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

大婚之事,信昌侯夫人会进宫跟世妃王夫人商议,一切规矩由宫里,由内侍省定,韩谦与李知诰、李冲陪杨元溥聊些不咸不淡的话后,也就告辞离开。

“你这段时间,真是很用心的在教导殿下啊。”离开潇湘阁,走夹道往前院而去,李冲忍不住阴阳怪气的抱怨道。

韩谦见李知诰神色沉郁,猜不透他心中所想,沉吟片刻,说道:“我是跟殿下说过一百人忠于信昌侯府而信昌侯府忠于殿下,与一百人直接忠于殿下是有区别之类的话,但你们不要忘了,陛下不容人欺!”

见韩谦竟然光明正大的承认他有在三皇子跟前挑拔离间,李冲嘴角禁不住就要抽搐。

李知诰却拉了李冲一下,让他不要跟韩谦置气,说道:“韩谦说得有道理,陛下创立大楚,宏图大志,近年来又意在防范将臣专权,真要是看到龙雀军成军之时,上上下下都是我信昌侯府的人,到时候要么会强行裁撤一部分军将出去,要么在考虑三皇子时便会有更多的犹豫。”

韩谦心里一笑,心想他们还是低估天佑帝了,换作他是天佑帝,就算没有察觉到晚红楼的阴谋,真正下决心要扶持三皇子杨元溥继位,在龙雀军真正形成战斗力之后,怎么也要先想办法将李普父子三人都杀了,让沈漾掌军。

不过李知诰能已经有这层认识,就显然不是李冲能及的,也难怪他虽是养子,却能在信昌侯府有着比李冲大得多的决定权。

听李知诰这么说,李冲也没有办法跟韩谦置气。

“虞侯真是明白人,往后有什么事找虞侯商议,就不怕会误事了。”韩谦说道。

李冲转头看向别处。

“我真心希望你能执掌秘曹,而秘曹会设于暗处,不会对外公开,你不用怕在韩大人面前交待不过去。”李知诰盯着韩谦说道。

“我可指挥不动晚红楼及信昌侯府的人手。”韩谦也将话挑往明处说。

“韩府的家兵子弟,这段时间不时潜往州县历练,韩大人需要用我们这边的人手才能组建秘曹吗?”李知诰将这事点破,也表明他们对韩谦私下的小动作不是没有察觉。

家兵子弟接受六七个月的初步培养后,近一个月,韩谦则安排他们分散到附近的州县,打探、搜集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以及物产市价等信息。

一方面家兵子弟需要实际的历练才有可真正快速成长起来,他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让他们在宅子里先学习三五年然后再放出去。

即便他父亲不犯倔脾气,此时已经是天佑十三年了,天佑帝顶天还有四年好活,到时候三皇子杨元溥与太子、信王那边不见血也要见血了,江淮随时有可能一片糜烂。

不管怎么样,他想要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对家兵子弟的培养,就不可能按部就班的来。

而韩谦个人精力有限,他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走遍江淮州县,他想要对楚国形势有更精准的掌控,也必需依赖家兵子弟替他收集信息情报。

而搜集物产市价的信息,韩谦主要还是想比对金陵的物产市价,从中寻找商机。

当世完全没有一点专利意识,看到烧制石灰牟利甚巨,张潜、郭亮这两个孙子年后也在桃坞集建灶烧石,也不知道是不是李冲、柴建这边看到他这段时间有意交好张潜、郭亮二人,在背后唆使他们这么干的。

烧制石灰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一旦多家参与进来,所能牟利就日渐稀薄,山庄里虽然没有添加什么人,但添置马匹、兵甲以及雇佣匠工打造一些特殊的装备,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撒钱,韩谦也只能另想他策筹钱。

只是没想到晚红楼及信昌侯府盯住他,比他所想象的还要紧一些。

韩谦炯炯有神的眼眸盯住李知诰,他对李知诰是要高看一头,但李知诰又怎么有自信说服信昌侯李普,说服黑纱妇人,由他来执掌一司?

晚红楼这些年都潜伏在暗处,应该知道掌握一支秘密力量的重要性,什么时候,或者说发生什么事情,他们突然就变得这么信任他了?

韩谦沉吟片晌,决定将有些话跟李知诰说透为好:“虞侯希望我多任事,我不敢推脱,但虞侯也要明白,侯府不将掌握的力量都摊出来,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不要说陛下跟世妃了,殿下聪颖、心志也非常人能及。李侯及夫人那里,真要想能成事,应要让陛下那边确信殿下有能力掌控龙雀军,后续才会一步步倾斜更多的资源过来。要不然,殿下这边永远是一枚不受重视的棋子。”

“……”李知诰沉吟片晌,跟李冲说道,“我与韩谦先去晚红楼,你回府跟父亲说一声,这事我们应该尽快给殿下以答复。”

李冲百般不情愿,也觉得三皇子被韩谦调教得有些超乎他们的控制,但这事最终如何处置,还是要听他父亲及夫人拿主意。

韩谦心想以李普的见识,只要将话说透了,还是能分得清轻重,出侯府后,便与李知诰分作两道往晚红楼驰去。

与姚惜水、苏红玉见面后,在姚惜水院子里没有待多久,信昌侯李普以及次女婿柴建便随李冲直接赶过来。

黑纱妇人却没有出现,这时候是事情耽搁了,或者说其人这段时间并不在金陵城里,姚惜水她们似乎也不想跟韩谦解释。

听李知诰详细说了之前跟韩谦商议的事情,信昌侯李普点点头说道:

“或可建议殿下秘曹分设左右参军,到时候晚红楼会将两百户流民编入屯营军府接受管治。”

信昌侯李普这么说,便是要将他们暗中掌握的两百名精锐力量摊放到明处来,而且作为兵户编入屯营军府,其家小留在军府实际就附带有“人质”的性质。

韩谦不觉得这会是晚红楼及信昌侯暗中掌握的最后所有力量,但估算晚红楼及信昌侯所掌握的产业规模,猜测他们手里即便还掌握秘密力量,也应该有限了。

“孩儿建议韩大人出任左参军,但右参军用谁合适?”李知诰问道,他还是主张其中一职用韩谦,但另一人选谁,他没有考虑好。

“柴建来吧;然后荐高承源补都虞侯之缺!”李普没有否决韩谦出任秘曹左司参军,但他知道除非他们派出嫡系亲信,不然没有人能真正掌握这支秘密力量。

而且他也不想在这事上敷衍三皇子杨元溥。

韩谦提醒是有道理的,他们可以欺杨元溥年少、可以欺世妃深居宫禁,但想要欺天佑帝,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而他们能有今日的局面,事实上也是建立在天佑帝觉得三皇子能有所为的基础上,这还是韩谦献计三皇子杨元溥所打开的。

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加强这个基础,而不是破坏之。

高承源原本是天佑帝身边的侍卫,行刺事件之后,受天佑帝指派到三皇子杨元溥担任侍卫营副指挥。

推荐高承源接替柴建担任都虞侯,一方面表明信昌侯府没有专擅龙雀军兵权的野心,一方面通过高承源将龙雀军的成就传递给天佑帝知道三皇子确有所为。

高承源未必会得罪安宁宫那边,但在天佑帝驾崩之前,是不会背叛天佑帝的。

关于这点,信昌侯李普对天佑帝还是有信心的。

想到这里,信昌侯李普又跟韩谦说道:“秘曹左右两司分立,左司要从屯营兵户里选用什么人手,你不用担心柴建、冲儿会干涉你!”

龙雀军的根基在屯营军府,除了正而八经有官身的职缺以及延请的客卿、谋士,所属曹司绝大多数的低级武官、兵卒,都要从屯营军府选人;要想从其他地方选人,其人及家小也要并入屯营军府。

当然,韩谦的私扈家兵是可以豁免在外的。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为了表示忠心,部将的私扈家兵也会尽可能安排在紧挨着屯营军府的地方集中居住。

目前秋湖山别院就位于桃坞集之内,韩家家兵的家小实际都位于屯营军府的控制之下,李普都不担心韩谦推荐麾下的家兵担任军职。

彼此融合,最终永远是大的一方吞噬小的。

韩谦见信昌侯李普丝毫不反对李知诰对他的推荐,还给他这么大的处置权,越发断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说道:“我可以执掌一司,将来也必然不会让你们失望,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信昌侯李普眯起眼睛盯着韩谦问道。

“我父亲要能出仕地方,我才敢尽力为殿下办事。”韩谦说道。

没有这边如此放松,韩谦还狮子大开口提这样的条件,甚至还强调尽力为“三皇子”办事,姚惜水微微眯起漂亮的眼眸,心想这厮倒是不怕跟这边生分了啊。

“这事我也只能尽力谋之……”信昌侯李普说道。

“全赖侯爷。”韩谦见信昌侯李普没有直接反对,便知这事有些希望,拱手谢道。

事实上,韩谦年后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做他父亲的工作,希望他父亲能有机会出仕地方,他往后才不会再担惊受怕……

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晋帝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一百五十一章 沧浪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荐为吏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六百四十五章 淮东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二百七十八章 两年之期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六百五十章 新军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五十章 互为一体第一百六十九章 弹举善恶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敌国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一百五十章 条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将门子弟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一百四十三章 筹贷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见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缓追(二)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澜不惊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三章 夜间定计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章 计划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十七章 皇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七百八十三章 旧事(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谈(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
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晋帝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一百五十一章 沧浪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荐为吏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六百四十五章 淮东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二百七十八章 两年之期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六百五十章 新军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五十章 互为一体第一百六十九章 弹举善恶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敌国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一百五十章 条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将门子弟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一百四十三章 筹贷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见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缓追(二)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澜不惊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三章 夜间定计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章 计划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十七章 皇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七百八十三章 旧事(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谈(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