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

当然,李知诰、韩谦这期间不会进襄州城去见杜崇韬,但他们也不可能真就躲在荆子口。

实际上,除了留一部斥候盯住少习山、瞎熊峪方向的梁军动向,以及雇佣荆子口当地的民夫继续修建荆子口的寨院外,韩谦与李知诰两人带着十数人又沿丹江谷道,回到南阳盆地之内。

一边将南阳盆地之内的地形,实际摸索了一遍,一边等着第一部龙雀军从汉水乘船上来。

五天后,第一部龙雀军两千将卒乘坐楼船军的水师战船抵达襄州城东之时,三皇子杨元溥在柴建、李冲等人护卫下,也骑快马抵达襄州,与韩谦、李知诰碰上面。

李知诰之前预计随龙雀军主力第二批出发的三皇子,怎么也要半个月后才能抵达襄州,但实际上杨元溥嫌乘船西进太慢,过池州之后就登岸与柴建、李冲等人,带着侍卫营先行,而由长史沈漾、监军使郭荣、副都指挥使陈德以及周数、郭亮、高承源等人率领龙雀军主力五千将卒在后面乘船逆流而上。

在黄州北遇到李知诰派出去的信使,知道李知诰见过杜崇韬之后的情形以及李知诰与韩谦的决定,杨元溥更是快马加鞭北上,终于赶在第一部龙雀军抵达襄州之时,也赶到襄州城下,跟李知诰、韩谦会合。

算下来,杨元溥从池州北登岸,一直到襄州,乘快马每天要行三百里地。

韩谦与李知诰先行,就是以如此快的速度乘马赶到襄州,当然知道这么走,会有多辛苦,百余人都不知道要跑废多少匹马,军中非百战精锐悍卒,难以坚持下来。

柴建、李冲都是一脸的疲惫,韩谦跟三皇子杨元溥也就半个月未见,见三皇子这一路怕是有削瘦好几斤肉。

韩谦暗感杨元溥真要能如此勤勉,不畏艰难,他们真不是没有机会,笑着说道:“殿下既然都赶过来了,我们计划就要调整一下了!”

“怎么调整,不直接进襄州城了?”杨元溥迟疑的问道。

他得到消息,带着柴建、李冲昼夜兼程赶过来,主要还是他的堂姐夫杜崇韬心狠手辣,哪怕是将几名营校抓起来砍头,这样的损失也是龙雀军此时承担不了的。

“第一部兵马进驻樊城后,我们再陪殿下去见杜崇韬。”韩谦指向汉水北岸、与襄州城隔江相望的残城说道。

杨元溥有些疑惑,一时间猜不透韩谦临时调整原定计划的用意是什么。

“好,殿下既然过来了,我们就应该直接进驻樊城。”李知诰知悉兵法,也知道防线部署的奥妙。

杜崇韬所主持的邓襄防线,主要还是以新建的襄州城及汉水为依托,到时候就算有大部梁军杀进来,他也没有在汉水北仓促与梁军决战的用意。

残破樊城虽然与襄州城隔汉水相望,但樊城却要能算得上整个邓襄防线的突出位置。

目前杜崇韬是邓襄防线的主帅,杨元溥是名义上的副帅,要是杨元溥进入襄州后跟杜崇韬会合,主从关系就将更加明确。

倘若杨元溥不进襄州城,而是在襄州城的对岸樊城驻扎,那意味就微妙了。

杜崇韬要是不渡汉水,进入樊城,杨元溥以临江侯、招讨副使及龙雀军都指挥使等身份,则有权力要求汉水以北的兵马,都听从他的节制,将实际成为西北面行营的前线总指挥。

杜崇韬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要么同意他们的要求,要么将他自己的主将大帐也渡过汉水,北移到樊城。

而三皇子率部进驻樊城,也紧挨着汉子,甚至可以直接拦截沿汉水过来的运粮船,迫使一部分粮草能保障龙雀军驻扎樊城所需……

…………

…………

“……”

杜崇韬年纪刚刚四旬,唇上留在浓密的短髭,他在大楚开国诸将里,还要算相对年轻的一位,徐明珍、李普、牛耕儒以及张蟓、李普等人,年龄都要比杜崇韬大一截。

此刻的杜崇韬,枯瘦的脸仿佛一块风化多年的岩石,他站在襄州城正对汉水江滩的城门楼上,面无表情的看着数十艘兵船正停靠到北岸的江滩,两千多龙雀军将卒都跳上江滩,然后爬上江岸,往樊城南门聚集。

虽然没有他的命令,樊城守军拒绝打开城门,放龙雀军入驻,但问题三皇子杨元溥在百余精锐骑兵的簇拥,站在北岸往这边眺望过来,丝毫没有要妥协的意思。

楼船军的水师战船只是负责将龙雀军将卒运抵到襄州城,但不负责留在襄州协助作战,因此在将卒下船后,也是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就直接掉头往东过急滩后再南下。

即便要就地获得一些补给,他们也是打算等到郢州之后再说。

负责运送龙雀军的楼船军水师校尉,也不是蠢货,他知道他们此时不受西北面行营招讨使的节制,但是战事一旦爆发,杜崇韬或者三皇子就有权力调动一切邓襄境内的作战资源,包括临时停留在邓襄境内里的他部兵马。

不过,除去楼船军的水师战船掉头东归外,杜崇韬看到还有三艘战船停靠在北岸,没有离去。

这是叙州船帮、杨钦所率的三艘战船。

虽然韩谦绝不愿由左司承担起龙雀军的后勤补给重任,那样只会将此时还相当脆弱的左司压崩溃掉,但是他之前以那样强硬的态度,扩张左司的权势,限制信昌侯府及晚红楼对左司的渗透控制,以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三皇子及沈漾都给以支持,他这时候还是要让左司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这样的话,在战后信昌侯李普还想要挑左司的刺,三皇子及沈漾也能更有理由帮他这边说话。

因此,韩谦还是下令杨钦率三艘战帆船,筹集一批物资先行出叙州,在汉水口跟第一部西进的龙雀军会合后进入汉水北上,以便这边到襄州后,能抓住更多的主动权。

此外,他们真要拦截从其他地方运抵襄州的运粮船,手里也要两三艘战船才成啊!

单纯是一纸命令过来,江鄂等地押粮官怎么可能会无视杜崇韬的命令,将粮草交到龙雀军手里?

到时候还得靠抢啊!

当然,叙州船队没有战船及相应船帮精锐的护卫,在抵达岳州后,也会暂时由冯宣他们率领着停留在岳州待命。

“三皇子还真是任性啊,他要是在北岸另搞一摊子,乱糟糟一团,这战还要怎么打啊?”已经率潭州五千援军进入襄州的潭州节度使世子马循,站在杜崇韬身侧撇着嘴说道。

此战,西翼除了邓襄杜崇韬所部一万五千守军外,除了龙雀军征调七千增援兵马外,朝廷初步还下旨从江州以西的沿江十二州分别抽调一到三千不等的兵马,往襄州集结;而且战事所需要的粮草等物资,当前也主要从沿江十二州调拨。

不仅马循所率的潭州兵马,江州行营军使钟彦虎等州将,也都陆续率部抵达襄州,听从杜崇韬的节制,抵挡梁军。

要是西翼的战事进一步加剧,金陵对江州以西地区进行军事动员的规模还将更大、更深入。

“我们过河去见殿下!”杜崇韬面无表情的说道。

别人看不明白杜崇韬到底是怎么的心态,才决定率诸将渡汉水去见三皇子,当然了,就算杜崇韬是西翼主帅,主动渡江去见副帅,传出去也只能表明他对天佑帝、对皇室权威的敬畏;这并不能算是破坏规矩的事情。

当然了,最大的问题还是杜崇韬此举,叫其他增援兵马以及襄州当地军民及官吏看到会怎么想?

会误以为杜崇韬会在乳臭未干的三皇子面前低头,将西翼战事的主导权拱手相让?

而对岸那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又会怎么看待杜崇韬的此举?

第八章 杀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二十二章 差点坏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鸭第一百四十七章 荆子口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三十八章 恃怨横行第二百八十章 医护营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楚臣》发布想说的话第四百章 计划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一十七章 驱逐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一十七章 传议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七百七十一章 听闻第七百一十七章 驱逐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四百九十四章 变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会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十四章 下注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
第八章 杀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二十二章 差点坏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鸭第一百四十七章 荆子口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四百六十九章 刺客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三十八章 恃怨横行第二百八十章 医护营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楚臣》发布想说的话第四百章 计划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一十七章 驱逐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一十七章 传议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七百七十一章 听闻第七百一十七章 驱逐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四百九十四章 变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会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访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十四章 下注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