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

“科举考试年龄限制在三十五岁!童生限制在二十岁!”

此消息一出,立即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宋。

“简直是断我等的前程!”

无数书生闻讯一片哗然,纷纷愤然不平。

无他,在原来的大宋科举考试中!很多考生可以一辈子都参加科举考试,哪怕没有考中,还有下一次考试,这就给了很多考生希望,甚至说给了他们自我逃避的借口。

而如今朝廷将童生的资格限制在二十岁,科举考试限制在三十五岁,一下子将大龄的举人书生的科举之路堵死,这岂能不让他们心中忿怒。

“科举制度已经运行数百年,从未有过变故,这次为何会突然变革科举,莫非是新党又在胡乱变法?”众人不禁怀疑道。

“不!当初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都没有敢动科举制度,章惇推行新法,又岂能胆敢变法科举?”一个举人冷哼道。

“依我看,这定然是邪医范正又出邪方?”有人怀疑道。

一众大龄举人怒不可遏,此方颇有邪医范正的风格,由不得他们不怀疑。

很快,更多的消息传来,具体的原委也悄然传来。

“此乃吕相公为了推广全民教育,想要让大龄举人去当三京当夫子罢了!”那些举人消息灵通,很快找到了罪魁祸首。

众人一愣,谁也没有想到上书变法科举是最顽固,最反对变法的旧党领袖吕大防,而吕大防之所以这么做的唯一理由那就是推广全国教育,教化万民的功绩。

“好他个吕大防,为了自己的功业,竟然要坏我等的前程,定要和他不死不休!”

大量的举人留在开封城担任夫子,就是为了准备科举考试,如今有一半人都被断了前程,又岂能甘心,当下,纷纷鼓噪联合,准备去宰相府讨回一个公道。

“范正用邪方害我!”

吕大防闻讯,顿时大惊失色,他没有想到自己误信了范正的邪方,竟然被万夫所指,哪怕是他归位当朝宰相,也不敢得罪如此多的举人。

“吕相公,赶紧将恩科的消息放出!让国子监张雍出面安抚这些举人。”杨畏连忙提醒道。

“对!”

吕大防连忙点头,范正虽然乱出邪方,同时也开出了补救之方,那就是恩科!

“朝廷变法科举,并非断诸位的前程,科举由三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不用让诸位浪费一生的光阴在科举之上。”宰相府前,国子监博士张雍拦住了一众义愤填膺的举人。

听到张雍的解释,原本群情激奋的举人慢慢安静下来,心中仔细盘算一下,原本科举考试三年一次,就算二十岁科举考试,考到六十岁也不过是十三次科举的机会,同时还让很多老举人都浪费了很多青春,如今改为一年一次,十五年就是十五次科举,次数反而多了一些,还不用浪费一生的时光。

“如此倒也划算!”

不少年轻的举子大为心动道。

科举考试让人虚耗青春的弊端并非没有发现,只是没有人愿意放弃当官入仕的机会罢了,如今科举考试年龄限制到三十五岁,对举人来说并非没有好处。

“那我等已经过了三十五岁,又该如何是好!”不少头发花白的举人大为不满道。

国子监博士张雍朗声道:“吕相公特意向官家申请恩科!五十以上的举人可以再考恩科一次,四十岁以上的举人,可以再考恩科两次!三十五岁以上的举人可以再考恩科三次!”

一众大龄的举人这才平静下来,他们这些年龄较大的举人本就已经考不了多少次了,按照最接近的三十五岁的举人来说,按照三年一次,再考三次,在以前也要耗九年左右,那也足足四十四岁了,并无太多遗憾。

“那我们…………。”也有三十三、三十四岁的举人心中不满!这样算下来,他们反而有些吃亏了,也想要一些优待。

张雍却坚定摇头道:“朝廷的恩科只有三年,三年之内,尔等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三年以后,全部都需按照三十五岁为界限。”

不少举子顿时大为遗憾。

“如果尔等到时候依旧没有考中,可来国子监找老夫,可以在家乡或者就近之地执掌一座书院,日后成就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以弥补自己的科举之遗憾。”张雍朗声道。

“考上了能够入朝入仕,考不上还能执掌一座书院,这让一众举人的怨气渐渐平息,开始思索恩科之事。

张雍见状不由松了一口气,

张雍之所以配合吕大防安抚一众学子,那是因为全民教育的学院都在国子监的管辖之下,今年将五十岁以上的举人和秀才拉入书院之中,明年就会有四十岁以上的举人加入,三年后,每年都会有一批源源不断的举人和秀才前来书院担任夫子,全民教育再无任何障碍。

一旦天下诸城皆实现全城义务教育,国子监的的权利遍布大宋,那国子监的地位将会直线提升。

“国子监日后未尝不能成为朝堂一部!”看着渐渐平息的一众举子,张雍心中忍不住激动道。

在朝中,医家立志成为朝廷第七部的消息无人不知,而事实上,医家的确也在朝着这方面努力,太医署一统天下各大医院,其实力和影响力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至少现在无人再将太医署当成可有可无的衙门。

而原本在地位在太医署之上的国子监,地位却极为尴尬,看着医家一天天壮大,作为大宋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却只能故步自封,甚至在研究甲骨文的时候,还低三下四有求于太医署。

如今全城义务教育甚至是日后全国义务教育的计划,终于让国子监扬眉吐气,找到了大兴之路。

………………

“启禀吕相公,一众举人都已经退下,都开始准备恩科之事!”

宰相府中,杨畏欣喜前来禀报道。

吕大防这才重重松了一口气,此刻他亲身体会范正邪方的刺激性,效果的确是立竿见影,然而过程却同样惊险刺激!

“大人明知范正邪方会得罪天下举人,为何还要使用?”杨畏有些不解道。

任谁都知道,哪怕有三年的缓冲期,日后未能考上功名的举人依旧对提议此方的吕大防不满,这种事情简直是吃力不讨好。吕大防摇了摇头道:“三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了!因为吕某的宰相之位坐不了多久了!”

“啊!”

杨畏顿时大惊失色,吕大防乃是旧党的领袖,一旦吕大防失去了宰相之位,那旧党恐怕立即回落入下风之中。

吕大防却摇头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吕某已经担任宰相四年的时间,官家没有动老夫的位置已经是格外容情了。再加上老夫已经年老力衰,恐怕难以再胜任宰相之职位。”

大宋的宰相一般都是走马观花的换,吕大防四年的宰相之位已经是极为难得了,官家早已经还了当初吕大防的从龙之功。

“所以,大人准备在担任宰相最后时期,完成全城义务教育的大业。”杨畏微微点头道。

吕大防点了点头道:“不错,可惜老夫没有范纯仁的命好,捡到了一个好差事,负责百官退休的待遇,老夫想要有所成就,只能得罪一批举人,方可成就大业。”

元祐年间的老臣中,范纯仁早已经退下,苏辙已经被新旧两党联合挤走,而他已经在宰相之位上四年,也是时候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不知,大人去后,何人能够担任旧党重任!”杨畏一脸希冀的看着吕大防道。

吕大防看了看杨畏,却摇了摇头。

他自然知道杨畏的心思,然而杨畏并无大功,根本无力担起旧党大业。

吕大防郑重道:“老夫准备推举开封知府范纯礼入朝!”

“范纯礼!”杨畏不由惊呼出声道。

他没有想到吕大防竟然让范纯礼来担任旧党领袖,难道他不知道范纯礼和范正是父子么?一直以来他们都将范纯礼当成医党来对待。

吕大防却摇头道:“不!范纯礼是范纯礼,范正是范正!这些年虽然范纯礼任用了不少范正邪方,然而老夫和范纯礼相交多年,知道范纯礼依旧是旧党同道之人,其刚正不阿、宽猛相济,恪守祖法,让其领导旧党,定然能够对抗新党。”

“可是………………。”杨畏焦急道。

“本相自然知道范纯礼和范正乃是父子,然而范纯礼入朝,可以以孝义来压制范正,更何况,就算没有本相推荐,尔等就能阻止范纯礼入朝么?”吕大方反问道。

杨畏顿时沉默,

如今的范纯礼乃是朝堂上下最为耀眼的大臣,其为了儿子揭开近亲结婚的丑闻,最终让黯然离开朝堂!

当时人人都认为这定然是范纯礼一生失意的开始,反而却没有想到这竟然是范纯礼辉煌的开始。

贬斥到亳州之后,范纯礼和范正父子联手,一个变法医家,让医家需要的药材急剧增加,一个是在华佗故乡亳州大肆扶持药材产业,将亳州一跃成为新晋药都,亳州的赋税短时间内倍增,成为大宋政绩第一的知府。

范纯礼因功升迁至开封知府,随即又在范正的推动下,继续推行医城之法,又在开封城推广义务教育。

而如今吕大防所推行的全城义务教育,那就是范正当初为范纯礼所开邪方的扩大版。

“邪医范正一直以邪方盛名,不知见识到了大人这道邪方会如何做想。”杨畏苦笑道。

……………………

就在举国秀才举人正在加紧准备恩科之时,功成名就的吕大防以身体原因,向官家请辞!

“吕相公要离朕而去?”

政事堂内,赵煦不由一震。

对于这个结果,赵煦可以说喜忧参半,喜则是吕大防乃是元祐重臣,当时的三大宰相已经去二,如今只剩下吕大防一人,而如今吕大防辞官,当年高太后时期的重臣再无一人。

而让赵煦犹豫的是吕大防乃是当初拥护他亲政的主要官员,一旦吕大防辞官,恐怕会让朝野非议其苛待功臣。

吕大防颤颤巍巍道:“老臣已经年过七十,恐怕时日无多,如果在有生之间,能够看到天下万民皆受圣人之道,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他已经年过七十岁,当年高太后所有的老年病他都有,经过医家检查,早已经诸病缠身,如今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独享教化万民之功。

赵煦明白吕大防乃是真心实意的想要辞官,这才微微放心道:“不知相公走了之后,谁能担任宰相之位。”

吕大防躬身道:“苏大人老持承重,为人公正,乃是宰相之位的最佳人选。”

章惇顿时牙龈暗咬道:“老东西,临走的时候,还要给我使绊子。”

章惇明白,赵煦素来有雄心壮志,一旦吕大防退位,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位列宰相,开始新一轮变法大业,如今全被吕大防搅和了。

赵煦微微点头,按照威望和资历,苏颂的确是最佳人选,更重要的是苏颂能够平息新党和旧党的争斗,乃是最佳人选。

反而吕大防仿佛没有看到章惇的目光,继续道:“苏大人担任宰相,其尚书右丞之位空悬,老臣推举开封知府范纯礼最为合适。”

“范纯礼!”

刹那间,除了杨畏之外,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吕大防。

吕大防推举范纯礼为尚书右丞,简直比推举苏颂为宰相还让百官震惊,毕竟当初旧党可是对乱出邪方的范正极为看不顺眼,如今竟然推举范正之父范纯礼为尚书右丞。怎能不让百官震惊。

然而百官反过来细想,却发现风头正盛的范纯礼的确是尚书友丞最合适的人选,吕大防推举之人竟然没有一点私心。

只是范正却皱眉苦笑,他认为的正方,满朝百官都认为邪方,而如今百官皆认为吕大防大公无私,然而对他来说,却是一道不折不扣的邪方。

一旦父亲担任尚书右丞,那就形成父子同朝的局面,那他在朝堂上的好日子恐怕就不多了。

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334章 梁氏代夏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8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159章 平夏城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47章 方田均税法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356章 绍圣四年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97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63章 赵家算计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490.第490章 火药破城!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151章 辽国调和第340章 范李和离第78章 打石膏法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136章 铃医手册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100章 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二合一)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21章 治愈心疾第33章 邪方抽奖第501章 邪方:秦桧祸害金国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259章 躺赢第17章 范正心疾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章 清照醉酒第108章 义庄第31章 畏变法如虎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261章 医学院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18章 良药:绿豆芽和海带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86章 逆反心疾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177章 宋辽夏和谈(一)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118章 太监的复仇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161章 震天雷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90章 马氏的荣光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84章 帝王心疾第16章 诗仙之酒——白酒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36章 干他第156章第6章 酒为词引
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334章 梁氏代夏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8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159章 平夏城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47章 方田均税法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356章 绍圣四年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97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63章 赵家算计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490.第490章 火药破城!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151章 辽国调和第340章 范李和离第78章 打石膏法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136章 铃医手册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100章 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二合一)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21章 治愈心疾第33章 邪方抽奖第501章 邪方:秦桧祸害金国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259章 躺赢第17章 范正心疾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章 清照醉酒第108章 义庄第31章 畏变法如虎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261章 医学院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18章 良药:绿豆芽和海带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86章 逆反心疾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177章 宋辽夏和谈(一)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118章 太监的复仇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161章 震天雷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90章 马氏的荣光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84章 帝王心疾第16章 诗仙之酒——白酒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36章 干他第156章第6章 酒为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