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帝乡

齐鲁乃是徐淮的大后方,倘若青兖不宁,那第五伦构筑的淮水防线也不安稳。不过,他此番东巡,最先到的,却是离彭城近在咫尺的丰沛。

丰沛乃是帝乡,汉初列侯一百四十多人中,籍贯为丰沛附近的就有六十余,其中更有好几个诸侯王、三公九卿。丰沛功勋集团直到文景时期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样的地方,政治上自然会受到很大照顾,减免赋税是少不了的,遇上新皇登基、太子降生,皇家老乡们也肯定能得些好处,两百年下来,不论文化、经济都极其繁荣。

“予在关中时,没少往来于新丰,当初与敬通相识,就是在新丰街道上,正好遇上巨毋霸携两虎入城。”

去往丰沛的路上,第五伦对随行的大行令冯衍说及这桩往事。

“其实并非在大街上,而是更始将军廉丹府前……”冯衍心中如是暗道,只不知第五伦还记不记得廉丹。这话他自然不敢说,只唯唯应诺,得以与皇帝同车,荣幸当然有,但更多是战战兢兢,毕竟现在的陛下,与刚起兵时不同了,他也学聪明了不少。

“听说新丰便是刘邦顾念太上皇郁结思乡,这才令名匠仿造,非但村巷、道路、店铺、乡校都与丰邑一模一样,还将乡间挑担卖饼、斗鸡走狗之故人,也都迁来。丰人抵达新丰,竟能一一认出己家,哪怕是鸡犬牛羊,亦能识别家宅。”

第五伦对新丰城印象不错,说道:“今日来到旧丰,当看一看,与新丰是否一致!”

然而等御驾抵达丰沛,别说前朝旧物了,此地不论城郭、乡闾,皆处处凋敝:丰县中的屠贩少年,沽酒卖饼,斗鸡蹴鞠,不见踪迹;泗水之畔多膏腴之田,明明是仲春上好时节,但于期间劳作者寥寥无几,一问都是隶属于魏国沛郡的屯田兵。

从当地官员口中,第五伦才得知了丰沛的近况:数年前,赤眉军横行而过,然丰沛城池坚固,得以保全。其后刘永、刘秀争衡,二人皆乃刘邦之后,故而对丰沛极重视,遣人来护,本地得以幸存,刘秀更于此地称帝。

然而刘秀帝位还没捂热乎,第五伦就派马援率军过来袭扰,丰沛是汉军兵力所及的边缘,刘秀不愿在此与魏军角逐,选择回撤,忍痛放弃了这高祖龙兴之地。

他一走,丰沛众人也跟着跑,不知从何时起,就传出了第五伦仇视汉家,要将天下诸刘、汉朝旧党赶尽杀绝的谣言,丰沛十万百姓亦在其列。

于是丰沛遂空,多数人跑到了徐州,就落脚在彭城、下邳等地。也有部分钻进了刘邦斩白蛇的沛西大泽山地,结寨自保,想在那儿等待乱世结束:盗匪猛虎哪有战乱可怖。

豪强大户走就走了,第五伦高兴还来不及,但小自耕农们,第五伦还是希望他们能回来。丰沛土地肥饶,且作为徐州与鲁地、定陶的连接地带,若一直凋敝下去,极影响南北军事调度,

“若种宿麦前不归,这泗水沿岸上好的土地,可就要充公用于屯田了。”

第五伦下了诏令,鼓励逃难居民返乡,为了破除谣言,打消他们的担忧,第五伦决定在丰沛做一件大事:

“拜谒高庙!”

……

汉朝除了长安高庙外,郡国也立,毕竟是开国之君,后来几次宗庙改制,将其他皇帝的地方庙改没了,但刘邦的庙却颇为坚挺。尤其是丰沛之地,即便汉朝灭亡,高庙也被当地士民精心保护,视为保佑地方的神主。

刘永来拜过,刘秀来拜过,如今却来了个异姓皇帝,确实是少见,若刘邦在天有灵,定会揉揉眼睛,瞪着第五伦道:“汝非吾种,来此作甚?学朕蹭饭?”

第五伦当然不是来认祖归宗的,纯粹出于政治目的,更何况,他早在定都长安时,就令人重修了被大火烧毁的长安高庙,以表示自己不对前汉反攻倒算,顺便在高庙隔壁修了他祖宗田横的“齐壮武王庙”,让这俩冤家唱起了对台戏。

一回生二回熟,此番再来丰沛高庙虚情假意,第五伦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在念着干巴巴的祭文时,他更是毫无羞耻之心,大言不惭说什么:“汉德已终,此天意民心也,假刘子舆僭号河北、隗氏挟末代太子于陇右,名为复汉,实乃窃国,伦皆已讨平。今日尚有不肖子孙刘秀,借祖宗之旗,行裂土残民之实,高帝身在泉下不能责,伦身为后王,当为先王惩之!”

若刘邦在天有灵,必是揭棺而起,恨不得与子孙里难得有出息的刘秀一起暴打第五伦。

等虚伪的仪式完毕后,第五伦才对冯衍等人说了句实话。

“古今帝王,予心怀敬佩者,数人而已,其中便有刘邦!”

第五伦对刘邦确实赞不绝口:“高帝以布衣之身,仗剑起于丰沛,其后三年灭秦,四年平楚,开全新之局,自古以来,创业未有之速也,此绝非幸也,而是定数!”

刘邦的优点不必一一道之,第五伦对他一统天下的速度比较关注:“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昔日周、秦、汉更替,亦如今日之汉、新、魏移鼎,至于刘秀、公孙述等辈,则譬如项羽、魏豹之流。”

第五伦自我批评道:“刘邦四年便已打完垓下,而予灭新称帝也已逾四年,却只是天下三分得其二,不如高帝啊。”

冯衍这次终于算准第五伦心思了,进言道:“然刘邦年近六旬方得帝业,其后十年诸侯反复无常,未得一统。而陛下则春秋鼎盛,未至而立,待扫平吴、蜀后,自是九州太平,无汉初祸乱之忧。”

第五伦颔首,刘邦在汉初,与其说是皇帝,倒不如说是共主,为了解决项羽这个大敌,他给异姓王们让出了大量利益,等同于将矛盾放到统一后,这才有了汉初惨烈的平叛杀戮。这才使汉朝无法专心对付匈奴,白登一战,一代雄主也穷途末路了,只能忧心忡忡地把江山交给妻子,一起留下的,是更多隐患。

而第五伦,打算将这些矛盾,在战争期间顺手解决。

所以他当初灭新、打赤眉都慢不得,力图速战速决,推倒腐朽的前朝,打垮会毁掉天下秩序的赤眉,为天下保留骨血。

唯独灭吴、蜀却快不得,第五伦反思,自己去年秋冬进攻淮北,就有些心急了,总想诱刘秀主力在徐淮决战,一战定天下!结果魏军受损不小,万幸他中途清醒了,没莽到底,要真打出一场淝水,亦或是赤壁来,将局面玩成三国,那他第五伦,就要成穿越者之耻了。

拜谒完高庙后,大概是心情不错,第五伦又给丰沛一项极大的利好。

“前汉时,刘邦免除沛县徭役赋税,却恨丰邑曾背叛,不肯免除,后来回归故乡,亏得沛县父老替丰县求情,这才首肯。”

这种免徭役赋税的规矩,在汉朝执行了整整两百年,直到王莽代汉才取消,不过刘永、刘秀又恢复了。

如今统治者又换了姓氏,这种优惠,当然是没了。

“然念丰沛等地连年战祸,凡百亩以下者,田租赋税免一年,其后三年减半,撂荒逃难者,夏种前归来复籍,亦一同减免。”

这意思很明白:刘邦尚且记恨丰县的背叛,但他第五伦,对丰沛过去两百年间如何,心里是否还怀念大汉,完全不在乎!

第五伦离开丰沛前,回看这两座犹如废墟鬼蜮的城市,不知它们何时才能重新繁荣起来,只要丰沛人愿意回来,作为交通枢纽,此地重新振作亦有可能。

“忘掉过去,向前看罢。”

……

完成了在丰沛的表演后,第五伦继续沿泗水北上,过了车不能并行的亢父险塞,进入鲁中丘陵,随着泗水上游越来越近,曲阜便近在眼前了。

魏军对鲁地的进攻,恰好在青州、徐淮中间,一方面偏师从青州南下,曲阜则靠刘盆子带细作潜入,发动当地孔氏、颜氏举事,赤眉军残部在当地的脆弱统治,很快便土崩瓦解了。

掀开车幕,第五伦望见了一座青翠多石的山峰,询问同乘的博学大师桓谭:“君山,此为何山?”

说完,第五伦自己就被这句话给逗笑了。

倒是桓谭在停车时出去看了看:“怪石万垒,络绎如丝,此乃峄山,亦称东山。”

第五伦道:“便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东山?”

桓谭对曰:“正是,昔日秦始皇帝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今日陛下过东山,可要留下一二石刻?”

“君山这是怂恿予封禅?”第五伦哑然失笑。

桓谭倒是很认真:“陛下若能在不惑前一统,再花二十年恢复天下太平,开崭新之制,纵是效秦皇汉武封禅,又有何妨?”

据第五伦所知,王莽一直心心念念来鲁地封禅,只可惜计划了三次,都被黄河大火、匈奴入寇、西域反叛等事耽搁,到了地皇年间第四次计划时,泰山上更是闹了赤眉,圣山成了贼窝,这难道是天意么?王莽遂缄口不提封禅,谁提谁罢官。

第五伦对封禅等事暂无兴趣,只道:“君山又非不知,此番东巡,一路上予皆要求神拜庙,谒见前汉皇帝、田齐先祖已颇为忙碌,泰山、东山,还是暂免了罢!”

诚如第五伦所言,这次东巡政治意味十足,而他此时所在的鲁地,也有一座庙等着他去拜呢!

第五伦目光望向曲阜方向,那座城市,经历了数百年的文化构造,蒙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俨然就是华夏的耶路撒冷……

“汉初时,刘邦平淮南后过鲁,以太牢祠孔子,高帝读书少尚如此,予好歹读完了五经,岂能过而不拜?”

若说谒高庙,是第五伦想让昔日归于刘秀统治的“前汉子民”们心安,那直趋孔庙,则是为了……

第五伦点了点桓谭,笑道:“安天下儒士之心啊!”

桓谭听了第五伦这句话后,看着皇帝和蔼的笑容,不知为何,竟对曲阜的孔氏、颜氏等有了一丝怜悯,嘴上也实话实说:

“虽是善言,但臣总觉得陛下这句话……”

“不怀好意!”

第205章 冰冻三尺第675章 云梦第47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231章 兵谏第594章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第18章 公元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第399章 周公营洛第232章 微操第531章 齐家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第246章 南巡狩第87章 假摔第491章 立国第452章 越塔第630章 脸都不要了!第519章 罪与罚第439章 你配吗第42章 杀人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559章 甥舅第82章 窦融第32章 驰名双标第162章 赤眉第426章 就算是五万头猪第603章 坚持守住第166章 前浪后浪第136章 彩礼能少点不第572章 死地第317章 怀哉第449章 中心开花第353章 四灵第436章 软柿子第310章 七寸第620章 五人第244章 哭,都给我哭!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178章 马已经服第415章 想桃吃第579章 飞将第6章 什么决定脑袋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00章 奇变偶不变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146章 别让他跑了第246章 南巡狩第114章 贺兰山缺第236章 斧钺!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56章 谋刺第640章 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第499章 强渡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313章 运动第339章蔚为万夫雄第532章 气得浑身发抖第125章 五杀!第215章 他急了第532章 气得浑身发抖第601章 饮马第525章 画圆第130章 过去我没得选第301章 退婚第572章 死地第180章 掌声响起来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20章 战神第215章 他急了第122章 老王第407章 皈依者狂热第684章 雌雄第557章 还乡第296章 跳舞第436章 软柿子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订!)第454章 怎么是你第250章 广厦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242章 举不举?第449章 中心开花第560章 鹰枭第351章 报与桃花一处开第493章 预判第411章 真龙不怕火第531章 齐家第190章 董王第505章 鹖鸟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第684章 雌雄第64章 大司马第171章 曲线复汉第156章 众筹与分期第294章 公无渡河第477章 把狗骗进来杀第2章 改名狂魔第556章 窥天第457章 今日长缨在手!第85章 剿匪
第205章 冰冻三尺第675章 云梦第47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231章 兵谏第594章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第18章 公元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第399章 周公营洛第232章 微操第531章 齐家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第246章 南巡狩第87章 假摔第491章 立国第452章 越塔第630章 脸都不要了!第519章 罪与罚第439章 你配吗第42章 杀人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559章 甥舅第82章 窦融第32章 驰名双标第162章 赤眉第426章 就算是五万头猪第603章 坚持守住第166章 前浪后浪第136章 彩礼能少点不第572章 死地第317章 怀哉第449章 中心开花第353章 四灵第436章 软柿子第310章 七寸第620章 五人第244章 哭,都给我哭!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178章 马已经服第415章 想桃吃第579章 飞将第6章 什么决定脑袋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00章 奇变偶不变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146章 别让他跑了第246章 南巡狩第114章 贺兰山缺第236章 斧钺!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56章 谋刺第640章 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第499章 强渡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313章 运动第339章蔚为万夫雄第532章 气得浑身发抖第125章 五杀!第215章 他急了第532章 气得浑身发抖第601章 饮马第525章 画圆第130章 过去我没得选第301章 退婚第572章 死地第180章 掌声响起来第49章 父慈子孝第220章 战神第215章 他急了第122章 老王第407章 皈依者狂热第684章 雌雄第557章 还乡第296章 跳舞第436章 软柿子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订!)第454章 怎么是你第250章 广厦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242章 举不举?第449章 中心开花第560章 鹰枭第351章 报与桃花一处开第493章 预判第411章 真龙不怕火第531章 齐家第190章 董王第505章 鹖鸟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第684章 雌雄第64章 大司马第171章 曲线复汉第156章 众筹与分期第294章 公无渡河第477章 把狗骗进来杀第2章 改名狂魔第556章 窥天第457章 今日长缨在手!第85章 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