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第488章 抬棺出征

灵州城内!

范正看着满城慌乱的灵州百姓,冷声下令道:“不得滥杀无辜,尽快控制灵州城,筹集足够的粮草!”

当年大宋五路伐夏之所以会会师灵州城下,其中最重要的粮草不济,想要夺取灵州城以战养战。

但是结果却因为将帅不和,又被西夏掘开黄河水渠水攻,如果当初将帅一心,直接攻破了灵州城,那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哪怕是西夏水攻,也奈何不了宋军!

而如今宋军攻破了灵州城,总算报了当年之仇,并解决了粮草问题!

“启禀范帅,灵州城已经控制,只是夏军见到城破之时,下令焚烧粮草,我军只抢回了小半粮草!”宋江前来禀报道。

“小半粮草?”范正眉头一皱。

宋军足足有十万人马,小半粮草根本无法保证宋军粮草充足!

范正想了想,立即下令道:“传令下去,各部在灵州一带就地征粮!”

“范帅三思呀!出征前,朝廷有令要优待西夏百姓,日后灭西夏之后,方可安抚人心,若是大军就地征粮,恐怕会让西夏百姓离心呀!”种师道连忙劝说道。

宋江却反驳道:“此言差矣,当初元丰五路伐夏,大宋就是善待西夏百姓,以至于大军畏手畏脚,最后功亏一篑,今日我大军已经攻克了灵州,距离灭西夏只有一步之遥,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宋江所带领的乃是好汉营,而梁山群盗大多以劫掠为生,对于劫掠灵州百姓获得粮草并没有任何负罪感。

而种师道则不同,他知道此刻大宋刚刚攻下灵州,地位本就不稳,若是征讨西夏粮草,恐怕会出乱子。

其他将领也议论纷纷,有的反对征粮,有的同意征粮。

范正大手一挥道:“此事无需争议,征粮是必须要征,大军的粮草必须要得到保证!”

“范帅英明!”宋江恭维道,心中不禁冷哼,大宋这些将领就是有些太看中虚名了,若是大宋此战因为缺粮战败,就是名声再好有什么用!

种师道还想再劝,范正话语一转道:“当然西夏民心还需要安抚!既然如此,征粮的时候,各部给征粮的百姓打上欠条,许诺日后年息一分归还,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宋军粮草充足,又能安抚西夏人心!”

“啊!打欠条!”

所有将领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范正,谁也没有想到范正竟然想出了如此邪方?

“不错,宋军想要稳定军心,充足的粮草必不可少,然而强征粮草却会让大宋失去西夏民心,不利于日后统治,既然如此,我等打上欠条,并许诺利息,岂不是一举两得。”范正解释道。

“此法大善!”宋江种朴等人拍案叫绝道。

宋军有了充足的粮草,日后灭掉西夏之后,再还给他们即可,再说也有一分利的利息,足以平定西夏百姓的怨气。

“若是我军战败…………。”种师道迟疑道。

顿时所有将领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种师道,大宋已经战败了,退回来大宋境内,谁还管西夏的民心。

种师道也反应过来,连忙拱手道:“范帅英明!”

他第一次见识范正的邪方,不禁大为惊奇,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欠条既能为宋军筹集足够的粮草,又能平息西夏百姓的怨气。

想到这里,种师道不由感叹,要是当初元丰五路伐夏宋军能够有如此邪方,此战结局或许会重新改写。

范正继续道:“西夏境内党项和汉人杂居,尔等征粮之时要有所侧重,应对汉人多有宽容,毕竟日后想要安稳统治西夏之地,根本离不开本地的汉人!”

“我等明白!”

一众将领纷纷点头,立即迫不及待的前去征粮!

“欠条!”

一个个灵州百姓,看着自己手中的欠条欲哭无泪,他们不知道宋军是文明之师还是土匪。

如同土匪一般向他们强行借粮,事后竟然还打上了欠条。如此一来,他们不知道该是希望宋军胜还是宋军败!

毕竟站在西夏百姓的立场上,宋军是侵略者,自然希望西夏打败宋军,然而宋军强行借走了他们大量的粮食,若是宋军胜了,还有还的希望,若是宋军败了,他们手中的欠条恐怕要打水漂了。

但凡能够被宋军强行借粮的都是当地的富户、领军人物,当地乱不乱,这些富户说了算,如今宋军都欠了这些富户的粮草,竟然让大宋的后方出奇的稳定,就连范正也没有想到有如此效果!

在欠条邪方的帮助下,宋军很快筹集到了充足的粮草!再无回顾之忧。

“传令下去,肃清周围西夏兵力,准备渡过黄河,进攻兴庆府!”

“进攻兴庆府!”

所有将领不由一肃,谁也没有想到宋军才刚刚打下灵州,范正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进攻兴庆府。

“范帅三思!如今我军虽然粮草充足,但是进攻灵州之时,火药弹却消耗大半,根本无力继续进攻兴庆府!”种师道连忙劝谏道。

此战宋军进攻灵州,可以说是不计成本使用震天雷等火药武器,结果虽然打下了灵州,却让火药武器消耗颇多,军师团曾经模拟过,按照范正的进攻方式,以及兴庆府更加强的兵力和防御,剩下的火药武器根本不够用!

宋江也不禁脸色讪讪,他自然知道此战攻下灵州城用了多少震天雷。

范正眉头一皱道:“剩下的震天雷可否足够野战!”

种师道回答道:“野战自然是绰绰有余,然而要想凭借这些震天雷,想要攻下兴庆府,恐怕很难!”

杨邦乂也劝解道:“启禀范帅,以微臣看,我军不如先暂停进军,先肃清黄河东岸的党项各城,如此一来,既可以等待后方送来震天雷,或许能够诱敌出城,将西夏大军灭在城外。”

种朴也劝说道:“然也,如此一来,我军也能稍微等等其他各军,各军合围兴庆府,定然能够让兴庆府一战而下。”

其他诸将也纷纷点头,就连宋江也保持沉默,毕竟若是没有充足的震天雷,好汉营就算再勇武,恐怕也血肉之躯也难以抗衡西夏震天雷。

范正闻言,却毫不犹豫大手一挥道:“无妨,只要剩下的震天雷足够野战,拿下兴庆府绰绰有余!”

“什么?”

一众宋将不可思议的看着范正。

要知道他们如今还在黄河东岸,又占据了灵州城,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要是渡过了黄河,那就彻底失去了退路,只能一往无前,彻底灭掉西夏!

而偏偏他们既缺少震天雷,也无援军援助,怎么看此刻进攻兴庆府都是下下之策。

范正摇头道:“且不说各路大军何时才能攻打到兴庆府下,就算各路大军云集,李干顺必定会舍弃兴庆府而去,甚至会躲入辽国境内,到时候,大宋哪怕占领西夏,也不可能立足,甚至会受到党项源源不断的骚扰。”

种师道顿时沉默,这种情况,他们军师团也曾经有了设想,虽然有这种可能,但是至少此法胜在稳妥,至于日后剿灭李干顺,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如今辽国被强制在北方,谁也无法确定多久,大宋唯有速战速决,灭掉西夏,方可全力对付辽国。如今我军拥有十万大军,并未损耗,用来攻陷兴庆府刚刚好,既兵力充足,又不会让李干顺弃城而走!”范正自信道。

“可是………………。”种师道还想再劝。

范正摆摆手道:“没有可是,大宋苦西夏久亦,此战我等必须彻底解决这个毒瘤。”

一众将领纷纷沉默,他们自然知道西夏为祸已久,然而西夏要是能够如此轻易消灭,又岂能留在现在。

范正看着一众将领,郑重道:“范某立志变法救国,曾经扪心自问,天下何时太平!我大宋不再受人欺辱,今日范某终于有了答案,那就是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一众诸将不由心头一震!不禁豁然的看着范正。

“如果能够让天下太平,范某不惜此命,来人,给本帅打造一口上好的棺材,本帅要抬棺出征!不破兴庆府誓不还!”范正掷地有声道。

“抬棺出征!”

一众武将不由头皮发麻,不禁骇然的看着范正。

相比于之前的数次西征主帅,尤其是元丰年间五路伐夏主帅高德裕嫉贤妒能,争夺军功,还有之前的大理之战,枢密使曾布亦准备抢夺范正灭国之功。

而这一次,范正为主帅西征,竟然喊出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的豪言,更让人震撼的是范正为以身作则,竟然抬棺出征,这等决心和意志,足以历任主帅羞愧。

“臣等誓死追随范帅!”

一众武将顿时狂热的看着范正,十万西征大军的军心顿时达到了顶峰。

……………………

黄河虽然是泛滥成灾,然而在西夏境内,却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非但水流清澈,更是没有地上河的隐忧。

随着宋军有条不紊的布置,一座浮桥很快连接在黄河两岸。

“启禀范帅,浮桥已经布置完成,可以渡黄河了!”种师道前来禀报道。

“西夏可有骑兵阻拦!”范正皱眉道。

渡河最为顾忌的就是半渡而击,很多战役都是败在渡河之时,范正自然也多加防备。

种师道摇头道:“启禀范帅,西夏并未想到我军如此快渡河,仅仅有少量的骑兵探查,已经被我军驱赶而走。”

范正郑重点头道:“渡河,攻打兴庆府!”

随着一声令下,大批的宋军开始渡河,随后,范正踏上浮桥渡过黄河,再起身后,一座漆黑的空棺格外显眼。

“抬棺西征!”一众士兵看着棺材,眼神狂热至极。

范正的文臣不爱财,武臣不惜死的豪言早已经传遍了整个西征大军,就连邪医范正作为主帅都能不惜死,他们作为士兵跟随如此主帅,哪怕是战死也无怨无悔。

很快,十万大军渡过了黄河!

虽然种师道并不赞同范正如此快渡河,但是此刻渡河却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西夏没有防备,让宋军顺利度过黄河,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渡过黄河之后,全军立即向北行军,剑指兴庆府,西夏立国百年,宋军第一次攻到兴庆府内。

“启禀陛下,邪医范正抬棺出征,宋军已经渡过黄河,朝兴庆府而来!”

很快,宋军的动向送到了李干顺的面前。

“什么?”李干顺不由一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邪医范正竟然如此不顾常理,竟然不顾宋军的后路,直扑兴庆府而去。

“抬棺西征!是破釜沉舟还是邪医范正沽名钓誉?”耶律南仙脸色难堪道。

任谁都知道邪医范正在攻打灵州的时候,已经用了大量的震天雷,然而宋军却根本不补充震天雷,还不等待后方援军,竟然直接朝着兴庆府而来。

到底是范正骄傲自大,还是范正真的有一战而下兴庆府的邪方?

李干顺眉头一皱道:“任何小看邪医范正之人都遭到惨败,以朕看,邪医范正胆敢继续进攻兴庆府,定然有一定的把握!”

耶律南仙却心中一慌,她自然也听说过邪医范正的名声,当下焦急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不如暂避邪医范正的锋芒,退出兴庆府,或者躲入辽国境内,我就不信邪医范正胆敢越境追击。”

李干顺摇了摇头,他自然知道耶律南仙所言乃是一个办法,能够暂避大宋兵峰,但是他却不能如此做。

“为何?”耶律南仙不解道。

李干顺苦笑道:“皇后可知在西夏,汉人和党项杂居,甚至汉人的数量还要在党项之上,这些年党项一直欺压汉人,哪怕朕有心改变这种现象,却依旧有心无力,若是朕退走,大宋定然大力扶持西夏境内的汉人,对党项大加报复,那时西夏连内耗都无法平定,谈何再击败宋军!”

一旦他撤离兴庆府,西夏的汉人和党项将会彻底决裂,那时候西夏才真正回天乏力。

耶律南仙顿时眉头一皱,何止是西夏有如此问题,就连辽国也有人如此困扰,燕云十六州之地同样也汉人居多。

或许这也是范正胆敢孤军深入,直接进攻兴庆府的原因。

“而且如今兴庆府拥有辽国援助的震天雷,更是集结了西夏重兵以及皇后的辽国精兵,若是如此不战而退,恐怕会令天下人不齿,更会让皇兄失望。”李干顺再度说出其死守兴庆府的原因。

辽国之所以会援助西夏,就是希望西夏来牵制大宋,若是他畏惧邪医范正,避开宋军的锋芒,非但会让西夏国内分崩离析,更会彻底失去辽国的支持。

“传旨,尽其西夏大军,朕要在兴庆府和邪医范正一决生死!”李干顺最终下定决心道。

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第192章 冷锻甲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9章 医万人术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39章 高太后第19章 隐括词第434章 辽夏惊恐第1章 名正方邪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22章 太学惨案第254章 邪方:纳妾写词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6章 干他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451.第451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273章 医者自医第25章 万贯秘方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409章 奇袭大理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52章 邪方:医城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25章 万贯秘方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76章 赵佶受伤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第76章 赵佶受伤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136章 铃医手册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第338章 小梁太后之死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顺第413章 鄯阐府之战第1章 名正方邪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19章 隐括词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311章 海上丝绸之路第323章 万万贯青苗钱第376章 热射病第349章 甲骨文第263章 邪方:保险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95章 新老医家第一人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308章 女真完颜部第230章 邪术:符水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25章 万贯秘方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251章 宋夏和谈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369章 范相公第14章 苏遁心疾
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第192章 冷锻甲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9章 医万人术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39章 高太后第19章 隐括词第434章 辽夏惊恐第1章 名正方邪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22章 太学惨案第254章 邪方:纳妾写词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6章 干他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451.第451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273章 医者自医第25章 万贯秘方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409章 奇袭大理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52章 邪方:医城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25章 万贯秘方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76章 赵佶受伤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第76章 赵佶受伤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136章 铃医手册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第338章 小梁太后之死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顺第413章 鄯阐府之战第1章 名正方邪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19章 隐括词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311章 海上丝绸之路第323章 万万贯青苗钱第376章 热射病第349章 甲骨文第263章 邪方:保险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95章 新老医家第一人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308章 女真完颜部第230章 邪术:符水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25章 万贯秘方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251章 宋夏和谈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369章 范相公第14章 苏遁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