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

韩谦、信昌侯李普连夜在百余侍卫的护随下,带上文瑞临赶到汉寿城,与郑晖会合。

韩谦同时还将武陵县令王大治、县丞陈璐、县尉周处、主簿赵际成等破武陵城后捉拿住的几名主犯,也一并带到汉寿城。

郑晖除了率周数、范祥、周惮等将在汉寿城外,还有降将张瀚乃是石首张氏子弟。

不能听信文瑞临的一面之辞,自然是要将张瀚、王大治、陈璐、周处、赵际成等与白茅城守将高隆有过接触的降将俘吏召集过来详细问话。

当然,郑晖他们也都觉得这个险值得冒。

首先文瑞临是在武陵城直接落网的,没有在白茅城提前布下陷阱的可能。

而从汉寿往白茅城,除了有驰道相通,水路也仅有一百三四十里;有什么问题,来去也方便。

即便没有文瑞临,郑晖他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汉寿城后,也在考虑是否往白茅城或者东南方向的资阳、桃江等城进军。

只是马元衡率部所守的江安城还没有攻下,他们过早往位于湘江口的白茅城进军,有可能提前惊动马寅父子提前放弃岳阳城逃回潭州。

到时候岳东大营以及荆州的兵马在外围,短时间内赶不过来,他们又不能及时攻下白茅城,仓促间在白茅城外的湘江口湖滩之地与叛军主力野战,实在没有多大的胜算。

要是能说服白茅城守将高隆投降,他们占据湘江门户之地白茅城,将马寅父子南逃潭州的退路切断,确实是将战事快速往前推进的关键节点。

当然,寄希望高隆能投降献城,仅让文瑞临孤身回去,是无法取信于高隆的,该由谁陪文瑞临前往白茅城?

郑晖、周数、周惮等人皆有领兵之责,不能无故丢下兵将,随文瑞临前往白茅城说降。

张平看了看左右,现在是信昌侯李普主张用文瑞临,知道韩谦不会担当此事,他站起来说道:“我陪文先生前往白茅城说降高隆。”

“我要是说张大人资望略有不足,或许不足以取信高隆,张大人不会不高兴吧?”韩谦笑着说道。

原本也赞同张平与文瑞临去游说高隆的李冲,这时候看韩谦的笑容,怎么看都觉得有几许阴险,心里咯噔一跳:张平一直都说韩谦没那么容易看透,韩谦这次主动将文瑞临让给他们,是不是在这里设下陷阱,等着父亲跳下去?

张平作为监军使,韩谦都说他资望略有不平,不足以说降高隆,郑晖作为行营总管不能擅离大军,韩谦又一副袖手旁观的样子,岂非只有父亲才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然而他还不能说韩谦这话一定不对。

张平早年在内侍省仅仅担任正七品的内寺伯一职,调到三皇子身边,于荆襄战事后才出任正六品郡王府椽。

韩谦“潜逃”离开金陵,张平出京到叙州传旨,留下来出任叙州防御使府监军使、武陵军监军使以及沅江行营监军使。

不过,监军使仅仅是临时的授官,并无对应的官阶,而张平这个监军使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实权,任职时间又短,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资望可言。

张平之前携旨游说洗英没有问题,一方面洗英的地位以及对战局的影响,都没有高隆这么突显,另一方面对辰州土籍大姓的处置,天佑帝在传到叙州的第二道御旨就已经言明。

然而此刻时机稍纵便逝,现在他们根本来不及派人去金陵请旨,就必须得有信昌侯李普这一级数的人出面,才有可能说服高隆献城出降。

要不然的话,高隆、马元衡这些人即便有投降之意,也会坚守到天佑帝下旨赦免其罪,有一定保障之后,才会献城投降的。

张瀚率部投降,那是不投降就被会郑晖、李知诰他们联手围歼,而投降后还要立即参与对武陵城的强攻,损兵折将千余人之后,才获得初步的信任,但对他这样的降将最终要怎么安置,还得看金陵的旨意。

想到这一切极有可能是韩谦给他们设下的陷阱,李冲双拳握紧,关节都捏得发白。

“看来也只有本侯亲自走一趟,才能取信于高隆。”信昌侯李普看了韩谦一眼,镇定的说道。

“孩儿代父亲过去。”李冲手摁住身前长案说道。

信昌侯李普摇了摇头,坚持他亲自随文瑞临前往白茅城见高隆。

定下计策后,郑晖便着人找来几套染血的潭州兵服给文瑞临、信昌侯李普以及几名贴身侍卫换上,以便他们假扮逃兵能顺利进入白茅城中见到高隆,而能不能说降高隆,就要看信昌侯李普命够不够硬了。

这时候天下起如注大雨,一队骑兵护送信昌侯李普、文瑞临离开汉寿城,守了一个多时辰,雨势收小,都虞候周数及番将洗英率五千兵马也离开汉寿城,沿湿滑的驿道往东南方向行去。

信昌侯李普、文瑞临要是能说服高隆献城投降,周数、洗英将首先率部进入白茅城,然后郑晖才会再率主力过去,彻底切断岳阳叛军逃往潭州的退路。

即便这个过程中会有波折,他们也会将损失控制在最低,保证原有的战事节奏不会受到多大的冲击。

待周数、洗英所部消失在烟雨尽头,韩谦才撑着一把油纸伞,与奚荏走下登城道。

“噔噔噔”,韩谦转回身看到姚惜水撑着伞从后面追过来,而李冲带着几名侍卫站在十数步远处。

韩谦停下脚步,与奚荏往城墙脚避开两步,让姚惜水、李冲他们先过去。

“文瑞临在为马循招揽之前,都在雪峰山深处的一座古庙里隐居潜修,与马循妻兄结识,才被引荐到马循跟前……”姚惜水在韩谦身前站定,这时候雨势又稍稍大了起来,隔着雨线盯着韩谦的眼睛说道。

而李冲带着侍卫站在十数步,拦着其他人靠近,方便姚惜水与韩谦单独说话。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韩谦问道。

“韩大人是不是早就知道文瑞临的来历有可疑之处?”姚惜水问道。

“姚姑娘你想多了,”韩谦打了个哈哈说道,“神陵司当年耳目广及天下,即便随前朝覆灭受创严重,但实力依旧不容小窥,说不定马寅身边就有你们暗布的眼线,我对潭州的了解,怎么可能比你们更多?再说了,我还没有在文瑞临身上看出什么问题啊,世间高人无数,难不成稍微有些能耐的人物,就能叫你们如此惊疑不定,你们是不是也太不自信了?你们这几年,看走眼的人还不够多吗?”

韩谦知道神陵司的秘密,姚惜水也不觉得奇怪,继续追问道:“真不是你设下的圈套?”

“姚姑娘是要我将心剖给你看啊?”韩谦叫屈道,“潭州大局已定,即便高隆不愿投降,将侯爷扣押下来,交给马寅父子,马寅父子也不敢直接杀掉侯爷。虽然事情有可能会多添些波折,但侯爷的大勇之名已然成全。我对侯爷、对姚姑娘赤胆忠心,日月可鉴,姚姑娘你却百般猜疑我,真真叫韩谦无语相对啊!”

韩谦表演再精彩,姚惜水也不会相信,但她实在无法从整件事里看出一丝破绽,当下也只能与李冲先离开。

…………

…………

张平、李冲、姚惜水在汉寿焦躁不安的等候了两天,一名扈卫才持信昌侯李普的秘信赶回汉寿。

信昌侯李普在信里说高隆同意投降,但白茅城作为潭州北入洞庭湖或从洞庭湖南进湘江的门户之地,即便是汉寿逃过去的两千兵马,也都是眷属家小安排在潭州长沙县的嫡系部兵,高隆并没有把握带领四千守军一起归降朝廷。

马家父子优柔寡断,早年又因为内乱不得不依附于天佑帝,这些年担心手下大将擅权背叛,一方面限制大将私兵规模,一方面频繁调动大将,限制大将对军队的控制权,这也是实情。

高隆约定好两天后深夜使部属打开东城门,放楚军入城。

高隆为了表示诚意,没有扣押信昌侯李普及文瑞临。

信昌侯李普、文瑞临此时与周数、洗英会合,五千多精锐兵马停到距离白茅城约三十里的一座村寨观望形势。

即便高隆没有诈降的意图,想要不惊动白茅城内其他忠于马氏的守将,他们也必须两天后入夜时分借着夜色的掩护出发,才有可能悄无声息的抵达白茅城东门前,等候高隆打开东城门。

不过,考虑到高隆还是有诈降的可能,那样的话,信昌侯李普仅率周数、洗英两部五千余将卒,想要将计就计夺下白茅城,兵力就有所不足。

而即便高隆没有诈降之意,信昌侯李普率周数、洗英两部趁乱夺城后,也必然会惊动到百里外潭州城的守军。

他们倘若想着高隆能进一步配合他们引诱潭州城守军过来增援白茅,也需要更多的兵马在半道伏击潭州城的守军。

为防止万一,郑晖与监军使张平率周惮、降将张瀚两部人马走陆路前往白茅城。

此战对信昌侯府非同小可,李冲也不可能坐得住,先一步赶过去跟其父会合。

第三百五十五章 楚州旧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役(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狱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五十七章 杀戮第六百二十一章 北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进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释(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七百四十章 妇孺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三百一十七章 蔚侯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六十一章 婚约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五百五十八章 对峙(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一百四十三章 筹贷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七十六章 龙华埠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九十四章 纯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四十五章 烧石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六百三十四章 异动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三十三章 论赌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衅(一)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六百三十章 黄雀在后(二)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宫隐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五百八十二章 晋帝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礼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七百四十五章 俘将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四百七十四章 风起第四百章 计划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
第三百五十五章 楚州旧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役(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围城第三百六十章 分肥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数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狱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五十七章 杀戮第六百二十一章 北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赎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七百六十章 洛阳(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进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释(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七百四十章 妇孺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三百一十七章 蔚侯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一百零七章 送礼第六十一章 婚约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五百五十八章 对峙(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归武陵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一百四十三章 筹贷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七十六章 龙华埠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九十四章 纯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四十五章 烧石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六百三十四章 异动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撤(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三十三章 论赌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衅(一)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六百三十章 黄雀在后(二)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宫隐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五百八十二章 晋帝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礼第十三章 讨杯毒酒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七百四十五章 俘将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四百七十四章 风起第四百章 计划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