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大理段誉

范纯礼环视朝堂,昂然道:“正如在吐蕃效果显著的解放农奴之策,无法在大理之地推行,西南绝对不会重蹈党项之祸。”

“西夏之地乃是党项一家独大,李家更是掌管整个党项,这才有李元昊崛起的根基,而西南各部中,较大的部落就有播州杨氏等四家,其他小部落数不胜数,再加上滇东三十六部,以及其他各个部落,足足有上百之多,再加上西南特殊的地势,如果推行土司制度,各个土司都不可能臣服其他部落,西南各部将永远是一盘散沙。”

“如果土司制度早百年提出,朝廷将其运用在党项各部,让其各部世袭罔替,固步自封,或许能够避免西夏之祸。”

此刻的范纯礼终于理解了范正土司制度的精髓,土司制度乃是一个阳谋,无需花费朝廷一兵一卒,无需朝廷钱粮,就能让西南各部一盘散沙。

而西南各部族长为了自己一人一家的利益,就算知道土司制度的弊端,也会欣然的接受朝廷的土司,甚至极力维持土司制度,从此在自己的部落作威作福,彻底失去野心。

“土司制度!”

百官不禁凛然,开始正式审视邪医范正的土司制度,这才发现土司制度的妙处。

“此乃妙方!历朝历代的世袭制度,犹如寄生虫一般,不停的汲取朝廷的血液,而土司制度让西南各部世袭罔替,无需朝廷赏赐,这些族长如同寄生虫一般,不能汲取朝廷的血液,那就只能汲取自己部族的血液,损一部落,而肥一家,犹如一人得血吸虫病一般,再无壮大的可能,此策一出,西南无忧也。”苏颂击节称叹道。

“土司制度就是西南的血吸虫病?”百官顿时犹如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

范纯礼附和道:“而且范正带领东路军一路横行无阻,所向披靡,所依靠的就是西南各部,而如今我大宋在西南立足未稳,移民百姓恐怕需要十年之功,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若无西南各部的配合,恐怕根本无法彻底掌控大理,臣以为土司制度方是上策!”

“土司制度是上策?”新党上下眉头一皱,若是邪医范正的土司制度是上策,那枢密使的曾布的提议又该如何自处。

范纯礼冷哼道:“我大宋最大的敌人乃是辽夏,不宜在西南浪费太多的兵力和精力,更别是西南地势险要,林莽遍地,若是采用流官治理,西南各部定然不服,若是反叛,定然会牵制大宋诸多兵力,耽误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重任。”

“话虽如此,任谁皆自土司制度必定造成西南各部尾大不掉,日后必成祸患!”章惇一针见血道。

新党上下纷纷响应,抓住土司制度的弊端不放。

范纯礼却摇头道:“你我皆知,土司制度犹如血吸虫病一般危害,然而没有人喜欢寄生虫,哪怕是病人自己,如今土司制度仅仅是安抚住西南各部而已,让其故步自封,一盘散沙,日后大宋击败辽夏,腾出手来,土司制度的弊端定然已经显现。”

“西南各部百姓定然如同吐蕃农奴对吐蕃领主一般,对土司痛恨不已,那时朝廷就可以顺势推行吐蕃之策,让西南百姓彻底归心,最后再顺理成章派遣流官治理,如果直接派遣流官治理西南各部,第一无根基,第二西南地势特殊,恐怕只能适得其反。”

百官不由默然,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枢密使曾布派遣流官之方乃是上策,土司制度乃是下策,照搬吐蕃之策乃是下策。

然而经过范纯礼解读范正的中策,百官惊讶的发现,原来土司制度才是上策,照搬吐蕃之策乃是中策,而直接派遣流官治理西南各部才是下策,这其中的差异简直是让人不可思议。

“可是如此一来,西南必有一战。”杨畏皱眉道。

作为旧党的代表人物,杨畏对战争有天然的反感,任谁知道大宋颁布了土司制度,日后若是再想废除,必将受到土司的反叛,西南之地必有一战。

其他百官也不由心生犹豫。

范纯礼冷哼道:“到时,大宋已经击败辽夏,天下再无对手,难道还怕一盘散沙的西南各部,再说西南各部若不叛乱,大宋又如何平叛,有理由再往西南各地迁移百姓,让宋人在西南占据多数。”

“嘶!”

顿时所有百官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一脸骇然的看着范纯礼。

“此乃邪方也!”

经过范纯礼的解读,百官不由震撼,他们没有想到范正的土司制度竟然如此邪魅,非但利用土司制度这个阳谋让大宋在西南站稳脚跟,又为日后大宋干涉西南找到了完美的借口。

“邪医范正的邪方,老夫叹为观止!”

苏颂不由一叹道。

虽然此方有些邪魅,然而却对大宋大大有利,非但兼顾眼前的利益,更为日后大宋掌控西南埋下了伏笔。

“还请官家定夺!”

百官争论一番之后,这才向赵煦躬身道。

赵煦环视四周,郑重道:“传令大理,以范正之策治理大理,分封西南各部为土司,同时改组厢兵为建设兵团,移民大理城鄯阐府一带。”

大理城和鄯阐府那倒是西南的精华所在,也是物产最丰富的地方,只要宋人掌控这两地,并将其连成一片,辅助于土司制度,足以让西南稳定。

“官家英明!”

百官纷纷恭维道。

章惇也不由一叹,他原本以为这一次朝中定然会选用曾布之方,却没有想到邪医范正再一次翻盘,用所有人都认为漏洞百出的土司制度征服了所有朝廷百官,就连最为明显的弊端,也成了日后插手西南各部的伏笔。

若是让范正知道朝廷的争论,恐怕也不由目瞪口呆,天地良心他真的没有想到如此之多,是父亲解读的太过于完美了。

…………………………

随着朝堂决策定下,百官这才纷纷散开,与此同时,关于大理之战的消息也在开封城传开。

“斡腹之谋的奇计竟然被邪医范正用了两次!”

“翻越苍山,奇袭大理城!”

“邪医范正,邪方无敌!果然名不虚传!”

……………………

开封城内,无数百姓听到范正第二次斡腹之谋,翻越苍山的奇计不由如淋甘露。

第一次斡腹之谋,虽然称得上奇计,但是还能被人理解,只不过被范正以人为蝗的邪方无限放大,竟然一举攻到大理城下。

然而面对龙首关和龙尾关这等雄关,邪医范正第二次斡腹之谋,直接翻越苍山,攻破大理城。“龙首关和龙尾关两大雄关形同虚设,神来之笔,神来之笔呀!”

龙首关下曾经埋葬十万大唐雄兵,这让大理百姓对龙首关忌讳莫深,而如今范正的翻越苍山的邪方足足挽留了数万宋军的性命。

“据说,翻越苍山的主力乃是西南夷各部和滇东三十六部,也就是说,大宋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大理城,如此打仗,放眼天下,恐怕只有邪医范正一人。”

一个百姓惊叹道。

“听说邪医范正打仗途中,也不忘行医,竟然在大理之地创出了大理白药,乃是上好的伤药,对于外伤拥有奇效,直接对岭南各部下达了万贯的三七药材订单,可让那些蛮夷发了大财。”一个开封商户羡慕道。道。

“邪医范正未免也对西南蛮夷太好了,就算攻打大理他们有了交情,也不能又让对方发财,又上报朝廷封各部族长为土司,让他们世袭罔替。”也有书生对其不满道。

对于土司制度的阳谋,朝廷自然不会对民间公开,现在开封百姓皆认为邪医范正对西南蛮夷太过于优渥。

“还有当今官家未免太过于崇信邪医范正,竟然舍弃枢密使大人的上策选用邪医范正的中策。”一个太学生皱眉道。

一旁的经过的医学生闻言,冷笑一声道:“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大理之战范太丞当为首功,而且范太丞的方法从未一败,你若是官家定然也会使用范太丞之策,再说尔等认为的邪方,日后必将证实是难得良方。”

太医生张口想要辩驳,而无言以对,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太多次了,所有质疑邪医范正全部都统统被打脸,难道这一次就例外么?

…………………………

大理城内,

随着西南夷各部和滇东三十六部有序撤退,整个大理城只剩下宋军!

曾布也没有闲着,派遣宋将配合段正淳,开始招抚还未归顺的南方各部,他自然知道攻占大理的一个目的就是为日后进攻蒲甘国打下准备,收复大理南部各部乃是重中之重。

“启禀枢密使大人,南方各部对大理向来不服,再加上大理之战爆发,蒲甘国隐隐有些耳闻,开始拉拢南方各部,各部似有投靠蒲甘国的迹象!”种朴匆匆来报。

“蒲甘国好大的胆子,我大宋还未招惹他,他现在竟然敢捋我大宋虎须。”曾布勃然大怒道。

“夜郎自大罢了!”种朴也是冷哼道。

然而种朴虽然看不上蒲甘国,却也明白蒲甘国并非没有底气,一来蒲甘国本身就是一个强国,当年更是直接攻打到大理城下,让大理君臣签下城下之盟。

二来,蒲甘国地处偏远,又有西南林莽作为屏障,种朴一路攻打大理,自然知道西南林莽的恐怖,而蒲甘国林莽的恐怖,更是远胜于西南,大宋刚刚打下大理国根基未稳,实在是不宜再起战端。

“先暂时安抚西南各部,莫要让其倒向蒲甘国,等待开封旨意,再做决定。”曾布想了想道。

“是!”种朴点了点头道。

“对了,范太丞最近在干什么?”曾布忽然问道。

他因为抢功,和范正颇有隔阂,恍然发现最近范正并没有出现,不由出声问道。

种朴脸色古怪道:“范太丞最近和段正淳之子段誉交好,寻找天龙寺,据说在寻找大理的绝学。”

“段誉,天龙寺,大理绝学!”曾布不由一愣,顿时满头雾水。

……………………

“小王不敢欺瞒范太丞,我大理根本没有天龙寺,伯父等一众段家帝王出家的地方,乃是崇圣寺。”崇圣寺内,段誉极力向范正解释道。

“真的没有天龙寺?”范正皱眉道。

风度翩翩的段誉急出一身冷汗道:“绝对没有,小王一辈子生活在大理,根本没有听说过天龙寺,更没有家传绝学一阳指,更别说什么六脉神剑。”

范正看着消瘦的段誉和面容枯瘦保定帝段正明,以医者的眼光,一看就是体虚之人,根本不像精通武功的高手。

“范某原本想要内功绝学来验证医家经脉理论,却没有想到却是一场误会!”范正遗憾道。

段誉抹了把冷汗道:“误会,的确是误会!”

如今邪医范正在大理可是小儿止啼的恐怖存在,其带领一众乌合之众,席卷整个大理,又想出了翻越苍山的奇计,让大理两大险关形同虚设,让大理灭国。

如今让段誉没有想到的是他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被邪医范正盯上了,竟然想看段家绝学一阳指,按照其言语,若是段家真的会一阳指,该不会要被邪医范正开膛破肚扒皮抽筋研究经脉。

一直保持高僧状态的段正明也松了一口气,当下微微示意陪在邪医范正身边的段誉。

段誉会意,一咬牙道:“还请范太丞明鉴,大理得知天朝大军为我段氏出头,自然喜不胜喜,之前抵抗天兵也是都是逆贼高氏父子一意孤行,段家是无辜的。”

“忠臣!如今枢密使大人已经下令高氏父子乃是大理忠臣,段誉王子莫要弄混了!”范正纠正道。

“呃!”

段誉顿时语结,高氏父子临终前的一番表演,再加上宋人对高氏父子一改之前的态度,让段氏的处境极为尴尬。

“我大理心向天朝已久,愿意自愿退位,成为大宋之臣,还请范太丞美言几句!”段誉一咬牙道。

段誉明白,如今的段家已经是亡国之君,其生死全在大宋一念之间,而人人皆知邪医范正乃是大宋官家面前的红人,对其言听计从。

若是邪医范正能够为大理段家在大宋官家面前美言,或许能够保住大理段家。

“此事好说!好说!”范正随口道,他自然知道大宋还需要段氏来安抚大理各部,日后更需要借助段氏复仇的借口,进攻蒲甘国,对大理段氏只会重用。

忽然,杨邦乂匆匆而来,前来禀报道:“启禀范太丞,朝廷传来旨意,准奏了范太丞的土司制度。”

顿时,段誉看向范正的目光多了几分凝重,邪医范正果然是大宋官家身边的红人,就连大理之策也是对邪医范正言听计从。

螃蟹,会把其他人也拉下来。

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165章 第七轮和诗!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21章 婚书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251章 宋夏和谈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350章 殷墟第350章 殷墟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400章 大理第504章 灭金,超级大一统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136章 铃医手册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86章 逆反心疾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02章 光荣之家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50章 踢馆太医局(下)472.第472章 《白蛇传》487.第487章 灵州城破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123章 恶政大赦天下第8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08章 义庄第161章 震天雷第347章 简体字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157章 持久战第369章 范相公第423章 大理城破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425章 争灭国之功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第148章 勋贵的反击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4章 钗头凤第338章 小梁太后之死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93章 相思疾第92章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第39章 高太后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216章 医家的辉煌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08章 义庄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149章 阳谋:即时候补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311章 海上丝绸之路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9章 隐括词第362章 争尚驸马
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165章 第七轮和诗!第432章 大宋雄主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21章 婚书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251章 宋夏和谈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350章 殷墟第350章 殷墟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400章 大理第504章 灭金,超级大一统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136章 铃医手册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86章 逆反心疾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02章 光荣之家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50章 踢馆太医局(下)472.第472章 《白蛇传》487.第487章 灵州城破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123章 恶政大赦天下第8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108章 义庄第161章 震天雷第347章 简体字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157章 持久战第369章 范相公第423章 大理城破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第425章 争灭国之功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第148章 勋贵的反击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4章 钗头凤第338章 小梁太后之死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93章 相思疾第92章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第39章 高太后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216章 医家的辉煌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108章 义庄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149章 阳谋:即时候补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第208章 医家实验法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311章 海上丝绸之路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9章 隐括词第362章 争尚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