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52年
秦昭襄王的功绩,不仅仅是秦朝版图的扩大。他几乎为日后始皇帝一统天下,扫平了所有障碍。
除了对外的军事扩张,打击一切可能威胁秦国的势力,还有他对秦国内部的重新梳理、整合。
秦昭襄王老了,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他的儿子安国君好色淫荒,没有足够的威信和能力统治国家。为了江山的稳固,秦昭襄王一直在清理秦国的危险因素。
白起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在范睢还在为竞争对手的死,而高兴的时候,同样的命运也落在了他身上。
范睢做梦也没有想到,秦昭襄王要会拿他开刀。
秦朝襄王处死白起的时候,秦赵的邯郸围战还没有结束。王龁攻城不利,范睢就把郑安平推荐给秦昭襄王为将。
郑安平是魏国人,也是当时的名将,尤其跟范睢哥俩关系很好。范睢从厕所里逃生后,就是郑安平安顿了他。
如今白起死了,范睢想把郑安平推上秦国第一武将的宝座。兄弟俩一文一武,共保福贵。
那知道,郑安平一上战场,就出了纰漏。
围攻邯郸的秦军,大都是白起的旧将,这群人早就跟范睢矛盾。郑安平打着范睢朋友的旗号来上任,军队都不听他的调度。还没打两仗,他就被前来援赵的春申君、信陵君分割包围了。
郑安平是个软骨头,见无法突围,为了保命,就带队投降了。随后,剩下的几支秦军也都被逐一消灭。秦国虽然吃了败仗,秦昭襄王愤怒之余,还有些高兴。也算借外国之手,把白起的残余势力连根拔起了。
郑安平的投降的事,在秦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种丧失国家气节的事,在秦国绝无仅有。依律法,郑安平被诛了九族。
如果追究起来,范睢有举荐不当的责任,也要受到郑安平的牵连。秦昭襄王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饶了范睢。不是他不想追究,他是要给范睢搜集更多的罪证。
秦昭襄王对范睢更加姑息放纵,由着范睢折腾。这就是欲擒故纵,等范睢罪不容恕的时候,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置范睢于死地。
秦昭襄王52年,河东郡守王稽被指控有通敌嫌疑,秦昭襄王十分高兴,没有调查取证就直接处死了。因为这个王稽跟范睢交厚,居然又是范睢推荐的,秦昭襄王怎么会放过这个铲除范睢的良机?
范睢也是倒霉催的,他经手的人事安排总出问题。而且一出就是叛国罪,他能逃得了干系么?他还算聪明,赶紧发表讲话引咎辞职,想用自请惩罚的方式逃避死刑。
秦昭襄王忍了这么久,费了这么多工夫,能让范睢就这么蒙混过关么?范睢正在回老家的路上谢天谢地的时候,收到了秦昭襄王送来的毒酒,一命呜呼。
恩里由来生恨,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这道理范睢不是不知道,他只是太侥幸了。
范睢认为自己对秦国居功至伟,秦昭襄王老了,安国君将更需要他的辅佐,秦国未来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他。他大大的错了,就是因为安国君的无能,秦昭襄王才不能留下范睢这个可以肘制秦国的重臣。
范睢熟读史书,经晓其中治国安邦的大道。他却忽略了史书中不该忽略的东西。文种、伍子胥,哪一个先贤不是惨淡收场?可是前车之鉴却没有教会他向范蠡那样急流勇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人类在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难道就是从不在历史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