叫老人家在五十生辰之日受五马分尸之刑惨死,我心里恨意消不掉啊!”

韩谦发狂的怒吼着,发狠伸手将刀直刺。

看着直脊竟然直接刺入墙壁之中,奚荏心里也是暗惊,心想韩谦心里的恨意是何等的炽烈,才能将这一刀刺出如此之狠、之快,才刺入夯土墙而没有在入墙之前崩断掉?

“老大人奉诏见温暮桥,也早就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也是抱着必死之志,为生民争一线生机。此仇要报,但老大人绝不愿看到你如此糟践自己啊!”奚荏心疼的劝道,见韩谦两鬓短短两天,竟然生出些许白发来。

见韩谦站在窗前,一言不发,奚荏示意侍卫将屋里被砍得七零八落的桌椅都搬出去,再走到韩谦身后,看到窗台上那封字迹糊作一团的书函,看到窗台上残积的烛泪,也不知道过去两天两夜,韩谦盯着这封字迹糊作一团的书函看了多久,心疼的用身子将他紧紧抱住。

这是韩道勋奉诏去见温暮桥之前,在京兆府衙门后堂写下来留给韩谦的书函。

只是赵无忌、何柳锋一路艰苦跋涉,虽然将书函用油布认真包裹起来,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忍受严寒洇渡河流时,被河水渗透进去,使得书函上的字迹糊作一团,已经辨认不出几个字来。

这是韩道勋生前留给韩谦最后一封书函,却是如此,以致韩谦到最后都不知道他父亲奉诏之时是抱以怎样的心情。

奚荏能体会到韩谦那种极力想多辨认出一字的心情。

赵无忌他们也是内疚无比,却也难以挽回;只是旁人也不会去责怪他们,毕竟他与何柳锋这一路吃了太多的苦,才赶在蜀人知悉此事之前,将消息提前传到他们耳中。

“我五年前做过一梦,梦见我父亲生性孤直,一生皆为生民请命,终有一天触怒满朝权贵,触怒天佑帝,而被天佑帝杖毙廷前,我也受其牵累,车裂于市——这梦境是那样的真实,以致我过去五年,皆为逃避车裂的命运而苦苦算计,但任我百般算计,却怎么都没有想到五马分尸的命运,会落到我父亲的头上!你知道我这几天不时从噩梦中惊醒,你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噩梦吗?我这几天便是梦见我父亲在京中受车裂之刑惨烈啊!”

韩谦手背青筋暴露的抓住窗台,恨不得将劈有道道刀痕的窗棂抓裂开,忍不住泪水流下脸颊,

“我父亲在楚州任推官,数年没有一例冤狱。我父亲出知高邮时,时逢兵祸洗掠,又遇大灾,十户九饥,街巷河港皆是嗷嗷待哺的饥民,楚州纲粮从高邮过境,我父亲请押纲官停船卸粮以赈饥民。众人阻之,说这是死罪,我父亲说死他一人而活生民十万,可矣!押粮官不从,我父亲执刀上船缚之,消弥民乱。朝廷调我父亲入京充职宏文馆,不过一清闲官尔,信王以楚州刺史之位秘留之,我父亲拒之,言信王性烈势强,非朝廷之福。为行瞒天过海之策以拯金陵数万饥民,我父亲不顾半生清誊,廷前谏驱饥民。而这一次,我父亲也是猜到金陵危局而毅然赴任,只为一丝有消弥战祸的可能而苦苦奔波、左右求索。只是这世道如牢,他没能将南墙撞破,心里已经是凄苦无比,最终竟受五马分尸惨刑,你叫我如何不恨!”

奚荏黯然,她这几年在韩谦身边,只看得到韩谦身上频施奇谋的光芒,便觉得老大人在叙州多少有些黯淡无光,却没有细想过,韩谦所行之事是那么的凶险,便以引诱数万流民涌入叙州这事来说,稍有差池,便会滋生不可控制的民乱,这一切要是没有老大人在叙州坐镇,夙夜操劳的恤民爱民,断不可能使叙州在削藩之前,有那么稳固的基础。

韩谦闭起眼睛,任眼窝里的泪水落下,又说道:“我心里悔恨啊,要是在叙州时不加隐瞒,早早将这死局告诉父亲,也不至于叫他老人家死得如此之惨!”

这时候周处走进来,看到屋里七零八落以及韩谦面目如鬼的模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又朝院子里走去。

“怎么了?”奚荏问道。

“副使郭荣出城赶过来想见大人,在辕门外守了好一会儿,奚发、孔熙荣他们堵着不让他进来,我过来问大人知不知情……”周处讷然说道。

周处于武陵城攻陷时被俘降,才归附到韩谦身边任事。

韩道勋的死,他虽然也觉得冤极,却没有杨钦、奚发儿他们那样的悲愤,此时更担心将郭荣蛮横的阻拦在营门外,有可能会叫蜀人窥破什么。

他刚才去见杨钦,见杨钦也是一副想将郭荣抓进大营杀掉的狠劲,吓了一大跳,赶紧跑到这边看情况。

“啊,”奚荏微微一惊,知道周处过来知会一声是对的,苦道,“一个个都不叫人省心,你去放郭荣进来!”

周处刚走出去,奚荏见韩谦脸上露出一丝狰狞之色,心想孔熙荣他们满心悲愤、怨恨,多半不会听得见周处的话,喊他道:“我陪你一起过去……”

第三百九十三章 会合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军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诡局第二十章 解惑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役(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二百一十七章 锻造之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三百九十三章 会合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三百零八章 天凉好个秋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七百章 前奏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岳东大营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第五百八十章 淮东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异动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一百零五章 审讯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战之过第五百零六章 道侧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二十章 解惑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三百五十章 郭荣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章 问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
第三百九十三章 会合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军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诡局第二十章 解惑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役(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二百一十七章 锻造之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三百九十三章 会合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三百零八章 天凉好个秋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七百章 前奏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岳东大营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第五百八十章 淮东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异动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一百零五章 审讯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战之过第五百零六章 道侧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七百九十五章 劝嫁(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二十章 解惑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三百五十章 郭荣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章 问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