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斡腹之谋

“范爱卿为大宋找到了缓解人口危机之法,实乃立下奇功!”

垂拱殿内,赵煦振奋道。

虽然医家用此方法颇有不雅,在外人看来,乃是邪方中的邪方,然而对于赵煦来说,只要能够解决大宋的危机,那就是良方。

范正苦笑道:“微臣也是无奈之举,这一次微臣上奏禁止士大夫夜宿青楼,恐怕得罪了一众朝臣。”

“青楼花柳病盛行,范太丞此举也是为了士大夫们好,相信他们定然会理解范太丞一片苦心。”赵煦安慰道。

作为帝王,赵煦深谙平衡之术,范正如今直接得罪了所有士大夫,直接成为孤臣,这让赵煦更加放心的重用范正。

“不!既然微臣不去青楼,官家也不去青楼,那就谁也别去青楼!”范正一脸狡黠道。

“哈哈哈!”

赵煦一想到他和范正联合演戏,直接断了士大夫上青楼之路,不由心中大为畅快。

君臣二人一想到满朝士大夫心中不满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此刻的二人犹如两个少年恶作剧得逞一般,心中得意又窃喜。

当下,君臣二人的情谊不知不觉中又进了一步。

良久之后,赵煦这才和范正谈及朝野关注的大理之战。

“高升泰虽然将段正淳扶上了皇位,然而高家父子依旧掌控着大理的军政大权,大宋的条件被大理断然拒绝。”赵煦皱眉道。

范正冷笑道:“高家父子乃是叛臣贼子,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权,不敢将自己的性命托付在段正淳的手中,自然也不愿意寄托大宋放弃一马。

赵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他作为帝王,自然对此深有体会,更别说高文泰也是篡过位,当过皇帝之人。

皇权之争本就是你死我活,容不得有半点仁慈,他相信一旦让段正淳掌握大权,非但高氏父子死于非命,就连整个高氏也将会连根拔起。

“如果大宋没有干预,高升泰或许能够用主动退位的恩情,再加上把控段氏朝堂,能够保全高氏,然而大宋主动干预大理皇权之争,截断了高升泰最后一条退路。”赵煦道。

范正点头道:“如今的高升泰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拒绝大宋的要求,并击退宋军!这同时也是大宋想要看到的局面,惟有如此,大宋方可名正言顺的进攻大理。”

“可是大理高家和段氏经营大理二百年,其城池早已经固如金汤,尤其是大理城更是号称固若金汤,如今大宋虽然两路进攻,但是高氏抵抗之心颇为坚决,宋军恐怕久攻不下。”赵煦担忧道。

范正一脸坚决道:“攻不下,也要攻,大理城的确是很难攻打,那兴庆府呢?辽国上京呢?难道就好攻打了?”

大理城乃是大理国的首都,而兴庆府更是西夏的国度,更别说辽国上京城,按照国力而言,大理反而是最弱的一方。

正如范正所言,如果大宋连大理城都打不下来,那就谈何灭西夏,击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是最后的灭辽。

“不错,此战大宋必须要胜!大理必须要灭。”赵煦当下坚定道。

正如高家没有退路,大宋同样也没有退路,此刻乃是大理内乱之时,此战大宋若不能灭掉大理,日后恐怕再难找到良机,大迂回战略也将会遭到惨败。

“臣有一计可破大理。”范正郑重道。

“当真?”赵煦惊喜道,范正的邪方可是从未失手,他相信有了范正之方,攻打大理定然事半功倍。

范正郑重道:“此计名为“斡腹之谋。”

“斡腹之谋?”

赵煦眉头一皱,顿时不解道。

范正解释道:“斡腹之谋就是捣虚之策略,言外之意就是用奇兵攻击敌人后方薄弱之地,通过前后夹击,达到对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一举击垮敌人。”

赵煦不禁若有所思。

“微臣乃是医者,知道腹部乃是人体的弱点,人尚且如此,国家亦如此,如今大理的主力大多被大宋派往阻击西路和北路两路大军,犹如双拳出击,腹部空门大开。而如今大理国的后方定然空虚,如果大宋在东路有一支奇兵奇袭大理腹地,定然能够让大理一败涂地。”范正掷地有声道。

“东路?”赵煦眉头一皱,他听从范正的建议,将大宋兵力集中,集结重兵最终战胜辽夏,而如今范正竟然再次提议分兵之策。

范正点头道:“不错,如今的东路就是大理最薄弱之处,乃是犹如人体的最为软弱的腹部,此乃斡腹之谋。”

范正提议的“斡腹”的灵感虽然来自于当年的蒙古灭元之术,虽然攻打大理却是针对南宋,被范正拿来对付大理正好合适。

赵煦凝重道:“你可知道大宋已经三面包围大理,为何朝廷只决定从川蜀和吐蕃出兵。”

“那是因为从吐蕃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川蜀距离吐蕃较近,粮草便利,东路虽然便利,但是却有十万大山阻隔,交通不便,粮草补给困难。”范正亲自参与制定南下大迂回战略,自然明白从东路进军的弊端。

“那你为何还要………………。”赵煦不解道。

范正郑重道:“正是从东路进军极为困难,大理才会不加防备,既然是一支奇兵,自然不依赖后方粮草,这才是斡腹之谋的奇处,一旦成功,足以打开大理之战的困局。”

赵煦怦然心动,却又苦恼道:“此谋虽然神奇,可是大宋南方并无精锐大军!”

此次大宋将进攻的重点都放在了北路军和西路军,对于东路并无充足的准备,根本没有精锐的禁军。

范正摇头道:“南方的兵力虽然少,但是西南夷各部落的人马并不少,再加上当初计划在南方组建甘蔗农场,足足征调了三万厢兵,大多都分布在靠近大理的一带,若是再从开封抽调上万骑兵,从火器监携带大量的火药武器,足以凑足一支奇兵。”

“奇兵,我看是乌合之众吧!何人胆敢保证带领这支乌合之众完成斡腹之谋。”赵煦苦笑道。

范正脸色一肃,郑重道:“臣愿意率领此军,为陛下一战定大理。”

“范爱卿!”

赵煦不由一震,难以置信的看着范正。

范正并非不通军事,当初范正提议修建平夏城,并亲自担任平夏城监军,最终一战击败西夏,扭转了大宋对西夏的攻守之势。

而范正再次献出斡腹之谋,并主动担任主帅,可见范正之决心。

“当初平夏城之战,大宋危在旦夕,朕这才让范太丞以身犯险,而如今大宋变法方兴未艾,朕宁愿不要大理,也不愿意失去范太丞。”赵煦患得患失道。

范正摇头道:“以身试药乃是医者的传统,正如当年的平夏城之战,微臣不得不去,今日斡腹之谋乃是范某所献,唯有范某最了解此谋,同样微臣亲自来完成最为合适。”

赵煦脸色浮现出一丝不舍,兵者凶险,当初的平夏城之战,西夏几欲破城,若是当时平夏城破,范正定然性命不保,而大宋恐怕也没有今日的辉煌。若是范正在西南有所闪失,那该如何是好,要知道当年威名赫赫的大唐就是在大理之地全军覆没。

范正见状再劝道:“大理之战非但是南下大迂回战略的最重要一环,更关乎大宋未来至关重要的一战,此战绝对不容有失,唯有尽快的结束大理之战,方可让大宋彻底无后顾之忧。”

赵煦闻言脸上豁然浮现一丝坚决,只有拿下大理,大宋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大迂回战略,日后才有可能打开西洋出海口,让海上丝绸之路彻底大兴。

只要战胜最弱小的大理,大宋才有可能实现先弱后强,灭掉西夏和辽国,此战正如范正所言,大宋根本败不得。

“好!朕命令你全权负责东路进攻大理之战,西南各路皆任你调遣!”赵煦果然道。

范正最终同意范正的请求,还给了范正更大的权限,这一次,他不但要大理之国,更尽可能的支持范正,让范正平安归来。

“臣定然不负使命!”

范正郑重承诺道。

…………………………

“什么,相公要去攻打大理!”

范府中,李清照得知范正要带领东路军攻打大理,不由震惊道。

“斡腹之谋乃是为夫所献,自然需要为夫亲自执行。”范正道。

“你乃是医者,怎么每次打仗都需要你上。”马氏不禁垂泪道,上一次,范正前往平夏城就让她日夜担忧,幸好范正安全归来,如今大宋兵强马壮,哪里还轮到范正上战场。

“为国征战,每一个大宋男儿的责无旁贷,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征战,我范家子弟同样也能征战沙场。”范纯礼冷哼一声道。

马氏这才脸色讪讪道:“我不是担心正儿么?”

范正安慰道:“此次奇袭大理并不像平夏城一般担忧,最主要的目的要让大理分兵,顾此失彼,再说,大理之兵又如何比得上西夏铁鹞子,孩儿并无太大的风险。”

马氏和李清照这才半信半疑,范正安抚好婆媳二人,这才和范纯礼来到书房商议。

“斡腹之谋乃是奇计,既然是奇计,那其成功则可以立下不世奇功,败则恐怕将会一败涂地,此行孤军深入,你务必要慎重!”范纯礼凝重道。

“兵者凶险也!谁又能说必胜,哪怕是五成希望都值得全力拼搏,更别说如今大理的兵马都在北线和西线牵制,东线空虚,孩儿又岂能不拼上一把。”范正坚定道。

范纯礼沉默片刻,起身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范正,拍了拍范正的肩膀,用力道:“一定要安全归来!”

范正郑重点头。

当下,范正辞别家人,当下立即来到火器监。

火器监外,一个宋将带领骑兵正在恭候。

“末将杨邦乂见过范将军!”宋将见到范正到来,当下连忙上前拱手道。

“杨邦乂!杨家的后人?”

范正眉头一扬,杨邦乂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抗金名将杨再兴的父亲,据传乃是杨家将的后人。

杨邦乂拱手道:“末将乃是杨家旁支,多谢范太丞为杨家将扬名!”

范正这才恍然,难怪后世考证杨邦乂并非杨家将,而是杨家将嫡系死伤惨重,人丁不旺,其旁系子弟同样受到杨家的重用。

“你立即带领士兵,尽可能的携带火药武器,奔赴矩州!”范正下令道。

“末将遵命!”

杨邦乂郑重点头道。

当下,火器监的府库大开,杨邦乂带领上万骑兵,立即上前,尽可能携带火药武器。

随即大军出发,上万骑兵向南快马赶去。

由于在大宋境内,范正带领的上万骑兵并不需要负担辎重和粮草,行军速度很快,仅仅二十天就到达了矩州,也就是后世的贵阳,乃是距离大理最近的大型城池。

“我等参见范将军!”

两万厢兵早已经得到了命令,等候在此。

虽然大宋甘蔗农场的厢兵有三万人,然而有不少都是老弱,再加上还需要一部分留守甘蔗农场,能够抽调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一万精锐骑兵,两万厢兵。”

范正看着自己手下最直接的班底,不由眉头一皱,三万将士虽然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然而想要执行斡腹之谋还差了一些。

“来人,给我去请水西罗氏、水东宋氏、思州田氏和播州杨氏,乌蒙部之族长前来商议要事。”范正大手一挥道。

“是!”

杨邦乂郑重领命道。

当杨邦乂将消息传递出去之后,距离矩州最近的水西罗氏、水东宋氏、思州田氏和播州杨氏四大家族族长纷纷赶来。

当初侬智高叛乱,宋军可是在西南一带杀的血流遍地,而如今过去五十年,宋朝大军再一次在矩州集结,自然让矩州四大家族胆战心惊,早就前来打探消息。

当下接到范正的命令之后,当下第一时间赶来。

“我等见过范将军!”

对于大宋官家身边的红人,邪医范正的名号哪怕在西南一带,他们也是久闻大名,更别说如今的范正手握大军,更是有节制西南各路的权力。

他们虽然是矩州一代的土皇帝,但是毕竟四大家族互有内斗,更别说如今的大宋兵强马壮,屡败辽夏,更让他们不敢有丝毫反叛之心。

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312章 海路的优势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第291章 《铡美案》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27章 变法医家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125章 岁币耻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术第263章 邪方:保险第19章 隐括词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265章 开封火灾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108章 义庄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154章第285章 谐音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348章 医方体第74章 奉旨行医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34章 梁氏代夏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416章 鄯阐府破第385章 邪方土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193章 铁浮屠和拐子马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148章 勋贵的反击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360章 变法驸马制度!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502章 和平收复燕云十六州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108章 义庄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315章 童贯下东洋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364章 苏青天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0章 《临江仙》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429章 大理段誉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120章 组建太医院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192章 冷锻甲第221章 婚书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10章 东坡肉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192章 冷锻甲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417章 大理白药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
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312章 海路的优势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第291章 《铡美案》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27章 变法医家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125章 岁币耻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术第263章 邪方:保险第19章 隐括词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265章 开封火灾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108章 义庄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154章第285章 谐音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348章 医方体第74章 奉旨行医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34章 梁氏代夏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416章 鄯阐府破第385章 邪方土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193章 铁浮屠和拐子马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148章 勋贵的反击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360章 变法驸马制度!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502章 和平收复燕云十六州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108章 义庄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201章 医国誓言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315章 童贯下东洋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364章 苏青天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0章 《临江仙》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429章 大理段誉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120章 组建太医院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192章 冷锻甲第221章 婚书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10章 东坡肉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192章 冷锻甲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417章 大理白药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