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汉帝崩,大乱将起(一)

经进入了九月,气温陡然降低。

早先时,还可以把天气称之为凉爽宜人,可现在,却已经让人感到了一丝丝寒意。

长乐宫门外,不时看到小黄门进进出出,有一股浓浓的药味,在空气中弥漫。

薰皇后抱着协王子,何皇后牵着辨王子,神情格外的紧张。

这已经是入秋后,汉帝第九次昏倒。事实上在七月的时候,汉帝的身体就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小状况。不过有太医及时治疗,始终没有造成太大的动响。只是这一次,听说是在观御花园时,突然昏了过去,太医从未时进去,如今已经酉时,还不见出来。看起来,情况有些严重,这让薰皇后与何皇后,心里都忐忑起来。

长乐宫门口,有上军校尉硕,带人保护,守卫森严。

何皇后与董皇后几次要求进去,但都被硕拒绝了。这两位大汉朝地位最高贵的女人,偏偏还拿硕没办法。二人都清楚,整个皇宫之中,只有一人能指挥硕。

汉帝!

若非汉帝的命令,硕怎敢态度如此强硬。

看看天色,都已经黑了。

硕上前说:“太后、皇后……天已经戌时了,您二位在这里也等了很久,深秋夜寒,别让两位殿下受了风寒,还是先回去吧。这边一有消息,奴婢立刻通传。”

何皇后与董皇后看了看两个王子。

辨王子这两年因经常锻炼,故而看上去很健壮。

而协王子的年纪还小,这深夜的寒气袭来。让他颇有些抵挡不住。

薰皇后心疼协王子。当下点头答应。何皇后则见薰皇后走了,也就带着辨王子回去。

见两位皇后都走了,硕长出了一口气。

忧心忡忡地站在长乐宫门外。等待着太医地消息。

守卫长乐宫的,是硕这一年多来训练出的西园新军直属部曲。对于这支人马,硕可说是费尽了心血。不但配备了大汉朝最好地兵器、铠甲,就连军饷也是最高。同时,为了避免这支人马为他人收买,从从基层军官开始。全都是他从大内深宫中精挑细选,认为是忠心可靠的小黄门。

在硕看来,那些士大夫又怎会拉下脸,来收买阉寺。

上军司马潘隐,是硕的同乡,也极受硕的信赖。看硕心神不宁的来回走动,潘隐忍不住上前,低声的询问道:“硕公。太医进去这么久了,皇上是不是……”

“不要胡说八道,该问地问,不该问的。就不要问,省的丢了性命。”

平日里。硕对潘隐说话还是比较客气。但这一次,却声色俱厉,吓得潘隐不敢开口。

看得出来,硕确实很忧心。

“硕公,皇上请您进去。”

正当硕烦躁不安的时候,有一个小黄门偷偷的溜了过来,在硕耳边轻声说道。

硕立刻整理衣冠,掸了掸袍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绝不能让皇上看出自己的软弱。硕想到这里,故作威武形容,大步流星的进入长乐宫内。

汉帝正侧卧龙榻,双目微闭,脸色蜡黄。

太医迎上来,轻声道:“硕公,皇上怕是……”

“怎会如此?”

“皇上地病根子,应该是在去年雍丘时留下的。当时受惊过度,又加之在雪地之中……后来经调养,延缓了一些,可不成想,秋日起萧瑟,野火烧枯桑,就引发了旧疾。”

该死的士子……

硕恨恨的顿足,却惊醒了假寐中地汉帝。

“是硕吗?”

“奴婢在,皇上感觉好点了吗?”

汉帝睁开了眼睛,看到硕就在榻前,心中一阵温暖:“此时,也只有硕陪着朕啊。”

说着话,他使了个眼色。

硕心领神会,立刻起身摆手,示意两边宫女侍从全部退开。

“硕,朕不行了!”

汉帝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我已决意,命协继承帝位,还要请你帮忙。”

硕连忙道:“皇上,您可别这么说。只要是您吩咐,奴婢万死不辞。”

“杀了国舅,为朕杀了国舅……国舅不死,只怕协无法坐稳皇位。朕这里有一份诏书,你可凭此诛杀国舅。若事不可为,就密令凉州董卓入京,朕已经做好了安排……可惜,朕地虎狼之将不在,否则就大可不必费此周折……硕,朕就

硕心里一阵犹豫。

这种事情,可说是凶险甚多。弄个不好,就会尸骨无存。

也难怪汉帝会这样急迫,原本依照着他的计划,等董俷组建了虎贲郎,合并南北宫卫,加上骠骑将军董重在旁边策应,足以削了何进的权利。可偏偏,他的身体……

唯有兵行险招了!

张让等人,汉帝虽然信任,可并不是很放心。

十常侍过于油滑,缺少杀戈决断,不足以成事。周围人,蔡为一介书生,也难当重任。唯有硕,虽五体不全,却执掌兵马,是个很果断的人。最重要的是,汉帝了解硕。这是个极为忠诚的人,只要他答应这件事,则大事就可以成就。

目光灼灼,凝视硕。

硕后背寒气直冒,心里明白,若不答应的话,只怕会立刻被杀。

但是答应了,凶险又太高……

沉吟片刻之后,硕一咬牙,点头道:“皇上放心,奴婢定不负皇上的厚望。”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汉帝蜡黄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你别担心,朕已经有了妥当的方法。趁着朕还在,你密令部曲埋伏于长乐宫中。朕会命人传递诏书。让何进前来觐见。你趁此机会。将他……而后立刻与董重收了他地部曲。”

这主意,听上去不错。

“奴婢遵旨!”

硕这一次回答地非常干脆,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你以为。谁去传旨比较合适?”

硕沉吟了片刻,“奴婢推荐一人,上军司马潘隐为奴婢的心腹,可担当此任。”

“既然如此,宣潘隐觐见,你下去安排吧。”

“喏!”

硕做出赳赳武夫状。插手行礼。当他走出长乐宫门的一刹那,冷风让脑袋一下子清醒起来。

他很快地就计算出了这里面的好处。

若能办成此事,以后可就是协王子的近臣了。张让?滚一边去,今后这大内深宫,当是我硕的天下。越想越觉得得意,忍不住嘿嘿笑了两声。但旋即就发现自己有些失态,硕连忙扳起了面孔,按照汉帝的吩咐。下去安排那击杀何进的事情。

潘隐得了圣旨,走出长乐宫。

见周围人马走动频繁,他心里猛然咯噔了一下。

联想到刚才汉帝说话时那有气无力地样子,一丝丝明悟。却奇异的浮上了心头。

难不成,皇上要杀遂高?

这是潘隐的一个小秘密。甚至连硕都不知道。

早年潘隐尚未遇到硕之前,曾落魄至极。有一次险些饿死在阳街头,幸好被何进救了性命。当时的何进,也是刚进阳,到处都是对他不屑一顾的目光。表面上似乎很荣耀,可实际上……也就是在那天,一个落魄的乞丐,和一个落魄的皇亲国戚,奇异的交集在了一起。第二天醒来时,皇亲国戚不见了踪迹,却留下了一袋子五铢钱。

后来,潘隐入宫,遇到了硕。

在偶然地机会中,又一次见到了何进。

只是当时的何进,已经认不出了潘隐。但潘隐却无法忘记,那个曾救了他一名的家伙。

地位越来越高,潘隐仿佛忘记了何进的存在。

可那一份感激之情,却始终藏在了心中。

敏锐地觉察到,何进会有危险。潘隐犹豫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

已经过了亥时,何进还没有休息。

正独坐于书房中,和他的兄弟何苗促膝长谈。

话题,自然围绕着十常侍地问题。

这些日子以来,袁绍等人几次提出了铲除十常侍的计划,但何进一直都犹豫不决。

不错,十常侍的确是威胁到了他的权利。

可事实上,正因为有十常侍的存在,才使得士人们围绕在他的身边。

何进需要这些士人,来装点他的门面。可他不知道,如果阉寺不在,士人们还会跟随他吗?

就这个问题,他与何苗激烈的辩论起来。

何苗对何进的想法很不屑,“兄长既然知道那些士人为何依附与你,又为何非要杀张让他们?莫非兄长忘记了,当年妹妹刚入宫中,没有张让他们的帮忙,如何有你我今日的荣耀?小弟以为,做人当要有感恩之心,不可以做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

何进一蹙眉,对何苗的这番话,感到非常不高兴。

你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是小人吗?

“怀高,你说的固然有理,可有些事情,你也应当明白。士子力量,不可小觑……特别是那些百年大族,更是这大汉的根基。若坏了他们……我也不想如此,可是眼看着董仲颍羽翼丰满,又有蔡等人帮助,东观士子,十有八九会投靠于他。若我不能招揽士子,他日又如何应对薰卓的咄咄逼人?此事非我所愿,实乃时势所迫。”

怀高,是何苗的表字。

闻听何进这么说,他冷笑一声:“那又能如何?兄长难道忘记了当年你初来阳,那士人们的态度吗?难道兄长忘记,长史王谦,又是如何落了你的脸面吗?兄长既然知道董仲颍羽翼丰满,何需与他对抗。他和我们一样,都是良家子出身,更应该相互依持。相互帮助。兄长若是真的和那董卓对抗。只怕最后便宜了那些士人。”

何进闻听,面颊剧烈的抽搐。

何苗地话正说到了他地心坎上,那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当年他来到阳。继续想站稳脚跟。最迅速的办法,就是和当地望族联姻。

何进看重时任长史地名士王谦,想把女儿嫁给王谦的儿子。这王谦是什么人呢?他的父亲王畅,是汉帝初年党人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八俊之一。

王谦,王畅。也许您还是不熟悉。

但如果提起另一个人,也许您就听说过了。在原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就是王谦地小儿子。

试想,这样一个世族家庭,怎会与何进结亲?

别看何进是皇亲国戚,可在王谦的眼中却狗屁不是。在何进上门求亲的时候。王谦嗤之以鼻,坚决的回绝了这门亲事。可想而知,当时的何进是多么的尴尬。有一段时间甚至不敢出门,因为害怕遭到路人的耻笑。

时间过去了。王谦如今已经是个白身,而何进却成了掌控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何进要表现心胸广阔。自然不好却为难王谦。

但这并不代表,何进就会忘记了当初地那一段屈辱时光。

何苗的话,让何进心动了……

“老爷,门外有宫内来人,说是故人求见。”

故人?

何进诧异不已,我何时在宫内有故人?

当下命家仆把来人请进客厅,他让何苗在书房等待,自己则往客厅走去。

潘隐端坐太师椅上,心情非常的紧张。

若是何进再晚进来半步,也许潘隐就要改变主意。

“何公,还记得小人吗?”

何进走进客厅,潘隐起身询问。心里想:若是他说不记得,

就当作不认识他。

哪知道,何进看着潘隐,皱着眉,陷入沉思。

“你……啊,我想起来了,十二年前,阳百花桥下……”

也许冥冥中有天意如是,何进竟然真的想起了潘隐是谁。看着衣着光鲜地潘隐,何进不由得生出了一种亲切感。

潘隐的心中,也不由得一暖。

“十二年不见,何公可安好?”

何进连忙让潘隐坐下,“当年进最落魄时,那一夜怎会忘记?后来我还派人去找你,但是却……真抱歉,我已经记不起你地名字……只是你怎么跑去了皇宫当差?”

“这个说起来,可就一言难尽了。”

潘隐通报了自己的名字,却让何进又是一惊。

他自然知道这个人,只是没有见过。那可是硕的司马,怎么大半夜跑来和我诉友情吗?

何进诧异的看着潘隐,想问,又不知如何开口。

潘隐道:“大将军如今享尽荣耀,隐亦不愿来攀附。只是,大将军现在将有性命之虞,隐实不忍见大将军送命,故而前来警告。”

何进忙起身,“但不知某有何凶险?”

“皇上……”潘隐本想说,皇上想要杀你。可话到了嘴边,却犹豫了。这样做,是不是对不起硕呢?

当初入了宫中,亏得硕护持,他才有了今日。

若是……

“潘公,为何闭口不言?”

潘隐咬了咬牙,轻声道:“皇上要杀大将军,派小人前来宣读诏书。若大将军此时进了长乐宫,定然会被杀死。隐特来告知,万不可入宫,请大将军自行斟酌吧。”

何进脑袋嗡的一声响,有点手足无措。

“皇上,皇上为何要杀我?”

“皇上估计已经下定决心,立协王子为帝。”

“什么?”

“而且皇上的身子也不行了,据小人观察,估计难以拖到天亮。”

何进闻听,不由得呆愣住了……

“大将军,小人有皇命在身,不敢久留。总之,请大将军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潘隐说完,起身告辞。

何进送走了潘隐,脸色突然变得铁青。

“立刻命袁绍、曹操前来见我。”

何进吩咐了家人,转身来到了书房,把刚才潘隐所说的话,都转述给了何苗。

何苗也不禁吓了一跳。别看他平日与何进对着干,可毕竟是一家人,他又怎能不顾兄长的死活。何进在,辨王子为帝,则何家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如果……

何苗不敢去想。

这禁宫之中的残酷,他可是非常清楚。

如果真的让协王子成了皇帝,只怕何家就难以保全了。

“兄长,你看该如何办呢?”

“潘隐说,皇上拖不到天亮,我就信他一次。不过,我们要在天亮前,把此事解决。若是协成了皇上,我们就没有活路了。当快刀斩乱麻,拥立辨为皇上才行。”

“那要如何做?”

“怀高,你与北宫熟悉,可立刻前往永安宫,找妹妹,让她把鸾卫营调拨给你指挥。同时,让她以皇后的名义,命令北宫卫打开宫门,并封锁一些消息。我等如今也只有破釜沉舟,强行让辨登上皇位。唯有这样,我何家的荣华富贵才能保全。”

何苗当下点头称是,转身就走了。

一下子做出了这么一系列的决定,何进的脑袋,不免感到了一丝昏沉。

在书房里呆坐,平复激动的情绪。

这时候,有管家前来,轻声道:“老爷,人都已经来了!”

“取我盔甲来!”

何进说完,站里起来。

有下人过来,为他穿戴盔甲。

收拾利索之后,何进的脑袋也已经变得格外清醒。

他手扶宝剑,大步流星的走向客厅。这一路上,还想着如何与众人说出他的打算。

客厅中,有三十多人肃立,看上去令客厅有些拥挤。

一个个都睡眼朦胧,显然是被临时叫起来,故而都还没有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诸位大人,进要宣布一件事。”

看到何进顶盔贯甲的进来,曹操心里一咯噔,有一丝不详的预兆。

“陛下,已驾崩了!”

“什么?大将军,你说什么?”

袁绍惊声呼喊起来。但怎么听,都不像是有悲伤之意,相反似乎还有一些惊喜。

何进还不能说是汉帝没死,否则这事情就只是针对他一人,而非是针对其他臣子。

他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当下接着道:“陛下驾崩,未立太子,理应有嫡长子辨继位。然有阉寺硕,仗着手握西园新军,竟生出独揽朝纲的险恶用心,欲将我等除掉。今日召集诸位大人,进是要听听你们的意见。”

你都这一身打扮了,还听个屁的意见?

曹操心里嘀咕,抢先一步站出来,“既然如此,我等应正君位,除阉寺,万不可落了那硕的后手。”

何进闻听,顿时笑了。

“谁敢与我正君讨贼?”

袁绍挺身而出,“绍愿随行!”

何进大喜,“本初果然有胆略,我可调拨羽林军三千供你指挥,随我一同入宫。”

曹操怎能甘居人后,当下也站出来:“大将军,操麾下尚有新军一千,愿与大将军。”

“孟德,果然英雄。”

何进说罢,立刻命令曹操和袁绍去点齐人马,同时有让荀攸、郑泰做好迎奉新君的准备。

一应安排妥当之后,他握紧肋下宝剑。生还是死,就看接下来的这两个时辰了……

第192章 名匠与发明家第439章 封国第420章 煮酒(二)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310章 躁动的心之石韬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152章 蔡邕归来第396章 十年(六)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85章 南宫巨变第22章 杀人者‘公子’(1)第26章 宴无好宴(1)第232章 贾诩毒谋第296章 并非那么简单(三)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一)第410章 董西平单刀赴会(一)第14章 杀戮(二)第276章 司马防(二)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89章 绞肉机(一)第7章 金城破羌(1)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237章 戏志才之死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476章 四猛八大锤(四)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13章 杀戮一(下)第400章 狮虎第132章 庞家有子名令明第126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一)第81章 太平乱起第252章 忠奸难辨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120章 河东一霸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109章 奉孝出马第34章 巨魔儿第410章 董西平单刀赴会(一)第296章 并非那么简单(三)第92章 绞肉机(四)第166章 兴盛不过三代第92章 绞肉机(四)第359章 小温侯(二)第73章 火烧盘龙谷(二)第303章 大迁徙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08章 群英会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461章 宫孙乎?第91章 绞肉机(三)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29章 走马震金城(三)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59章 古之恶来第409章 雒阳城外静悄悄第493章 铁锁横江第464章 温侯(二)第119章 初见孟德第153章 老实人发怒(一)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148章 鸾卫军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51章 飞白绝伦第430章 夏侯兰(二)第371章 长安之乱(三)第208章 大宅门之匪从何来第34章 巨魔儿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277章 雒阳烽火纪(一)第483章 长安(二)第111章 孟德登场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133章 正宗五禽戏第81章 太平乱起第44章 巨魔士(一)第89章 绞肉机(一)第373章 长安之乱(五)第297章 凉州乱第121章 虎女营第227章 矫诏出,诸侯兴兵第187章 桃园一诺,翼德全义第297章 凉州乱第148章 鸾卫军第491章 蔡美人第234章 一个小人物第247章 一动不如一静
第192章 名匠与发明家第439章 封国第420章 煮酒(二)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310章 躁动的心之石韬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152章 蔡邕归来第396章 十年(六)第15章 关二哥怎么办(2)第22章 杀人者‘公子’(2)第85章 南宫巨变第22章 杀人者‘公子’(1)第26章 宴无好宴(1)第232章 贾诩毒谋第296章 并非那么简单(三)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一)第410章 董西平单刀赴会(一)第14章 杀戮(二)第276章 司马防(二)第47章 鄙夫之怒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89章 绞肉机(一)第7章 金城破羌(1)第194章 贤士无踪,武斗丹阳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237章 戏志才之死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476章 四猛八大锤(四)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13章 杀戮一(下)第400章 狮虎第132章 庞家有子名令明第126章 一手黄金一手屠刀(一)第81章 太平乱起第252章 忠奸难辨第406章 水淹七军(三)第120章 河东一霸第498章 决战之一子绝杀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193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第321章 大决战(四)第109章 奉孝出马第34章 巨魔儿第410章 董西平单刀赴会(一)第296章 并非那么简单(三)第92章 绞肉机(四)第166章 兴盛不过三代第92章 绞肉机(四)第359章 小温侯(二)第73章 火烧盘龙谷(二)第303章 大迁徙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08章 群英会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26章 宴无好宴(2)第461章 宫孙乎?第91章 绞肉机(三)第7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29章 走马震金城(三)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59章 古之恶来第409章 雒阳城外静悄悄第493章 铁锁横江第464章 温侯(二)第119章 初见孟德第153章 老实人发怒(一)第344章 名士之殇(三)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148章 鸾卫军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51章 飞白绝伦第430章 夏侯兰(二)第371章 长安之乱(三)第208章 大宅门之匪从何来第34章 巨魔儿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14章 西域暴虎(一)第277章 雒阳烽火纪(一)第483章 长安(二)第111章 孟德登场第338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六)第133章 正宗五禽戏第81章 太平乱起第44章 巨魔士(一)第89章 绞肉机(一)第373章 长安之乱(五)第297章 凉州乱第121章 虎女营第227章 矫诏出,诸侯兴兵第187章 桃园一诺,翼德全义第297章 凉州乱第148章 鸾卫军第491章 蔡美人第234章 一个小人物第247章 一动不如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