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

范正邪方金身不破,在大宋可是人尽皆知,每每范正邪方一出,皆药到病除。

而梁乙逋却认为范正邪方别有用心,并未听从范正邪方,毫无意外的败了,而是败得很惨!

兴庆府!

当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率兵把梁府重重围住,整个兴庆府为之震动。

“尔等如此大胆,竟然胆敢对我梁府动武,我父亲乃是当朝国相,我姑姑乃是当今太后,谁敢动我梁府!”

梁府外,梁乙恒指着嵬名阿吴怒斥道。

嵬名阿吴长剑在手,剑指梁府道:“我等奉的就是太后的命令,国相意图造反,奉太后之命平定梁府。”

梁乙恒顿时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梁家意图竟然被姑姑提前察觉,竟然率先下手。

“给我杀!”

随着嵬名阿吴大手一挥,西夏将士顿时攻入梁府。

梁府上下刀兵连连,血流成河。

“父亲!”

梁乙恒惨叫一声,想要向梁乙逋求援,却被仁多保忠一刀毙命,梁乙逋冲了出来,正好看到这一幕,顿时如遭雷击。

“国相大人!别来无恙!”

嵬名阿吴带兵将梁乙逋团团围住,一脸得意道。

西夏外戚专权,嵬名阿吴为了党项皇权和梁乙逋斗了一辈子,如今终于抓住了梁乙逋的把柄。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儿子,梁乙逋脸色极为难堪,他没有想到自己败的如此之惨,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我要见太后!”梁乙逋咬牙道。

仁多保忠眉头一皱,梁乙逋和太后乃是亲兄妹,如果二人相见恐怕徒生事端,当下就想上前先斩后奏,杀了梁乙逋以绝后患。

“太后已经恭候多时!”嵬名阿吴拦住仁多保忠,微微摇头道。

来的时候,小梁太后曾经吩咐要活捉梁乙逋,小梁太后亲自下令攻打梁府,自然不会再有反转的余地,此刻还是不要违背小梁太后为好。

西夏皇宫中,

小梁太后搂着儿子李干顺,脸色阴晴不定。

“梁氏代夏!”

小梁太后心中无比的纠结,一边是自己的亲哥哥,一边是自己的儿子,如今她必须要做出选择。

不!

当小梁太后发兵梁府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保住儿子李干顺的皇权。

有儿子在,她无论何时都是西夏太后,如果梁氏代夏,那将置她于何地,她的儿子李干顺也必将性命不保。

“启禀太后,梁家已破,叛相梁乙逋已经被俘!”很快,嵬名阿吴前来禀报道。

小梁太后不由一震,虽然命令是她下达的,然而当他听说梁家已破,哥哥被俘的依旧心头一痛。

曾经梁家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如今她却将这个后盾亲手除掉,只因为这个后盾要将她取而代之。

“母后!”

小皇帝李干顺紧张的抓住母亲的手,作为帝王,他虽然年幼,但是早已经知道造反是何意义。

“放心,母后会保护你!谁也不能伤害你!”

小梁太后安抚一番李干顺,挥手让侍女将李干顺带出去。

而她则亲自去见自己最亲的哥哥最后一面。

大殿中,曾经在朝堂上大权独揽的国相梁乙逋,如今却成了阶下囚,满脸血污,一脸颓废。

“朝廷待梁家不薄,哥哥贵为国相、位极人臣,为何还要造反?”小梁太后一步步走向梁乙逋,怒斥质问道。

梁乙逋抬头,打量着光鲜亮丽的妹妹,冷笑道:“为什么?难道妹妹真的不知道么,梁家早已经无路可退,没藏氏的前车之鉴,难道妹妹不知?”

没藏氏就是西夏第一代掌权的外戚,结果被梁家和李谅祚联合设计,最终被灭族,小梁太后自然知之甚详。

小梁太后辩解道:“那是因为没藏氏不懂进退,日后顺儿亲政,梁家主动还权,有妹妹在,梁家自然无忧。”

梁乙逋抬头道:“当年父亲和姑姑为何不懂进退,主动还权!”

小梁太后顿时如遭雷击,梁乙逋的话让她无言以对,当年其丈夫李秉常何尝不是心有大志,想要重振西夏,然而姑姑梁太后和父亲梁乙埋大权在握,废掉了李秉常,重新把持西夏大权。

“就连姑姑和父亲都明白主动还权,梁家乃是死路一条,梁家两任太后专权,树立多少敌人,一旦失去了权力,梁家将会粉身碎骨,如今的梁家已经骑虎难下,成者梁氏代夏,败者身死族灭。”梁乙逋抬起头直视妹妹,直言道。

“梁家,你只想着梁家,梁氏代夏,你让妹妹和顺儿如何自处。”小梁太后怒声道。

自古以来,外戚专权登基,前朝太后和皇帝又哪一个有好下场,她作为梁家女或许还能活命,最好的下场就是孤老终生,而她的儿子恐怕难逃一劫,要不了多久就会因病去世,历朝历代失去皇位之人,从无一人得到善终。

梁乙逋却不为所动道:“所以这就是梁家两代人造就的苦果,梁家要么更进一步,要么身死族灭,不过,我的好妹妹,此次计划我自认为极为周密,而你竟然能够提前得知,恐怕你早已经对我有了提防之心,在梁家安插了人手。”

梁乙逋想要造反,自然倍加小心,只和梁家族人以及最信任之人商议,而小梁太后乃是梁家的靠山,他千防万防没有防到小梁太后。

小梁太后顿时脸色不自然。

梁乙逋见状,扬声大笑道:“我的好妹妹,你以为你能坐稳太后之位,真的是你是皇上的母亲么?若非梁家的扶持,你岂能大权在握,你今日亲手灭掉了梁家,日后必遭反噬。”

小梁太后脸色一变,伸手一挥,冷酷道:“毕竟是我的哥哥,赐他全尸。”

当下,一众党项士兵将梁乙逋拖下去,不久之后,嵬名阿吴回来禀报道:“启禀太后,国相梁乙逋意图谋反,已经伏诛!”

小梁太后一言不发,走入宫中。

她已经品尝到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滋味,自然不愿失去手中的权力,哪怕是亲哥哥胆敢染指他手中的权力,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其除掉。

………………………………

“西夏国相梁乙逋被杀!”

当这个消息传回大宋的时候,朝堂百官都不由一叹。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并没有意外,范正很久以前就已经预料到梁家必反,果然一语成谶。

“可惜,梁乙逋志大才疏,不愿听从范太丞的良方,这才落得身死族灭。”赵煦感慨道。

“否则,西夏分国,大宋西北之患将不药而愈。”范正遗憾道。

如果西夏分裂成梁国和夏国,大宋扶持梁国对抗西夏,那西夏实力大减,又有梁国这个世仇,将再也无力骚扰大宋。

吕大防道:“虽然梁乙逋未造成西夏内乱,然而失去了梁家,恐怕小梁太后在西夏根基大损,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挑起宋夏边患。”

苏颂微微点头,无论如何西夏内部发生暴乱,方可对大宋有利。

章惇却心中一动道:“启禀官家,臣认为西夏内乱足以让大宋惊醒,这一切的动乱之源就在于母党专权,太后垂帘听政,帝王传承之序紊乱,大宋应当引以为戒。”

章惇话音一落,顿时满朝百官为之一寂。

何止是西夏有垂帘听政之祸,大宋同样也有传承秩序紊乱,当初高太后垂帘听政把持大却,而赵煦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却拒不还权。

章惇之言可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据说后宫中的高太后哪怕是诸病缠身,却依旧对夺权之事耿耿于怀。

范正心中一动道:“陛下可将西夏外戚梁乙逋叛乱之事登于邸报,斥责西夏两任帝王外戚专权,牝鸡司晨,以至于宋夏不停交恶,大宋作为宗主国,理应拨乱反正,敦促小梁太后立即还权给西夏少帝,大宋可以恢复两国正常往来。”

章惇赞同道:“范太丞所言甚是,小梁太后宁愿自毁长城,诛杀梁氏也不愿意放权,自然不会还权给西夏少帝,如此一来,可以让小梁太后背负宋夏交恶的罪名。”

“准!”赵煦应允道。

当下,大宋邸报不惜篇幅,详细介绍西夏国内母党专权,梁氏一门两后之事,并直接将梁乙逋叛乱之事,归结于太后垂帘听政,帝王传承失序的恶果。

“一门两后,西夏梁氏竟然如此权势滔天?”

邸报一出,立即在大宋引起了哄动,人人议论纷纷,任谁都看得出来,西夏的体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听说梁家为了把控朝政,梁太后去世之后,梁家依旧把持大权不放,最终让惠帝忧愤而亡。”

“什么忧愤而亡,依我看,恐怕是被杀身亡吧!”

……………………

西夏毕竟是大宋世仇,对于西夏的丑闻顿时让大宋百姓幸灾乐祸。

“幸亏当初官家成功亲政,否则现在恐怕还是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哪里会有我大宋今日的局面。”一个开封百姓心有余悸道。

对比西夏太后垂帘听政的恶果,在比较大宋,赵煦在范正的协助下成功亲政,先是废除了岁币,三次平夏城之战击败了西夏,国内变法如火如荼,皇家银行万万贯的钱财,大宋从来没有如此眼眉吐气。

大宋皇宫,高太后寝宫!

曾经高太后寝宫乃是后宫中的中心,而如今随着高太后失去了权力,整个太皇太后寝宫也渐渐落寞起来。

不过赵煦并没有对高太后严苛,该有的待遇应有尽有,甚至就连朝廷的邸报也都定期送到高太后的面前。

一方面是担忧高太后在后宫中寂寞,一方面,赵煦同样是想让高太后看到他的所作所为,看着大宋一步步的强大,以此来证明他当年的行为并没有错误。

“今日的邸报为何还没有送到。”寝宫中,愈发苍老的高太后喝问道。

高太后毕竟是掌权多年,自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后宫女子,对于唯一能够了解大宋情况的邸报,自然不可或缺。

她曾经在邸报上看到朝廷重启新法变法的种种行为,而痛骂赵煦太过激进,看到辽夏威逼大宋而斥责赵煦让大宋陷入危局。

也曾经因为变法大成而沉默不语,听到大宋连连大胜而老怀大慰,更有听闻皇家银行万万贯的钱财而目瞪口呆。

“莫非当年当真是我错了!”

曾经无数次,高太后怀疑过自己把持大权是否是错误的,而最后倔强的高太后将这一切都归功于她为大宋奠定的基础,才有赵煦的连番大胜。

“太后,这就是今日的邸报,奴婢刚才忘了奉上!”一个老宫女无奈上前,将手中的邸报送上。

“以后邸报送来,必须要第一时间奉上!”高太后严厉呵斥道。

“是!太皇太后!”老宫女低头领命道。

高太后这才满意的拿起报刊,翻阅今日的邸报,作为一个被软禁之人,邸报对她的意义非比寻常。

“垂帘听政之祸!西夏一门两后,梁乙逋叛乱被杀。”

当高太后看到今日的内容的时候,顿时如遭雷击。

她自然知道西夏一门两后的事情,其实在宋辽夏三国,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并非是罕见之事,最为有名的就是辽国的萧太后,在其执政之时,让辽国成为当世强国。

而大宋亦有刘太后垂帘听政,培养出宋仁宗一代明君,曾经高太后和萧太后,刘太后相比,自认为要培养出大宋的一代明君。

而如今骤然在邸报上看到刊登西夏梁氏叛乱,顿时将垂帘听政的弊端暴露无遗。 wωω¸тtκan¸C ○

“莫非是我真的错了!”高太后不由身形一阵踉跄。

辽国萧太后掌权一生,最后主动还权给辽圣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掌权一生,至死方才还权给宋仁宗,二人虽然都垂帘听政,但是都培养出一代明君。

然而就在此情况下,所有人都认为垂帘听政乃是善政,而西夏的梁氏叛乱却道出了真正的症结所在。

垂帘听政并非是大错,而真正的错误则是帝王传承失序。

西夏梁太后为了大权,对儿子进行废立,为了控制皇权,一门两后,最终酿成梁氏叛乱之祸。

曾经的她满怀怨言,认为赵煦操之过急,就强行夺权,而梁氏叛乱将她最后的遮羞布扯下。

让赵煦夺权,她被软禁后宫的真正原因就是她贪恋权力,不愿还权,造成皇权传承失序。

失去了最后的骄傲,高太后最终一病不起。

“太皇太后太后病重了!”

这个消息很快在宫内外传开。

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265章 开封火灾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369章 范相公第26章 质疑太医令第130章 暗夜交锋(二合一)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463.第463章 推广占城稻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320章 大宋皇家银行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347章 简体字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49章 甲骨文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76章 赵佶受伤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310章 蝴蝶效应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84章 帝王心疾第183章 输血疗法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21章 治愈心疾第295章 武学和武举!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373章 商部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443章 西夏变法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500.第500章 正方:统一战线第90章 邪方装病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1章 名正方邪第129章 新党现第149章 阳谋:即时候补第6章 酒为词引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474.第474章 杀邪医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485.第485章 辽国反应第92章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97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166章 争分夺秒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129章 新党现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393章 畅销的羊奶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156章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第300章 加点白糖大伊万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269章 医家内患482.第482章 第480 邪医挂帅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390章 马氏的荣光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第47章 无悔的决定第79章 千古邪术——缠足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33章 邪方抽奖第52章 邪方:医城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285章 谐音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19章 隐括词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364章 苏青天第346章 邪方:诏狱
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265章 开封火灾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第369章 范相公第26章 质疑太医令第130章 暗夜交锋(二合一)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463.第463章 推广占城稻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320章 大宋皇家银行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347章 简体字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49章 甲骨文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76章 赵佶受伤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310章 蝴蝶效应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84章 帝王心疾第183章 输血疗法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21章 治愈心疾第295章 武学和武举!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373章 商部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443章 西夏变法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500.第500章 正方:统一战线第90章 邪方装病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1章 名正方邪第129章 新党现第149章 阳谋:即时候补第6章 酒为词引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474.第474章 杀邪医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485.第485章 辽国反应第92章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97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166章 争分夺秒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129章 新党现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393章 畅销的羊奶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156章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第300章 加点白糖大伊万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269章 医家内患482.第482章 第480 邪医挂帅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390章 马氏的荣光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第47章 无悔的决定第79章 千古邪术——缠足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33章 邪方抽奖第52章 邪方:医城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285章 谐音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19章 隐括词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364章 苏青天第346章 邪方: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