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

翻过一道山嵴,在茅山北麓的山谷里,有一座建有二十多间石屋的庄院,掩映在茂密的树林里。驱马走到近处,看到这些石头所砌的墙上爬满青苔、草藤,很有些岁月斑驳的痕迹。

这里曾是冯家秘藏财货的秘库所在,在财货取出之后,几个看守秘库的聋哑老人早就随冯家奴婢一并迁入叙州,庄院也就废弃掉,成为猎户、药农或流浪汉在山里的栖脚地。

宅子前还能看到篝火残烬。

目前桃坞集兵户残部主力都已经进驻北麓山坳,忙到后半夜,等兵卒都扎下营来,韩谦与袁国维才带着一队亲卫赶到这处庄院来。

信昌侯李普与陈铭升带着数名扈卫,像是苍蝇似的骑着数匹瘸马一路跟着过来,满心疑惑韩谦没事做,深更半夜跑到这里做什么。

不管怎么说,桃坞集兵户真正的精锐都还留在龙雀军中,韩谦只要还奉岳阳为主,信昌侯李普作为湖南行台右丞,作为潭王岳父,特别是在李普都已经服软的情况下,韩谦还真不能拿李普怎么样。

再说让李普跟在身边,总要比让他躲在背后动什么手脚要好。

赶到庄院里,李普才看到韩家家兵子弟出身的郭奴儿,早就带了一队人马在庄院里的一间石屋里,正将一筐筐泥土从石屋里挖出来,堆到院子里的空地上。

“日,你当初是不是没有将我舅家的藏宝从这里都取出来,还偷偷藏了一部分在这山庄里?”孔熙荣下马一瘸一拐的走过来,看到眼前一幕,忍不住要白韩谦一眼。

听孔熙荣这么说,李普也狐疑不定的盯着韩谦。

冯家定谋逆大罪之后,除了大理寺、御史台会同刑部抄没冯家族产外,潭王府也暗中抄得冯家大量的珠宝财货,前后总计有上百十万缗钱。

而潭王府主要都是利用这批财货,经营鄂州,筹备对马家的削藩战事。

这些事情,信昌侯李普当然是清楚的,也知道冯家有最为主要的一处藏宝秘窟就在茅山北麓的山岭 之中,但当年潭王府这边查抄暗中冯家秘藏的经手人是韩谦与姜获、袁国维等人,信昌侯府并没有人直接参与。

看到这一幕,李普也情不自禁的想,韩谦确实极有可能瞒过姜获、袁国维,私藏了大量的财货,毕竟当时缙云楼上上下下都是韩谦培养出来的嫡系。

都说人无横财不富,人无夜草不肥,要不是如此,李普都难以想象叙州崛起怎么可能这么快?

孔熙荣与韩谦关系亲近,乍乎乎的就直接问出来,李普现在可不想惹这杀胚,心里想着暂时将这笔帐给记下来,看韩谦日后回岳阳要怎么解释。

韩谦瞥了李普一眼,猜到这厮心里在想什么,冷声说道:“李侯爷要是想着日后能在殿下跟前告韩谦的状,亲自进石屋看清楚秘窟里所藏的财货,或许更好一些。”

“哼!”李普鼻子里冷冷哼了一声,他也不想被韩谦看轻了,昂然站在那里不动,看四周火把哔哔的被山风吹得晃动不休,说道,“你此时最需要兵甲、粮秣,即便私藏不计其数的财货,又有何用?难不成周边哪家敢将兵甲、粮秣卖给你?”

静山庵一战,桃坞集兵户是被徐渚打溃,除了伤亡逾半外,将卒溃逃时为了保命,不得不将大量笨重的兵甲抛弃掉。

韩谦接手三千残兵时,当时就剩不到两千套兵甲的样子,即便这次强袭丹阳,缴获一批兵甲,但也仅仅是勉强凑够三千多套兵甲。

不过,韩谦此时要编女营及少年兵营补充防卫兵力的不足,兵甲还是缺得厉害。

更为关键的一点,楚州军很快就会反应过来,到时候即便不强攻茅山,也会派兵盯住左右,杜绝韩谦派兵出山征粮的可能——可能只需要十天时间,手里的粮食耗尽,吃饭就会成为大问题。

茅山是有很多座大大小小的道观庵堂,也有十数座大大小小的村寨,但人口加起来也就千余而已,存粮极为,即便他们白天从丹阳城劫来的上百多车粮谷,看上去有二三十万斤,数量不少,但是分摊到五万老弱妇孺的人头,每人仅有五六斤口粮,即便春夏之交能挖野菜、捕捞鱼蟹充饥,但又能支撑几天?

再者,韩谦袭下丹阳,劫来上千匹战马。

战马直接吃生草,易腹泄生瘟病不说,马食里不补充大量的豆料,奔跑起来无力,但上千匹战马,每天豆料要吃多少?

所以说,在李普看来,韩谦偷袭丹阳,与楚州彻底撕破脸,处境只会比以往艰难十倍,不会更好过。

李普此时还赖在这里不走,无非是想看韩谦无法收拾残局时被迫抛弃这些老弱妇孺的样子。

无能者总是喜欢看别人无能的样子。

问李普挑畔般的质问,韩谦却没有吭声,仿佛跟李普多说一句话,就浪费空气似的。

见韩谦这般模样,李普哼了两声,捋着间杂花白的长须,也是憋了一口气的站在一旁。

很快郭奴儿将秘窟重新填满的泥土清空,这时候才又带着人搬出一堆堆用油布包裹好的包裹出来,堆到院子里拆开,则是一堆堆用油脂浸染过的精铁构件。

信昌侯李普再无能,在当世将领之中也是要略高过普通水准,仅仅是配不上他此时的高位而已。

“床子弩!”李普一眼便看出这些油布包裹好的精铁构件,皆是床子弩或旋风弩的关键部件,愣怔的半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还以为韩谦在抄查时,私下藏了冯家的财货,却没想到搬出来皆是战械部件,而且是桃坞集兵户残部所紧缺的攻防战械。

陈铭升这时候再也按捺不住,随着搬运油包的兵卒走进宽阔的石屋里,看到石屋里侧重新挖开来一个偌大的洞口,露出冯家曾经用来私藏财货的地底秘库来,黑黢黢的用火把照亮。

随着郭奴儿带人将油布包裹好的战械部件及一批精良兵甲都搬出来,李普才发现这处庄院秘库里,竟然藏有能组装三十具床子弩、三十架蝎子炮、三百具臂张弩的精铁部件,以及藏有五百柄斩马大刀、三百套精钢鳞甲、数百大盾以及上千捆铁棱利箭。

今天三千残兵打下丹阳城,纯粹是用险计,以快打乱,以最快的速度将守军打蒙掉,将守军驱逐出城,但凡守军主将秦冉敢率三五百精锐守住要害,形势就会极其的危险,即便最后能硬啃下来,伤亡也将难以控制。

说到底三千残兵当时仅有士气可用,真要摆明车马,列阵而战,战斗力要差楚州军精锐一截。

而能有这批兵甲战械补充进来,三千残兵才可以说真正拥有与楚州军正面对战的实力。

李普愣怔在那里,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冯家藏宝秘窟里,藏的都是这些玩艺儿,也不清楚韩谦到底什么时候在这里藏下这些东西?

冯家被抄家之后,韩谦不是很快就去叙州了吗,之前忙于削藩战事,而在削藩战事结束之后,又很快作为迎亲使被派往蜀国了吧?

看袁国维也是一脸的震惊,李普心知韩谦私藏这些兵甲战械,并没有动用缙云楼的力量,要不然就算他没有察觉到蛛丝马迹,作为缙云楼的两大掌案主事之一,袁国维也不可能不知情。

“里面还存在数千袋粮谷!节约点,大概能供四五万妇孺吃上一个月!”陈铭升附到李普耳侧说道,脸色却没有丝毫的兴奋,有这批藏粮,韩谦至少能在茅山拖上一个半月的时间,他们能在茅山留一个半月看韩谦的笑话或者说下场?

“李侯爷现在可知这盘棋被你下得有多臭了吧?”袁国维原本也不想恶了李普,但这一刻也忍不住奚落他一句。

李普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说实话,秋湖山那里作为预防金陵城里有变、潭王撤出城据守的主基地,所储存的粮谷要比这里多出数倍。还有完整的匠坊在运作。

要是打开始李普还无法理解韩谦以山为城的精髓——韩谦要对妇孺进行充分的动员,所将采取的主要策略及作战办法,从午后就开始作宣传,李普他们想知道很容易——他这时候再蠢,也多多少少能更看清楚韩谦最初的布局是什么。

他要是能率七千精锐守住秋湖山,将五万多妇孺很好的保护在宝华山南麓,岳阳只需要派一支精锐轻装渗透到金陵城南的茅山附近,利用提前藏于茅山的这批兵甲粮秣,或守茅山,或游弋于茅山周围,都能让岳阳在这场三方角逐中占据到相当的主动权。

甚至当初并不需要与王文谦合作,他们只要能在金陵一侧站稳脚,便有资格跟安宁宫谈判,迫使安宁宫退步,从而使徐明珍与楚州军先在江淮之间争出胜负来——那样的话,他们也就实在没有那么必要迫切斩断韩道勋的生路!

韩谦转过身去,不愿再多看李普一眼。

这也叫李普更是心情复杂,但他心里并没有多少愧疚,只是更忌惮韩谦、更忌惮韩谦心里对他的怨恨。

这时候施绩带着十数骑上山来,下马兴奋的说道:“大人,你说大茅峰隐云庵是楚州安插在金陵城外的贼窝子,我带人摸过去,大人猜我们这次捉到多大的一条鱼?”

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监视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一百零四章 镇压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役(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听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游说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临(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见(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六百五十章 新军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临(二)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九十一章 斩草除根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七百八十一章 旧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学堂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梁县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宫第一百二十三章 窥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九章 处置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八章 杀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五百九十九章 宫中(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五百章 回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风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七百一十章 风澜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见(二)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选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战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
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围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监视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一百零四章 镇压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役(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听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游说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临(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见(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韩府第六百五十章 新军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昌裕的抉择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临(二)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零三百一十章 迎亲使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九十一章 斩草除根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七百八十一章 旧事(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学堂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梁县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衅(三)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宫第一百二十三章 窥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撤(二)第九章 处置第四百二十五章 山庄第八章 杀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五百九十九章 宫中(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五百章 回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风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劝导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七百一十章 风澜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见(二)第一章 千年一梦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套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选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战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