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第239章 负债累累

第239章 负债累累

“走过路过别错过,喝茶吃食一应俱全……”

“爷,都来瞧瞧啊!”

“忙着呢,下次再说。”

正午时分,在阳光的映照下,一座刚刚经过加筑的城池热闹出现。

城池规模并不小,按理来说应当十分繁华,可细细一瞧,这本该繁华的城池却在眼下十分冷清,以往不缺生意的店铺都纷纷派出伙计招揽客人,但来往游客都急匆匆的走过,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多在外面待着。

“你们当兵的也不能买东西不给钱啊!”

“爷拿你些鸡鸭怎么了?不知道爷要去平叛吗?”

冷清的街道上,忽的传出了吵闹声。

这样的吵闹,不仅吸引了四周店铺的伙计与掌事,更吸引了刚刚从城外返回城内的一支将领队伍。

“那边是怎么回事?”

将领之中,当耿炳文的声音响起,跟随他左右的是安陆侯吴杰,以及担任中军都督的宁忠。

众人顺着耿炳文目光看去,只是粗粗一看,却是穿着明军甲胄,一脸番人长相的几名兵丁抱着鸡鸭要走,被货摊的商贩拦住。

“你们闹什么?!”

宁忠策马上前,本以为会喝退这群兵卒,却不曾想那兵卒看了看宁忠的甲胄,只是片刻的忌惮便抬着下巴道:“过些日子就要上战场了,军中吃的不行,额们弄点肉吃,这商人还与我们要钱。”

“……”宁忠皱眉,他好似听到了什么笑话,直接质问:“买东西给钱天经地义,伱们不想给钱还要强抢,军纪哪去了!”

“额们又不归将军你管。”那几个番兵冷着脸与宁忠对峙,后方的耿炳文等人也黑着脸策马来到阵前。

“你们是谁的兵马?”

“额们是杨指挥使与潘指挥使的人!”

那群番兵面对耿炳文的质问,反倒是态度更强硬了,这样的态度让治军严格的耿炳文、宁忠等人心里没由来的升出火气。

“放肆!谁教你们这么与长兴侯说话的!”

队伍之中冲出一人,恶狠狠的骂出了口,那群番兵见到这人,也纷纷吓得将手上鸡鸭松开,跪在了地上。

“杨指挥使,好好教教你的兵吧。”

耿炳文瞥了一眼走出队伍的杨松,他皮肤黝黑,脸颊有些高原红,那是长期在松潘作战所留下的。

只是作战骁勇又如何,如此明显的欺行霸市行为,只会让大军失去民心。

即便事后打胜了仗,也免不了受到言官的弹劾。

“走吧”

吩咐一句后,耿炳文继续带人返回了县衙。

不多时,他们穿过空荡荡的街道,最终在一处县衙门口翻身下马。

他们走入县衙之中,而那高悬的牌匾刻着几个大字……

【真定县衙】

“四川都司和湖广都司的兵马什么时候能到。”

“大约七月二十五日左右能到。”

走入县衙之中,耿炳文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人将沙盘抬出来,一个雕刻摆盘的河北、山西及半个大宁、辽东沙盘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沙盘上,率领五千骑兵的徐凯此刻正屯兵河间,那里树立一面指头大小的红色旗子与雕刻的木雕骑兵。

与之相隔三百里外的真定,则是简单插着十四面旗子,雕刻了十三个步卒木雕和一个骑兵木雕。

在真定南边,黄河南岸还有四个步卒木雕未过河,代表四川都司与湖广都司的四万兵马。

往西北的山西看去,大同东北部,怀来城西北部则是摆着两个木雕,插着“房昭”的旗子。

北平、永平、保定三府,则是插着迥异他们的黄色旗子,有一马六步的七个木雕。

大宁方向,又回到了他们的旗子颜色,插着卜万的一面旗帜在燕山防线,插着陈亨的旗子在大宁城。

辽西方向,刘嵩、吴升、吴寿安三面旗子插在关外,与之对垒的还有插着一面旗帜的渤海。

这群人加起来,合计有五个木雕,而渤海有六个木雕。

此刻,木雕的数量代表了双方的实力情况。

明军这边已经就位的有二十三个木雕,算上黄河以南的四个,便是二十七个,即代表二十七万大军。

渤海与燕军那边则是十三个,代表十三万大军。

明军以二十七万对十三万,并且占据了除居庸关以外的所有地理优势,不是居高临下就是关隘险阻。

“眼下已经是七月初十,再过两个月渤海就会入冬降雪,北平也会变得寒冷,时间不能拖。”

耿炳文观摩战场,尽管他手中兵力倍数与渤海与燕军,可从南边给出的消息来看,渤海手中火炮犀利,自己不能拖时间。

“等四川都司与湖广都司的四万兵马抵达,我们即刻便出兵北上。”

他给出了出兵的时间,诸将闻言也纷纷记下。

在此细节上,耿炳文又详细的规划了二十万大军如何渡河,以及眼下十三万大军如何布防。

在他不紧不慢的安排中,吴杰、宁忠、李坚等人纷纷得到了指令。

三人常年练兵,虽然没有带兵打过仗,但也积攒了经验。

这次带兵北征,一路上吸取了不少经验,已经不似一个多月前那么稚嫩了。

只是相较于他们的对手来说,他们的稚嫩依旧存在。

很快,南军主力抵达真定,并在河间、无极、安平、莫州、雄县等地驻守。

南军抵达并驻扎的消息很快在各地僧人的传信中,向北平城传去。

朱棣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十四了。

“二十万大军,这规模比当年宋国公和颖国公讨伐纳哈出,比蓝玉北上捕鱼儿海的规模还要大。”

燕王府承运殿内,张玉、孟善、丘福等人听到南军的数量后,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哪怕是朱棣,此刻也沉默不语。

作为智谋,也作为刺探消息的掌事人,姚广孝此刻却依旧在盘算他那串佛珠。

在他身旁坐着的,是眼下的燕世子朱高炽。

朱高炽并不懂如何打仗,因此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学习。

只是他并没有这种天赋,学了几个月,依旧没有太大进展。

“山海关拿下了吗?”

朱棣沉默许久后终于开口,张玉闻言也作揖:“还没有,吴寿安麾下的兵马抵抗顽强,朱能和张武他们占不到便宜。”

“得先打通辽西,然后加紧拿下大宁,俺们才能有时间和机会去对付耿炳文。”朱棣说着自己的计划,可这计划已经执行二十余天,山海关没能拿下,广宁方面也没传来好消息,这让众人有些踌躇。

朱高炽看众人不开口,自己也猜测道:

“高煦那边已经有半个月没有报捷了,兴许是拿下辽南受了不少损伤,眼下正在重整兵马。”

“不会。”朱棣摇头否决了这种可能:“上次老二的人来时没有说死伤什么的,并且还要我们快速进攻山海关,也就是说老二那边没有什么大的损伤,眼下他估计在着急拿下广宁。”

朱棣的目光一直在辽西,没有跳出大宁。

这并不是他眼界如此,而是眼下广宁还没拿下,贸然前往大宁很有可能遭遇截断。

大宁不比北平,北平虽然也水网密布,但起码地势宽敞。

可大宁不仅水网密布,而且还多是未被开发的水网,淤泥滩涂极多,难以行军,很容易遭受伏击。

况且即便进入了大宁,他又能凭借什么来拿下大宁?

反倒是自己,如果自己能找个机会重创卜万,那说不定能与陈亨将大宁拿下。

朱棣还在筹谋盘算,可他不知道,他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眼下已经成为了定局。

“驾!”

“驾!!”

“快抬拒马!我有紧急军情!!”

燕山之中,当一处关隘北边传来马蹄声,只见五六名狼狈南下的明军挥着马鞭让关隘城门的人抬开拒马枪。

城门守军见状连忙抬开拒马枪,而那将领也带人冲入了关隘之中。

关隘内,近万兵马驻守城内,连行商都不曾瞧见,只有来往的兵卒。

将领熟悉地形,连忙带人冲到了关隘千户所衙门处。

他火急火燎的出示了腰牌,闯入了衙门之中。

面对他的突然到访,并且还如此狼狈的模样,正在中堂商议如何守备燕山防线的卜万皱了皱眉头。

“李远,你不在会州城呆着,来松亭关干嘛?”

卜万质问狼狈的李远,李远闻言却突然走着走着跪下,带着哭腔开口道:“将军,大宁失守,陈都指挥同知被俘,大宁二十二卫已经尽数被渤海庶人所破!”

当李远说完,中堂内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虽然明知军情不可能有假,但此刻他们多么希望李远在与他们开玩笑。

“将军!千真万确,如今渤海庶人已经带着大军南下,距离此地不过三十里了!”

李远将头重重磕下,那沉闷声代表了他没有说谎,可越是如此,众人便越是心慌。

松亭关有一万守军,其余关隘各有一千,虽然数量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家人都在大宁二十二卫的各处城池中。

卜万带他们出来防备燕军,结果回过头来家没了。

这消息若是传出去,燕山这一万四千余人恐怕要全体哗变。

“你是怎么出来的?”

卜万扶起李远,李远哭着道:“我在会州城驻守,清早便听到了喊杀声,那渤海庶人带兵突袭城下,并将张明、李杭等千户官的家人从大宁带到了会州城下。” “那张明等人见状,干脆开了城门,以至于末将还未上城墙便连忙骑马从南门出逃。”

“渤海庶人!”卜万与诸将闻言纷纷咬牙切齿。

他们的家人,可都还在大宁二十二卫城池之中。

朱高煦用这种办法对付会州,会不会用这种办法对付所有关隘?

一时间,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卜万。

他们虽然气愤,可谁都不想见到自己家人的尸体。

况且,燕山防线本就北有胡兵,南有燕军,东面还有渤海军。

眼下南北被燕军与渤海军拿下,他们彻底成了孤军。

松亭关内尽管还有足够三个月吃的粮草,可这又能坚持多久?

投降的想法在众人脑中出现,甚至不止是他们,就连卜万都动摇了起来。

卜万与吴高不同,他并非出身淮西,也不是什么大家族,因此与他沾亲带故的只有大宁城中的十几口人。

现在大宁被拿下,他若是还继续抵抗,天知道朱高煦会怎么对付他。

况且,卜万并不认为自己能凭手中万余人击败朱高煦。

“全军出北关,再给渤海郡王送去消息……”

许久之后,卜万闭上了眼睛,艰难开口。

“是。”得到了卜万的回答,众人反倒松了一口气。

卜万最终还是投降了,如此一来他们的家人也就可以保全了。

只是就这样被人击败,所有人心里都不好受。

“呜呜呜……”

不多时,伴随号角声响起,松亭关内明军尽数出城,先前逃回的李远也一脸忐忑的受命前往北边,将松亭关愿意投降的消息给带朱高煦。

北上一个时辰后,他终于看到了那遮天蔽日的红底黑边朱雀旗,更看到了在大军之中被裹挟,乘坐板车前来的许多妇人、少年与孩童。

见状李远连忙下马,解下了自己的佩刀后,摘下头盔抱着走到己方阵前,以表示自己无意为敌。

只是一字时,百余名骑兵便从那队伍之中冲出,包围了李远等人。

“我奉卜都指挥使之命,前来投降,请渤海郡王勿要为难我们的家人。”

李远硬着头皮开口,包围他们的渤海精骑闻言,很快便将消息带往了后方。

很快,乘骑黄骠马的朱高煦便带着人出现在了李远面前。

李远上次北巡时见过朱高煦,至今印象深刻,毕竟像他当时抱摔野马的场景太令人震撼。

“会州卫指挥使李远,参见殿下……”

李远低下头半跪作揖,却见朱高煦下马扶起他:“先前你走了,我还以为你是瞧不上我,眼下看来,你是来劝卜万他们了。”

朱高煦自己开口为李远解围,这让李远面红耳赤,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瞧他这模样,朱高煦也笑道:“你的家人我也带来了,去与他们团聚吧。”

拍拍李远后背,朱高煦让人让开一条道,示意李远自便。

李远见状也羞愧开口道:“卜都指挥使已经带全军出城,等待殿下受降。”

“好,我知道了,此事当记你一功。”朱高煦再拍了拍李远,李远见状也羞愧转身上马。

他没有去看自己的家人,而是往南边去汇报消息去了。

瞧见这情况,朱高煦也对旁边的千户官开口道:“你带着一千弟兄南下,与他一起去接手大军。”

“是!”千户官应下,不假思索的就带人跟上了李远,并且派人向后方队伍继续招人。

待他们走后,朱高煦也翻身上马,带着队伍不紧不慢的往南边去。

他并不担心卜万会伏击自己,毕竟李远已经看到了自己携带了诸将家人,除非卜万敢带兵把自己部下的亲人都杀死,不然就没有胆子进攻自己。

放下心来,朱高煦开始带着队伍继续往南进军。

自坑杀了哈剌兀那上千人,斩获胡兵首级三千余级后,他没有贸然再继续北上追击兀良哈诸部残兵,而是南下返回大宁,同时分兵三千给了朱权、赵牧、陈亨三人。

四部兵马携带守将家眷,只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招降了大宁二十二卫,如今只要再拿下卜万这手头上的一万四千人,那大宁便只剩下了还不知道消息的陈嵩所部。

只要拿下他,那辽西的南兵便会骤减至一万二千人。

届时吴升与吴寿安要么投降,要么乘小船出逃,不管怎么做,他们都难以守住辽西。

横在燕军与渤海之间的最大阻碍很快就会消失,届时自己就可以安心筹备战船了。

他敢于设想渡海进攻登莱,自然是有绝对把握的。

首先辽东与渤海的汉兵多是江淮、山东一带调到关外的沿海子弟,他们熟悉大海与江河,只要战船足够稳定,火炮足够强大,南军的水师根本无法对付他们。

至于渡海南下的路线,这点老朱早就为朱高煦制定好了。

洪武四年,老朱就派人亲自规划了从山东登州渡海登陆金州的路线,并任命马云、叶旺为指挥使,率一万明军从山东登、莱两地渡海在辽南金州登陆。

既然他们可以,没道理自己不行。

如今自己只要按照原本的航道走,并在期间拿下金州与登州之间的皇城诸岛便可。

不过一百五十里的距离,期间还有皇城诸岛可以依靠,建设炮台,朱高煦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只是他能想到从金州渡海,并且知道路线,这就代表南军更清楚、更了解。

所以他必须加快打造战船,趁南军把南边围剿倭寇的水师调往北方前,提前拿下皇城诸岛,建设炮台。

如此想着,朱高煦也渐渐看到了在山川河谷之中等待受降的卜万大军。

上万人几乎站满了不足一里宽的河谷,而卜万等人也脱下了甲胄,在阵前等待受降。

朱高煦策马上前,在与卜万四目相对时笑道:“卜都指挥使,别来无恙。”

面对朱高煦的问好,卜万低下了头,他根本不知道与朱高煦说什么,难不成厚着脸皮说二人当年北巡的事情?

“尔等家人皆在阵后,所有大军即可开拔向北,入大宁后便能知道我渤海对大宁政策。”

朱高煦没有过多去说自己的政策,一来眼下大军刚刚投降,若是有人怂恿,那一万大军很有可能会哗变。

倒不如安排他们北上,等他们回到大宁各卫州所后,自然会知道渤海的政策是什么。

闻言,卜万等人带着大军在两千渤海精骑的看管下开始北上,朱高煦也带着自己的一千人进入了完好无损的松亭关内。

在那千户所的中堂里还摆放着燕山防线的沙盘,以及《粮册》、《鱼鳞图册》、《军籍册》等文册。

朱高煦坐下慢慢翻看,并派人向南边去通知了防备松亭关的燕军遵化守将。

这些文册在他手中只是大致一看,他便在脑中构建出了如何规划大宁自给自足的计划。

首先肯定是要按照原先所规定的一万五千军户及其家人驻守大宁,这算下来,口数差不多是一万五千人到七万人左右。

这七万人需要分布在大宁二十二卫三所八关,并将当地的二十一万余亩耕地均分来自给自足。

算下来,差不多就是每人最少三亩耕地,产出的话大宁比辽东略高,能有每亩七斗实粮,也就是三亩合计产出实粮二石一斗。

这点粮食,顶多也就能维持当地的人不会被饿死,因此自己必须得要鼓励他们开荒。

大宁的牲畜情况朱高煦也看过了,有四千余头耕牛,六千余匹挽马、骡子。

那六千余匹挽马和骡子,眼下都被刘嵩带往了广宁的义州,届时拿下刘嵩,可以将这近万畜力按照户口分给大宁百姓。

一头耕牛一家人,只要不收取赋税,并且还补贴些粮食,那都不用鼓励,他们自己就会自发开荒。

“一万五千兵马……”

朱高煦靠在椅子上盘算着,随后坐直开始研墨书写。

算下来,大宁的军饷是三十万石军粮,十二万贯军饷,以及棉花、布匹、盐等东西。

至于大宁百姓的开口,按照每人每日二斤来算,每年是三十四万石。

二者合计,便是七十四万石,算上大宁的产出,自己只需要补贴六十万石就足够,比起洪武年间二百四十万石,负担减轻了太多太多。

不过大宁这边压力是减轻了,可辽东那边压力就增加了。

从大宁出发前,朱高煦就与赵牧他们大致盘算过,吉林城能自给自足不假,可大宁人口迁移去辽东后,辽东就有人口六十八万人。

这六十八万人还只是大部分,辽西那边还有不少于十二万人,加起来也就是整个辽东人口八十万。

这八十万人每年需要消耗三百五十万石,而当地只能解决七十万石,自己还得给辽东找补二百八十万石。

如果加上裁减后的大宁、辽东战兵与渤海军的军粮与军饷,除大宁一万五千守军外,朱高煦还得再维持七万五千人的规模,额外的军粮、军饷便是一百五十万石,与六十万贯。

全部加在一起,渤海的支出就是九万军队,军粮一百八十万石,军饷七十二万贯。

再加上差不多一百万百姓那四百八十万石口粮,合计就是六百六十万石,军饷七十二万贯。

这数额,差不多相当于洪武三十年大明军屯、户部财政收入的七分之一。

“这盘子越大,我反倒越贫困了……”

算好了帐,朱高煦反倒生出了一种想死的心。

他倒是充实了辽东人口,并且在这数量的辽东人口下,汉人恐怕能提前五百多年开发东北。

只是他恐怕还没开始开发东北,这东北这财政担子就要把他压死了。

以现在他手上的钱粮,顶多能把这担子挑到九月,他要是不另想办法,那他就等着财政崩溃吧。

揉了揉肿胀的太阳穴,朱高煦将目光投向了那沙盘上的北平。

“先从我爹那弄来一百万石再说吧……”

《渤海纪事本末》:“万久在边,又守土为国之功,甲申,上率兵奄至,万不愿与战,遂降,俾领其众”

《明世宗实录》:“甲申,上率兵至松亭,其关有官兵万余,然万素仰上位,遂开城缚身,率兵遂降。”

(本章完)

227.第227章 炮轰铁岭201.第201章 丧子之痛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290.第290章 沿海商帮第496章 枕戈待旦156.第156章 兵临城下第105章 匹夫无罪216.第216章 龙游潜水第90章 燕府三宝第464章 丁酉新政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338章 朝贡外交体系240.第240章 尴尬境地308.第308章 父不识子188.第188章 黄雀在后第445章 解缙案第470章 洪熙元年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387章 中亚老四第485章 远征克什米尔321.第321章 南北夹击第552章 各抒己见第517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第88章 晋府难安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第401章 再议北征第61章 校台比试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288.第288章 永乐元年278.第278章 年号永乐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第492章 衣冠禽兽第67章 大本堂内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86章 施以恩惠第460章 好事成双146.第146章 水陆并进第464章 丁酉新政第515章 天家无情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572章 河中震动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402章 瓮捉野猪第583章 后记宣德(2)第529章 封王就藩第33章 金陵街坊第414章 张弛有序第20章 靖难战神曹国公第492章 衣冠禽兽第460章 好事成双第414章 张弛有序第459章 阖家团圆191.第191章 十六字诀第375章 卧龙凤雏第526章 扶危济困第447章 瘈狗噬人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595章 后记隆万天革新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298.第298章 家有遗传第14章 常鳞凡介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第112章 威震西南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第437章 江左耻辱第388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463章 永乐十七年第61章 校台比试第371章 西南震怖188.第188章 黄雀在后322.第322章 应对自如第500章 朱门父子第10章 轻钞重钱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372章 色厉内茬147.第147章 崽坑爷粮第359章 自由贸易第388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585章 后记宣德(4)150.第150章 战火再起第456章 衣锦还乡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418章 明日条约第106章 倭夷入寇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第582章 后记宣德(1)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120章 各有难处173.第173章 翻手之间第133章 让利移民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358章 改书为史第367章 调停诸国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244.第244章第33章 金陵街坊166.第166章 父子相见第509章 判若两人
227.第227章 炮轰铁岭201.第201章 丧子之痛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290.第290章 沿海商帮第496章 枕戈待旦156.第156章 兵临城下第105章 匹夫无罪216.第216章 龙游潜水第90章 燕府三宝第464章 丁酉新政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338章 朝贡外交体系240.第240章 尴尬境地308.第308章 父不识子188.第188章 黄雀在后第445章 解缙案第470章 洪熙元年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387章 中亚老四第485章 远征克什米尔321.第321章 南北夹击第552章 各抒己见第517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第88章 晋府难安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第401章 再议北征第61章 校台比试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288.第288章 永乐元年278.第278章 年号永乐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第492章 衣冠禽兽第67章 大本堂内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86章 施以恩惠第460章 好事成双146.第146章 水陆并进第464章 丁酉新政第515章 天家无情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572章 河中震动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402章 瓮捉野猪第583章 后记宣德(2)第529章 封王就藩第33章 金陵街坊第414章 张弛有序第20章 靖难战神曹国公第492章 衣冠禽兽第460章 好事成双第414章 张弛有序第459章 阖家团圆191.第191章 十六字诀第375章 卧龙凤雏第526章 扶危济困第447章 瘈狗噬人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595章 后记隆万天革新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298.第298章 家有遗传第14章 常鳞凡介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第112章 威震西南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第437章 江左耻辱第388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463章 永乐十七年第61章 校台比试第371章 西南震怖188.第188章 黄雀在后322.第322章 应对自如第500章 朱门父子第10章 轻钞重钱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372章 色厉内茬147.第147章 崽坑爷粮第359章 自由贸易第388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585章 后记宣德(4)150.第150章 战火再起第456章 衣锦还乡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418章 明日条约第106章 倭夷入寇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第582章 后记宣德(1)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120章 各有难处173.第173章 翻手之间第133章 让利移民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358章 改书为史第367章 调停诸国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244.第244章第33章 金陵街坊166.第166章 父子相见第509章 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