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陇蜀

公孙述手中的传国玉玺,乃是去年王莽南奔时,在汉中被逆子偷走。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夺之以献,公孙述称帝的野望,也是在那时种在其心中。

玉玺不偏不倚落入他手里,这是什么?这就是天命啊!

发生在锦官城的“白龙赐玺”自然是一场自编自导的闹剧,真正献玺的王弟公孙恢,却抵达巴郡阆中县,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隐士,想要劝他出山辅佐公孙氏——用公孙述的话说:“若能得谯玄一言,那些谶纬便无人不信!”

公孙恢将姿态放得很低,拜谒面前黄衣老者道:“久闻谯公之名,只可惜当时异郡而处,未能前来拜会。”

谯玄态度冷淡,他也是汉家老臣了,精通《易》、《春秋》,汉成帝时就通过举孝廉进入朝中为郎,等到成帝欲立赵飞燕为皇后时,谯玄便上书劝谏,不被采纳,遂离职而去。

他一直等到二十年后的汉平帝时,才被王莽请回朝中,担任大夫,也一度被安汉公迷惑,但在王莽做了“摄皇帝”后,看清楚其欲望,遂改变姓名,弃官归家,一隐居就是十几年。

公孙恢笑道:“蜀王久仰君名,连续几次聘请,但谯公连聘不诣,这不,蜀王只能让我代他备礼前来征之,还望谯公勿要再回绝!”

谯玄依然在竹庐中微闭双目:“老夫年事已高,恐怕不能侍奉蜀王,还是另请高明罢。”

“请了。”公孙恢告诉了谯玄一件事:“与谯公同郡的方术士任文公便应征入了成都。”

那任文公是蜀地著名的方术士,家传天官风角秘要,做官到益州出差时,竟能从天象看出蜀中越嶲太守要造反,别人都不信,只有他一个人跑了,结果其余同僚统统遇害。

这之后预测降雨准确无误又出过好几桩,连安汉公都注意到了这个人,征辟为司空掾,专门管水利,就当是专业对口了。

但那任文公却看出大汉国祚将断,觉得别搅和这个烂摊子为妙,于是称疾辞官。五年之后王莽果然篡汉,请任文公去长安,任文公回想王莽面相,觉得他这皇帝也做不长久,遂隐居至今,还时常和谯玄往来,本地人常言:“任文公,智无双,谯君黄,德无量”,将他们称作阆中二老。

没想到老朋友也承受不住公孙述的压力,被迫出山了,一想到这世道,他们连做伯夷叔齐都不能得,谯玄只感到莫名的悲哀。

公孙恢说道:“任文公精通星象,而谯公擅长《易》,蜀王希望二位能作为左右国师。”

但谯玄只肯当汉臣,态度颇为坚决,此人要收买也不容易,因为谯家本身就是阆中大姓,家财数千万,公孙恢只好威胁道:“谯公,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啊!”

然而谯玄这硬汉仍不为所动,公孙恢总不能真强灌毒药将其毒死吧?只好退而求其次:“不应征也行,我有蜀王生辰,还望谯公能看一看。”

公孙恢遂将一张帛递到谯玄面前:“看蜀王这生辰,可否做皇帝?”

只要谯玄点个头,替蜀王背个书,公孙恢就能顺利交差。

岂料谯玄只瞧了一眼,就啧啧冷笑了起来。

“这生辰不太好啊,以《易》推断,为王尚能偏霸一时,为帝恐无可能!”

言罢随手将帛一弹,扔回公孙恢面前。

公孙恢忍了下去,低沉着声音道:“还请谯公仔细再看看!”

“不必了!”谯玄固执地说道:“帝位乃天下神器,自有其主,天下思汉,刘姓当复,不可力争,这就是我的回复!”

公孙恢怒了:“谯玄,人人都说吾兄为王小矣,为帝可也!而那任文公入成都后,为蜀王引用谶纬,说孔子作《春秋》,为赤制而断十二公,说明汉高帝至汉平帝已经过十二代,历数已完,一姓不得再受命为帝。”

“又有《录运法》说:废昌帝,立公孙。《括地象》说: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援神契》说:西太守,乙卯金。”

“这就说明,西方太守当轧绝卯金刘氏。五德之运,黄承赤而白继黄,金据西方为白德,而代王氏,得到正序。”

“更别说吾兄手掌有奇,还得到白龙献玉玺,如此天命所归,你何必执迷不悟!”

谯玄却不为所动,反驳道:“图谶上讲的‘公孙’,乃是汉宣帝公孙病已。代汉者当涂高,公孙述难道是当涂高吗?以掌纹为瑞,王莽等人当年也做过,何必非要效仿,难道是嫌这偏王之业太长久?”

公孙恢无法再忍,起身骂道:“好个老叟!”

这一喊,外头候着的黑衣卫士便悉数冲了进来,他们是公孙述秘密训练的死士,皆拔剑威逼谯玄。

好啊,礼贤下士的公孙蜀王,总算是露出暗藏的毒牙了,谯玄仰天长叹,慷慨陈词:“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要杀便动手罢!”

尽管牙都要咬碎了,但公孙恢还是忌惮谯玄的名望,杀了他,整个阆中都要炸窝,加上谯玄的儿子泣血叩头为父亲求饶:“吾父是老糊涂了,谯氏满门皆愿支持蜀王称帝,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

等公孙恢回到成都时,他兄长的称帝仪式已经筹办妥当,听弟弟说起谯玄这老顽固不肯就范,公孙述虽然皱着眉,但很快就舒展了。

“此刻舟求剑之辈,不必管他。”

“放在一年前我初称蜀王时,还尚且担忧人心思汉,可现在……”

公孙述从绿汉的崩盘中得到了一整个汉中郡,蜀中的复汉派也因此事大受打击,除了谯玄外,不少人开始改换门庭,为公孙述做事。

“汉家气数已尽,不足惧也,孤现在最大的对手,还是魏王伦!”

冯衍去年入成都,构建了魏蜀间牢不可破的同盟,双方甚至还互派了使者。

但随着公孙述一统益州,第五伦就成了挡住他更进一步的障碍。

“汝可知我为何急着称帝么?”

公孙述抚着掌心的纹字问弟弟。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王莽覆灭前梦到未央宫有金人起立,承续新室者必为金德!决不能叫第五伦抢了先。”

这理由听上去令人瞠目结舌,但公孙述确实和王莽一样笃信这一套,他请来的方术士根据各种理论,认定蜀王是金德,色当尚白,然而据公孙述听闻小道消息说,第五伦也在筹划称帝事宜,也对金德有兴趣,双方撞了色。

公孙述害怕被人说他附第五伦骥尾,干脆抢跑一步,好像先定了金德,就能夺掉第五伦的气运!

九月中,公孙述在成都举行盛大的仪式,正式自立为帝,国号也改了,不再是蜀,而叫“成家”,亦称“成”,色尚白,公孙述号白帝,建元龙兴。

这若是叫第五伦知道了,肯定会问一句:“国号叫成家,年号为何不叫立业?”

……

虽然公孙述虽迷信,却没糊涂到王莽那种份上,不会觉得“玉玺在手,天下我有”。

想逐鹿,要倚靠的还是军争伐谋,这几日时常召见丞相李熊,筹划未来方略。

“一年多前,丞相劝朕立足蜀地,北面据有汉中,阻塞褒、斜险要;东面扼守巴郡,拒扞关之口,无利则坚守而力农,见利则出兵而略地。如今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皆已入孤手中,依丞相之见,如今外面形势是有利,还是无利?”

李熊不假思索:“自然是有利!”

“魏王伦虽强盛一时,连败刘伯升、隗氏,独占司隶,然其北面迫于匈奴胡汉,西方留了陇右不能击灭,如今又兵力东出,关中空虚。”

“而绿林也适时而崩,四分五裂,南阳豪右对抗赤眉,荆州秦丰自号楚黎王,江东刘秀占据吴会,各自为政。”

“唯独益州完固,这实在是向外开拓的大好时机!”

公孙述亦是这么想的,他借着称帝的由头大赦,今年剩下的几个月可以让百姓兵卒休养生息,等明岁春耕之后,便能向外拓展了。

但巴蜀毕竟只有一州之力,人口粮食不如魏王那般丰富,没法“全都要”,得做个选择。

“接下来,究竟是北过山岭以窥三秦,还是南顺江流以震荆州?”

前者是隗氏军事方望在夏天时来提议的,表示陇右愿与蜀王共谋关中,愿意从陇山以西威胁右扶风,吸引万脩兵力,而请公孙述从褒斜道以奇兵进军。

牢不可破的同盟已经破裂,公孙述眼看第五伦王业蒸蒸日上,确实有些难以安寝和眼红,很想重复昔日刘邦的路线,以巴蜀汉中略三秦,进而吞并下。更何况,他老家就在茂陵,五陵人士能从第五伦,就不能从于他?

但李熊却认为陇右不能信任,说道:“陇右虽败于扶风,但却一直保有刘婴汉帝名号,他毕竟是汉平帝正统太子,而隗嚣亦是关西名士,若有机会回到长安,再建汉家正统,陛下反而要平添一敌。”

李熊对冯衍颇为欣赏,对方望却看不顺眼,觉得此人言辞多伪。

更何况,第五伦在关中根基牢固,该拔的大姓豪强都干掉了,在上林种田的流民蒙魏王给予衣食,颇为忠诚,越岭千里岂是那么好打的。故道已断,难度比韩信暗度陈仓还大,可别到最后,蜀军跋山涉水,却给陇兵做了嫁衣!

所以李熊认为,只用哄着隗嚣废黜刘婴,再给复汉势力沉重一击。然后叫陇右出兵扶风、北地,令魏军疲敝即可。至于成家政权,未来还是先走南线收益最大!

相比于魏国,荆州如今四分五裂,南阳豪强、赤眉、楚黎王、荆南四郡太守,甚至还有南渡的绿林皇帝刘玄,都在混战中,正好能让益州兵楼船东出,各个收复、击破!

让陇右碰硬石头去吧,成家先捡软柿子捏。

这也是李熊支持公孙述早早称帝的原因:汉中的降将延岑得封王安抚,而荆州的一些势力,也必须发个实打实的王号才能笼络过来。

李熊向公孙述提出了他的方略设想:

“陛下的下一步,应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安稳内部,进而跨有荆、益!”

……

公孙述同意李熊之策,多刻天下牧守和诸侯王的印章,准备发给荆州各郡的大小势力,让他们放弃无能的刘玄,遵从“龙兴”的正朔。

一方面,又开始经营巴郡江州(重庆),建造赤楼帛兰船,为来年武力征讨荆州做准备。

而九月中,陇右隗嚣也接到了益州使者送来的“大司空”“扶安王”之印,只觉得这王印颇为烫手,烫得他脸上都在发烧——恼羞成怒的那种。

隗嚣忍着将印砸在使者脸上的冲动,让人带其下去休憩,只对自己的军师方望抱怨道:

“我势力虽然不如魏王,但陇蜀足以分庭抗礼,岂能耻为所臣?”

称王隗嚣很乐意,但向公孙述低头,他实在心有不甘。

你占据益州,我占有凉州,人口富庶可能略逊于你,可陇凉马大兵强啊!凉州人一惯瞧不上益州人,汉朝时蜀地蛮夷频繁造反,朝廷基本是就近调六郡子弟去镇压,这点心理优势还是有的。

“公孙述要我摒弃元统皇帝,名义上从属于他,才肯与陇联兵击关中,实在是没有诚意。”

当初拥立汉帝有多风光,如今陇右陷入的困境就有多窘迫,被困在凉州陇右,打不过东边,看不起南边,北边匈奴胡汉更是世仇,想与人联合都无从下手。

隗嚣知道,自己若是废黜汉帝,以刘歆为首的复汉老儒们首先就会哗然,若向公孙述称臣,六郡子弟也要炸窝,自己就得内讧。

愤懑之余,隗嚣甚至说起了气话:“与之相比,我直接归附于第五伦,所受之弊还要少些!”

原本只是一句抱怨之言,岂料方望却笑道:“如今之势,与魏王和谈,又未尝不可呢?”

第18章 公元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333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第37章 你信么第24章 不举者有罪第617章 为汉制法第235章 莫须有第246章 南巡狩第374章 铜马帝第303章 摸尾第287章 瓮中捉鳖第209章 你马第342章守户之犬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465章 这里面水很深第30章 新朝雅政第33章 你也配叫刘秀?第83章 砰!第61章 名单第584章 大进军第447章 六盘山上高峰第509章 斧头第554章 荆襄第611章 携民渡淮第439章 你配吗第141章 三窟第215章 他急了第85章 剿匪第257章 安民第236章 斧钺!第411章 真龙不怕火第169章 狗头第322章 起龙第519章 罪与罚第147章 要文斗第421章 五德第278章 另起炉灶第172章 聚米为山第620章 五人第508章 豹尾第295章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第94章 千里驰援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14章 三路兵线第178章 马已经服第307章 骄傲第602章 不行第113章 故事第96章 防不胜防啊第283章 借剑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514章 镣铐第681章 百川第185章 纳头便拜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206章 保卫家乡第224章 入关第102章 灭国第20章 别看今日跳得欢第243章 好日子第681章 百川第314章 赌徒第135章 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第448章 山海情第86章 好马配好鞍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224章 入关第643章 懂了第653章 砍头第212章 努力第152章 俺也一样第363章 反了个寂寞第212章 努力第154章 折肱第130章 过去我没得选第117章 打雁第438章 凉州大马第555章 欲穷千里目第56章 天凤六年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599章 不败第585章 是非曲折,难以论说第555章 欲穷千里目第678章 次元第8章 以“德”服人第568章 南巡第95章 那没事了第633章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第521章 假民主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295章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里了?第295章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第381章 存殁同节第663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第580章 午时已到
第18章 公元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333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第37章 你信么第24章 不举者有罪第617章 为汉制法第235章 莫须有第246章 南巡狩第374章 铜马帝第303章 摸尾第287章 瓮中捉鳖第209章 你马第342章守户之犬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465章 这里面水很深第30章 新朝雅政第33章 你也配叫刘秀?第83章 砰!第61章 名单第584章 大进军第447章 六盘山上高峰第509章 斧头第554章 荆襄第611章 携民渡淮第439章 你配吗第141章 三窟第215章 他急了第85章 剿匪第257章 安民第236章 斧钺!第411章 真龙不怕火第169章 狗头第322章 起龙第519章 罪与罚第147章 要文斗第421章 五德第278章 另起炉灶第172章 聚米为山第620章 五人第508章 豹尾第295章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第94章 千里驰援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14章 三路兵线第178章 马已经服第307章 骄傲第602章 不行第113章 故事第96章 防不胜防啊第283章 借剑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514章 镣铐第681章 百川第185章 纳头便拜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206章 保卫家乡第224章 入关第102章 灭国第20章 别看今日跳得欢第243章 好日子第681章 百川第314章 赌徒第135章 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第448章 山海情第86章 好马配好鞍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224章 入关第643章 懂了第653章 砍头第212章 努力第152章 俺也一样第363章 反了个寂寞第212章 努力第154章 折肱第130章 过去我没得选第117章 打雁第438章 凉州大马第555章 欲穷千里目第56章 天凤六年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599章 不败第585章 是非曲折,难以论说第555章 欲穷千里目第678章 次元第8章 以“德”服人第568章 南巡第95章 那没事了第633章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第521章 假民主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295章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里了?第295章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第381章 存殁同节第663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第580章 午时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