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

“上策?”

景丹很想知道,第五伦所谓对付匈奴的上策,究竟怎么个上法?

“既然与周、秦、汉武不同,莫非是汉武以后,贤良文学们鼓吹的‘德化’之策?”

景丹知道,在汉武之后,霍光执政时期,出于打击政敌桑弘羊的目的,召开过一次“盐铁会议”,主要讨论执行几十年的盐铁政策存废问题,但讨论期间,话题却偏了许多,开始争执如何对付匈奴。

贤良文学们没了汉武帝压制,自然反弹得厉害,不论是齐学还是鲁学,面对共同的敌人,“功利派”大臣时,都团结一致,将汉武时的开拓征伐说得一无是处,视为“下策”。

在他们眼里,要如何降服匈奴呢?当然是要以仁义、道德去感化匈奴喽,文景时期的和亲是肯定要恢复的,量中华物力,结匈奴欢心,尽量避免战争爆发——毕竟和亲去的是刘家公主,乡贤们却不必出钱出人,打仗则是要交好大一笔税的,军费不足时还会搞告缗明抢。

按照这套理论,只要“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就可使匈奴主动亲附,心甘情愿地接受大汉教化。

这些话,原本当做笑话听听也就过了,但最要命的是,到了汉宣帝时,匈奴居然还真来归附了,原本这是王霸道杂之的功劳,汉宣帝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甚至在匈奴内部搞分裂,这才迫使单于来朝,只可惜汉宣没几年就去世了,元、成时代已是儒臣执掌大权,他们自然而然将匈奴降服,说成是“德化”的功劳,逻辑顿时自洽起来。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太学的老博士,怀念汉时匈奴恭顺的日子,埋怨王莽自大,羞辱了单于,导致北狄与中原再度开衅呢!他们仍视“和亲”“招抚”为上策,难道第五伦去齐鲁走了一圈,也中了这群贤良的毒?

第五伦闻言大笑,难得替老王莽说了句话。

“匈奴与中国决裂,王莽自然有错,错在好大喜功,削单于为降于,不过是改了一名,于匈奴何损?至于后来妄图分裂匈奴为十六小邦,想法没问题,但举措却实在可笑,至于那些贤良文学,还不如王巨君。”

“匈奴之所以臣服于汉,乃是兵连祸结十余年结果,丁零袭其北,乌孙击其西,乌桓叛其东,匈奴实力不济,若不屈从于汉宣帝,恐将覆灭。如今得了数十年休养生息,匈奴人丁牲畜恢复,五单于争立也已结束,复归一统。就算王莽依然行‘德化蛮夷’,匈奴反叛也是迟早之事。”

第五伦举起一只手感慨道:“,所谓德化,乃是以肉饲虎,老虎伤病时尚能俯首帖耳,如今舔好伤口,自然就对吾等龇出獠牙,要断我左臂河西了!”

所以在第五伦心中,蛮夷只可武折,面对匈奴复兴,办法依然只能是打!打到匈奴单于再不敢自认为“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原皇帝谈话”为止!

“这一仗,便是要让天下放弃幻想,准备好与北方匈奴,长期斗争。”

但第五伦只说了总的战略,他那“上策”细节如何操作,依然没直接说出,只在努力弥合景丹、万脩的争议,对二人道:“眼下最紧要者,仍是如何救河西官吏,以及三十万军民,此乃急患,孙卿也无异议罢?”

景丹的意见主要是关于日后河西的弃、守问题,那片土地上的人,却是必须要救的,垂首应诺。

第五伦遂问万脩:“君游替予镇守关中两年了,日夜训练新卒,予知道陇右方宁,西边还要面对羌胡,不论是荆襄一战,还是两淮之役,都未令关中输送兵员,如今西北有事,关中能征召多少生力军?”

这是万脩本职工作,禀报道:“关中户籍统计较好,尤其是三辅各县青壮登记基本属实,农闲时能参与县中训练,一年两次。如今统筹各郡在册郡兵,足有三万之众,参加过至少一次训练者,五万人。”

第五伦拍了板:“夏收已毕,秋收前没有大的农活,抽调两万郡兵,外加三万新卒出来。”

言罢又看向景丹:“君游掌武事,而孙卿管钱粮,且与大司农任光商议,看看能筹出多少粮食来?”

“不必问大司农,臣现在就能告诉陛下,五万兵卒远征河西的粮秣,万万凑不出来!”

景丹直接给第五伦跪下,官帽再度取下捧在胸前,一副要粮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嘴里哭诉道:“此去河西,就算以最近的武威来算,路途将近两千里之遥!道路崎岖,夏日阴晴不定,还要翻越陇坂、乌鞘岭,最快也恐怕两月方能抵达。”

“人月食一石半,五万人远征,就得五万人运粮,光是路上用粮,就将多达三十万石!加上骡马所需,倾覆损耗,最终将至五十万石。”

这还只能保证大军抵达河西,再加上后续投入,这是要朝百万石级别狂飙的节奏啊!

若攒几年家底打这样一仗也就罢了,问题是自第五伦称王后,简直是无岁不战,远的就不提了,去年的荆襄之役,用兵五万+,耗粮百万,淮北一战就更夸张了,十万+的兵力,关东存粮两百万石,半年间用了个精光,好歹撑到小麦成熟,缓了一波。

财政本已捉襟见肘,这要再在西北砸进去百万石,就算秋收颇丰,明年也要难过喽。

第五伦知道景丹的难处,但还是道:“明年缺粮之事,予会再想想法子,只要府库有的,且先用着。再者,最终用粮,不至于如此之多。”

不至于?景丹急了,难道皇帝还怀疑他算错了?

第五伦却摇头:“谁说这五万援军,要去的是河西!?”

……

关中渭北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皆是汉朝时诞生的新城市,早已驰名在外,但在这五座城市内部,究竟谁是老大,却一直有争议。

要按年代算的话,汉高祖的陵邑长陵当居第一,可若以规模论,茂陵身为关中第二大城市,不算外地商贾官吏的话,户口超过长安,也可以拼一拼。茂陵城内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为“三横七纵”,将整个县城划分为三十多个里闾。最宽敞的主干道笔直壮阔,能容四五辆马车并行,高冠华盖,往来如云,其世家则好文礼,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好不热闹。

你长陵年代虽久,但没落了啊!

不过,自从汉、新易代,大魏肇造后,这个问题不再有争议。作为第五伦老家的长陵,以“帝乡”霸占了五陵首席,富庶繁荣的茂陵只能骂骂咧咧地退居老二,羡慕邻居命好。

不过茂陵人却并不心服,里坊酒肆的闲人喝醉后,甚至会小声嘀咕道:“长陵出了个皇帝,我茂陵,也出了个皇帝啊!”

然后他就会被同案之人连忙堵住嘴,茂陵的那“皇帝”,是白帝公孙述。

但就算将公孙述除名,茂陵也算的上地灵人杰,不信且看城内最壮观的景致:三将里。

这名是新取的,因为小小一个里,居然出了魏国三位大将:骠骑大将军马援、车骑大将军耿弇、前将军万脩。

三家门第,自是马氏最高,毕竟是后族,第五伦亲赐阀阅,与之只隔着一条巷子的耿家虽子孙繁多,却格外低调,毕竟这是家主、魏国太傅耿况的一贯风格。

耿况实际年龄只有五十多,但听他讲话,只以为是七八十老叟了。

这位太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持着《老子五千言》自我反省:“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家业枯荣有时,家族兴衰无限。审思慎行、知止留余,方是传家之道,我耿氏得陛下荣宠,老朽愧为三老,吾子身为车骑大将军,每年得享食禄赏赐无数,该知足了。”

不愧是年轻时候学过道家的,耿况不恋权势,第五伦收取河北后,他便急流勇退,死活不愿意担任任何实职,只享受“太傅”的荣誉名号,准备颐养天年了。

不仅如此要求自己,耿况还时常劝说回乡休养的长子耿弇:“汝性情倨傲,如今年才二十六,比陛下还年轻,在武将中,已仅次于马文渊,莫要再争了,就借口伤病,学学景孙卿,多留京师休养,离功勋远一些!”

耿弇烦不胜烦,但他为人孝顺,也不好像在军中骂人一般,反呛老爹,只能默然应之,平素就斜靠在树荫下,读着第五伦亲自整理的练兵实录,反思自己上次在淮北的不足之处。

但三五天还好,耿弇休养旬月后,就越来越不耐烦,家中生活太过无聊,梦中甚至常回到征战时的金戈铁马,那些与敌人拼武力智慧的时光,才让他感觉自己活着!

第五伦对他的形容:贪如狼,贪的是功勋,高名,果然没错。

耿弇难熬的日子,在武德四年七月中时,戛然而止了!

就在这炎热的一天,耿弇看着快翻烂的兵书,听着刺耳的蝉鸣烦躁不已时,外头却忽然一阵骚动,不多时,有人踱步进入院中,站在月门里负手笑看耿弇。

“伯昭,伤可痊愈?”

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341章长杨第463章 若在此处埋伏一师第600章 第五层第477章 把狗骗进来杀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438章 凉州大马第106章 吞胡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612章 每与伦反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163章 散装大郡第289章 天兵第16章 死狗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97章 大意了第78章 阴兵借粮第216章 天命!第626章 天子守国门第4章 第五伦让梨第584章 大进军第50章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第448章 山海情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668章 贾复第560章 鹰枭第548章 山头第648章 带恶人第542章 第五包围网第475章 钩直饵咸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第284章 盗跖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第326章 魏蜀吴第23章 秋菊第225章 五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515章 牺牲第601章 饮马第448章 山海情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赋起第54章 暮鼓第282章 皮骨第102章 灭国第108章 狼来了第485章 鬼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赋起第47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695章 十二年之梦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466章 人与人是不同的第644章 汉魂第634章 要多想第238章 杀去常安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588章 先帝创业未半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574章 马鹿第385章 持久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541章 伦秀(下)第三卷完第273章 棋逢对手第484章 防不胜防啊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683章 大敌第684章 雌雄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440章 猛兽第93章 横刀立马第205章 冰冻三尺第114章 贺兰山缺第68章 我有一言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第331章 钉子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244章 哭,都给我哭!第92章 第五纵队第78章 阴兵借粮第310章 七寸第685章 大决战第183章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第56章 天凤六年第667章 蜀中无大将第630章 脸都不要了!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63章 士绅的钱如数奉还第644章 汉魂第202章 一方有难第590章 两千第567章 告急第508章 豹尾第449章 中心开花第556章 窥天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671章 借荆州第425章 独立第629章 烽火第101章 开局一张嘴第107章 烽火
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341章长杨第463章 若在此处埋伏一师第600章 第五层第477章 把狗骗进来杀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438章 凉州大马第106章 吞胡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612章 每与伦反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163章 散装大郡第289章 天兵第16章 死狗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97章 大意了第78章 阴兵借粮第216章 天命!第626章 天子守国门第4章 第五伦让梨第584章 大进军第50章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第448章 山海情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668章 贾复第560章 鹰枭第548章 山头第648章 带恶人第542章 第五包围网第475章 钩直饵咸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第284章 盗跖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第326章 魏蜀吴第23章 秋菊第225章 五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515章 牺牲第601章 饮马第448章 山海情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赋起第54章 暮鼓第282章 皮骨第102章 灭国第108章 狼来了第485章 鬼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赋起第47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695章 十二年之梦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466章 人与人是不同的第644章 汉魂第634章 要多想第238章 杀去常安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588章 先帝创业未半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574章 马鹿第385章 持久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541章 伦秀(下)第三卷完第273章 棋逢对手第484章 防不胜防啊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683章 大敌第684章 雌雄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440章 猛兽第93章 横刀立马第205章 冰冻三尺第114章 贺兰山缺第68章 我有一言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第331章 钉子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244章 哭,都给我哭!第92章 第五纵队第78章 阴兵借粮第310章 七寸第685章 大决战第183章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第56章 天凤六年第667章 蜀中无大将第630章 脸都不要了!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63章 士绅的钱如数奉还第644章 汉魂第202章 一方有难第590章 两千第567章 告急第508章 豹尾第449章 中心开花第556章 窥天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671章 借荆州第425章 独立第629章 烽火第101章 开局一张嘴第107章 烽火