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第500章 正方:统一战线

“这怎么可能?”

曾布张大了嘴巴!

那可是七十万对战两万,几乎是碾压的存在,如今竟然惨败!

“金国竟然恐怖如斯!”

赵煦也不禁深吸一口气。

辽国战败固然有辽国内乱,以及大宋援助的原因,然而如此悬殊的战果更是震惊世人。

要知道这可并非是兵种缺陷,或者用了奇计,而是正面对抗,而且两方都是骑兵,且都拥有了火器。

范纯礼凝重道:“启禀官家,此战我大宋恐怕要改变对金国的态度!”

金国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就连七十万辽军都能战胜,而大宋兵力明面上的战力还不如辽国,恐怕一不小心就会步入辽国后尘。

不少保守的大臣纷纷附和,大宋已经在北方吃了太多亏了,根本不愿意让北方再出现一个强敌。

章惇却激进道:“非也,臣倒认为此乃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绝佳时机。”

如今辽国大败,正是虚弱的时候,乃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百年难遇的机遇,

新党上下纷纷附和,新党奉行开边政策,收复燕云十六州乃是大宋历代的宿愿,如今唾手可得,他们自然激动不已。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分成了两派,一方是金国如此勇猛,自然要防备金国做大,以免重蹈辽国覆辙,一方是想要趁着辽军大败,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煦环视四周,看向宰相苏颂,问道:“苏相公认为大宋应该如何自处。”

苏颂想了想道:“臣认为,大宋应该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赵煦不解道。

苏颂点了点头道:“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辽国仅仅经过一次大败,但是依旧拥有庞大的国土,以目前的局面依旧是辽强金弱!金国想要灭掉辽国,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如今辽金形势未明,大宋最好的方法那就是静观其变!”

蔡京迫切道:“苏相公莫要错失良机,无论辽金谁胜,恐怕都会将燕云十六州视为囊中之物,根本不会轻易吐出,大宋恐怕将会错失良机!”

燕云十六州乃是产粮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乃是兴国之根基,这也是辽国强大的原因,一旦辽国缓过气来,大宋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将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赵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燕云十六州太过于重要了,对于大宋来说,燕云十六州就是北方的生命线,有了燕云十六州,无论北方是辽国还是金国,对大宋都无足轻重,攻守之势异也!

对于辽金来说,燕云十六州同样是生命线,无数汉人替草原部落种粮食,冶金,做工,若非辽国拥有燕云十六州,以草原部落的实力,哪怕辽国再强大,也敌不过中原王朝。

苏颂摇了摇头道:“官家也是太过于心急了,我大宋刚刚灭掉西夏,粮草靡费颇多,并无太多的钱粮支撑收复燕云十六州,此刻开战我大宋恐怕难以维系,一如太祖太宗一般功亏一篑。”

“然也,我大宋刚刚一场大战,根本无力再战,更何况范知府才刚刚卖地,并无太多钱粮储备,不如等到宋辽两国分出胜负之后,再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未尝不可。”

不少官员也担忧道。

苏轼也站了出来道:“我朝和辽国签订了和约,两国保持数十年和平,如果现在出兵岂不是让大宋背盟,再说此刻出兵,只会让金国白白捡了便宜。”

赵煦顿时犹如一盆凉水泼了下来,当初太祖太宗两次北伐都惨败而归,历代帝王都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却都投鼠忌器,他若是急功近利,恐怕会重蹈覆辙。

此刻赵煦不由想起范正宏伟的设想,一举灭掉辽夏,完成超级大一统,如果他仅仅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那此刻出兵也并未不可。

如果赵煦想要完成超级大一统,非但收复燕云十六州,更要一举灭掉了北方草原部落,那就必须做万全准备!

“传旨,密切关注辽金之战,莫要轻举妄动!”赵煦最终按捺住心中的急躁,缓缓下令道。

“官家三思!”蔡京急迫道。

如今范正担任开封知府,军中曾布一人独大,一旦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将全是新党的功劳。

“欲速则不达!照做就是!”赵煦已经恢复了冷静,喝声道。

如果是刚刚继位的赵煦定然忍受不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诱惑,而如今大宋已经灭了青塘、吐蕃、大理,刚刚又灭掉了西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些占领的地盘,更重要的是赵煦想要一战竟全功,彻底灭掉大宋北方的威胁,完成超级大一统。

“陛下英明!”

苏颂等人躬身道。

如今范正又为朝廷找到了一个财源,一旦朝廷靠卖地积累大量的钱财,那就是大宋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时。

而此刻的范正并不关注朝堂事务,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汴东新区。

有了上海城的先例,汴东新区一座座工地拔地而起,一片热火朝天。

“启禀知府大人,如今变动新区非但涌入大量的富户和商户,大量的工地更是需要诸多劳力,如今的开封城人口已经超过两百万,可谓是百业俱兴呀!”包康兴奋道。

虽然上海城有了海运的便利,但是却新兴的城市,最好的地段也全部被朝廷掌控,可供买卖的房价并不高。

而在开封城他们可是亲眼见到了什么是寸土寸金,开封城被城墙封禁了百年,城内的土地早就供不应求,开封百姓挤在狭小的房屋内苦不堪言,汴东新区的出现可谓是解决了开封百姓的豪宅梦!

除了开封百姓之外,还有各地前来科考的之人,前来开封城购房之人络绎不绝,很快,一座房屋那就是千贯起步,豪宅更是达到了万贯之多。

房产兴盛,自然带动劳力行省,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开封城建房,进一步刺激了开封城的繁荣。

“不够,依旧不够!”

范正看着繁荣的开封房市,虽然如今的房市依旧繁华,但是相比于后世京都需要控制购房资格的盛况依旧相差太远。

而且他也听说了辽金战局,金国再一次战胜了辽国,也就是按照历史大势,金国注定会崛起,他必须尽快为大宋储备足够多的钱粮对抗更加强大的金国。

“这还不够?”一众师爷皱眉道。

包康想了想道:“其实天下还有一部分人欲买开封房产而不得!”

“是谁?”范正讶然道,他记得自己并没有在开封房产设置限制,怎么会有人买房而不得?

包康一咬牙道:“商人!”

“商人?”范正大为不解,开封的商人可以买汴东新区的房产,又怎么会买不到?

包康摇了摇头道:“包某所说的并非是开封城的商人,而是外地的商人!”

“外地的商人!”范正眉头一皱,外地的商人无需前来开封城经商,自然无需买汴东新区的房产。

包康意有所指道:“外地巨商的确不需要开封房产,但是其并非不需要科举考试的资格!”

范正豁然一动道:“你是想让本官允许购买开封房产的商人参加科举?”

包康点了点头道:“天下能够买得起汴东新区房产的只有三类人,一类是开封城的富户,一类是天下各地的地主,而第三类则是天下富商,天下地主前来汴东新区买房的理由是为了科举,而打动天下富商前来买房的理由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科举!”

范正凝重的点头,不得不说包康所言不假,如果不允许天下富商参加科举,那各地的富商就失去了前来开封买房的动力,也就说,开封城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客户!

范正微微思索此事的可能性,根据他后世的记忆,以后的王朝也放开了限制,明朝唐伯虎的父亲乃是开酒楼的,并不影响唐伯虎参加科举,清朝甚至允许商人捐官。”

而且大宋目前的商税已经占据了大宋赋税的主流,商人的地位依旧低下,这的确有些不合理,然而让商人平白参加科举定然会引起不少士大夫的反对,如果让商人购买开封房产获得科举资格,如此一来,既能放开对商人的限制,又能让朝廷获得一笔赋税,岂不是两全其美!

“此事已经非本官可以做主,还需禀报朝廷!”范正郑重点头道。

“大人英明!”包康深深一拜道。

…………………………

“什么,放开对商人科举限制!”

次日,范正亲自上朝,向赵煦上奏此事!

然而范正话音刚落,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逆子,你在满口胡言什么?士农工商乃是千年的传统,商人乃是贱业,又岂能参加科举!”范纯礼怒斥道。其他官员也是不满的看着范正,他乃是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又岂能和那些卑贱的商人之子在一起。

面对满朝涌动,范正并不动声色道:“范某所言并非是无条件放开科举限制,而是但凡在开封城买房之人才能参加科举!”

“在开封城买房!”满朝百官乃是人精,瞬间明白了范正的意图。

那就是借助参加科举吸引天下商贾前来开封城买房!朝廷得利,商贾获得了开封房产加科举资格。

章惇不满道:“若是商贾之后在开封买房就能科举,那对天下其他科举岂不是不公平!”

不少大臣纷纷附和!

范正反驳道:“既然天下其他人前来开封城买房都能参加科举,唯独商贾不能参加未免太过于不公平了吧!”

章惇冷笑道:“一派胡言,商贾乃是贱业,此乃千年的传统!”

范正冷笑道:“千年的传统,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可怜当年王相公的理念已经被章相公忘得差不多了。”

“你…………!”章惇顿时满脸通红。

按理说新党本就是变法的急先锋,然而如今的新党已经变了,竟然维护起传统陋习。

章惇强行辩解道:“并非章某忘记王相公理念,只是商贾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低买高卖,被历朝历代定为低贱之人,社会之害!”

范正闻言,顿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忙对赵煦躬身道:“微臣听到章相公所言,顿时醍醐灌顶,既然商人有如此之害,臣恳请官家以章相公之策,下令天下百姓禁止经商,以绝后患。”

“不可!”

“此事万万不可!”

……………………

范正此言一出,满朝一片哗然,纷纷反对。

无他!只因为满朝百官都清楚,如今的大宋根本离不开商税,谁知海上丝绸之路盛行,商税的比重越来越大,更甚者,朝中已经有大臣提议,废除占比所剩无几的田税,只收商税。

然而考虑到大宋还未一统,正是用钱之际,赵煦和朝堂还是拒绝了这个奏折。

商税已经是大宋的命脉了,而范正却提议全面废除商业,这不是让大宋自毁长城么?

“逆子,你在胡说什么?”范纯礼怒斥道。

范正冷哼一声道:“章大人不是说商业乃是贱业么?商人乃是低贱之人,既然如此,朝堂又何必要这等贱钱!”

章惇顿时脸色羞愧。

赵煦当下打着圆场道:“范爱卿误会了,章相公并非此意!”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为章惇说话。

而蔡京却念头一转道:“商人之害乃是举世皆知,范大人不能为了卖开封房子,而不分青红皂白,不知道的是还以为范大人受了商人请托么?”

蔡京此举可谓极为阴毒,竟然攻击范正暗中和商人勾结,意图抬高商人的地位。

霎那间,所有百官都皱眉看向范正,他们自然不信范正受了商人请托,但是却对范正为了卖房子而对商人妥协而不满。

受到蔡京的诬蔑,范正不为自己辩驳,反而哈哈一笑道:“非也,本官非但要奏请朝廷允许商贾买房科举,反而娼、优、隶、卒等所有人只要能够在开封城买房都可以参加科举!”

“什么?”

霎那间,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看着范正,按照范正这个说法,天下几乎所有人都能参加科举!

“不过,在范某这里,只有一类人不能参加科举!”范正忽然又道。

章惇讽刺道:“不知道是哪一类人让范大人如此厌恶!”

范正一字一顿道:“罪犯!只要是事实确凿,被判入狱,非但其本人不能参加科举,其三代都不能参加科举!在范某眼中,天下人没有贵贱之分,只有罪与善之分,如此一来,方可引领天下人弃恶从善。”

“罪犯!三代不能科举?”

“天下人没有贵贱,只有罪与善!”

……………………

满朝百官不由一动,他们心中明白范正将科举考试的贵贱之分,转移到罪犯之上。

“当年陈胜吴光曾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而今日在大宋,高低贵贱,宁有种乎,出生的身份本就让人无法选择,因此限制人的一生本就不公平,而犯罪则不然,乃是其本人恶念恶行危害百姓,这类人才是不配参加科举。”范正再道。

不少官员微微点头,范正此言的确让他们无话可说,至于三代不得参与科举,在大宋更是普遍待遇。

“可是总不能为了卖开封的房子,让我等岂不是要和商人、倡优小吏之后同居高堂,那岂不是朝野乌烟瘴气,哪里还有士大夫风范!”杨畏皱眉反对道。

他们士大夫自认为品行高洁,自然看不上一众贱籍之后。

不少官员也纷纷赞同,他们固然有看不起那些贱民,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毕竟若是谁都能参加科举,那科举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那他们的后代当官的机会将会大大减少。

范正看着满朝官员的反对,不由微微摇头,看向赵煦道:“启禀陛下,如今我大宋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外有辽国虎威犹在,金国有野心勃勃,大宋想要完成大一统和其难也!”

赵煦心中不由一沉,他的确有把握打赢西夏,但是却对同样实力的辽国并无太大把握,更别说还有刚刚崛起的金国。

范正接着道:“战争的胜败最终决定的乃是国力,微臣的邪方也不过是建立在大宋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既然如此,官家为何还要坚持贵贱之分,难道商贾,倡优小吏等人就没有报国之心么?他们难道不能为国效力么?”

赵煦不由沉默。

范正环视朝堂,大声疾呼道:“微臣认为大宋想要一统天下,那就必须摒弃陋习,吸纳一切有利于统一的力量,建立大一统战线!如此方才是大宋一统天下的正方!”

“吸纳一切有利于统一的力量!”

“建立大一统战线!”

“正方!”

满朝百官都难以置信的看着范正,世人皆知邪医范正爱出邪方,而如今范正竟然当着朝堂出了一道正方!

“一统天下的正方!”范纯礼一脸欣慰的看着范正,这个逆子总算出了一道正方。

这一次就连新旧两党都纷纷沉默,毕竟在统一天下的大义面前,所谓商人、倡优小吏等参加科举之事,根本不足一提。

“范爱卿所言甚是,朕要一统天下,那就必须吸纳一切有利于统一的力量,无论是商贾还是倡优小吏,皆是我大宋百姓,皆是我大宋子民,朕自然不会区别对待。就算是罪犯之后,三代之后,朕也将一视同仁!”赵煦大手一挥,郑重接受了范正的正方!

“官家英明!”

百官纷纷俯首。

此刻大宋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赵煦看着百官中最为耀眼的范正,有了范正的正方!此刻他对一统天下真正有了信心。

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221章 婚书第352章 生物进化论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143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90章 邪方装病第34章 李师师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490.第490章 火药破城!第283章 曲剧!第347章 简体字第365章 神医奖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第347章 简体字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术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33章 邪方抽奖第322章 变法青苗法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36章 干他第14章 苏遁心疾第300章 加点白糖大伊万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395章 新老医家第一人第121章 范正一统医家第61章 恋情暴露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343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14章 苏遁心疾第448章 岛链护丝路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63章 赵家算计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第422章 邪方:翻越苍山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232章 邪术:巫蛊之祸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346章 邪方:诏狱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459.第459章 筑巢引凤第12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295章 武学和武举!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269章 医家内患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356章 绍圣四年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91章 上架感言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第185章 青苗法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16章 诗仙之酒——白酒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41章 双全法479.第479章 战争再起499.第499章 辽国大败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
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221章 婚书第352章 生物进化论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143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90章 邪方装病第34章 李师师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490.第490章 火药破城!第283章 曲剧!第347章 简体字第365章 神医奖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第347章 简体字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术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33章 邪方抽奖第322章 变法青苗法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36章 干他第14章 苏遁心疾第300章 加点白糖大伊万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395章 新老医家第一人第121章 范正一统医家第61章 恋情暴露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343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14章 苏遁心疾第448章 岛链护丝路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63章 赵家算计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第422章 邪方:翻越苍山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232章 邪术:巫蛊之祸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346章 邪方:诏狱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459.第459章 筑巢引凤第12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295章 武学和武举!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269章 医家内患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356章 绍圣四年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91章 上架感言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第185章 青苗法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16章 诗仙之酒——白酒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41章 双全法479.第479章 战争再起499.第499章 辽国大败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