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发明了抗生素

原来在一九二八年,亚历山大弗莱明正在英国的圣玛利亚医学院从事葡萄球菌研究。当时,葡萄球菌是一种分布最广、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病原菌。在弗莱明的实验室里,几十个细菌培养器皿里,都培养着葡萄球菌。弗莱明将各种药物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希望能找到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这一天,弗莱明和往常一样,一到实验室,便观察培养皿里的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突然,他发现一个培养皿里生长了一团青绿色的霉。“哎,某种天然霉菌掉进器皿里了。”弗莱明沮丧地想着,打算把器皿里的东西倒掉。可就在这时候,他突然注意到,青霉周围呈现出一片清澈。凭着多年的研究经验,弗莱明立刻意识到,这是葡萄球菌被杀死的迹象。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弗莱明用吸管从培养皿中吸取了一滴溶液,涂在干净的玻璃上,然后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溶液里一个葡萄球菌也没有。

“哇,这太棒了!”弗莱明兴奋得直搓手,“这证明,青霉菌会分泌一种杀死葡萄球菌的物质,那么,它还有别的本领吗?它有毒性吗?能用在人身上吗?”弗莱明开始实验了。他先是将少量青霉放入有其他细菌的培养皿中,结果发现,青霉所分泌的物质,对白喉菌、炭菌等,都有强效的杀菌效果。

接着,弗莱明将青霉菌注射到老鼠身上——老鼠安然无恙。“这证明青霉分泌物没有毒性。”弗莱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青霉分泌物对许多病菌灭杀效果好,而且没有毒性,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杀菌药物吗?

弗莱明立即将霉菌培养物滤液中所含有的抗细菌物质,叫做青霉素并予以报道。但是,弗莱明的论文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加上弗莱明没有提取青霉素的设备和研究经费,他只好停止了这项研究。

青霉素的价值无庸置疑,为什么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后,没有对其进一步研究?一个原因是他是细菌学家,缺乏化学家的协作对青霉素进一步纯化。

另一个原因是受到当时科学思想的阻碍,即认为动物试验结果不能反映在人体内所发生的情况,或者说以动物试验结果来指导人的医学实践是不可靠的。这个错误思想控制着弗莱明所在的研究室,由于这个框框,历史上的青霉素被埋没了十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青霉素的重要性。直到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亚大陆上战火滚滚。

战争促使科学家去寻求更好的杀菌药物,因为有非常多的伤员需要救治。病急乱投医,英国的药理学家佛罗理和生化学家钱恩在查阅文献时,才又发现了弗莱明的论文,他们决定将弗莱明的研究继续下去。

在弗莱明提供地青霉菌菌株基础上。经过一年多时间地努力。他们终于得到了相当纯净地青霉素结晶。青霉素地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在英、美科学家地协作攻关下。其大规模生产所存在地技术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于是在短短一年中青霉素便已商品化。而且产量日益增加。为盟军战斗力地提升做出了难以磨灭地贡献。

肖峻在这方面并不是懂地很多。但是大概地道理他还是知道地。因此在战争中出现大量伤员因感染而死亡以后。他开始让几个医学院负责搞这一项研究。由于自己地帝国现在实力强大了。各种人材、设备都已经具备了。他们经过十几年地摸索实践以后。这种东西出现了。他能不高兴吗?马上就让他们进入商品生产。这又是一个高利润地产品。要知道除去了先期地投入以后。它地成本是很低地。但是由于别人没有。那么自己地定价就可以适当地高一些了。

名称也要有一个合适地。就叫“战伤一号”吧。别叫什么素了。那样容易给别人一个提示地。自己知道就行了。原料、配方保密。反正中华帝国地中草药别人也搞不懂地。就是植物提炼地。别人也不会太明白地。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打上了。派出几个医疗队出去。带上我们地新药。直接就是在作广告了。还怕他们不马上定货呀。

一想到这里。旁边地几位和肖峻一样恨不能口水都下来了。

于是几个医疗小队开始奔向战争中的各个国家,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奥匈帝国还有奥斯曼土耳其。中华帝国的医疗小分队是以国际红十会的名义去的,他们一到马上受到了各国的欢迎,尤其是那个“战伤一号”,只要是手术成功了,再把药物注射进去,一般就不会再有人因感染而死亡了,要说那时的药品质量,是绝对不如现在的好的,可是那时的人身体里是没有那么多的抗药性的,所以效果还是特别的好。

中华帝国的医疗小分队的人员组成,那绝对都是经过多年学习的,他们是一身的中华帝国的军装,但是他们的旗帜是白底当中一个红色的十字,工作时他(她)们都是白大褂,头上是一顶白色的帽子,他(她)们活跃在战场上,为那些受伤者进行救治,他(她)们代表了中华帝国的形象,那些欧洲人亲切地称呼他(她)们为白衣天使,是他们给他们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许多的士兵们当知道他们是被远在东方的中华帝国救活的,心里无不充满了对中华帝国的无比崇敬,说他们是上帝派出来的“天使”。

一位土耳其的陆军上校名叫奥德尔,他被一发炮弹炸伤了,他被士兵们就近抬入了中华帝国的医疗小队那里,由于失血过多他已经是属于半昏迷状态了,中华帝国的军医经过检查发现必须要输血,但是这里没有合适的血浆,他马上问道:“谁是‘O’型血?”马上就有一名女医生说道:“我是‘O’型的,抽我的。”她马上就开始了消毒,然后躺在了病床上,很快地中华帝国女军医的血就流进了土耳其军官的血管里。

紧张的手术开始了,细心的医生们先是给他进行清理创伤,腹部一条伤口,经过一番努力,一块弹片被取了出来,医生说道:“把它保存好了,让他以后作个纪念吧。”又经过一番紧张地工作,给他缝合了伤口,又给他注射了一支“战伤一号”。

这时医生才直起了早已经又酸又麻的腰,对送他来的士兵们说道:“好了,再过几个月就又可能上战场了。”一个军官走上前对中华帝国的医生们敬礼,又特别向那个输血的女军医敬礼,他说道:“我和我的战友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的,是你们中华帝国的医护人员救了我们的长官。”

第133章 花样招工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123章 回到北京第220章 美女医生第262章 进军巴格达第272章 静观其变第110章 慈禧在法国第59章 不留辫子第29章 捉住敌首第279章 黄金本位和中华元本位第250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第43章 返回天津(二)第253章 波斯入藩第260章 军舰装上了千里眼第7章 巧取龙头山(二)第269章 狙击手培训计划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35章 上海之行(二)第235章 疯狂的军备第198章 帮助犹太人第21章 遭遇土匪第357章 围点打援第325章 制空权(二)第250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第4章 初练新军第7章 巧取龙头山(二)第252章 继续压制美国第296章 新的消费理念第185章 天津保卫战(九)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256章 我也有中华帝国的血统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171章 誓死保卫台湾(三)第281章 自找没趣第68章 新式高考第270章 北非的志愿军第169章 誓死保卫台湾第331章 华丽的冲锋第182章 天津保卫战(六)第66章 凯旋回京第190章 国家体制第23章 清除匪患第277章 我们比他们还忙哪第36章 上海之行(三)第363章 奥匈帝国解体了第50章 初次阅兵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332章 俄军的圈套第253章 波斯入藩第172章 誓死保卫台湾(四)第318章 中英海空斗第8章 重新整军第208章 新的战争理念第178章 天津保卫战(二)第347章 浴血铁路桥第375章 皇帝要去旅游第321章 两败俱伤第240章 总理在英国第328章 四路进攻俄罗斯第144章 给他们一个惊喜第71章 贵族闹事第362章 帮一把沙皇第373章 让敌人听指挥第349章 空战第204章 下一步的军备第183章 天津保卫战(七)第256章 我也有中华帝国的血统第280章 日本天皇要回去看看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233章 了解民生问题(二)第197章 万国来朝第68章 新式高考第160章 亚东的激烈战斗第4章 初练新军第364章 客人们来了第301章 水下行动(二)第359章 英国的最后一仗第288章 坦克与“水箱”第261章 和皇帝在西去列车上第300章 水下行动第342章 法国投降了第124章 直升飞机第174章 联军的目标指向上海第56章 朝鲜歼敌第190章 国家体制第32章 进京述职第357章 围点打援第343章 目标英国本土第365章 参观帝国军工厂第174章 联军的目标指向上海第87章 首恶必办第105章 慈禧出访第92章 无线通讯第112章 出访英国第80章 巡抚换人第204章 下一步的军备第67章 解放妇女第276章 一战终于爆发了第329章 空降兵出手第150章 感动和被感动着
第133章 花样招工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123章 回到北京第220章 美女医生第262章 进军巴格达第272章 静观其变第110章 慈禧在法国第59章 不留辫子第29章 捉住敌首第279章 黄金本位和中华元本位第250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第43章 返回天津(二)第253章 波斯入藩第260章 军舰装上了千里眼第7章 巧取龙头山(二)第269章 狙击手培训计划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35章 上海之行(二)第235章 疯狂的军备第198章 帮助犹太人第21章 遭遇土匪第357章 围点打援第325章 制空权(二)第250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第4章 初练新军第7章 巧取龙头山(二)第252章 继续压制美国第296章 新的消费理念第185章 天津保卫战(九)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256章 我也有中华帝国的血统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171章 誓死保卫台湾(三)第281章 自找没趣第68章 新式高考第270章 北非的志愿军第169章 誓死保卫台湾第331章 华丽的冲锋第182章 天津保卫战(六)第66章 凯旋回京第190章 国家体制第23章 清除匪患第277章 我们比他们还忙哪第36章 上海之行(三)第363章 奥匈帝国解体了第50章 初次阅兵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332章 俄军的圈套第253章 波斯入藩第172章 誓死保卫台湾(四)第318章 中英海空斗第8章 重新整军第208章 新的战争理念第178章 天津保卫战(二)第347章 浴血铁路桥第375章 皇帝要去旅游第321章 两败俱伤第240章 总理在英国第328章 四路进攻俄罗斯第144章 给他们一个惊喜第71章 贵族闹事第362章 帮一把沙皇第373章 让敌人听指挥第349章 空战第204章 下一步的军备第183章 天津保卫战(七)第256章 我也有中华帝国的血统第280章 日本天皇要回去看看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233章 了解民生问题(二)第197章 万国来朝第68章 新式高考第160章 亚东的激烈战斗第4章 初练新军第364章 客人们来了第301章 水下行动(二)第359章 英国的最后一仗第288章 坦克与“水箱”第261章 和皇帝在西去列车上第300章 水下行动第342章 法国投降了第124章 直升飞机第174章 联军的目标指向上海第56章 朝鲜歼敌第190章 国家体制第32章 进京述职第357章 围点打援第343章 目标英国本土第365章 参观帝国军工厂第174章 联军的目标指向上海第87章 首恶必办第105章 慈禧出访第92章 无线通讯第112章 出访英国第80章 巡抚换人第204章 下一步的军备第67章 解放妇女第276章 一战终于爆发了第329章 空降兵出手第150章 感动和被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