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

白蹄冈还是太靠北了一些,赤山会在白蹄冈的人马,半数以上又是行动迟缓的妇孺。

梁军骑兵行动如风、势如雷霆奔疾。

在不需担心大楚能用战船沿江河调动兵马进行拦截、封堵的情况下,梁军骑兵一旦渡过淮河南下,长江北岸没有重兵防守的地域,都极可能落入其控制之下。

无论是韩谦,还是冯缭,这时候都不能肯定梁军潜伏到江淮地区的斥候暗探,真就没有注意到赤山会在白蹄冈的存在。

叙州水营最快还需要十天到半个月才能抵达金陵,赤山会在白蹄风的人马及妇孺需要在这时候提前撤到邗沟西岸,以防不患。

这也是冯缭赶过来见王文谦的主要原因。

没有王文谦的同意,赤山会数千会众及家小怎么可能成规模的提前撤到邗沟西岸,而不受淮东兵马的攻击?

“如我家大人所料不差,梁国在颍州、徐州等地的城寨,此时都已分散驻入大量的骑兵。淮河此时已结薄冰,再有两天便是大雪时节,天气再继续这么冷上三五天,河冰便大体会封住淮水。而一旦等到淮河完全冻实,梁军骑兵或许在昼夜之间,便能饮马长江之畔,到时候赤山会这点人马,只能托庇于扬州了。”冯缭谦卑的说道。

“韩谦他人呢,可还在滁州?”王文谦没有那么好唬弄,盯住冯缭问道。

“我家大人预料到水师或有一败,想着梁军渡过淮河,饮马江畔之时,朝廷或会从叙州调援兵过来,便在水师经邗沟北上之时,提前返回叙州作动员去了。”冯缭不动声色的说道。

“等金陵下定决心,传旨到叙州调援兵过来,那要拖到驴年马月?”殷鹏焦躁的插嘴说道。

在殷鹏看来,以朝廷对叙州的猜忌程度,恐怕要拖到淮西进攻巢州的主力兵马都遭受重创、形势坏到不能再坏之后,才有可能下决心调叙州等地的兵马东进勤王。

而等韩谦接到圣旨,再从叙州集结兵马沿江东进,少说又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要是情况真恶劣到这一步,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梁军在长江北岸没有其他威胁,会同寿州军后,或许仓促间不会奢想到渡江去直接进攻金陵,但多半会顺势东进,进攻淮东。

而到这时候,韩谦即便不记前仇,愿意援助淮东,以叙州那点兵马,又能替淮东分担多少压力?

“赵将军,你以为呢?”王文谦沉吟片晌,没有再质问冯缭什么问题,而是看向赵臻问道。

同不同意赤山会人马撤到邗沟以西,依托扬州兵马暂时立足,他要问赵臻的意见。

赵臻蹙着眉头,盯着冯缭看了良久。

金陵战事期间,赵臻所部在左广德军手下损失最为惨重。

之前要不是信王杨元演最终拍板,他怎么都不乐意看到赤山会在樊梁湖西岸立足,但这时候想到冯缭所推测的、梁军即将饮马长江的可能情形,他思量良久,才说道:“赤山会人马或可先撤到邗沟以西,但后续要如何处置,还是要派人去请示殿下。”

“好!”王文谦当即着人将扬州地图铺开到案上。

扬州境内没有高山,蜀冈的主峰也不过十数二十丈高,蜀冈越过邗沟往西南方向,四十余里外有一座主峰高逾四十丈的捺山,但是扬州第一高峰了。

这里也是昌国公李普昨日不打招呼撤出后,他们第一时间派兵马进驻的一个要点。

倘若真要如冯缭所预测的那般,梁军随时有可能从洪泽浦以西渡过淮河,大举南下,到时候其会同安宁宫叛军,前期所能调用的骑兵、马步军就在十万人马以上。

一旦李知诰所统领的北岸禁军主力遭受重挫,扬州守军是没有办法在捺山建立坚固据点,将敌军封挡在捺山以西的。

王文谦与殷鹏、赵臻商议片晌,最终决定他们允许赤山会在江北的人马从白蹄冈暂时先南迁到捺山去。

倘若局势完全不受控制,扬州兵马可以快速撤到邗沟东岸,而赤山会人马也能随之东撤,而且也只需要走二十余里驿道,便能渡过邗沟。

倘若局势没有恶化,他们也不怕赤山会这点人马在那里能掀起什么波浪来。

即便王文谦如此安排有监视赤山会北岸会众的意味,但捺山往南距离长江北岸,也就二十余里,实是赤山会短时间内最佳的中转地之一;要不然的话,六七千人毫无遮挡的暴露在长江北岸的江滩边,处境会相当的危险。

谈妥这些,王文谦便直接指派一名官员随冯缭离开处置这事,赵臻也随后带着扈卫出城调整扬州城西的防御部署。

这时候天色暗下来,王文谦留殷鹏在后宅用餐。

“真不需要派人知会李知诰一声?”殷鹏坐到餐桌前,有些犹豫的问道。

站在淮东的立场,在北岸的禁军主力能与寿州军拼个两败俱伤,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但此时的情况,淮东与北岸的禁军主力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北岸的禁军主力倘若能保持足够的警惕,不受重创,淮东便无需去独自去抵挡南下梁军的兵锋。

这时候与其期待人马少得可怜的叙州兵的增援,还不如寄望北岸的禁军主力能保存实力。

王文谦放在木箸,说道:“水师主力在洪泽浦遭受重创,不需要我们提醒,李知诰及朝中诸臣都能想到梁军渡淮南下所带来的风险。最稳妥的选择,自然是北岸此时集结于巢州城外的禁军主力暂时放弃强攻巢州城的计划,分撤到舒州、滁州固守,以备不患。不过,北岸禁军最终会怎样的选择,非但不是我们能决定,李知诰这个禁军前锋诸行营都总管也做不主,最终还是要看朝中、看杨元溥做怎样的决断。而昌国公使李秀率骑兵赶往燕墩山,他却随御史中丞郑畅匆忙赶回金陵,我看他多半还会力主在梁军南下之前攻陷巢州城。这样,他才能少承担一些水师主力在洪泽浦遭受重创的罪责……”

殷鹏点点头,要是此时北岸禁军放弃进攻巢州城,昌国公不仅要承担水师主力覆灭的罪责,还要承担对巢州作战失利的所有罪责,会使得昌国公府一系势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说不定其女李瑶都未必能保住皇后之位。

昌国公匆忙赶回金陵的意图并不难猜测。

想到这里,殷鹏又忧虑的说道:

“陛下年轻气盛,不甘受此重创,或许真会支持昌国公赶在梁军南下之前,强攻巢州城的主张呢。”

“问题就在这里,淮东真要急于在这事上出声,只会促使此子冒险行事,他以往跟韩谦所学,都是剑走偏锋的路数,水师主力遭到重创,也是深受其害。”王文谦说道。

“韩谦真的回叙州了?”殷鹏有些怀疑的问道。

“或许回,或许未回,此时谁又能确知呢?”王文谦不置可否的说道。

殷鹏身为州司马,身兼统领扬州地方兵马的重负,夜里也不敢懈怠消息,不管将来形势如何变化,他都要先将扬州地方上的军事潜力作进一步的动员,草草填饱肚子便先告辞离去。

王文谦总是想着保持住镇定如素的从容,殷鹏走后,他依旧小口品着侍妾亲自下厨炒的小菜,将一壶米酒喝尽,才放下手里的杯盏,问站在一旁的王珺:“珺儿,你觉得韩谦有把握说服李知诰抗旨不攻巢州城吗?”

“啊!”没想到父亲突然问起这个,王珺手忙脚乱的差点将手里茶碗打翻,睁大眼睛看向父亲,似乎没有听清楚父亲刚才在问什么。

王文谦盯住王珺的眼睛。

“巢州相距金陵不足二百里,除左龙雀军乃是李知诰的嫡系外,左右武卫军及诸州兵,仅仅是受李知诰节制——爹爹都不信李告诰敢抗旨或者能抗旨擅自行事,何必问女儿这个问题呢?”王珺说道。

“韩谦此时应该已经派人回叙州传令调水营东进了吧?”王文谦又问道。

“爹爹认定黔阳侯是奸枭之辈,黔阳侯不是等到朝廷放下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之后,再率援兵沿江而来,更能左右朝中的局势?他何需不诏兴兵,落下叫人垢病、猜忌的口实?”王珺说道。

“韩谦何以能断定水师进洪泽浦必败?又何以那么早便已料定一切皆是梁军的阴谋?”王文谦问道。

“爹爹都试探出女儿那么多话了,这事女儿确实猜不到。”王珺说道。

王珺闭口不言,王文谦却无意放过她,说道:“形势一旦难以挽回,不提扬州城以东的腹地区域都会受敌骑的侵袭了,仅扬州城以西,乡野之民就有十数万计,要不要提前往东疏散或收入城塞之中以避战乱,皆在珺儿你一言之间……”

“爹爹您何需跟女儿斗智斗勇,”王珺抿着嘴说道,“不管黔阳侯做何决定,扬州城以西都有可能会受到敌骑的侵忧——爹爹所犹豫的,不过是不是要在邗沟以西陈以重兵,爹爹所犹豫的不过是要不要趁此机会窥视滁州而已。”

王文谦暗叹一口气,他此时所犹豫的,确实是要不要在捺山附近派出更多的精锐战力,毕竟形势恶化之后,特别是北岸的禁军主力有覆灭之忧,杨元溥极可能屈服于形势,向从淮东调援兵。

这也是淮东兵马正式进占滁州的良机。

只是大楚水师主力覆灭,不能摸清楚韩谦的意图,淮东兵马过早进入滁州,所承担的风险太大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还朝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间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参见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二百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十一章 进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七十二章 弥补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六百七十三章 决堤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六百二十六章 顺水推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二十三章 翻手为云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衅(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二百四十八章 龙牙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条件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九十四章 纯酒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六百零九章 发动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四百一十八章 学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一百零六章 脏活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议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五百零六章 道侧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十四章 下注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六十一章 婚约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荐为吏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
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还朝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间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参见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应对第二百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十一章 进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七十二章 弥补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五十一章 爷孙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六百七十三章 决堤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六百二十六章 顺水推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二十三章 翻手为云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衅(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二百四十八章 龙牙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条件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九十四章 纯酒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六百零九章 发动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四百一十八章 学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拢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一百零六章 脏活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议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五百零六章 道侧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十四章 下注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六十一章 婚约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荐为吏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功可居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