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荐为吏

PS:欢迎加入楚臣书迷群!QQ群号:808859328

杨元溥现在差不多隔天就出城到屯营军府来,除了听长史沈漾传授课业,同时也亲自参与将卒操训乃至兵户屯田耕种等事务中。

除了韩谦之外,大概也就是杨元溥最有紧迫感的,他甚至可以说无时无刻不想着能早一刻摆脱安宁宫的阴影威胁。

韩谦离开金陵数月,染疫重症患者又陆续病死四百余人,但屯营军府这边的丁口却没有再缩减。

一方面是绝大多数的饥民都安顿下来,有新的婴儿生养下来,另一方面是在信昌侯李普推动下,兵部核减屯营军府兵户数后,又将金陵城附近上万流民编入屯营军府,使得龙雀军的实编兵户数恢复到一万两千五百户。

在信昌侯李普他们看来,龙雀军既然能编一万两千余将卒,兵户数自然要实编,实力才不会被削弱,但问题在于增人不增地,额外拨给的军资也不增加,屯营军府的财政状况实在是岌岌可危。

目前屯营军府实编丁口四万四千人稍多一些,沈漾也是极有才干的能吏,知农学营造等术,才会被本身也极重视实务的天佑帝强迫着给三皇子当侍讲,他本身也极同情流民的遭遇,过去一年也是极尽所能经营屯营军府,但在桃坞集也只开垦出十万亩旱田。

韩谦回来时,今年最后一茬收成刚刚入库,地里刚刚种上冬小麦,但核算下来屯营军府一年的耕种收成,折算下来合十二万石粳米。

这在当世已经是相当高的产量了,相当于每亩旱田年产两石粟,折合一石二斗粳米,可以说沈漾在农学上有极高的造诣,在当世已经算是大才能臣了;但差不多仅相当于江淮地区人均年产粮的一半。

而同时因为所有开垦出来的耕地都用来种植谷物,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田地用来种植棉麻等同样是生活所必需的物品,所以说绝大多数的兵户及眷属,到这时候都还是衣衫褴褛,短时间内压根就不要奢望能换一件新衣。

此时已是九月中旬,杨元溥、李普、沈漾他们又必需要考虑御寒衣物,不然这个冬天还是很难熬过去。

沈漾这时候正组织着人手收割赤山湖沿岸湖滩的芦花,又或者是将稻草麦秆锤打起绒,填充到破烂的衣服夹层里,希望能勉强渡过寒冬。

沈漾去年时,也只是两鬃染霜,今年头发就差不多已经是花白一片。

信昌侯李普以及柴建、李冲等人,这次之所以没有过多的指责韩谦擅作主张跟潭州暗中交易,实际上也是韩谦运回来的这批物资,能暂时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五千石粮食可以存下来应付春荒,一千匹土布,填以芦花能制三四千套寒衣,这样至少能勉强保证龙雀军的上万将卒能熬过寒冬了。

看着有不少十多岁面黄肌瘦的男女,都光着屁股在田地劳作,韩谦心里都忍不住要长叹一声,跟今日也陪同到屯营军府来的信昌侯李普说道:

“不应该再接收那么多的流民啊!”

面对韩谦的公然质疑,信昌侯李普心里自然有些不悦,也暗感此子或许就是要以此,一步步的割裂跟信昌侯府及晚红楼的牵扯,最终在三皇子麾下自成一系,不过,韩谦当着三皇子的面都这么说了,李普却是要给以解释,说道:

“北线吃紧,我们不收纳这些流民,金陵及附近州县的流民,这次也都会编入诸军迁往北线。”

李普也不是不知道屯营军府的钱粮吃紧,但他怕错过这茬,再想将龙雀军实编到一万两千余卒将没有机会。

“兵贵精不贵多,一下子又收编这么多丁口进来,要是不能解决饥寒之事,并不利于人心归附,”韩谦此时在信昌侯李普面前说话,也不会绕着弯子,沉吟片晌道,“看此情形,今年入冬之前,殿下与龙雀军一定要争取能够参战。”

除了三皇子个人要建立的声望,新编训的将卒需要从战场中进行锤炼,才能成为老卒、悍卒之外,从当前如此紧迫的军府财政考虑,也更需要参战。

龙雀军只要从金陵开拔,哪怕是仅仅征调三五千将卒增援北线,从金陵开拔之前,三五千将卒的补给都将由枢密府供给,实际也能为屯营军府每月节省三五千石粮食的消耗。

而更为重要的,龙雀军出金陵城后,沿路北上,沿线乃至驻扎地的官府不可能不给孝敬;要不然的话,他们稍稍放松军纪约束,就足够地方消受的。

倘若能立下军功,后续的赏赐也能叫屯营军府下一年的日子能过得相对滋润、宽松。

信昌侯李普他们原本觉得今年冬季有可能爆发于寿州、光州一线的战事,会跟他们无关,但没有想到韩谦回来才两天,他们自己也都跟着动摇起来。

…………

…………

杨钦、冯宣等将物货卸入军府的大仓之后,韩谦就让他们将船舶停靠在军府土城前的码头上,交由工曹的匠工帮着修缮,而艄工水手以及船队、船帮的护卫,则由林海峥带着住进秋湖山别院,还应该趁着歇工的间隙进行整编。

他们出叙州,张帆顺流而下,速度极快,沿岸江匪水寇都没有来得及反应,因而一路上都没有遇险。

待装满货逆流而上回叙州时,一路还能不能如此平静,那就难说了。

即便韩谦打定主意有朝一日要收拾四姓,但此时也希望四姓的子弟能在抵御江匪水寇侵袭时能贡献其力。

韩谦更是暗中叮嘱冯宣,一定要严格训练他手下的六十名人手,真正遇到江匪水寇时,就需要他与杨钦通力配合抵挡;他还会暗中补给冯宣一部分兵甲。

在军府公所,韩谦直接找来冯璋等人,当着三皇子杨元溥及信昌侯李普等人的面,说及以货易货等事,冯璋等人也不拒绝。

一方面他们是要运金陵盛产而叙州紧缺的物资回去,另一方面屯营军府再窘迫,但好歹也是上万精锐,临江侯府的气派也见过,他们不觉得三皇子及信昌侯这些人物,会昧下他们这点小钱。

四百万钱,以黄金折算,仅三百余两而已;然而在这些事谈妥之后,韩谦才能稍稍松上一口气。

入夜前,信昌侯李普以及柴建、李冲等人率领侍卫营,还是要护送杨元溥回城,没有特别的允许,皇子是不得在城外宿夜的;沈漾则留韩谦、李知诰、郭亮、周元、张潜等在军府公所饮宴谈事。

所谓的饮宴,也是相当的简陋,用浆果酿造的酒入口酸涩,一碟腊肉、几碟果蔬,这也是沈漾身为长史能拿出来宴客的良物。

看沈漾满头花白,韩谦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沈漾是绝不愿牵涉到争嫡之事中来的,但屯营军府筹建以来,他所耗的心血又最多。

“数月未见,先生真是辛苦多了。”韩谦小口抿着酸果酒,跟沈漾说道。

“韩府出能吏啊,这段日子范大黑帮我做了不少事,倘若不是要先问你一声,我倒已经举荐他进军府担任从事了。”沈漾说道。

一年多前范大黑还是一个有些木讷的武夫,这些天来硬是被韩谦赶鸭子上架,甚至在韩谦离开金陵期间,他兼领察子坊及匠坊的事务,多少有些心力憔悴,但自诩也是勉强应付下来,他自己都觉得是个奇迹。

而林海峥仅仅是兼领兵房,兼之兵房大部分斥候都被韩谦调出金陵,肩上的担子要轻松得多。

韩谦颇为意外的回头看了跪坐在他身后伺候的范大黑一眼。

范大黑此时是他的家兵部曲,即便地位要比等同畜产的奴婢要高,但也不是自由身,能得沈漾这等人物举荐为吏,实际是脱离家兵身份、地位得以晋升的难得机会。

而以大楚律制,也唯有沈漾这样的中高级将臣,才有资格举荐他人为吏,每三年还只能举荐一到两人;要不然的话,他大伯韩道铭家的两个庶子也不可能到今天都没能踏入仕途。

只是他都没有求上门去,沈漾为何主动将这事揽过去?

见韩谦看过来,范大黑恭顺的低下头,生怕韩谦误会他私下有求过沈漾什么。

韩谦转回头,笑着跟沈漾说道:

“范大黑能得先生赏识,他真是吃到八辈子狗屎运了。”

李知诰、郭亮、张潜、周元他们,都拱手跟范大黑贺喜。

喝过酒,沈漾、李知诰还想着继续谈军府事务,韩谦却是笑着说道:“我才回金陵,劳累得很,也不要指望一天之内,就将数月积累下来的事务都一一理顺掉,今天已是不早,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谈吧。”

说罢,韩谦就起身告辞离开。

一路沉默不语,回到秋湖山别院,韩谦让赵庭儿给打来一盆热水,浸泡他跑一天都有些肿胀的双脚。

林海峥过来汇报事情,韩谦挥了挥手,说道:“没什么要命的事情,都留到明天再说吧。”

范大黑欲言又止。

韩谦看了他一眼,轻吐一口气,说道:“秘曹左司还无法见光,除了我兼任侍卫营副指挥外,暂时还是不能给你们正式的身份。不过,这次龙雀军真要能出征,即便不直接参战,军功还是会有的,到时候我帮你们从三皇子那里分得一些军功过来,给你们一个低级勋官的身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你为什么这么急切,想着沈漾先生亲自举荐?”

“……”看到韩谦脸色有些不对,范大黑“扑通”跪在地上,木讷不知道怎么替自己解释。

“大黑看上张潜大人的女儿,好像已经年满十八岁,拖不得要嫁人了,或许是张潜大人出面求过沈大人吧?”林海峥知道一些情况,站在旁边倒是颇为羡慕的解释说道。

张潜再是小吏,也不可能同意女儿嫁给韩家的家兵,毕竟他女儿真要嫁过来,在法理上就等同于韩家的奴婢了——所以范大黑想要迎娶张潜的女儿,必须先要解除韩家家兵的身份。

“哦,原来是这样,这是好事,”韩谦看他们二人的样子,有些心力憔悴的挥了挥手,说道,“我会盯着沈漾先生赶紧把这事落实下来,免得误了下聘之事——你们都先退下去吧。”

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八章 杀人第三百二十章 韩师赐教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见(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三十三章 论赌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计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窥心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二百八十章 医护营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五十五章 鸡鸣寨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七百四十八章 战役(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二百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二百七十八章 两年之期第七百六十九章 顾芝龙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谋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十七章 皇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七百五十六章 关中(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探第十二章 晚红楼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会合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寄望援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十四章 下注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九十六章 试探第五百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九十章 破寨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六百八十六章 对峙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一百三十一章 质询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
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八章 杀人第三百二十章 韩师赐教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见(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三十三章 论赌第一百四十四章 无计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窥心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二百八十章 医护营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五十五章 鸡鸣寨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七百四十八章 战役(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七百三十七章 夺寨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二百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二百七十八章 两年之期第七百六十九章 顾芝龙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谋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十七章 皇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七百五十六章 关中(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探第十二章 晚红楼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会合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谈第二百七十七章 削藩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家人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寄望援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十四章 下注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九十六章 试探第五百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九十章 破寨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军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六百八十六章 对峙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一百三十一章 质询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三十三章 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