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范相公

“吕大防竟然推举我为尚书右丞!”

范府中,范纯礼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呆在那里,怎么也不敢接受这个消息。

因为范正这个逆子,他几乎已经不容于旧党,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吕大防竟然推举自己为尚书右丞!那可是三大宰相之一的位置。

“老爷要入朝为相了!”

马氏一脸狂喜道,激动的走来走去。

任何一个女人都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登朝拜相!马氏自然也不例外,如今这个机会终于到来了。

然而范正却没有半点欣喜,而是冷哼一声道:“母亲真的以为吕大防真的是好心推荐于父亲,他是见到已经压不住我,这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罢了!就算没有吕大防的推举,以父亲的政绩,入朝为相乃是板上钉钉之事!”范正冷哼道。

以范纯礼在亳州和开封府的政绩,天下哪一个地方官能够相提并论,日后入朝为相,乃是板上钉钉之事!这本是范正为父亲铺好的道路,如今却被吕大防的推荐弄得措不及防。

马氏白了范正一眼道:“老爷入朝为相乃是好事,毕竟你这个皮猴子屡屡闯祸,老爷正好可以管教于你,省得你四处惹事!”

对于范正,马氏可是恨得牙痒痒,范正爱出邪方,每每都闹出不小的动静,如今有了范纯礼当朝为相,正好还可以为范正撑腰。

一旁的李清照抱着已经显怀的肚子,不由捂嘴窃笑,显然很是认同婆婆的话。

范正不由脸色一黑,冷哼一声道:“父亲别以为此刻入朝为相是好事,据孩儿掌控皇家银行得到的消息,朝廷的赤字危机颇为严重!”

“赤字危机!”范纯礼顿时脸色一变。

他如果担任尚书右丞,那这个差事恐怕就要落到了他的头上。

“什么是赤字危机?”李清照大为不解道。

范正解释道:“户部每年都要支出一批钱财,同时也会收入一批钱财,如果户部年度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通常会用朱笔勾勒,所以叫赤字,通常这个数字并不会太大,来年赋税补上就是了,然而如今大宋连年作战,国内变法不断,赤字的数额越来越大,如果任由下去,必将危及社稷。”

“竟有此事?”马氏不由惊呼道,担忧的看着丈夫,她原本以为范纯礼登朝拜相乃是好事,若是赤字危机一直扩大,恐怕范纯礼也落不到好!

范纯礼也是不由眉头一皱道:“这些年朝中的开支实在是太大了,也是时候削减开支,维持民生了。”

范正摇头道:“如今大宋对外连连大捷,官家和百官士气正盛,根本不可能停下来,否则只会让大宋再回到当年任人宰割的地步。”

如今大宋威压辽夏,扬名四海,势头一片大好,恐怕无人愿意再回到之前任人欺负的形势之中。

范纯礼不由一叹,他知道范正所言非虚,如今大宋连连大捷,别说是新党,就是旧党上下也大为改观,毕竟谁不想完成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丰功伟业。

“再则,官家任命父亲为尚书右丞,是借助父亲的治理地方的履历,让朝中赋税大增,减少赤字,而不是让父亲阻挠大宋一统天下的步伐!”范正一针见血道。

范纯礼顿时陷入了沉默,为今之计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传官家旨意,擢开封知府范纯礼为尚书右丞,………………。”

垂拱殿内,百官云集,赵煦高坐龙椅,近侍杨戬高声宣读范纯礼的任命!

“尚书右丞!”

百官顿时投来羡慕又幸灾乐祸的目光。

尚书右丞乃是宰相之一,乃是诸多官员一生都到达不了的成就,然而这个尚书右丞却并非那么好当的,如今朝中的赤字危机,人尽皆知,若是范纯礼不能解决朝中的危机,很有可能会因此背锅。

范纯礼脸色犹豫一下,最终点了点头道:“微臣接旨!”

“希望范爱卿莫要辜负朕的信任,为朝廷效劳。”赵煦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臣定然竭尽全力!”范纯礼郑重承诺道。

“恭喜范相公!”

百官脸色复杂道,自从范纯仁下台之后,范家又有一人位列宰执,更别说范纯礼之子范正更是未来的宰执人选。

再加上几十年前的范仲淹,范家一门四宰相,定然会成为一桩美谈。

“还请诸位同僚相助!”范纯礼回礼道。

拜相仪式结束之后,范纯礼回到了政事堂,坐到了尚书右丞的位置之上。

“来人!”范纯礼大喝道。

“相公大人有何吩咐!”很快,一个官员推门而入,恭敬道。

“立即将朝廷赤字的情况和最近几年的开支全部都送来!”当下,范纯礼吩咐道。

“是!相公大人!”

下官纷纷领命,很快,朝中的开支账簿很快就放到了范纯礼的案牍前。

“官员退休开支!军费开支!官员俸禄!偿还国债!全城义务教育!赈灾!常平仓!………………”

看着一个个巨大的额度的开支,范纯礼顿时觉得如一座座大山压了过来,如此巨大的开支在之前的简直是不敢想象,而如今却稀疏平常。

除了朝廷一个个巨额的开支之外,也并非没有好消息。

如今大宋已经废除了岁币,每年可以节省五十万贯的岁币,再加上实行摊役入亩,天下田地赋税直接增加三成以上,再加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收入,皇家银行的上交的利润,大宋每年的赋税相比于元祐年间大幅度增长,然而却依旧填不满连续对外征战的大窟窿。大宋对外连战连胜,形势一片大好,而代价则是大宋的花钱如流水,巨大的赤字让人触目惊心。

“不可再继续下去,否则大宋还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己定然会陷入崩溃。”

政事堂内,范纯礼一脸凝重道,大宋繁盛的背后,付出的代价也不好,如果不能解决好隐患,日后必将酿成大祸。

章惇却反对道:“大宋虽然有赤字,但是并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而且大宋必须一直保持武力,否则哪怕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放在大宋面前,大宋也抓不住!”

百年来,大宋一直处于辽国的压制之下,如今大宋变法,国力强盛,虽然赤字惊人,但是同样战果喜人,大宋不可能放弃这大好机会。

“相比于一统天下,让维持大宋的传承更重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要大宋存在,总有一天会找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范纯礼郑重道。

章惇却摇头道:“如今我大宋并没有陷入山穷水尽之路,只要继续向皇家银行发行国债,就足以继续为此朝堂运转,只要灭掉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那时大宋的所有问题都将不药而愈,范太丞如今掌控皇家银行,范兄出面想必可以轻松解决朝廷的赤字!”

很显然,章惇将主意打到了皇家银行,范纯礼乃是范正的父亲,范纯礼出面想必范正不会拒绝。

苏颂无奈一叹,朝堂上下,之所以胆敢如此大规模的赤字,就是因为有皇家银行在托底。相比于皇家银行内的两万万贯存款,足以应对赤字危机。

范纯礼冷声道:“依靠国债只能是饮鸩止渴,第一次朝廷发行五百万贯国债,第二次发行了一千万贯国债,同时还发行了教育国债,如此巨大的国债加利息都需要朝廷来还,那今年呢,朝廷需要发行多少国债,一千五百万贯恐怕也不止,那明年呢?后年呢?五年呢?十年呢?就算十年后能够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巨大的债务恐怕也会拖垮大宋!”

国债只能救急,合理的利用国债自然可以收到奇效,最近一段时间,大宋连克辽夏就是最佳证明,如果将希望全部放在国债上,那只会被庞大的债务压垮。

政事堂内!

三大宰相纷纷沉默,一千万贯大宋朝堂能够还得上,再借一千五百万贯大宋朝廷也能还的上,若是日后两千万贯,三千万贯?甚至是五千万贯呢?单单其巨额的利息都让人喘不过来气。

苏颂眉头一皱,范纯礼的计划自然想要让大宋武力收缩,减少财政开支,以稳定大宋赤字。

而章惇则计划继续奉行开边政策,趁机继续压制辽夏,两方自然各有各的道理,谁能胜出就能决定日后大宋朝廷的政策。

“二位大人莫要再做争论,官家让我等在此,恐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既要保持对辽夏的武力优势,又要减少朝廷赤字!而不是让二位争个上下!”苏颂朗声道。

范纯礼和章惇顿时一寂,他们都想争论是非,却忽略了官家的意思。

苏颂朗声道:“经过变法图强,大宋的赋税已经将近万万贯,一千五百万贯的国债,大宋还是能够承受的起,甚至再多一些也无妨!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赤字。”

章惇微微点头,这也是他们大肆开边的底气。

范纯礼摇头道:“五年内,大宋的国债最高维持在两千万贯,否则单单庞大的利息就足以拖垮大宋财赋!更无力解决朝廷赤字!”

“两千万贯!”章惇眉头一皱,按照计划明年国债就能达到两千万贯,那岂不是日后四年大宋朝堂都不能再增加国债了。

苏颂稍微计算,两千万国债每年都会都将近一百万贯的利息,这已经比当初的岁币还要多一倍了,虽然是给国内的百姓,但是已经是大宋的极限了。

“可!”苏颂一锤定音道。

章惇无奈点头,两千万贯的国债虽然和他预想的相差很大,但是好在大迂回战略已经向南,短时间内不会和辽夏大战,只要精打细算,也足够向西南开边。

“除了军费开支之外,想要解决朝廷赤字,那就必须开源节流,如今建设兵团大获成功,可以在厢兵中推行,裁汰老弱,最多保留十万精锐厢兵。”范纯礼将自己的计划道来。

苏颂微微点头,厢兵的确是最容易解决的难题,有了医家的蛔蒿工厂,又有了南方的甘蔗工厂,再加上青塘建设农场,都是成熟的安置厢兵的方案。

如此依葫芦画瓢,足以解决不少厢兵的问题,保留十万厢兵也算是为禁军作为补充兵员。

“一下子裁撤的太多了吧!”

章惇嘴角一抽,范纯礼轻飘飘的一句话,足足裁撤了二十多万的厢兵,厢兵虽然战力不足,但是却能够护送粮草之类的,不过好在还有十万厢兵备用。

范纯礼摇头道:“即便如此,依旧不能减轻多少朝廷赤字,单单这些组建这些农场,同样也需要拨付一批钱财,非数年之功不能奏效!”

范纯礼也明白,短时间内想要解决朝廷赤字根本不可能,他最好的打算就是要在任期内,将朝廷的赤字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苏颂却摇头道:“范大人非但要尽快控制朝廷赤字,还要为朝廷积攒一笔钱财,以便日后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备用!”

苏颂明白,此刻朝廷的重心南移,正是解决国内矛盾的最佳时机,倘若日后解决不了,日后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大宋需要的钱财将会更多。

“这怎么可能?”范纯礼闻言大惊!

苏颂顿时沉默,这的确是难以完成的重任,否则朝廷也不会一直同意调任范纯礼当宰相。

章惇朗声道:“范大人过谦了!范兄在亳州和开封府的政绩可谓是耀眼至极,又岂能妄自菲薄。”

“那是…………。”范纯礼苦笑一声,想要解释,却忽然顿悟。

满朝百官和官家难道不知他的政绩乃是听从了范正的邪方,甚至开封城至今还流传着范衙内的传说。

恐怕这一次,他当宰相还是要借他之手,还推行范正的邪方,毕竟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全心全意的推行范正的邪方。

“这个逆子!”

范纯礼顿时感觉到深深的无力,这一次,范正的称号,恐怕要从范衙内变成小相公了。

第93章 相思疾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第230章 邪术:符水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376章 热射病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353章 以官家为邪方第237章 验证鹅颈瓶实验!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147章 方田均税法第349章 甲骨文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110章 东坡肉第22章 太学惨案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7章 清照醉酒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38章 医灯长明第125章 岁币耻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376章 热射病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317章 偏方:陈芥菜卤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330章 西夏铁鹞子战败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206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501章 邪方:秦桧祸害金国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161章 震天雷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468.第468章 方腊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顺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322章 变法青苗法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504章 灭金,超级大一统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55章 少年帝王赵煦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310章 蝴蝶效应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188章 医家作保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193章 铁浮屠和拐子马479.第479章 战争再起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91章 上架感言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60章 起死回生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291章 《铡美案》第226章 大婚誓言488.第488章 抬棺出征第421章 攻打龙首关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
第93章 相思疾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第230章 邪术:符水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376章 热射病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353章 以官家为邪方第237章 验证鹅颈瓶实验!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147章 方田均税法第349章 甲骨文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110章 东坡肉第22章 太学惨案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7章 清照醉酒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38章 医灯长明第125章 岁币耻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376章 热射病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317章 偏方:陈芥菜卤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330章 西夏铁鹞子战败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206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501章 邪方:秦桧祸害金国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161章 震天雷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468.第468章 方腊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顺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322章 变法青苗法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504章 灭金,超级大一统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55章 少年帝王赵煦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310章 蝴蝶效应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188章 医家作保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193章 铁浮屠和拐子马479.第479章 战争再起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91章 上架感言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60章 起死回生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291章 《铡美案》第226章 大婚誓言488.第488章 抬棺出征第421章 攻打龙首关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