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第451章 旧党也要变法

元符二年

新春大朝会。

“启禀官家,今年我大宋赋税增幅高达一成,已经足足达到一万一千万贯之多。”

垂拱殿内,章惇傲然道。

新党向来以理财闻名,大宋赋税增幅有如此庞大,这里面既有变法之功,更有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滔天财富,当然这些都被章惇一一归功于新党。

“年增幅高达一成!”

赵煦不由大喜,大宋的每年所借的国债颇多,如今一年多了一千万贯的赋税,足以让大宋朝廷再借更多的国债。

是的!

如今的大宋蒸蒸日上,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钱财。

而赵煦更是想要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所需钱财颇多,大宋的赋税增加颇多,赵煦第一想到的不是还了这些国债,而是要借更多的国债。

一旁的蔡京趁机恭惟道:“非但朝廷赋税大增,民间百姓更是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全赖官家的英明,变法图强!”

“官家英明!”

一众新党纷纷恭维道。

顿时让赵煦满脸笑容,坚持新法乃是赵煦最为自傲的一个举措,而在今天他终于收获了最为丰厚的回报。

“全赖诸位爱卿鼎力相助,朕定然重重有赏!”赵煦大手一挥道。

“多谢官家!”

新党众人顿时大喜,大宋形势一片大好,新党主持的新法居功至伟,论功行赏,自然大部分的功劳都落到了新党之人的头上。

“小人得志!”

一众旧党士大夫见状顿时咬牙切齿。

然而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却无可奈何,大宋日益增多的赋税就是新党最大的底气,而旧党却只能干瞪眼。

而且看到一众新党人士升官发财,旧党之人别提有多难受了。

三党中,新党咄咄逼人,医党仗着宰相苏颂和邪医范正的权势日渐成熟,再加上医家同样如日中天,医党发展也是如日中天,唯独旧党只能节节败退,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不行,再这样下去,我旧党恐怕再无立足之地。”下朝后,旧党官员聚集御史杨畏恨声道。

“如今又为之奈何,新党如日中天,为官家弄来如此巨财,甚得官家欢心,我等又能怎么办?”一个士大夫无奈道。

杨畏不由一阵无奈,理财一道乃是旧党的短板,根本无法和新党相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新党做大。

“还有范相公,明明是我旧党领袖,可偏偏是邪医范正的父亲,还不管事,我旧党就是有心和新党相争,也是群龙无首呀!”另一个官员扼腕叹息道。

对于范纯礼这个旧党领袖,旧党官员可以说是恨得牙痒痒,范纯礼的确是旧党,然而儿子范正却是比新党更加激进的变法派,更是蛊惑官家,创办了医党。

一众旧党官员顿时脸色黯然,照此下去,他们恐怕要一点一点失去圣心,注定会被新党压制。

“范相公到!”

忽然一声通禀传传来,顿时让所有旧党官员都大感诧异。

因为范纯礼虽然被他们推举到旧党领袖之位,但是并不热衷于党争,再加上其乃是邪医范正的父亲,并不反对变法。

“我等见过范相公!”

杨畏带着一众旧党之人躬身道,范纯礼毕竟是旧党领袖,众人对其不可失礼。

范纯礼环视一众旧党之人,脸色沉重道:“诸位都是旧党的骨干,如今新党势大,不知诸位可有重振旧党之良策。”

“重振旧党!”

杨畏等人不禁愕然的看着范纯礼,他没有想到性格稳重的范纯礼这一次竟然主动同新党进行党争。

杨畏不由一震,当下傲然道:“想要重振旧党,我等自然要齐心协力,规劝官家亲贤臣远小人,勤于政事,莫要与民争利!”

“然也……,杨大人所言甚是!”一众旧党官员纷纷附和道。

范纯礼不由摇了摇头,这些旧党官员平时高喊假大空的口号,更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点江山,难怪官家会亲近善于理财的新党。

范纯礼敷衍道:“诸位大人所言甚是,然而如今官家乃是大宋少有的雄主,其意欲西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才会重用善于理财的新党,如果仅仅如此,恐怕难以胜过新党。”

“呃!”

一众旧党官员顿时默然,他们自然知道如今的形势,他们所喊的乃是假大空的口号,而新党则可以为官家赚取源源不断的钱财,自然不能和其相比。

“那以范相公的意思?”杨畏问道。

范纯礼微微一笑道:“既然新党因变法而盛,而官家也坚持变法,旧党想要胜过新党,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旧党也要变法!”

“旧党也要变法?”

范纯礼此言一出,顿时所有人一片哗然。

“可是………………。”一个旧党官员难堪道,众所周知,旧党是最坚定地反对变法派,如果旧党现在也开始变法,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

“敢问范相公,旧党该如何变法?”杨畏一咬牙道。

他知道范纯礼所说的乃是实情,毕竟如果旧党能够提出更好的变法之策,自然能够让官家对旧党刮目相看。

“本相准备重启庆历新政!”范纯礼见到时机成熟,这才将自己的计划道出。

“庆历新政!”

旧党众人听闻,不禁脸色一变。 谁也没有想范纯礼的计划竟然如此胆大,要知道当年庆历新政一出,可谓是满朝哗然,那时候,还没有新旧两党之争,范仲淹任宰相,不少高官支持,仁宗力挺,饶是如此,庆历新政才仅仅推行一年的时间。

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庆历新政动了士大夫的利益。

杨畏皱眉道:“范相公莫要开玩笑,庆历新政可是举国哗然,若是我等推行庆历新政,恐怕也难免重蹈覆辙。”

旧党本就已经弱于新党,若是再推行庆历新政,恐怕连自己的人都会反对庆历新政。

其他旧党官员也是脸色一变,他们对庆历新政自然极为熟知,无论是明黜陟、抑侥幸,甚至是均公田,都对官员的利益大损,他们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坏。

范纯礼傲然道:“诸位放心,庆历新政当年失败的确有些弊端,为此本相在庆历新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分为,磨勘新法、考成法、幸进必考、养廉银…………等等。”

范纯礼将新的庆历新政一一道来,顿时让一众旧党官员陷入沉思。

磨勘新法不再让官员三年一升官,改为三年一升俸禄,要知道一直以来,官位和俸禄是挂钩的,这也是当年范仲淹的明黜陟一出,诸多官员反对的原因,这简直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而磨勘新法再配合考成法,让官员的薪水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并未触犯官员的财路,同时也能为朝廷选拔人才。

至于幸进必考,和养廉银同样转移了矛盾,甚至还能获得不少士大夫的支持,大大减少了推行阻力。

“此新的庆历新政可是出自于范太丞之手。”杨畏突然直言道。

“啊!”

范纯礼不由脸色一变,支支吾吾半响之后,无奈点头。

就在范纯礼认为一定会遭来杨畏的反对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杨畏话语一转,欢喜道:“那就好,有了此法必成。”

“杨御史!”

范纯礼不解的看着杨畏,他可是知道杨畏素来和范正不对付,却没有想到竟然如此支持出自范正之手的庆历新政。

杨畏却晒然一笑道:“范相公定然会认为杨某对令郎有意见,然而那仅仅是政见之分,并无私人恩怨,想当初新法同样弊端重重,最后还是通过邪医范正的邪方改造,这才有如此的新法成功,而庆历新政经过范太丞之手,定然会有重换新机,让我旧党重振!”

“杨大人未免太过于轻信!”

一些旧党官员皱眉道,他们可不想庆历新政危害自己的利益。

杨畏环视四周郑重道:“轻信?邪医范正的确和旧党不对付,然而诸位很清楚,庆历新政是文正公的遗愿,此次重启更是是范相公主导,邪医范正必定不会在新法上动手脚,甚至还有尽可能的完善新法,也就是说,此次重启庆历新政必将成功。”

一众旧党官员不由心中一动,邪医范正的邪方金身不破,更别说这一次邪医范正是为自己先祖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出方,自然会竭尽全力。

然而一些官员依旧有些不满,毕竟就算此次重启庆历新政改动了一些,依旧会多多少少损坏士大夫的利益。

范纯礼哪怕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心理,当下冷哼道:“如今旧党已经被新党压的抬不起头,尔等竟然还惦记着自己的蝇头小利,若旧党不重启庆历新政,尔等有何方法能够对抗新党。”

一众官员顿时沉默。

大宋有两次变法,既然除了王安石的新法,那就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如今新党因为范仲淹的新法却大兴,那旧党唯有依靠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才能对抗新党新法。

“本相虽然是那逆子的父亲,但是逆子却更加亲近医家,如果若是尔等不支持重启庆历新政,恐怕逆子会选择让医党重启,更别说朝中还有四弟范纯粹,他也是范家之人,同样有资格重启庆历新政,到那时,恐怕旧党将再无翻身之地。”范纯礼釜底抽薪道。

一众旧党之人不由一震。

不错,朝中并非范纯礼一人才是范仲淹之后,无论是邪医范正还是范纯粹,皆有能力重启庆历新政,更别说范纯粹任职户部,更亲近新党一些,若是被新党得知重启庆历新政之事,恐怕毫不犹豫的会采用此法,将旧党赶尽杀绝。

“重启庆历新政乃是范文正的遗愿,我等定然鼎力支持!”杨畏见状带头道。

“不错,既然新党可以变法,我旧党为何不能变法?”

其他旧党官员纷纷响应道。

重启的庆历新政更加全面合理,虽然会损坏一部分官员的利益,但是也好过被新党赶尽杀绝。

而唯有利用庆历新政和新党分庭抗礼,旧党才有机会夺回更多的权力,相比于这点损失完全可以接受,更别说庆历新政的新法主要关注内政,更加对旧党的胃口。

“好,这一次,就让世人看看,我旧党也能变法成功。”

范纯礼掷地有声道。

看到如此顺利的让旧党支持重启庆历新政,范纯礼对自己儿子大为信服,更是对出自于范正之手的庆历新政的新法信心百倍。

……………………

“启禀官家,大宋变法虽有所成就,然而却仅仅涉及皮毛,治标不治本。”

垂拱殿内,范纯礼得到了旧党的支持之后,立即上书。

“治标不治本!”

新党众人见到范纯礼如此诋毁新法,不由勃然大怒。

“一派胡言,大宋推行新法以来,国泰民安,对外连连战胜西夏,国内赋税暴增,百姓安居乐业,旧党袖手旁观,竟然还诋毁新法!”看到范纯礼亲自下场攻击新法,章惇按耐不住,主动出言反驳。

“然也,新法的成就举世瞩目,天下有目共睹,容不得旧党诋毁。”蔡京怒斥道。

一众新党官员纷纷附和,准备趁机攻击范纯礼,将范纯礼一举拉下马。

杨畏毫不畏惧的反驳道:“有目共睹!以本官看,大宋对外屡战屡胜的首功当数范太丞和火药武器,赋税暴增的主要财源乃是童公公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这难道也是新法的功劳?”

新党官员顿时默然,大宋的目前的形势的确是一片大好,然而这并非是新党一家之功劳,邪医范正的医家、火药武器、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同样功不可没。

“然也!而新法实施以来,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并非没有隐患,大宋国债不断增多就是明例。”范纯礼毫不留情面道。

章惇顿时脸色一变,范纯礼此举可以说正中新法的命门,新法取得偌大的成就是建立在大宋国债暴增的基础上。

再除去火药武器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功劳,顿时让新党的功劳降到了最低。

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30章 西夏铁鹞子战败第217章 洛阳名园记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185章 青苗法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260章 范衙内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159章 平夏城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60章 起死回生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373章 商部第365章 神医奖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106章 雍王一败涂地(1200均订加更)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415章 邪方:蝗灾将成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400章 大理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第84章 帝王心疾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369章 范相公第445章 猛虎宴第211章 医家奔赴洛阳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163章 范正:监军平夏城第54章 花露水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374章 变法商家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79章 千古邪术——缠足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452.第452章 旧党杀疯了第129章 新党现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481.第481章 续签海上之盟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325章 变法兵法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第261章 医学院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50章 踢馆太医局(下)第340章 范李和离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440章 《男儿行》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165章 第七轮和诗!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332章 大宋的报复第15章 酒治百病第396章 征服吐蕃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298章 良药不必苦口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448章 岛链护丝路第253章 江郎才尽李清照
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30章 西夏铁鹞子战败第217章 洛阳名园记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119章 邪方种猪计划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185章 青苗法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260章 范衙内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159章 平夏城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60章 起死回生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373章 商部第365章 神医奖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106章 雍王一败涂地(1200均订加更)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415章 邪方:蝗灾将成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400章 大理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第84章 帝王心疾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369章 范相公第445章 猛虎宴第211章 医家奔赴洛阳第64章 常记溪亭日暮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163章 范正:监军平夏城第54章 花露水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374章 变法商家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79章 千古邪术——缠足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452.第452章 旧党杀疯了第129章 新党现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481.第481章 续签海上之盟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325章 变法兵法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第261章 医学院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50章 踢馆太医局(下)第340章 范李和离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440章 《男儿行》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165章 第七轮和诗!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332章 大宋的报复第15章 酒治百病第396章 征服吐蕃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298章 良药不必苦口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325章 变法兵法第448章 岛链护丝路第253章 江郎才尽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