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

天佑十五年的春夏,对原黔阳县令、叙州冯氏族主冯昌裕而言,是最煎熬的半年。

天佑十三年韩道勋入仕叙州,州狱啸闹是其子冯瑾策划,冯昌裕事后得知,想阻止已是不及,只能紧急联络洗、杨、向三族在黔阳城内的族人紧急撤出去,希望囚徒暴动,将新任刺史韩道勋逐出叙州。

谁能想到韩道勋、韩谦父子竟然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各方势力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当夜便镇压住州狱的囚徒暴动。

冯昌裕再耳聋目昏,也知道奚荏那个小贱货,已经是完完全全忘了杀兄之仇,投到韩谦的怀抱里撒娇弄欢,而叙州船帮通过赎买,暗中收拢奚氏族人,他也不是没有察觉。

不过,孱弱的奚氏,即便有上千人重新聚集到黔阳城下,又能成什么气候?

在职方司主事季昆被韩谦设计擒杀后,冯昌裕以为隐忍几年,等朝廷将韩道勋调往别处任职,他就不用为这对难缠的父子头痛。

只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韩谦竟然在春风得意之时,携众逃到叙州,意图与其父据叙州而自立。

更令冯昌裕所料想不到的,朝廷竟然默认这既成的事实,还对韩家父子封官赏爵,而韩家父子对叙州官吏的调整,朝廷也一应予以追认,使得此时的叙州,较为重要的官职都为韩家父子的心腹亲信所占据。

接下来便是田税改制。

虽然目前田税改制仅仅触及黔阳县客籍大户的利益,但韩家父子要在叙州豢养近三千名精锐战力,作为其割据叙州的根基,仅仅是收割黔阳县的客籍大户远远不够,迟早会将触手伸到他们土籍大姓身上来!

而此时韩家父子也是开始对黔阳县境内的番寨出手了,甚至不惜出兵镇压了两座反抗坚决的小型番寨,也要令田税改制推广到土籍番户的头上。

这也意味着他们想暂时假意依附韩家父子的可能性便不存在了。

而且要行事宜早不宜迟。

在韩谦率冯氏奴婢进驻五柳溪,又招募流民丁壮,大肆开挖河渠、修造堰坝之时,没有人认为韩谦能成事,以为这事只会白白消耗韩家父子手里不多的资源。

毕竟数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去驯服五柳溪,以便能开垦大湾口,但这么多年过去,大湾口地区也仅有十数座小型番寨立足。

五柳溪的分水堰赶在四月上旬建成,之后便是雪峰山、龙牙山的雨季,到五月上旬,龙牙山更是连日倾盆豪雨,然而经过沙河与五柳溪的分流,龙牙山南麓的大湾口竟然没有洪水滔天。

诸姓认识到韩家父子修堰治水之能,确非番寨能及,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每拖延一天,韩家父子在叙州的根基便要深上一分。

三四百头耕牛运入大湾口,龙牙山打造出新式的曲辕梨以及大批坚固耐用的铁制用具,集中人手,一天便能在沙河、五柳溪两岸开垦三四百亩新田,开挖三四里长的灌溉支渠。

每年都洪水滔天的五柳溪、沙河沿岸淤积着肥沃的土壤,撒把种子下去,都不需要花心思照看,禾苗便茁壮的钻出土壤。

而从去年便涌入叙州的流民,在韩家父子刚推行的招募归化新政下,迅速落地扎根,也使得叙州行营的兵力也急剧扩编到两千五百人。

虽然在诸姓眼里,叙州行营的兵马大多数都还是乌合之众,但韩家父子这段时间收刮来的钱粮,都投入到这两千五百将卒的训练中。

这也是意味着每拖延一天,韩家父子所掌握的兵马,实力便要强上一分。

冯氏与向氏、洗氏、杨氏所属的番寨,分散在郎溪、潭阳的山水之中,即便四家能抽调出两三千精锐,冯昌裕也相信番兵英勇善战,但兵力要怎样进行聚集与会合,才能予韩家父子以致命一击?

强攻城墙高险的黔阳城不现实的,四家合兵进攻面对沅水完全敞开的榆树湾?

冯昌裕走出寨厅,盯着寨楼前正日夜操训的番勇。

冯氏控制着郎溪大小二十余座番寨,治下有土籍番民一千四百余户,表面上仅有丁口七千二百余人,但冯昌裕心里清楚,这是前朝武宗时的数字,这些年人丁繁衍,加上兼并奚氏以及其他小寨势力,他冯氏控制的丁口已经有一万二千余人,十六岁到五十岁的成年丁壮差不多有三千六百人。

六丁抽一,冯氏六百战兵,令沅水上下的诸寨闻风丧胆,也令他尝到高奚氏丰媚迷人的身体到底是怎么一番销魂蚀骨的滋味。

想到这里,冯昌裕就有些后悔将奚荏那个小贱货,送给韩谦那孙子了。

虽然他年事已高,对男女之事已经是力不从心,也以为送出去心里不会再念挂着,但事实证明他错了。

即便没有余力,但伸手触摸那像丝绸、像牛乳一般光滑雪白的娇躯,感受那触手软弹,感受到青春气息是那样的迷人,能叫他的心境年轻很多;将那小贱货送出去后,冯昌裕才体会到那滋味是那么叫人难以忘怀。

而寨子里的年轻女子,皮肤粗糙不说,举止还都粗鄙不堪,远不能跟那小贱货相提并论。

冯昌裕遐想片刻,转身走回寨厅,听着“噔噔噔”有人登楼过来,转身见是儿子冯瑾与高宝过来,问道:“你们见着监军使大人了?”

“见过了,监军使大人说了,我冯氏出兵能铲除韩家父子,他会请旨使父亲取韩老贼而代之。”冯瑾抑不住兴奋的说道。

冯昌裕忍不住想要白儿子一眼,真要能将韩家父子铲除掉,叙州重新落入四姓手里,他还担心不能取而代之吗?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监军使张平那边能提供怎样的帮助。

“监军使有没有说我们当如何除之?”冯昌裕问道。

“韩家父子在黔阳城戒备森严,难以强攻之,对监军使的防备也极缜密,而我冯氏偷袭五柳溪,或者重创五柳溪、沙河沿岸定居的客民,但不能第一时间攻下龙牙城、五柳寨,不能在龙牙山南麓站住脚,易为韩家父子从黔阳城出兵反击,”冯瑾说道,“监军使主张我们偷袭鹰鱼寨!”

“鹰鱼寨?”

鹰鱼寨也就是潭州兵马此时在中方山西麓山脚下占据的中方城。

冯昌裕陡然一惊,难以想象监军使张平竟然主张他们偷袭鹰鱼寨!

“监军使已经觉察到韩家父子与潭州早就暗中勾结,韩道勋天佑十三年底放开地禁,实际便是放潭州人马渗透进来,鹰鱼寨便是潭州渗透进来的人马,聚集流民所建,是韩家父子与潭州勾结的铁证。而州医学博士赵直贤更是潭州这些年暗埋在叙州的钉子,这两年来一直都是韩家父子与潭州的联络人。韩家父子现在提出在中方山下新置中方县,有意举荐赵直贤出任中方县令,真要到那一步,四姓在沅水两岸恐怕是真没有立足之地了……”

冯瑾舔着嘴唇说道。

“赵直贤是潭州的人?”冯昌裕震惊问道,但这话问出口,又觉得多余,示意冯瑾继续说下去。

冯瑾继续说道:

“高宝这时也已经探明,此时潭州在中方寨聚集的兵力不多,都不到四百人,这与监军使那边掌握的数字相差无几。我们要是能奇袭拿下中方寨,不仅能据中方寨切断黔阳城与龙牙山的联系,更能据中方寨进一步聚集向家、杨家、向家的兵马,不至于在韩家父子的反攻下,没有立足之地。”

“潭州在中方寨聚集的兵力是不多,但潭州是我们能惹的?”冯昌裕得考虑到偷袭中方寨后潭州可能会有的报复。

“韩家父子与潭州勾结谋叙州之事,已经促使朝廷下定决心对潭州动手,目前朝廷在鄂州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聚集兵力。监军使建议我们偷袭中方寨,也是希望我们到时候从叙州出兵牵制潭州,这才承诺由我冯氏世袭叙州刺史之位,而在我们行动之后,监军使便会过来跟我们会合,到时候就可以邀请辰州、靖州的大姓势力出兵……”

冯瑾焦急说道,

“而此时韩家父子与潭州勾结在一起谋叙州,难道我们现在还能将韩家父子与潭州区别开来视之?对韩家父子动手,不就是对潭州动手?又或者我们索性就在寨子里坐等着韩家父子派兵马过来,强征秋粮?”

叙州土籍番民绝大多数都依附于大姓为奴,因此四姓大姓控制的番寨,每年仅缴纳千余石钱粮,但是依靠田税新政,每年的田税便要激增到四万余石、二千余缗。

这实际上是要将四姓大族每年吃到嘴里的肥肉,活生生的挖出去填补韩家父子那像无底洞似的欲壑。

这绝对不是冯昌裕所愿意见到的。

而既然韩家父子从去年底就已经跟潭州勾结到一起,那对韩家父子动手,与对潭州动手,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难不成他们铲除韩家父子后,潭州还能无动于衷?

冯昌裕捻着稀疏的胡须,盯住儿子冯瑾问道:“朝廷要对潭州动手,这是确凿无疑的事情?”

“孩儿另派人到鄂州看过,即便朝廷今年冬天之前不对潭州动手,驻兵大规模增加已是事实,相信潭州也有察觉——我们在叙州果断出手,只要能在潭州反应过来之前,控制住叙州的局势,相信潭州绝不敢抽调兵马深入巫山之中。”冯瑾说道。

冯昌裕沉吟许久,又问高宝:“冯宣可靠吗?”

高宝咽了一口唾沫,说道:“行船金陵期间,韩家父子对冯宣是多有笼络,但韩家父子手下却常以异族视我等,多加嘲讽,冯宣也常暗地里感慨,韩道勋乃是叙州刺史,他为其所用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高宝觉得,此等秘事,或许不用急着叫冯宣参与,待我们拿下中方城,再令冯宣出兵便可。”

“父亲,事不宜迟啊!”冯瑾压着声音劝道。

“鹰鱼寨城墙坚固,也难以强攻啊,而鹰鱼寨距离黔阳城以及韩家父子在五柳溪的驻兵,都不过四十余里……”冯昌裕焦虑的说道,他是想动手,但事情不考虑周详,他哪里会轻举妄动!

“可以以计诱之……”高宝说道。

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宫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四百七十四章 风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双炉炼铁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阳(四)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阳残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七百八十二章 旧事(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九章 处置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澜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役(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选之迷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一百一十七章 谣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独山津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八十九章 袭寨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
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宫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四百七十四章 风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双炉炼铁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世道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阳(四)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阳残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七百八十二章 旧事(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结第三百五十一章 劫持第九章 处置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澜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役(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选之迷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二十四章 真龙种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撤军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风声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四百零九章 四周形势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一百一十七章 谣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二百零五章 说田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独山津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八十九章 袭寨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