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

也没有安排太多的人护卫,田城与郭奴儿、奚荏、赵无忌等人陪同韩谦渡河去见周惮等山寨首领;李冲、姚惜水则站在江滩上看韩谦他们渡河过去。

周惮三十岁不到,脸颊削瘦而白净,跟韩谦印象中山大王的形象差距极大,鳞甲外穿裹一身白袍,更像一名儒将;其他四人也是方圆两百里内的大寨代表。

很简单,周惮等人是对韩谦开出的重赏心动,但又不想手下精锐寨丁加入以应募的形式加入龙雀军。

这会导致相当多的精锐,有可能会脱离山寨的控制,被龙雀军拉拢过去。

此前二十多名精锐,在山寨没有牵挂,击退梁军对沧浪城的突然之后就选择直接加入左司,这便是诸寨所忧虑的事情。

他们就想着几家大寨都能独立于龙雀军之外,应募参战。

这样,战事结束后,他们还能将这些精锐寨丁带回去,而不至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

因此,周惮派人跟其他山寨沟通过,约好今日一起到沧浪城来;其他的小寨子,这时候自然更是希望五家寨子能顶在前面跟龙雀军谈成交易。

韩谦沉吟片晌,看着周惮及其他四家山寨的代表,点头说道:“周当家等人所虑,我也能理解,但募饷核算就可能要复杂一些;同时要是诸寨都独立参战,会相当的混乱。要不然这样,你们几家合到一块,凑足一千五百人参战,只需要接受我这边监管便行,同时我也先照参战人头给予两成募饷,也会照诸寨进入丹江东岸的人头保证粮草补给,但剩余的募饷,咱们就要照军功进行核算——周当家,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周惮等人有戒心,不愿意将手下人马分散编入龙雀军中应募,韩谦便想着索性叫他们集中起来,组建一支雇佣兵马,但他同时也得防着这伙人出工不出力,不会一次就将募饷给足。

当然,韩谦同时也只会给他们一千五百人的编额,为防止雇佣兵马规模太大,有尾大不掉、反客为主的可能;倘若还有更多的山寨精锐应募参战,则要打散编入龙雀军。

周惮等人也是在暗暗打量着韩谦。

虽然韩谦对外的正式身份,仅仅是侍卫营副指挥、临江侯府从事,但从龙雀军进驻丹江沿线以来,不仅与山寨的联系都是韩谦一手负责,甚至绝大多数的物资补给也都控制在韩谦手里。

而韩谦这个身份,已经表明他就是三皇子身边的嫡系,对层次更低的山寨势力而言,已经足够用了。

唯有韩谦是如此年轻,叫周惮等人颇为意外。

周惮等人商议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接受韩谦所给的条件。

事情决定下来,当即便合并出一支百余人的精锐队伍,由周惮统领着渡过丹江,到沧浪城北侧驻扎下来,然后再派人回山寨调遣更多的人手过来。

渡过河来,韩谦介绍李冲、姚惜水等人给周惮认识,说道:“李将军乃录事参军,弹举军中善恶,我有什么失当之处,李将军也会毫不留情面的跟殿下举报。不过,周当家乃我所募请而来,所领将卒自然还是周当家诸位严加管束——另外,我此时便拨三百石盐作为第一批募兵军饷,周当家你们希望我将这批盐,运往何处?”

韩谦手头人力有限,不可能将三百石盐分送到各寨手里,只想着集中运往一处,由他们山寨内部自行分配。

“韩大人若是方便,运往鹿台峪便成。”周惮说道。

鹿台峪有溪涧通入汉水,位于汉水上游,距离沧浪城有五十余里水路,派一艘乌篷船便能将盐运过去。

当然,除了食盐外,周惮他们也希望换取其他一些山寨紧缺的其他物资,但只要沧浪城这边有储备,韩谦都是尽可能给予他们方便。

“……”李冲现在已经很难琢磨韩谦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总之韩谦在他的眼里,很多事情都大胆到超乎想象。

竟然允许这些年来都桀骜不驯的诸多山寨,组建一支独立的兵马,紧贴着沧浪城驻扎?

不过听韩谦说话的态度,李冲也知道他在沧浪城制止不了韩谦独断专行,只是将他所见所闻一切,如实写下来,派人将信函传回襄州城。

接下来两天,以周惮为首,各家山寨很快聚拢一千五百人,都自备兵甲,也可能是诸多山寨之间都颇为熟悉,将卒编排以及各级武官的任命,他们自行商议,也都井然有序,推举周惮为都指挥,在沧浪城之外另筑营寨屯守。

这几天,梁军虽然对铁鳄岭的攻势并没有停止下来,但也没有最初两天那么激烈、凶残,更多是逼近铁鳄岭北麓,限制住李知诰所部出铁鳄岭活动。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梁军就此放弃对铁鳄岭的争夺,主要还年后连续三天皆是大雪,封住道路,拖延梁军更擅于攻城夺险的步兵往西线推进的步伐。

梁军此时显然也不舍得在这大雪封山、道路泥泞的恶劣条件下,将前锋骑兵精锐用于攻城战的消耗之中。

龙雀军趁着大雪封山,则是抓紧时间修筑寨垒、挖掘濠沟,运送物资,同时也进一步调整丹江沿线的兵力配置。

此时李知诰将第一都两千余精锐都调到铁鳄岭,与郭亮所部分别守住铁鳄岭北麓的两处山口;高承源所部则全部用船调到荆子口,与杜崇韬手下军将张保所率领的五百襄州军兵卒据险以守,堵住梁国关中兵马出武关东进的通道。

韩谦将杨钦、冯宣等人所率的船帮及四姓船队都留在襄州,也承担起左前部物资运输及人员输送的重要。

困守淅川城的郑晖、夏振二人,一度绕过李知诰、韩谦,派人到襄州城请求襄州军派兵船接应他们撤离淅川城,但被杜崇韬严厉的训斥,此时也憋在淅川河上游的淅川城内。

考虑到西线形势日益紧迫,韩谦最后还是建议三皇子及沈漾,派柴建会合周数,将龙雀军第三都也从襄州城东的牛首寨调到西侧,以防止形势进一步严峻。

元月初八清晨,韩谦昨天深夜才从铁鳄岭回来,睡了两个时辰便起床处理军务、巡防城寨,刚登上墙头,便看到十数艘乌篷帆船从汉水下游逆流驶来。

“那些是什么船?”韩谦问田城道。

“是从郢州运往淅川的粮秣军资!”放到黑龙山南麓的斥候,早已经确认过这些船的来历,田城禀报道。

“杨钦,冯宣,”韩谦看到杨钦、冯宣在城外闲逛,扬声喊道,“立即点齐人马,将那些船都给我截下来。田城,你也带一队人马上船,要是谁胆敢反抗,格杀勿论,一切责任,都由我承担!”

李冲、姚惜水听到韩谦大呼小叫,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登上城头看到悬挂郢州府衙旗帜的船队,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面面相觑,韩谦之前擅自扣押郢州司兵参军夏振派出请援的四名军将,还关押在沧浪城的私狱里,并没有交给襄州军的法曹,此时又要截下郢州派来送运粮草物资的船只?

西翼的援军及粮草,主要都是从江黄鄂郢等十二州调集,为了节约襄州军的人力、物力,从这十二州征集来的粮草,除了一部分需要运到襄州城集中储备外,其他的都是各州负责各州援兵的补给运输。

所以说韩谦下令截停郢州的物资船队,绝对是犯大忌之事。

“韩谦,你是何意?”

“夏振有弃城的劣迹,谁知道这些船前往淅川,会不会接郑晖、夏振二部南撤?”韩谦说道。

“他二人倘若再敢弃城,自有军法处置,你此时作为,乃直接有违防御使府的军令。”李冲说道。

“……夏振都敢不战而逃,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胆小怕事了?”韩谦冷冷看了李冲一眼,问道。

李冲一怔,顿时叫韩谦数落得哑口无言。

韩谦示意田城、杨钦立即照他的命令行事,莫要叫这些船闯入丹江口,他们再派船追之莫及!

郑晖、夏振倘若乘船南逃,即便事后将他们捉住治罪,又有何益?

至于擅自扣押郢州的物资船,是否直接抵触到防御使府现有的令制,韩谦却不会在意,要是这点规矩都不敢破坏,三皇子的威名也太不值钱了。

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议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五百零四章 密谈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三百二十五章 联词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见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五十九章 叙州刺史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五百五十章 韩府(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谋第一百章 黔阳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七百一十九章 喘息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条件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二百五十五章 诡计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五百六十三章 赠书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辞表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鸭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对峙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
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议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公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二十五章 文死谏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五百零四章 密谈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三百二十五章 联词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见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一百二十八章 贿赂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五十九章 叙州刺史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五百五十章 韩府(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谋第一百章 黔阳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给你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七百一十九章 喘息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条件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二百五十五章 诡计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五百六十三章 赠书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辞表第二百六十五章 冯缭(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鸭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对峙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