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

厅堂之下,灯烛摇曳,王珺身穿大红嫁衣,双手小心翼翼的提着裙摆,似担心沾染泥土,露出小小的绣鞋尖,绝美的脸在烛光映照下似初雪白皙,在长密睫毛遮挡下显得深邃似幽泉的美眸,却透漏着坚定的意志。

殷鹏、王氏族老以及王樘、王衍、霍厉、霍肖等正喝得酒足饭饱的一干子弟,愣怔的坐在那里,一时间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韩谦连自己的婚礼都不参加了,要在大婚将近之日,趁着寿州军麻痹大意,直接统领兵马突袭敌营?

而王珺猜到这点,不哭不闹,也决定不参加自己的婚礼了,要韩谦带上她一起突袭敌营?

夫妻大喜的日子,双双不拜堂成亲赶着入洞房,领兵去偷袭敌营?

这算怎么回事?

殷鹏到底见多识广,这时候不需要韩谦等人多加说明,也能想到今日在滁河南岸所看到这些架势,则是棠邑兵精锐兵马有计划的一次大规模集结。

这等规模的集结,可以说是展示武力,可以说是保障大婚不受敌军的侵扰,当然也可以拉出去,以最快的速度穿插到巢州、滁州的哪个地方,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偷一两座敌营,为大婚添姿加彩。

只是大婚之日,有必要玩这样的心跳吗?

不要说滁州城、巢州城了,寿州在南线的主要城寨,经过近一年不遗余力的建设,绝大多数都寨固墙厚,将卒的警惕性都极强。

一座城寨,哪怕仅有一二百人防守,想打下来也不容易。

四五千人轻车简行,以最快的速度突袭过去,是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敌方的援军想要聚集过来,也不可能那么快。

不过,他们为保证突袭的突然性,要保证快速的行军突进,不可能携带大量笨重的、用于登城攻坚的战械,其他作战物资也要能省则省、能减则减。

这时候仅仅靠着将卒手里的刀弓戟矛,哪怕人再多,想要在短时间内啃下一座有一二百人守御的坚固城塞,也绝对不是易事,有可能需要付出数倍惨重伤亡。

这么一来,突袭作战,还有什么意义?

纯粹是得不偿失的玩心跳而已,还有可能会被下面的将卒埋怨,挫伤士气。

倘若要携带登城攻坚的战械以及更大量的作战物资往敌军防线进发,又或者说推进到敌城之下,就地取材打造战械,这么一来,要么行军速度缓慢,达不到出其不意快速突袭的目的,要么时间拖延,还没有等正式攻坚夺寨,敌军援兵已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

这样就达不到突然发动进攻的目的。

除非绕过敌军以巢州、滁州两城为核心建立的南线防御体系,数千精锐从其防线空隙间往更深处穿插,进入寿州、霍州等寿州军控制的腹地寻找防御薄弱的目标进行突袭打击?

想到这里,殷鹏悚然坐直身子。

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要深入寿州军控制的腹地发动攻势,意味着这次突袭作战,在敌境腹地绝不可能仅滞留三五天这么简单。

而即便不需要理会淮河北岸的梁军,但徐明珍也能在四五天时间里集结上万的精锐骑兵对突袭兵马进行围追堵截。

这意味着韩谦做好率领突袭兵马进入敌境腹地,与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骑兵主力作战的准备?

听王珺风风火火的穿一袭大红嫁衣闯进大厅,说要随军出征,田城、冯宣、高绍、赵无忌等人先是一惊,继而皆期待的看向韩谦,希望他应允下来。

他们没有强烈劝韩谦留下来拜堂成亲,因为他们深知这次深入敌境突袭作战,将卒士气是保障能否取得预期战果的关键。

因此,田城也好,冯宣也好,高绍也好,都无法顶替韩谦,承担这次深入敌境突袭作战的统兵重任。

至少在目前,他们想要组织突袭,最多只能率领己部千余精锐作战,而突袭作战的距离不会太远,在敌境滞留的时间也绝不可能太长。

只有韩谦亲自领兵,四五千精锐才有可能更远距离的深入敌境,并在敌境滞留更长的时间,也有勇气与兵力占据优势的敌军作战。

倘若新娘子王珺能在成亲之日,随韩谦一同领兵出征,将卒血勇之气还不得刺激得嗷嗷往上涌?

韩谦也知道王珺聪慧、不拘俗礼,没有小儿女作态,手摁长案站起来,朗声说道:“好,你与我一起领兵出征……”走上前牵过王珺微凉的小手,再走回到长案后并肩坐下,示意左右侍从将案上的残羹冷炙撤去,搬入更多的长案、席地而坐的蒲团,并传令下去,将今夜聚集到武寿河西的营指挥、副营指挥一级的武官将领都召集进来,连夜召开突袭作战动员会议。

殷鹏与王氏族老及王樘、霍厉等子弟都避嫌的站起来告辞,先去临时营地休息。

“王樘、霍厉二人自少年始,就协助我父亲治家兵,读过几卷兵书,或不成什么器,但这次出征在夫君帐前应能抬刀执鞭以效几分气力。”王珺说道。

王樘、王衍、王辙、霍厉、霍肖等五人率领作为嫁妆的百余户奴婢,将在王珺与韩谦大婚后迁入棠邑定居。

虽然这会被有心人视为王氏两头押注的一个迹象,但王珺还是执意如此。

王文谦一直都是作为谋臣断吏的角色,活跃在信王杨元演的身边,而主持扬州军政事务都是近年的事情。

这都导致王家一些有资格出仕的王氏子弟,目前都只是担任一些辅助性、不是特别显要的官职。

而王樘、霍厉等没资格出仕的年轻庶出子弟,在淮东就更名不见经传了。

他们这数人,差不多也是首次跟叙州众人接触。

刚才饮宴时,殷鹏虽然有意帮衬着,对他们都作了介绍,很是夸奖了他们的才干,希望他们能在棠邑有好的前程,但说实话韩谦对他们还没有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田城、高绍等人也想他们是新夫人王珺带过来的人,那也是由夫人王珺先用着,等日后逐步的观察他们是否有才能以及是否会忠于棠邑才另行重用不迟。

大家却没想到,王珺这时候就直接举荐两人从征。

殷鹏以及两名王氏族老都是一惊。

重议婚娶,对王氏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极尴尬的事情。

何况韩王两家过去这些年牵扯太多的恩怨,这桩婚事前前后后更像是一桩赤-裸裸的政治交易。

也是担心王珺嫁入棠邑处境困难、地位窘迫,殷鹏这才不顾有可能会受到信王杨元演及阮延等人的猜疑,坚持送亲。

他却没有想到还没有拜堂成亲呢,王珺先坚持要求与韩谦一起领兵出征,而在这个唐突的请求得到同意之后,又毫不避讳的直接举荐压根就没有得到叙州众人信任的王氏子弟随军从征。

真可以如此任性吗?

要是被韩谦当场拒绝,她不是还没有当上主母,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韩谦脸色微沉的往堂前正准备告辞离开的王氏子弟看去,王樘、霍厉两人经年打熬身体、苦练武艺,身姿更为挺拔健壮,也更加英姿勃勃;其他三人则要文弱些。

旁人正猜测他在想什么说辞拒绝王珺之时,韩谦转过头,看了王珺一眼,伸手请王樘、霍厉留下来,说道:“军情参谋司缺少两名参谋军事,你们二人这次可从王氏奴婢里各挑选一队健锐随我出征作战。”

作为全军运作的中枢机构,军情参谋司除了侦察分析敌情,还包括作战指令的发布以及后勤补给保障等等,武官配给远高过寻常营伍。

军情参谋司平时是军司马高绍代韩谦执掌,都虞候郭却、副都虞候奚发儿等人只是负责日常事务。

要是说讲武学堂是基层武官的训练营,那在韩谦的计划之中,军情参谋司则可以说是将领培养的摇篮。

他目前已经规定,要求营指挥使一级的将领提拔,都需要先到军情参谋司任职一段时间,唯有在军情参谋司熟悉全军军情作战侦察分析及后勤保障等体系之后,才能担任营级主将。

虽然军情参谋司的参谋军事,只是普通的武官设置,但王樘、霍厉却可以直接接触棠邑兵最核心的运作机密,可以说韩谦对他们的充分信任。

王樘、霍厉也是见机单膝跪地,以示效忠棠邑、遵令行事。

殷鹏困惑的看了韩谦、王珺一眼,不知道他们两人在搞什么鬼,有些怀疑他这次送亲是不是多余了。

而王衍、王辙、霍肖等人并没有因为不能随军出征就心思失落、黯淡神伤。

他们被王珺说服举家迁往棠邑,心里还是很忐忑不安的,甚至更多的将这视为一次冒险。

作为庶出子弟,他们并不畏艰难凶险,但要是王珺在棠邑得不到韩谦及韩家的信任,他们迁入棠邑也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境遇甚至还不如留在扬州。

此时王樘、霍厉能在王珺的举荐下,直接加入军情参谋司任事参与机密,他们对未来的出路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一百五十章 条件第六百二十八章 诡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荡矶田庄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六百一十二章 溃败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见第四百九十六章 试探第三百四十五章 驾崩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三百八十章 离别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探第六百零二章 迎亲(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三百二十章 韩师赐教第十一章 进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议第二百九十五章 进城第三百零八章 天凉好个秋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见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码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役(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三百零一章 幽怨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九章 处置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一百零四章 镇压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七百八十一章 旧事(一)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间隙(二)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场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四百二十章 秘议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十一章 进城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思州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四百七十章 询问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六百零九章 发动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
第五百九十六章 鳌山岛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一百五十章 条件第六百二十八章 诡局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荡矶田庄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六百一十二章 溃败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见第四百九十六章 试探第三百四十五章 驾崩第三百五十三章 梁国剧变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三百八十章 离别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探第六百零二章 迎亲(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三百二十章 韩师赐教第十一章 进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议第二百九十五章 进城第三百零八章 天凉好个秋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见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码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战役(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省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三百零一章 幽怨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九章 处置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一百零四章 镇压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七百八十一章 旧事(一)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间隙(二)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场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应急计划第四百二十章 秘议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诏第十一章 进城第六十二章 爪牙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思州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四百七十章 询问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坝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敬第六百零九章 发动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