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牌匾
为了感谢杜太太的帮忙,世芸又再次去了上津县,郑重地感谢杜太太。金鸡现在是没法子弄到,只得另想法子。世芸翻了箱子,也没翻出一件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上次为了“激怒”杜太太已经将首饰出脱了不少,这会子很难再找出什么好的来。她想了许久也没想到还能有什么拿出手的。
想了许久,只能下了功夫做了几样针线,外送给杜老太太两双鞋,她下了很大的工夫,鞋子做的相当的舒服,踏在脚上软软的。
她以为杜太太会瞧不上,却没想到杜太太笑着接纳了,还带着世芸去见了杜老太太,拿了那鞋子让杜老太太上脚。
杜老太太满意的直点头:“好舒服的鞋子,到底是你们年轻人手巧。能做的这样的细致,可话了不少的工夫吧。”
“老太太,太太帮了我们二爷那么大的忙,我满心的想感激,只是想着,老太太,太太是见惯了大场面的,那些个金子银子就是搬来也是瞧不上眼的。我思来想去的,也只有亲自很下工夫的做几样东西,这才能表了我的心意。老太太,太太中意,就是我心意到了。”她看着杜老太太跟杜太太的颜色到还好,越发的下劲儿道,“得知是杜知县借给我们耕牛跟种子,百姓们都说要给杜知县是难得一遇的好官呢。”
杜老太太面上的颜色越发的浓,皱纹越来越深,眉开眼笑的道:“这是他应该做的。”
正说着,有人跑了进来,回着:“老太太,太太。郧县来了许多的百姓,给咱们老爷送匾额来了。”
杜老太太听了连忙站起来,扶着人便要出去看。这跟平日里那些乡绅们送的不一样,这是百姓自发送来的,她儿子也叫人送了一回儿的匾额。怎么不叫杜老太太高兴。
那匾额叫家里的仆妇小心的抬了进来,这是杜知县吩咐的,要拿来给杜老太太过目。等看过后,就要挂上的。
杜老太太摸着那烫金的四个大字,乐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她不认识字,只叫杜太太读给自己听:“救民水火。”
……
董维运看着杜老太条跟杜太太笑了,一脸的不知所措。
一时,吃食送了过来。擀地雪白的面条,上面铺了一层切地厚厚的肉片,再一捞,那底下还藏了两个荷包蛋。
毛二衙役接口道:“所以,杜大人是大清官,大大的好官,是包龙图再世。”
夸得杜老太太的嘴巴已经是合不起来。
杜太太无法,只得应了,请了杜老太太到屋里,杜老太太不愿意,只在廊下坐了。
百姓们七嘴八舌的,言谈就跟平日里的唠家常一般,一点惧色也没有。世芸觉得这里头透露着淡淡的不对劲。
一到屋里头,就听着董维运大声的道:“老太太,太太,这就是你们住的地方?也就比我们那家那地主好一些。”
杜老太太却是不愿意,直言道:“请他们进来,我要见见他们。”
世芸在口里重复着,随即一笑:“是粗,理却不粗。”
这一哭,有几个真正的百姓忍不住了,他们已经有许多年都没吃上这么好的东西,白面条,这到过年才能想的,可这肉还有鸡蛋却是不敢大口吃的。
吕嫂子眼睛一下子便红了,她人生的本来就娇小,眼睛一红,小可怜样儿立马暴露无遗,看的就让人心酸不已:“太太,这好东西,您该多吃点的,给我们这些劳苦命的做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吃苦的,不吃也没什么。您该吃些,您都瘦的……”她说着,低下头抹泪去了。
杜老太太笑说着:“那你以为知县能住什么地方?”
杜老太太这才意识到,这些百姓身上所穿并不厚实,还略显单薄。她忙点头,让人到东面厢房去。
杜老太太点了头。
杜太太颇为动容,只是让他们吃。她原不过是因为赌气才做下了这件事,可是当她见到这些人的“真心”,她头一次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
世芸不由的笑了:“你怎么敢叫董维运他们混在里头,以后若是被瞧出来可怎么办?”
章延闿舒服的往床上一躺,长叹一声:“如今耕牛也有了,种粮也有了,只等开春了。”
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也不晓得是谁,又给杜太太磕头,一时间,这也院子里热闹不已。
这是有预谋的。这送牌匾,甚至伪装百姓来送东西,怕是章延闿组织的,这是要……
一听老太太这么说,丫头仆妇忙往东边跑,去布置屋子,又烧了火炕。
“我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这些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又听得那仆妇道:“老太太,太太。外头有郧县的百姓要给老太太、太太磕头。”
“你怎么会找人送匾额去?”世芸拢着手炉,喝着横云送来的热汤,含笑问着章延闿。
章延闿笑道:“管他什么法子,只要把事办好了就行。我昨日听毛二说了一句俗话,话虽粗,但是却相当的有理。你听着啊,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
这……
杜老太太不以为然的道:“人家是来谢你老爷的,我们要见见,看人家还有什么难处。救民水火,只是一时的事么?”
“老太太,就让他们在外头磕头,全了他们的心意吧。”杜太太到不是很想见这些个乡民,闹哄哄的,人也粗俗。
董维运哽咽地道:“县太太,这怎么使得,这么好的东西……太太,这都多少年没吃了。”
杜老太太一听笑了,杜太太也忍不住以手掩口。这人是没见过世面的,所谓的金砖哪里就是金子弄成的。
杜老太太叫来仆妇:“这四个字是极好的,送到前面去。告诉你们老爷,就说我说的,要他把这四个字给记到心上,他是百姓的父母官,就要有为人父母的样子,要时刻为百姓想着。”
“瞧出来又如何?就说是进县衙做事,还能如何?看来他们做的到不错。”章延闿摸着冒出胡渣的下巴,得意洋洋的,“不过比起你来,我到还是差了一手。”
杜老太太跟杜太太已经陷入百姓们的七嘴八舌的关怀中,她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里头有什么不对劲。杜太太已经忘却了自己先前对这些百姓的厌恶之感,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感动。自己身子不好,婆母丈夫都没有注意到,这些头一次见她的百姓便注意了,还交待着自己要生补身子。这只有母亲才交待自己的,却在这些百姓的口中听到。杜太太只觉得一股子亲切感涌上心头。
这些人杂乱纷纷,毫无章法的跪下,口里道:“老太太,多谢老太太仁慈。”“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是,老太太,这是嫩鸡,就是熬了汤,您也能吃。您要长命百岁。”
杜太太虽然不喜这些乡下人,但是这些粗俗的话到是让她受用不已,沉板着的脸,总算放松了许多,露出点点笑容。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又说起包青天是多么的清廉,有这样的好官是百姓的福气,说着又引到了杜知县的身上,说这是杜老太太教导有方,是孟母再世。
“老太太,多谢您跟知县太太给咱们说话,又给咱们加了那么多的种粮跟耕牛,这下咱们可富裕了。”
仆妇重复了杜老太太说的话儿,又命人将匾额小心的抬了出去。
世芸立在那,赫然瞧见那人里头居然有自家的厨娘吕嫂子,她居然在这里头。再看着那些所谓的百姓,董维运,还有县衙的就个衙役。
杜老太太瞧着媳妇,好像是比刚嫁进来的时候老了许多,这些日子好像脸色是不大好,心里觉得到有些对不起这个儿媳妇。打算从今儿起,要好好的给她补补。
董维运傻里傻气的道:“地上是金子做成的砖,这屋子里满是珠宝。我可听人说了,大官家里的地上都是金砖。”
一伙子的百姓蜂拥而进,十分的热闹,每个人的手中还拎着篮子,有的还拎了两只嫩鸡。一见到那坐在正中间的老妇人,相互着招呼着:“这就是杜知县的母亲,咱们快给老太太跪下。”
她对杜老太太道:“老太太,这大冷天的,请大家进屋吧。这雪地里别冻着了。双喜,让人做了吃的来,要暖和的,不要那些虚的。”
世芸想到自己那么哄杜太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也不是没法子么。”
“太太,您的脸色不好,要好生的补补。我抓了几只鸡,您熬点汤喝。”
章延闿笑道:“你不是愁没东西送么!怎么样?这东西杜太太可满意?”
世芸坐到他身边,为他揉着太阳穴:“那次的题本怎么样?知府大人可说了什么?”
章延闿道:“我想的就是这样,若是知府大人……布政使大人……这以后的事可就不好办。”题本已经送上去好些日子了,可到现在还没有音讯,也不知道上司是怎么想。
“那……”没有上司的同意,章延闿若是随意做事,到时候被参……
章延闿站起身毅然道:“不管他,先做了再说。春耕可是等不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