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邪方:解救农奴

“农奴?农民也有奴隶?”

百官不由一奇,要知道华夏早就已经没有了奴隶,只有农民和佃户,而在遥远的吐蕃竟然还有最为残酷的奴隶制度。

范正解释道:“农奴乃是吐蕃特有的一种现象,介于奴隶和农民之间,他们并没有财产,还要承受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高昂的赋税,乃是吐蕃最底层,最穷苦的一批人,而且数量众多,大约占据吐蕃九成以上人口。”

当下,范正将吐蕃农奴制度的详情一一道来。任何小错就会遭来最严酷的惩罚,未能支付高昂的租金,甚至有可能被判死刑。

“啊!如此一来,那吐蕃农奴又岂能不反抗!”

百官惊呼道,如此说来,吐蕃的农奴如同生活在地狱一般,简直是历朝历代王朝末年还要恐怖。

华夏早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而大宋最多的乃是自耕农,很多地主招佃户耕种土地,还需要给佃户留下足以生活的收入,要是按照在大宋推行吐蕃农奴制度,恐怕早就烽火连天,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股烟尘遍地。

根据朝廷的统计,只要有三成的百姓失去了土地和生计,那这个朝廷就会处于崩溃边缘,而吐蕃却能将如此残酷的农奴制度推行下去,还没有让九成的农奴反叛,在满朝百官看来简直是一个奇迹。

“农奴制度能够推行下去,除了吐蕃领主残酷的镇压,让其不敢反抗,还有吐蕃佛门也是功不可没,其宣扬农奴的处境乃是业果。”范正冷笑道。

“业果?”

赵煦眉头一皱,对于这个词极为陌生。

苏轼当即上前解释道:“业果乃是佛家词语,又名因果,意思就是前世因,今世果。”

范正愤然道:“吐蕃佛门让农奴相信他们今世受苦是因为前世造了孽,惟有不断承受苦难,方可才能洗清罪孽,下世就能转生到更好的境界,过上领主的生活。”

“这他们就相信?吐蕃农奴足足有九成,领主和僧侣只有一成,哪怕就是有轮回,其也要再受八世轮回才能轮到一次享福。”

赵煦目瞪口呆道。

这些农奴未免太好骗了吧!如此简单的道理就算不明白?

相反!大宋的刁民就很多,明明大宋王朝对百姓已经够好了,依旧盗匪不断。

范正无奈道:“那是一群化外之民,落后愚昧,再加上吐蕃佛家的诱骗,这才让他们信以为然,当然也并非没有农奴反抗,只是反抗会遭到更加严酷的镇压,再加上身体和精神的控制,农奴这才渐渐认命,不过我等庆幸,文明是掌握在大宋的手中,吐蕃农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而给了大宋快速平定吐蕃的机会。”

“范爱卿的意思是解救农奴?”赵煦眼睛一亮道。

在任何社会穷人最多,尤其是吐蕃农奴的日子过的更是深水火热,大宋军队过去可不是占领吐蕃,而是解救农奴,这可是王师行径呀!

“妙呀!”

范纯礼醍醐灌顶道。

吐蕃的领主才多少人,僧侣又有多少人,如果大宋能够将人数占据九成的农奴解救,那就代表会有九成吐蕃百姓站支持大宋,那原本不稳的吐蕃岂不是瞬间平定,别说进行大迂回战略的第三步后方无忧,甚至吐蕃会成为大宋的进攻大理的最大助力。

范正点头道:“大宋不但要解救农奴的身体,还要给农奴分配土地牛羊,让其成为自耕农和独立牧民,不再依附于领主和寺庙,还要解救农奴的思想,官家可是亲自下令,赦免牧民的业果,赦免其前世的罪恶,让其不再受吐蕃僧侣的控制。”

百官纷纷点头,吐蕃农奴的制度实在是太过于残酷了,只要能够让农奴脱离领主和僧侣的控制,他们相信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农奴的生活,那时他们能够依靠的只有大宋朝廷。

“那些土地和牛羊从哪里来。”章惇忽然诧异道,大宋本就已经财政紧张,若是再拨付大量的钱财解救农奴,恐怕会让大宋财政雪上加霜。

范正顿了顿,一咬牙道:“农奴世代为领主和寺庙劳作,是时候获得一些微薄的回报。”

“微薄的回报!”

满朝百官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范正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让农奴直接瓜分领主和寺庙的牛羊和土地。

“吐蕃乃是大宋快速平定的占领地的一个实验,如果此法行之有效,日后大宋还有很多新的占领地来满足大宋人口大爆炸的需求,足以让大宋所到之处,箪食壶浆,百姓夹道欢迎,既大大增加大宋的胜率,又能快速控住该地区。”范正郑重道。

“此乃邪方也!”

章惇沉默片刻,凝重道。

百官也纷纷沉默,他们都是大宋的大地主们,从本质上和吐蕃的大领主以及占有土地的僧侣寺庙并无区别,范正提议解救农奴的邪方,或许有一天会运用到他们身上。

范正点了点头道:“此方的确是邪方,但是却对大宋更加有利,诸位大人心中清楚,大宋武力并不强,而且吐蕃距离大宋山高水远,若是吐蕃反叛,大宋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进行第二次征战,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此邪方,一劳永逸的快速平定吐蕃。”

“可是那些吐蕃领主的利益呢?”御史杨畏质问道。

范正解救农奴的邪方让他感到心惊肉跳,让他忍不住为那些吐蕃领主辩解。

范正沉默片刻道:“其一,这些领主乃是吐蕃最有可能的叛乱之源,支持农奴瓜分领主和寺庙的牛羊和土地,一方面可以削弱领主,又可以让农奴归心,一举两得。其二,这些领主并非是宋人,大宋没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其三,为了大宋的大迂回战略顺利完成,必要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范正说完,满朝百官纷纷默然,站在地主的立场上,他们自然不希望使用范正解救农奴的邪方,而站在大宋的立场上,他们不得不承认,此邪方必将立竿见影,让大宋牢牢控制住吐蕃,这其中的好处让朝堂根本无法拒绝。

赵煦虽然对此法举双手赞同,然而考虑了百官的反应,当下配合道:“诸位爱卿皆是苦读圣人之书,吐蕃农奴如此水深火热,岂不是有违孔圣之仁,我等又岂能视而不见。”

满朝百官不由郝然,他们经常口中宣称重义轻利,而如今却面对个人利益和国家大义相冲突,结果被官家抓住了现行。

“官家教训的是!我等赞同此法!”

百官纷纷附和道。正如范正所说,农奴制度乃是奴隶制度的变形,早已经被华夏所淘汰,他们此举也算是顺应天道,顺势将吐蕃从农奴制度变更到封建制度。

更别说,大宋还有大迂回战略需要完成,不可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贫瘠的吐蕃高原上。

当下,范正的邪方,再度获得了满朝的通过。

赵煦见状大喜道:“传旨种朴,在吐蕃利用金瓶掣签的方式选出新的唃厮罗,同时在佛家扶持另一个活佛,从今以后,唃厮罗和活佛转世必须使用金瓶掣签,上报开封方可继位,同时解救所有的农奴,赦免其业果,并为其分配土地和牛羊,让其成为自耕农。”

“官家仁慈。”

百官纷纷恭维道。

百官相信此法一出,吐蕃定然会快速平定,届时大宋的目标就只剩下大理。

“传旨,大理高氏以下犯上,以臣逼君,逼迫大理数代皇族出家,更狼子野心,谋权篡位,自立为帝,朕身为华夏之中,又岂能坐视不管,令高升泰立即退位,将皇位皇权还于段氏。”赵煦傲然道。

赵煦此举可谓是大义凛然,他乃是帝王,自然对高升泰这种权臣极为痛恨,更别说大宋作为大理的宗主国,为其出头可以说名正言顺。

更别说当初高丽内部同样也是小皇帝继位皇权不稳,大宋派遣童贯开辟丝绸之路,顺便对小皇帝扶持,让高丽小皇帝彻底坐稳了皇位,这一次,也算是师出有名。

老实人范纯礼眉头担忧道:“启禀官家,据说高升泰身体不好,早有退位之心,若是其顺势主动退位,我大宋岂不是师出无名。”

一旁的范正冷笑道:“父亲多虑了,高升泰早有谋逆之心,其刚刚坐了皇位,若无外力干预,其死后或许会让自己儿子重新扶持一个段氏傀儡皇帝,继续把控朝堂,如今大宋主动干涉,高家定然不敢轻易放弃皇位和皇权,否则在大宋的支持下,段家一旦掌控实权,那就是高家的灭门之时。”

赵煦微微颔首,高家掌控大理朝堂,是谁当皇帝都无损高家的权势,而大宋主动干涉,段家真的有可能掌控实权,高家将会真正感觉到威胁,自然更加不会轻易让出皇位。

“而且就算高家主动将皇位还给段氏,那就彻底中了圈套,大宋则顺势追究高家谋逆之罪,高家失去了皇权,再失去兵权,那高家必死无疑。”范正重重挥拳道。

如此一来,大理权臣高家无论是否退位,都将落入大宋的圈套,此战大理内外交困,同时还要面临吐蕃和川蜀之地两面夹击,南下大迂回战略将会顺势完成。

百官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幸亏邪医范正属于大宋,若是在他国,将种种邪方用到大宋身上,恐怕大宋也要遭其毒手。

朝会结束。

有关朝廷的决定立即被快马加鞭送往吐蕃高原,等到种朴收到了来自朝廷旨意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

“将军!这一次朝廷准备再派来多少厢兵!”姚雄迫不及待道。

上次青塘不稳,他们向朝廷求援,朝廷最终派来三万建设兵团,配合青塘守军,这才稳定住局面,这一次吐蕃高原的面积更胜青塘数倍,朝廷至少要派来五万建设兵团,不!甚至是十万建设兵团恐怕才能震慑住局面。

种朴看着朝廷的旨意,脸色凝重道:“朝廷决定暂时不派一个厢兵前来。”

“什么?”姚雄不禁惊呼道。

虽然他们直接阵斩了溪巴温父子,消灭了吐蕃最大的抵抗者,然而宋军在吐蕃毕竟是外人,所能控制的仅仅是逻些城,等较大的城池。

虽然宋军实力强大,然而宋军孤军深入,姚雄始终觉得吐蕃危机重重,处处小心谨慎。

种朴继续道:“朝廷非但不派遣厢兵前来,还要求我等开春之后,配合川蜀,分兵夹击大理。”

“这是哪个傻子出的主意,这是要我们宋军全军覆没么?”姚雄闻言,顿时破口大骂道。

宋军本就在吐蕃高原不稳,再分兵一半去攻打大理,恐怕刚刚臣服的吐蕃各部都将反叛,到时候兵少将寡的宋军将会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

“此乃邪医范正所献之策!”种朴道。

“呃!将军定然是戏弄下官,将厢兵改造成建设兵团,本就是邪医范正之策。”姚雄不信道。

建设兵团本就是范正的得意之作,再加上范正的邪方哪一次不是立竿见影,他又岂能看不到吐蕃可能存在的危机。

“正是范太丞看到了吐蕃的危机,所以想到了另一个邪方,哪怕不出一兵一卒,也能让宋军控制吐蕃。”

种朴不再逗姚雄,将手中的旨意交给姚雄。

“这怎么可能?”姚雄根本不信,然而当他接过手中的旨意定睛一看,顿时睁大了眼睛。

“扶持两个活佛,解救农奴,果然是邪医范正的邪方!姚某服了!”

姚雄顿时赞不绝口道。

作为将军他自然不管政治,从军事角度上来看,大宋如果能够让九成农奴归心,别说是让宋军留下一半兵力镇守,就是宋军尽数出征,吐蕃依旧高枕无忧,甚至他们还能从吐蕃征收不少兵员出征。

“来人,去请大昭寺的高僧请来,同时对一众吐蕃领主下令,朝廷传来旨意,让其来逻些城领封赏!”种朴当下吩咐道。

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岁等身像,素来对汉人较为亲近,再加上如今的大昭寺并非吐蕃佛家之首,却有一定的影响力,正是大宋扶持活佛的最佳之选。 

第316章 海上怪病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14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第103章 变法蹴鞠第392章 范氏消毒法第385章 邪方土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254章 邪方:纳妾写词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416章 鄯阐府破463.第463章 推广占城稻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296章 青塘后续第30章 《赵氏神妙帖》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02章 光荣之家第15章 酒治百病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348章 医方体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147章 方田均税法第14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499.第499章 辽国大败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54章 花露水第27章 变法医家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65章 抢亲第428章 世袭之祸第285章 谐音第413章 鄯阐府之战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189章 输血疗法大成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28章 邪方:水军攻辽第260章 范衙内第93章 相思疾457.第457章 奸臣范正第387章 范正的正方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24章 天下反应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149章 阳谋:即时候补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221章 婚书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59章 邪方:情诗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295章 武学和武举!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419章 龙尾关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283章 曲剧!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89章 《相思十诫》第185章 青苗法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499.第499章 辽国大败第28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156章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500.第500章 正方:统一战线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22章 太学惨案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第273章 医者自医第45章 药材危机第93章 相思疾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医家之争
第316章 海上怪病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14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第103章 变法蹴鞠第392章 范氏消毒法第385章 邪方土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254章 邪方:纳妾写词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416章 鄯阐府破463.第463章 推广占城稻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296章 青塘后续第30章 《赵氏神妙帖》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02章 光荣之家第15章 酒治百病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348章 医方体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147章 方田均税法第14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499.第499章 辽国大败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54章 花露水第27章 变法医家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65章 抢亲第428章 世袭之祸第285章 谐音第413章 鄯阐府之战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189章 输血疗法大成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28章 邪方:水军攻辽第260章 范衙内第93章 相思疾457.第457章 奸臣范正第387章 范正的正方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24章 天下反应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149章 阳谋:即时候补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221章 婚书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59章 邪方:情诗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295章 武学和武举!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419章 龙尾关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283章 曲剧!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89章 《相思十诫》第185章 青苗法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499.第499章 辽国大败第28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156章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500.第500章 正方:统一战线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22章 太学惨案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第273章 医者自医第45章 药材危机第93章 相思疾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医家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