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

苏烈随韩东虎、冯翊走入营地,难以想象眼前这片营地是在三个月之内、仅用前期先抵达过来的这点人手建成。

令他更为瞩目的,是位于东南侧的造船场颇大,要比大半个月前殷鹏造访时要扩建出好多,颇有造大中型船舶的意思。

在前往参见韩谦的途中,苏烈忍不住问冯翊:“造大船所需木材,伐取后少说要阴干数年才得用,此间怎么造大船?”

苏烈虽说对造船所涉及的具体之事不甚清楚,但有些基本常识还是明了的。

新伐的木材,潮湿无比,阴干之后,最多甚至能减重六七成,直接用新材造船,用不了几天就会变形渗水。

不要说三四千石载量的大船,三四百石的中型船只,只要想中远程航行,对木材的要求都不能马虎。

金陵附近的造船场难以复工,除了江南地区的大树,这些年早就因烧炭、大造宫室被砍伐一空外,更重要的原因,就算是现在从江西、湖南运木材过来,新伐的木材到岸后,少说也要囤积阴干三四年后,才能用得上。

或许赤山会将来需要在石梁县境内,拥有自己的造船场,但此时不应该在这里浪费太多的资源啊。

而从叙州大规模往这边运送造船所需的木材,也不现实。

“叙州有窖干湿木之法,新伐之木最短一个月便能用以造船。”冯翊说道。

“直接用火烘干?那也不成啊,直接烘干的木材极容易开裂,也不能用来造船啊。”苏烈百思不解,他发现自己对叙州的了解真是浅得很,暗想也难怪叙州这些年能源源不断的修造大船,果然是有太多外界所不知的不传之秘。

“具体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既然这边要准备造一些战船、商货船,烘窖也应该建成了,我们等一会儿去看一眼便知。”冯翊自信满满的说道。

赤山会三庵六房,是以苏烈、韩东虎、郭全三人为首,白蹄冈营地也最终要作为赤山会的总堂,由他们主持、负责,一概在白蹄冈所行之事,当然没有向苏烈他们保密的必要。

而见冯翊说得如此笃定,苏烈也是十分高兴。

不要说北面的洪泽浦、西面的樊梁、邵伯等湖了,石梁境内也是大小溪河、湖荡纵横,赤山会想要在此立足,哪里能离得开舟船?

更不要说,赤山会未来还计划着沿长江水道发展势力。

苏烈与韩东虎虽然这次才第一次走扬州,但从扬州流露出来的态度,显然也是要限制赤山军拥有太强的武装力量。

叙州的战船,不要说通过扬州,交付给赤山会了,想要出沅江都极困难。

白蹄冈这边能立时拥有修造二到六百石级数的战船能力,对赤山军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淮东能限制叙州的商货从扬州过境,却不能限制赤山会在樊梁湖西岸自行造船,这大概也是淮东事前所没有料到的事情吧?

不过,苏烈又担忧另外一件事,问道:

“叙州能承受这么大的开销?”

不提其他,尚文盛作为京畿诸阀之首,知五兵、诗文、律法,也可以说是经世致用之才,苏烈在尚文盛身边多年,耳闻目染,受其影响,也读了很多书,在当世算是极有见识的人,也知经济之学。

说实话,苏烈除了武勇以及实际指挥作战的经验,要略逊韩东虎一筹外,其他方面却要强过韩东虎,之前他能成为暗中起事的主导人,绝非侥幸。

不过,他对叙州的感观还停留在旧有的观念之上,心想着黔阳侯韩谦受封叙州不假,但叙州地处偏僻,即便控扼黔中通往湘潭的商道,财力也不可能与江淮地区的上州相提并论。

叙州之前就拿出四万缗钱,作为赤山军筹备之资,白蹄冈营地建设,也都是叙州投入,后续每隔一两个月还要增援一批物资,还要在这里建造船场,修造战船、商船,苏烈实在不知道叙州的财力能不能承受下去。

“这个便不用你操心了。”冯翊哈哈一笑,说道。

他跟林宗靖见过面后,知道郭却主持下的婺川盐铁院,在黔东深山里已经成功打出四口深逾五十丈的出卤盐井,不仅说明小口钻井法好用,而且是用出大效果来了。

婺川年底之前,就能打出更多的出卤盐井,滤卤、煮卤等事也在快速筹备,到时候不仅叙州每年所需的近两万担食盐能自给自足外,还能有剩余外销往黔中、南诏等地。

在此之前,朝廷两次加征盐税,叙州为了维持境内稳定的盐价每斤不超过三十钱,不去过度侵害民利,差不多每斤盐要额外补贴十钱进去。

叙州二十余万人口再加上大大小小的牲畜、往外输出腌制食品,每年需用二百四五十余万斤盐,也就意味着叙州不能实现食盐的自给自足,每年州财政要倒贴两万五六千缗钱进去。

现在形势扭转过来,非但不用倒贴,叙州境内每年便能有五万余缗的盐利,这一来一去就是七八万缗钱的差距,财力便能宽松极多。

上万左广德军旧部迁到石梁来立足,以及加上赤山会前期筹备,耗资是巨大,但站稳脚之后,大多数会众都会从事各种营生,也就不会再有大的开销需要叙州补贴。

到时候叙州的开销稳定下来,而叙州又正式形成盐布茶铁四宗能大举往周边地区输出的生产体系,也就有足够的财力,维持一万人甚至更大规模的常备精锐战力。

到那时候,叙州也就没有必要再像以往那样装小媳妇受气了。

…………

…………

冯翊与苏烈、韩东虎等人走到村寨深处祠堂改建的议事厅前,不用通报,韩谦已经与冯缭、郭荣、林胜、何柳锋等人站在厅前等候了。

看到韩东虎、苏烈走进院子,韩谦笑着说道:“可是好不容易将你们盼过来,我们也无需再越俎代庖辛苦操劳了。”

苏烈走到院中,跪拜大礼:“属下无能,唯赖大人掌控全局,才不至于错漏百出……”

苏烈知道叙州不兴跪拜之礼,但他毕竟不像韩东虎乃是叙州嫡系,得将效忠的态度明明确确的表示出来。

苏烈如此,韩东虎以及几名随行的主要头目也都一起在院中跪下行礼。

看苏烈如此,冯缭、郭荣等人也皆是高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韩谦上前将苏烈搀起,请众人进厅里说话。

苏烈先禀告赤山会这段时间在广德府及太湖沿滨的筹备组织情况。

左广德军在广德府土地被侵的旧部及家小,有一部分投亲靠友、自谋生路,差不多还有逾一万两千人生计艰难。

除了已经转移到石梁县的会众及家小,韩东虎、苏烈他们在广德府以前吸收的会众出面担任会头,以互助标会这种起源于汉隋时期的民间融资借贷形式,组织七八人或十数人,或租佃大户人家的田地耕种,或购置舟船进入太湖捕捞鱼虾或贩运商货为业,先将大部分人的生计维持下去,同时还组织人手,成群结队的进入太湖沿滨的镇埠、城池做工、讨生计。

后续再转移三千多妇孺过来,左广德军失地旧部及家小的生计维持则不成问题,但赤山会要是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广德府还有十四五万左广德军旧部及家小,心里还都念着曾经的制置使。

“暂时先就这样。”韩谦暂时还不想赤山会的规模过大,主要也是前期要投入的钱粮,实在是太高了。

冯翊接下来又说及他与郭逍去扬州、楚州的诸多情形:“我们在楚州滞留了大半个月,都没能见到信王的面,殷鹏再次出现,便说事情成了——我猜想着信王应该是召集精于盐事的老吏,推敲咱们的晒盐新法能行,才最终让步了。对了,信王真要照咱们的晒盐新法,在海州沿海晒制海盐,大概能提高多少产量?”

“目前淮东在海州仅有一千灶兵暗中煎熬海盐,每年能得七八千担海盐,真要有精于盐事的老吏去完善新法,每年得盐两万担是没有问题的。”韩谦说道。

“啊,那这么说,信王只要多派遣四五千名灶兵,岂不是淮东自身的用盐就没有问题了?真是叫他们占大便宜了。”冯翊问道。

“淮东常备兵马本身就太多了,给养难以为继,不需要朝廷施加压力,淮东就必然要主动将大量的常备兵马裁撤下去,安排到屯田耕种之事上。他们在海州多安排四五千老弱兵卒晒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送上给他这么大的一个便宜,只求他在赤山会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再不允许,也实在是有些太不近人情了。”韩谦笑道。

冯翊又说及在瓜洲埠遇到姚惜水、春十三娘乘织造局采办船靠近窥视之事。

韩谦笑道:“不管与淮东的合作会维系多久,但在外人看来,叙州与淮东已然算是合流成势,接下来,你便代我往扬楚等地多跑跑,让有些人疑神疑鬼去得了……”

韩东虎、苏烈既然都到白蹄冈了,赤山会的日常事务,韩谦还是要交给他们去接手,而后续的工作重心,依旧是在营地建设上。

“此时左右流民,即便没有舟船,还能裸身赤足入水,捕捉鱼虾裹腹,但再有一个月,寒流南下,天寒地冻,无法再下水,能得鱼虾也少,就食艰难,劫掠之事便会频发。禁军或许还要拖延一个月,才能彻底攻陷巢州,算上追亡逐败的时间,朝廷这个冬季,怕是来不及赈济窝在这个角落里的难民了,”

韩谦跟苏烈、韩东虎、林胜他们说道,

“造船场是预备将来能造六百石左右的船只,但这事可以暂缓,先多造渔舟赊售左右,或能助更多的难民,以湖为生,熬过这一劫……”

被侵夺田宅的左广德军旧部总计也就三千户,将他们都迁过来,也就一万四五千人,大多数还是老弱妇孺。

即便不去管营生的事情,赤山会也抽调不出太多的精壮组建水营武装,更不要说在更为强大的淮东兵马及安宁宫叛军的眼鼻子底下,试图去控制樊梁湖西侧或洪泽浦南侧的水域了。

不过,他们要是能引导滞留石梁县的流民、难民,往洪泽浦、樊梁湖沿岸转移,甚至进入湖心洲、湖心岛,依赖水泽为生,结成一座座临湖滨水的渔寨、水寨势力,赤山会这时候倘若还能在他们当中维持足够的影响力,对赤山会未来在此扎根,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赊售渔舟,可以说是一石多鸟。

虽然韩谦才从叙州调来三十多名熟练船匠,但白蹄冈附近已经聚集四千五百余人,大多数还是组织有素的左广德军旧部,妇孺也皆勤勉能干。

两三千精壮劳力组织起来,伐木取材,又有叙州运来的各式工具,又不需要用到大材,造三五人便能荡漾湖上的渔舟,自然极是快捷便利。

没那么多的讲究,有之前的铺垫工作,自身暂时不用考虑补给上的问题,赶在寒冬彻底降临之前全力开工,赶造四五百艘渔舟都不成问题。

苏烈听了是暗暗叹服,心想他们仅想着尽可能多的将左广德军旧部迁来,想着尽可能先造一批战船出来,却没有想过,同样的投入还要努力将影响力扩大到极致;却没有想过他们即便造出一批战船,除了提前暴露自己的实力,引起淮东的警惕之外,并不能有更多的好处……

韩谦挑主要的跟苏烈、韩东虎面授机宜,但营地建设、赤山会后续的发展、壮大以及在江淮地区情报网的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一时间怎么都讲不完。

韩谦打算着冯缭负责其事,因此更具体的事情也是由冯缭负责指导苏烈、韩东虎他们。

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顺水推舟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九十二章 灭寨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议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溃败第二百八十章 医护营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三百二十五章 联词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四百四十三章 进城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二百六十一章 夺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约(二)第七百零一章 尾声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师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诏(二)第二百零九章 缙云楼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六百章 宫中(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阳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锻造之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四百三十七章 时不待人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十七章 皇子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晋帝消息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
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顺水推舟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九十二章 灭寨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五百七十六章 裕溪河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议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溃败第二百八十章 医护营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三百二十五章 联词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四百四十三章 进城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二百六十一章 夺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约(二)第七百零一章 尾声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师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诏(二)第二百零九章 缙云楼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六百章 宫中(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阳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棋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锻造之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四百三十七章 时不待人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十七章 皇子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晋帝消息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