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让楼兰城繁荣的是孔雀河,而使得扦泥城建起的,则是车尔臣河,它们可以说是孕育了罗布泊的“父亲”和“母亲”。

车尔臣河这年头被称之为“阿耨(nòu)达水”,他发源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的皑皑雪山,冲下高原,向塔里木盆地流淌。

它的上游地区因为山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不大,河床附近有盐壳,周边高度荒漠化,只适合放牧,所以只有小宛这个人口千余的小行国靠养山羊养活自己。

但在下游的且末、扦泥地区,土壤质量更好些,又因为数条河流汇集成几个湖泊,形成了一片广袤的绿洲。时值盛夏,芦苇、红柳、胡杨、芨芨草郁郁葱葱,水鸟和牲畜在周边繁衍,也为农业打下了基础。

除了楼兰人分散在河流两岸的小块田地外,在扦泥城东的平地上,今年又新开垦了一大片土地,足有五六百亩之广,防沙的林带已经种下,打麦场、引水的沟渠和涝坝样样不少。

旁边则建起了一座大的坞院,大小和里面的布置与悬泉置差不多,只是多了陶窑、畜圈,这儿既是屯田卒的住所,也是堡垒、驿站。

这是任弘带着五十名士卒,在扦泥城民众帮助下建起的。

这日清晨,任弘舒展着身体刚出门,本以为自己算早了,旋即就看到田官“宋力田”蹲在田地边。

因为常年在地里弯着腰,宋力田身子有些佝偻,也不戴巾帻,就扎着一个扁髻,插着木簪,一头黑发里已夹了几根白丝,总是穿着一件短打,腰上插着把镰刀,绔腿捋得高高的,腿上的汗毛却不见有多少。

任弘乃是侍郎、扦泥司马,麾下吏士都要唯他命令是从,但任弘也有怕的是,就是这位宋力田了。

宋力田乃是敦煌郡派来协助任弘屯田的农官,初来乍到时,任弘还想卖弄一下后世知识,指点一下这老农官沤肥堆肥什么的。想必定能让他惊呼不已,纳首便拜,毕竟就任弘在敦煌所见,百姓种田多用新鲜粪便,还以为这技术尚未发明呢。

结果,宋力田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任弘,薄薄的嘴唇毫不留情:

“任侍郎,你觉得,老夫力田这么多年,连熟粪生粪都分不清?”

任弘大汗,看来汉朝不同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层次不齐啊,这下可尴尬了。

他之后便不再多言,农业啊,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耐心,最急不得的事。

且很多时候,经验胜于理论。有文化的大学生,也不一定比不识字的老农更懂地里的庄稼啊。

更何况,这位宋力田是有学问,他年轻时,据说在搜粟都尉赵过手下做过事!又在张掖居延担任力田的官职,是正统农官出身。

只是后来因为犯了法,被夺去职位,发配敦煌,在玉门都尉府下从事,如今汉朝要在西域重新屯田,便将宋力田打发过来了。

宋力田整日阴着脸,很少有句好话,又好酒,常喝得醉醺醺的,但醉归醉,在农事上,却从来没拉垮过。

此刻他便捏着芝麻荚对任弘说道:“最迟半月,这胡麻就要熟透了。”

这宋力田确实有两把刷子,不但刚来就安排人挖了粪池,将人畜粪便集中起来堆熟粪,更知道生地里种芝麻可得奇效。

“荒地先种胡麻,可令草根败烂,一年不出杂草。这点也不必任侍郎教我,搜粟校尉早就知道了,他说过,胡麻之于草木,若锡之于五金,性相制也。”

胡麻生长周期很短,随着开花一节比一节高,三四个月后,果荚成熟后就会自动爆开,露出里面香香的胡麻籽。

今年接下来的农活,宋力田都安排好了,在沙地上划着田地片区对任弘道:

“等入秋前后,便种宿麦,等到来年开春,粟和糜子也要种一些。种子要用当地的,若以敦煌麦种播下,恐怕不服水土。”

小麦是楼兰的主要作物,但也杂种粟、糜子等谷物,任弘见过楼兰人除了胡饼,还吃磨碎后的烤制的粟米饼、烹煮的糜子粥。

但在楼兰人的语言里,除了小麦外,其他农作物一概被笼统称之为“谷物”,可见麦子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宋力田喝了口酒,站起来指着广袤连成一片的田地,仿佛这是任他挥洒的画卷:

“地平而大,正适合使大器,以牛耕,用赵都尉的代田法!”

代田法,这是汉武帝晚年,由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当时汉朝连年对外发动远征,汉武帝又大兴土木,驭民太过,以至于关东出现了大量流民,盗贼四起,许多编户齐民被重役逼得活不下去,抛弃田地逃入山林,这才有了“户口减半”。

后来汉武帝下了轮台诏,幡然醒悟,决定好好搞农业,解决天下生计问题。但人当然没死一半,土地却抛荒了许多,传统的小农平翻低畦成效慢,于是赵过便为国营农场的大规模耕殖,量身打造了“代田法”!

此法细节不必细述,反正结果是好的,产量竟能增产一石!而且还节约了人工,正所谓“用力少而得谷多”。

汉朝的农官系统比秦更成熟,搜粟都尉找到了增产的妙方后,便令关中的三老、力田和里父老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在朝廷主持下,向地广人稀的边郡推广——那儿多是官营的屯戍田。

大汉朝之所以能只花了短短十年,便从武帝末年的荒废缓过来,代田法是有大功劳的!所以赵过被后世称之为”汉代袁隆平“,是实至名归。

当然赵过功绩不止这一项,他的创造里,还有播种的耧车,改进的犁铧,以及二牛抬杠。

从这时候起,便有了抬杠这个词。

都是能沿用两千年而不落伍的好东西,经得住时间考验。

任弘是越听越敬佩,但也问了宋力田一个问题:“宋力田做过农官,可听说过一个叫汜胜之的人?”

……

“汜胜之?”

宋力田摇头,他从未听过这名。

“应该也是这年代的人啊,且也是农官。”任弘暗暗嘀咕,或许是还年轻,不知名?

虽然赵过十分伟大,但代田法,毕竟更适合国营农场屯田的大规模作业,朝廷铁官为代田法铸造的大器,比如装有犁鐴的大型铁犁,小农在自家小片田地里用起来不太方便。

且在任弘看来,代田法仍不够完美,不够精耕细作。

若要让汉朝的主力小农家庭户户增产,还是要指望写了中国第一本农书的汜胜之啊。

正是赵过、汜胜之这一前一后两位农业大师,引导了汉朝的农业革命,让中原人口直飚到六千万!

这可是在长江以南基本没怎么开发的情况下,简直恐怖。

任弘料定,汜胜之就是与自己同时代的人,但尚未崭露头角。

远水解不了近渴,能否让扦泥屯田一年内实现自给自足,两年内能供应过往使团、兵士,就看宋力田的了,任弘顶多提出一点诸如……将直辕犁改造成曲辕犁的意见。

中午吃饭时,任弘和宋力田说了一件事。

“宋力田,我近日来见到,楼兰人所用农具皆十分古旧,竟还在用木耜(sì)耕地,不知犁田为何物,更别说牛耕了。”

“待到秋后种宿麦时,吾等若有闲暇,大可将用不完的铁犁借与鄯善王,再将二牛抬杠、积肥等法传授与他们,如此则用力少而得谷多。”

只要不在农事上不懂装懂外行指导内行,宋力田在大事上还是听任弘的,他没啥意见。

但做翻译的卢九舌就有些不解了,举起手来。

这是任弘给他们定的规矩,有话说要一个个举手,不要七嘴八舌。

“任君,高价借出铁犁倒是可行,但我不明白,为何要将其余农事技艺白白教给楼兰人?肥了他们,于吾等又无好处。”

“谁说没好处?目光要放长远些。”

任弘跟他们讲了道理。

“傅公虽令我与奚充国在楼兰屯田,但吾等短期内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大军使团往来,根本供应不及。若从敦煌运粮?隔着白龙堆根本不可能,发十石粮,人吃马嚼,抵达时恐怕只剩下一石。”

“所以两年之内,汉军所食,依然要靠鄯善国提供。”

“南道诸国过去难以供应汉使,不过百多人过路,便多有怨言,只因绿洲城郭土地少,所种粮食亩产也少,只勉强够自己吃。若能教其中原力田之法,让麦、粟产量增加,才有多余供应汉军啊。”

楼兰鄯善是汉朝重返西域的第一站,是桥头堡,只有将这里经营好了,粮食有富余,才有继续向外拓展的可能。

所以任弘认为,大可将楼兰鄯善视为汉之郡县,将中原已有的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开来,这东西自然传播极其缓慢,不主动提倡的话,牛耕再过个五百年也传不到。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原则:

第一,养蚕丝绸、炒钢铸造等汉朝核心技术必须严格控制,绝对不能出玉门关!

第二,千万别为了逞一时之快,装一时之逼,为了用正常途经也能解决的小麻烦,而在西域乱搞发明!

西域是诸多文明的十字路口,比如扦泥东边的米兰古城,后世在那发现了北印度的文字、波斯的钱币、希腊的天使、犍陀罗的佛像、甚至是罗马风格的布匹。

你鼓捣出的新东西,或许不会受中原待见,却可能西流,从而对世界历史产生剧烈影响!

苦得年年压针线,却给人做嫁衣。到时候东方不亮西方亮,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当然嘴上,任弘是不可能这么说的。

他大义凛然地说道:

“匈奴禽兽胡虏也,贪心不足,只知道对楼兰勒索和奴役,要他们年年缴纳牛马粮食。”

“但大汉,却是礼仪之邦,给鄯善带来和平与秩序,日后还有丰饶的粮仓和繁荣的商路。”

“吾等屯田士,和匈奴僮仆校尉不一样,不是破坏者。”

“而是建设者!”

一席话,既有大道理也有实利,说服了卢九舌等吏士。

任弘打算,等明日,鄯善王的即位典礼时,便要在宴飨上宣布汉朝对鄯善的技术援助,对鄯善的贵庶百姓,将这一席话再说一遍。

大汉重返西域,他们这些深入异域的吏士,不仅要屯好田,还要做大汉和平政策的宣传队,先进文明的播种机!

但就在这时,外面却有鄯善国的译长匆匆跑来,向他禀报:

“任侍郎,出大事了。”

译长焦急下拜:“还请你快去,劝劝鄯善王罢!”

……

PS:第二章在晚上。

《洛阳伽蓝记》记楼兰、且末一带:“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无雨,决水种麦,不知用牛,耒耜而田。”

第243章 当年万里觅封侯第367章 外戚第519章 百花齐放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468章 结大汉之欢心第462章 提封万里积跬步第132章 猜疑链第66章 第三者插足第79章 这厨师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第568章 凯撒第320章 日落第225章 好吃不过茶泡饭第149章 区区二千石第353章 友邦惊诧第523章 圣人第335章 北庭第114章 解忧第384章 黑衣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32章 凭几第158章 霍光第461章 西园八校第332章 李广无功缘数奇?第409章 舐犊情深第200章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第199章 党同第182章 刘病已第29章 狗官第77章 给大汉做狗有何不好第276章 昌邑国第309章 家园第163章 车门没有焊死第236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188章 万恶之源第377章 冰山上的来客第505章 骠骑第383章 职业病犯了第457章 埋葬过去第84章 孔夫子的话第414章 介子弃觚第359章 主父直须食五鼎第409章 舐犊情深第553章 太师进京第28章 围城第125章 成人礼第217章 叶公好龙第510章 五年后第402章 时代的一片雪第230章 你们这些年轻人第283章 既寿永昌第218章 简繁之争第528章 大吉大利第333章 今天的风儿好喧嚣第21章 等待第511章 南海使君今北海第124章 灭国第355章 世界是你们的(第六卷完)第569章 天将雄师第438章 在绵绵的山脉里(第七卷完)第465章 阿贺第522章 相互伤害啊第553章 太师进京第325章 西凉铁锤第255章 以德服人第156章 汉家千里驹第59章 红头发的女野人第482章 胡无人第392章 自干汉第281章 存亡之机第504章 头悬北阙第436章 大司马大将军第493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92章 知敌之情者也第480章 持节云中第27章 天田里的脚印第248章 西宁第473章 炼金术士刘更生第512章 汉罗第514章 皇帝轮流做第496章 过河卒第406章 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第402章 时代的一片雪第82章 长安连空气都是香甜的第409章 舐犊情深第167章 朋友越来越多(5000月票)第296章 属国过居延第291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16章 兵粮寸断!第21章 等待第383章 职业病犯了第54章 斩首行动第562章 交易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96章 男人的承诺第368章 都是大将军逼的第68章 生与死的楼兰第312章 只有魔法能打败魔法!第297章 军门频纳受降书第537章 淘玉热第214章 藏钩
第243章 当年万里觅封侯第367章 外戚第519章 百花齐放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468章 结大汉之欢心第462章 提封万里积跬步第132章 猜疑链第66章 第三者插足第79章 这厨师不看菜谱看上兵法了第568章 凯撒第320章 日落第225章 好吃不过茶泡饭第149章 区区二千石第353章 友邦惊诧第523章 圣人第335章 北庭第114章 解忧第384章 黑衣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32章 凭几第158章 霍光第461章 西园八校第332章 李广无功缘数奇?第409章 舐犊情深第200章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第199章 党同第182章 刘病已第29章 狗官第77章 给大汉做狗有何不好第276章 昌邑国第309章 家园第163章 车门没有焊死第236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188章 万恶之源第377章 冰山上的来客第505章 骠骑第383章 职业病犯了第457章 埋葬过去第84章 孔夫子的话第414章 介子弃觚第359章 主父直须食五鼎第409章 舐犊情深第553章 太师进京第28章 围城第125章 成人礼第217章 叶公好龙第510章 五年后第402章 时代的一片雪第230章 你们这些年轻人第283章 既寿永昌第218章 简繁之争第528章 大吉大利第333章 今天的风儿好喧嚣第21章 等待第511章 南海使君今北海第124章 灭国第355章 世界是你们的(第六卷完)第569章 天将雄师第438章 在绵绵的山脉里(第七卷完)第465章 阿贺第522章 相互伤害啊第553章 太师进京第325章 西凉铁锤第255章 以德服人第156章 汉家千里驹第59章 红头发的女野人第482章 胡无人第392章 自干汉第281章 存亡之机第504章 头悬北阙第436章 大司马大将军第493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92章 知敌之情者也第480章 持节云中第27章 天田里的脚印第248章 西宁第473章 炼金术士刘更生第512章 汉罗第514章 皇帝轮流做第496章 过河卒第406章 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第402章 时代的一片雪第82章 长安连空气都是香甜的第409章 舐犊情深第167章 朋友越来越多(5000月票)第296章 属国过居延第291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16章 兵粮寸断!第21章 等待第383章 职业病犯了第54章 斩首行动第562章 交易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96章 男人的承诺第368章 都是大将军逼的第68章 生与死的楼兰第312章 只有魔法能打败魔法!第297章 军门频纳受降书第537章 淘玉热第214章 藏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