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微妙的变化

bookmark

天刚蒙蒙亮,山谷中就热闹了起来。

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将一群群马送到集合地点。

“马养得可以啊。原来都快吐白沫了。”乔坦从地上拿起各色马具,随口说道。

“你们只晓得跑,不知道马儿的苦处。”送马之人爱怜地抚摸着马首,说道。

马儿将头转过去,轻轻蹭了蹭他。

乔坦看着有些吃味,骂道:“多少次半夜起来喂你马料,现在就不记得我了,真是畜生。”

牧马人哈哈大笑,转身走了。

一群群马自远处赶至,将粗粗养了一两天的马送过来,再把跑了许久,疲惫不堪的马儿带走。

长途奔袭就这个样子,单靠一匹马走不了多远的。纵是两匹马,第一天和第二天能走的里程也有很大差距,更别说第三天、第四天了。

严格来说,像他们这样驮载着大量行李的马队,人均三匹马都不太够,最好达到五匹的配置,或者少带一些行李。

军官们站在另外一处低声交谈着。

这里已过新平,离平城亦不过六七十里罢了。

从昨天开始,他们遇到的阻力就越来越大,到处围追堵截。不得已之下,八千骑兵被分成了三部分,各有统帅带领,分散袭扰。

任务只有一个:制造混乱。

正面对敌很难有胜算。

这里不是空旷无人的大草原,而是到处有村庄、坞堡、城池的宜牧宜耕地带,行踪无法保密,除了一开始之外,难以达成突然性。

所以,他们现在面临着大量敌军的围追堵截。具体数目不知道,但一万多骑肯定是有的,城池、村落内定然还有大量步卒严阵以待,乐观点想,搞不好牵制了三四万人。

最重要的是,制造混乱、制造恐慌,比如他们即将要做的事情……

更换完马匹之后,殷熙亲自带队,三千人齐齐上马,奔涌而出。

夏日的草原分外美丽,奔驰在宽阔平坦的河谷间时,凉风习习,青草芬芳,教人忍不住想要停下来,静静品味一番大自然的美景。

只不过,人类间的厮杀很快就将这份宁静、美丽给破坏了。

庄园内鼓声响了起来,丁壮们纷纷退入薄薄的土墙之后,张弓搭箭,紧张兮兮地看着远道而来的骑兵。

倒反天罡了!

以往只有他们纵骑南下,晋人躲在墙后面严阵以待,现在却是调了个个,他们在守,晋人四处奔袭。

村中本有几名信使,远远见到晋军骑兵就撒丫子跑路了,拼命往己方骑兵屯驻处赶,将晋军行踪汇报上去。

殷熙阻拦不及,率军绕庄园转了一圈后,发现无隙可钻,于是遣人射了一封信上去,打马远去。

信很快被人捡拾交了上去。

一年约五旬的老人展开览阅后,久久不语。

其他人静静看着他,也不催促。

良久之后,老人将信交给其他人,叹道:“昔年王库贤居平城,与拓跋力微同受中朝册封,一为‘晋乌丸归义侯’,一为‘晋鲜卑归义侯’,二人盟誓,守望互助。在那时,平城乌桓与盛乐鲜卑的地位是平等的……”

“奈何子孙不肖,晋廷册封的金印都被人抢去了。库贤后人形同拓跋氏奴仆,乌桓声势愈衰,就连平城故地都被迁入了大量鲜卑部族。自此以后,拓跋氏受封大单于、代公,已然是草原之主……”

众人有些不解,这时候讲这些老黄历做啥?

后汉年间,乌桓迁徙至各地,从东北到西北,随处可见,唯定襄等地由汉廷直接控制,没允许乌桓人迁入。

于是乎,当拓跋鲜卑南迁、西行之时,就看上了这些没被乌桓部落占据的郡县,纷纷涌入,当汉廷被迫迁民弃地之后,这些郡县就成了鲜卑人的乐园。

自此,盛乐之鲜卑、平城之乌桓结成联盟。

但联盟注定是要破裂的,到了现在,乌桓人已经沦落为了鲜卑人的从属,这便是老者感慨之处。

“你们不要看我。”老者笑了笑,道:“在平城这一片,鲜卑人是少数,乌桓人才是多数。但究竟如何,还要再看。”

“大人,你是想驱逐鲜卑?”有人下意识问道。

老者摇了摇头,道:“其实,真要说起来,哪有什么鲜卑、乌桓、匈奴。便说当年屯于雁门的铁弗匈奴,其便有一半乌桓血脉,然自号匈奴,现在又称鲜卑,号‘独孤部’。血脉这种事,我分不清,你们也分不清。真正能分清的——”

老者指了指庄园围墙外面的粟田、麻田、桑林、果园,说道:“不过是以何为营生罢了。昔年盛乐新旧猜嫌,固然有谱系、家族之争的因素,但最大的原因不还是有旧贵人看不惯我等营生的方式么?”

“那为何不向着祁夫人?她可是许诺重用新人的。”有人问道。

“大晋梁王举兵北上,倚晋廷为奥援,不比依靠祁夫人更好?晋廷才是最大的新人啊。”老者失笑道。

这番话说得众人心头大震。

自晋惠帝以来,因着并州连年灾荒、战乱,大量晋人北上,进入草原求活。与晋人接触越多,他们这些乌桓人就越看不上土里土气的游牧鲜卑,虽然再早几十年、上百年,他们也是以游牧为主的,但这不是比鲜卑人更早进入半耕半牧状态么?

鲜卑要发展,要壮大,必然要南下,那么就必须要重用平城一带数量极多的乌桓人,这当然会引起西边部落贵人们的不满,新旧之争是揭不过去的话题。

王夫人出身广宁王氏,乃乌桓贵种苗裔,虽然打着为旧党拓跋郁律复仇,扶郁律之子什翼犍上台的旗号,但因为得到了晋廷的直接帮助,她现在的选择很多。

最简单的,她完全可以组建一个以新人为主导、旧人为从属的政治团体,以平城为根基。至于这个新组建的势力究竟以代郡王丰为主,还是以拓跋什翼犍为主,都无所谓。

当然,后者更好,能尽可能笼络拓跋鲜卑势力。

毕竟,西部大人们看他们乌桓像晋人,晋人看他们却更像胡人,乌桓人其实也不太想脱离代国这个联盟,大家能凑在一起过日子,且以他们新人为政治上的主导力量,那就再好不过了。

“信不要外传,谨守门户,暗中观察即可。”老者最后说道:“我料东征之兵快回来了。”

******

拓跋纥那现在真的进退两难。

他今早收到消息,贺兰蔼头率三万骑东行,沿着阴山北麓进发,接连击破了两个小部落,招降十余大姓,声势日渐煊赫。

东木根山方向接连派来使者,请求将征调南下的丁壮带走,以便御敌。

拓跋纥那没有答应,但也没直接拒绝,而是耐着性子反复劝说,只不过没几个人听。

这事其实不怪人家。

你说要抵御晋军,好,我们征发了一批丁壮给你充当战士,另遣部分老弱妇孺赶着牛羊随军,为你提供补给。

但现在形势变化了。

贺兰蔼头知道南边打起来了,东边也厮杀得非常激烈,于是掐准时机,拣选各部精锐三万人杀奔而至,你让我们怎么办?

南、东、西三面受敌,处处分兵,处处要打仗,这是最大的困境,甚至可以说是绝境。

如果说是外敌还好,大家打不过也不至于投降,甚至内部捅刀子,可现在是标标准准的内战。

投靠拓跋翳槐或什翼犍,对部落大人们来说并非不可接受的事情,这是最为致命之处。

一旦他们绝望了,想通了,那么旧党遣使至盛乐纳款,新人南下至陉北乞降,拓跋联盟演变成翳槐、什翼犍两个集团,贺傉和他必然出局。

真到了那时候,估计只有东奔濡源,那边还有少许坚定支持他们的小部落,且背靠宇文氏,或能得到喘息之机。但说实话,那已经是苟延残喘了,如果翳槐、什翼犍不出大昏招,贺傉和他必然没有复国的机会,最后多半被宇文氏吞并。

难!难!难!

拓跋纥那在府邸内焦躁地转来转去,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到了傍晚时分,突然有仆人入内,低声禀报:“纥骨氏率众西行,往诺真水汊而去。”

“什么?!”拓跋纥那一惊。

纥骨部去年还奉命东行,攻打广宁王氏了,损失是有的,但不大。

今年四月间损失了不少人,前阵子回到了东木根山以西百余里的草原上,休养生息。

拓跋纥那知道,他们拿不出太多的东西补偿纥骨部,人家心里可能有怨气,但怎么突然就叛投拓跋翳槐了呢?

再联想到南边的部众在晋军威压下,投靠什翼犍的人越来越多,拓跋纥那就感到一股寒意。

这场仗不知道怎么就打成了这个样子。

在他预想中,应该是他们集结各部精兵,与包括邵贼在内的敌人血战连场。

即便最后失败了,也不失血性,胸中自有一股英雄气。

但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你跟邵贼打军事仗,邵贼跟你打政治仗,打着打着众叛亲离……

“再催一催东边,该回师了。”踌躇良久之后,拓跋纥那说道:“再征召一批兵马,我亲自领兵北上,先击退贺兰蔼头再说。”

依稀之间,他似乎起了种熟悉之感。

当初母亲带着贺傉东征,似乎也是这么说的,先击退一路,再集中精力与邵贼决战。

可现在没能彻底打垮东路晋军,西边又来了贺兰蔼头三万精骑,他们还需要先打退这一路,让拓跋翳槐没法继续挖墙角,才能集中精力对付邵贼。

敌人越打越多,自己人越打越少……

第一百四十章 置业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十三章 无题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968章 要脸不要脸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807章 太原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三十章 勤王第980章 册封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一十二章 争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093章 监察御史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四章 摊子第1190章 人事调动第1230章 抢时间(下)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统(下)第1114章 自谋后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邺第1248章 自家事与别人家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十二章 无题第1075章 水战(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1257章 行田(下)第881章 力真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1102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第六十章 谈妥第四章 王第917章 上郡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1068章 批发官位第936章 战后分配(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后进攻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1089章 家事与政治第九章 顿丘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983章 祖氏第四十六章 河内与河北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点点靠近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十三章 无题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951章 高贵乡公冤气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800章 崇明观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942章 谈心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1033章 家事与学第二章 消化(下)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857章 白登台(上)第五十八章 战机(上)第940章 代理人第一百十四章 灾第四十五章 势力(下)第1102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第1260章 万象第1219章 各自应对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1069章 赌得起!第十五章 幕府第四章 行宫第973章 势力与西情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十五章 幕府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863章 震荡第821章 哭秦庭?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三十九章 问对
第一百四十章 置业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十三章 无题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968章 要脸不要脸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807章 太原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三十章 勤王第980章 册封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一十二章 争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093章 监察御史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四章 摊子第1190章 人事调动第1230章 抢时间(下)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统(下)第1114章 自谋后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邺第1248章 自家事与别人家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十二章 无题第1075章 水战(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1257章 行田(下)第881章 力真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1102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第六十章 谈妥第四章 王第917章 上郡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1068章 批发官位第936章 战后分配(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后进攻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1089章 家事与政治第九章 顿丘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983章 祖氏第四十六章 河内与河北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点点靠近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十三章 无题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951章 高贵乡公冤气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800章 崇明观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942章 谈心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1033章 家事与学第二章 消化(下)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857章 白登台(上)第五十八章 战机(上)第940章 代理人第一百十四章 灾第四十五章 势力(下)第1102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第1260章 万象第1219章 各自应对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1069章 赌得起!第十五章 幕府第四章 行宫第973章 势力与西情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十五章 幕府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863章 震荡第821章 哭秦庭?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三十九章 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